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奸雄天下-第3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显然,陈德兴即将建立的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国家!构成这个国家的最基本阶级是士爵贵族、旗人武士(在等级上和汉人平民相当,但是可得到更多的军功地)、平民(主要是汉人,也有自由进入或原本就生活在陈德兴领地内的高丽人、色目人和倭人)、鞑子或高丽农奴(包括旗奴)、奴隶(目前主要是色目、蒙古战俘)。

真可谓等级森严,但是上升通道还是存在的。平民可以从军,农奴和奴隶可以赎身,旗奴可以随主人参战立功。另外,平民中的商人和工匠也可以通过捐款或是发明创造获得士爵。

需要一提的是,在陈德兴的“农奴制国家”中,农奴、旗奴和奴隶这两个等级是没有人身自由的。他们可以拥有一些个人财产(不能拥有房产或土地),生命也不能被随便剥夺。不过却是可以被主人买卖转赠的“财产”。

士爵、旗人和平民三个等级,理论上都是自由人。拥有官方开具的身份证明文书,可以在陈德兴所领之地中自由迁徙定居。只是在离开陈德兴的领地时需要官府开具的路引文书。而这些“自由人”除了从军或种地之外,还可以从事工商,担任天道教道人,也可以通过考试或举荐当然公务人员。

而士爵则是真正的贵族,拥有选举权,可以出任较高的官职或军职。而士爵的继承则奉行嫡长继承的原则,爵位和田庄都只能由一个儿子继承,其余的儿子则会成为自由人。

当然,拥有更高爵位的贵族也可以选择把爵位“拆细”给不同的儿子,原则上一个士爵至少要拥有300亩“分封田庄”(在市场上买来的土地不能算),一名男爵至少拥有600亩田庄,一名子爵至少拥有1200亩田庄,伯爵则是2400亩,侯爵是4800亩,公爵则是9600亩,王爵是19200亩……总之,爵位和土地挂钩,最少是300亩,怎么个分法就是各家自己的事情了。

另外,旗人武士也可以得到150亩的田庄。不过这150亩地不是“分封田庄”而是“军禄田庄”。顾名思义就是用这150亩田代替军饷,所以这150亩田是不必纳税的,旗人武士也没有军饷。除了加入时领到的武器装备之外,所有的作战装备和马匹都需要自备,不过在军中的饮食和马料是不用花钱的。而当旗人因为立功受赏获得的田土合计超过300亩后,就可以申请(必须提出申请)入汉籍受封汉士。而他们未曾加入八旗的子孙,也都同时转为汉人身份,以后不能再加入八旗了。不过他们本人可以继续在八旗系统中担任官职。

第381章唐宋元明(二)

草创一国,而且还要在已经化作蛮荒的辽东地区建立封建秩序,打破原有的部族界限,将辽东各部各族人民纳入到一个封建国家的各个等级之中,成为这个国家的组成之一。所需要做的事情,真的可以用千头万绪来形容了。

所以在咸淳元年剩下的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耕结束之前,陈德兴的军队并没有在辽东、辽西发动新的进攻。只是派出陆军下军,在高丽人的配合下,将盘踞开京、西京和龙州等地的蒙古人赶走。整个儿的过程可谓无惊也无险,头辇哥的军队早就是惊弓之鸟,北伐军未到,他们已经忙不迭的逃之夭夭了。

其间如果说有什么意外,那边是郭侃指挥的蒙古水军在陈德兴的海军封锁鸭绿江之前逃脱,撤往了尚在蒙古控制下的辽西。不过这支水军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母港海津镇,也没有了可修船造船的工匠,实际上已经失去了继续和陈德兴争夺制海权的本钱。而且士气低落,连存在舰队都算不上。

除了收复北高丽的军事行动之外,陈德兴和北地招讨司的主要工作便是对辽东实行“封建化改造”。听上去好像蛮落后的,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必不可免的社会发展阶段。对于13世纪的辽东来说,“高大上”的社会主义和“从头到脚都充满肮脏和污垢”的资本主义都太遥远了。

大航海时代还没有到来,工业化则是连影子都没有的事儿。倒是封建军队和农奴制度都近在眼前,实行起来非常方便。而且对于一片蛮荒的辽东来说,农奴制度其实也是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

而符合客观历史发展规律的事情,实行起来都是非常顺利的——在辽东建立起封建农奴制,无非就是给军事贵族分配土地、农奴和拆散辽东各族的部落,强者抬旗,弱者为奴,不服的杀掉!

而有了万余习惯山野作战的八旗兵,还有陈德兴这尊大神的存在。拆散辽东部族的过程并不太血腥,杀掉的人也不多……对于部族的强者来说,跟随陈大仙打天下比呆在深山老林里当勇士可有前途多了!

