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好至电张学良,指示出兵抵抗。

但汪精卫所见到的回电,仍然是张学良告急的电报,而不见张学良的抗敌措施,只好以政府的名义电令汤玉麟“守土尽职”。

最后才发表了这么一份通电,其意图在于压张学良进兵热河,若是热河有任何闪失,其责任全在张学良的身上!

这是要撕破脸面的节奏啊,范杰叹了一口气,看了眼于秀英,而于秀英之所以有些焦急,是因为她的姑姑正是张学良的正牌妻子于凤至!

虽说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感情已经全国皆知,当时张学良的正牌妻子却始终是于凤至,不只张学良和蒋介石是结拜兄弟,而于凤至和宋美龄也是结拜姐妹,赵四小姐只能以贴身秘书的身份出现在张学良的生活工作当中!

于秀英有些担心也可以理解的,范杰劝慰了两句,说道:“你先回去,于科长,我想想办法!”

范杰赶紧打电话给蒋孝先,可是电话那头的人却告诉范杰,蒋孝先去北平机场接人去了,挂断电话,范杰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低头琢磨了起来,这个时候,蒋孝先去被机场接人,来人必定是蒋介石派来的,身上必然负有某种使命,可到底是谁呢!

蒋孝先没有通知自己可能是因为他自己也是刚接到的消息,到底是什么人要蒋孝先去接呢!

范杰没有贸贸然直接去机场,他和李润打了一个招呼,就直接去了宪兵三团的团部,直到傍晚,蒋孝先才赶了回来。<;>;

“啸剑兄,是什么人从武汉过来了,还要劳你打架去接!”范杰似笑非笑的看着蒋孝先!

“是张群,张先生!”蒋孝先低声道!

“怎么是他,他不是调到武汉任职去了吗?”范杰惊讶的张大了嘴巴,张群是蒋介石的左膀右臂之一,作为蒋介石的校友和亲信属下,张群一向是蒋介石手中的一把利刃!

早在1928年初,蒋介石复起,重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张群随后回国,继续担任总参议,旋任军政部政务次长兼兵工署长,还兼任过一段时间同济大学校长。

在张群的推介下,原属北洋时期的政学会成员如黄郛、杨永泰、吴鼎昌、熊式辉、陈仪、吴铁城、翁文灏等,改换门庭,积极为蒋介石出谋划策,成为国民党内一个主要的政治集团,人称“新政学系”。

这是一个熔旧式官僚、新派学者和政客名流于一炉的松散的政治组织,品质既杂,水准不一,关系微妙。

1927年底,范杰的叔父范旭东开设的久大精盐股份有限公司和永利制碱公司被宋子文盯上,但是正值永利制碱公司和日本人,德国人斗得惨烈,宋子文插上这一手,几乎彻底断了范旭东的后路。<;>;久大和永利的那些股东,基本上都是在当时近乎失势的北洋旧官僚,在宋子文面前根本插不上手,来帮助范旭东。而陈群此时出手将这些北洋旧官僚拉入蒋介石的阵营,才使得宋子文的吃相不再那么难看,再加上范旭东使的手段,才把两家公司保了下来!

基本上可以说,范旭东也是政学系的一员,与熊式辉、陈仪、吴铁城、翁文灏这些人关系密切!

政学系的主要工作,就是拉拢各党各派,增加蒋介石政权的实力。其中,张群起了重要作用。张群在蒋介石身边,被称为做“糨糊、胶水工作”,许多实力派、反动党派,几乎都通过张群而与蒋氏结合。所以有些人又说,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张群是“蒋介石的怀刀”,为蒋氏出谋划策,四处游说。

蒋氏经常把最不放心、最难处理的事情交给张群去办理,张群也最能领会蒋氏意图,而不折不扣去执行。

张学良东北易帜,中原大战时入关援蒋,都因为有张群的周旋奔波。民社党首领张君劢、青年党主席曾琦等,都由张群介绍给蒋介石。一些地方军阀,杂牌队伍,也通过张群拉拢而依附蒋介石。

张群的效劳得到蒋介石的信赖与回报,军政部政务次长,兼理兵工署署长,后由出任上海特别市市长达三年之久,今年初,行政院改组,张群辞去上海市长之职,改任豫、鄂、皖三省“剿匪”总司令部党政委员兼政务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策划对付鄂豫皖边区根据地的红军。

“他老人家这时不在武汉剿匪,来北平做什么?”范杰皱着眉头问道。 ,

“据说是来北平任职。”蒋孝先擦了擦洗干净的手,“协助少帅处理北平事务!”

范杰皱紧了没有说道:“这个时候?太敏感了些吧!对了,啸剑兄,你知道汪院长今日上午发的通电吗?”

蒋孝先点点头,笑着说道:“不只如此,据传军事参议院的参议们已经拟具了抵御日本侵略的计划,就等少帅执行了!”

“啊!‘范杰惊讶的张大了嘴,带着怀疑的论调问道:“汪先生没有吃错药吧,他这尊远在南京的大佛能够指挥得动手握二十多万东北军的张汉卿吗?”

“