对部族的弱者而言,当农奴其实也没什么不好的,毕竟从事农业比打猎更有保障。所谓的农奴不过是名声不好听罢了,因为土地肥沃而且很多,他们在缴纳了租税之后,还是可以维持温饱的。

实际上,在后来的许多年中,这些辽东农奴的生活要比江南地区的佃户还要富裕一些,毕竟前者一户人家往往可以耕种150亩到300亩土地,饲养十几头大牲畜。哪怕劳动所得的绝大部分要上交,余下的也够养活他们了。而且他们上面的农奴主在压迫搜刮的时候,也不比江南的地主更凶残。毕竟农奴是农奴主的财产,弄死了就亏本了!

不过农奴们的安逸生活并不会马上到来,在他们成为农奴的头几年还是相当辛苦的。因为他们主人的田庄只是一片荒地,需要他们用双手和辛勤劳动,慢慢的建设起来。建造木屋、开垦土地、饲养牲畜……都是要花时间,花精力,花财力踏踏实实去做的。没有个几年建设,辽东的沃土也不会成为陈家军的粮仓。

而在农奴和农民们忙着建设他们的田园的同时,明都府的建设在如火如荼之中进行着。这座城市是被当作首都和海军要塞建设的。而且在建设之前还做了专门的规划,宫城、港口、军营、要塞、行政区、居民区、商业区和手工业区等等一应俱全。大批的色目奴隶从初秋就开始劳动,连最寒冷的冬季都没有停工,一直干到了春节年关这个中国人最重视的节日才放了几天大假。

而大宋咸淳二年的春节,已经是陈德兴穿越重生以来,在13世纪度过的第四个新年了。

和临安、扬州这些个南宋的大城市相比,明都、江华岛和济州岛的春节过得可以算是清冷的。

被陈德兴裹挟来的平民当然是不可能和他们在国内的亲人团聚的。这些人虽然号称“自由”,但是却没有离开陈德兴辖区的自由,哪怕是要从明都前往江华岛,都必须取得官署的路引。只有少数将家安在明都、江华岛或济州岛的海商,才能持有可自由往来的路引!同样的,他们也无法将失散的亲人唤来他们的新家。

至于放鞭炮、饮屠苏酒的习俗,到了陈德兴这里也减了一半。鞭炮没有,屠苏酒倒是管够。虽然陈德兴在明都和济州岛都建立了大型火药工场,生产的黑火药绝对是全世界最好的。但是火药在陈德兴治下是重要的军用物资,都被军队囤积起来。根本没有多余的火药可以用作鞭炮。

而各种热闹的民间表演和灯会,江华岛那里还有一些,明都却是一样也无。因为这座建设中的都城,除了极少数譬如军营、火药工场、港口码头已经建成,大部分地方都还是工地。便是少数被北地招讨司迁来的商人、工匠,这个春节也只能在暂住的棚屋中度过。

不过中国的老百姓,不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处境,这过年的传统总是很难丢掉的。而且陈德兴所领导的政权的蒸蒸日上,一路跟随来的百姓们如何感觉不到?原本以为要被裹挟去当海贼了,没想到短短一年多,便是北地开国,占领了五府四州之地,而且还在燕京路的海口筑了塘沽城,看来入榆关取北地,而后席卷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他们这些小老百姓说不定也能跟着一块儿沾点光呢!

从十二月底开始,明都的居民就纷纷开始操办了起来。暂时居住的窝棚都粉刷一新,门神彩画都贴了出来,自己动手做年糕,包饺子,出门的时候都换上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服,见面就大声问好拜年,知己好友们没事儿就凑在一块儿喝个小酒……这过年的气氛,居然就这样自然而然的出来了。

连被打成奴隶的色目俘虏,多多少少也受了些影响,暂时忘记了无尽的烦恼,学着中国人的样子苦中作乐起来了。他们这些色目商人,大多都是有些本事的,都相信自己的苦力生涯会在明都府城规模初具后结束。只要陈德兴的局面能起来,他们就不愁没有翻身的机会——他们虽然是奴隶,但是只要有本事,照样有向上发展的空间。

而明都各处的军营则是喜庆气氛最浓的地方,用后世的话说,陈德兴现在搞得是“先军政治”,军人武夫是陈德兴政权的既得利益者。在过去的一年中,他们是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了——先封了士,又赐了田,不少人还得到了农奴,真有点儿做老爷的滋味儿了。而且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喜气洋洋的军官士兵们也都亲自动手,粉刷画彩,打点整齐,包了牛肉馅、羊肉馅的饺子,喝着苏屠酒,还自娱自乐的唱着南腔北调。一个个脸上的笑容都快堆不下了,私下里面都在议论:“俺们算是跟对主公了,明王是真把俺们当兄弟的……他老人家的恩典,真跟爹妈似的,俺们说什么的都得好好打,帮明王打出一个光明世界来,俺们也好当个从龙功臣!”

种种桩桩,都让这个将要成为一国之都的地方,充满了向上的朝气。虽然人气不旺,但是到处都充满了希望,都相信未来会更好。

这就是一个封建统治集团初兴时的气象,因为封建制度的各种弊病还没有展现,各种激励作战和做事的机制都在发挥着最大的作用。因而很有一点人人向上,事事尽心的气氛。而这人人事事集中在一起,便是一股锐不可挡的力量。

就如同当年女真兴起,蒙古崛起和后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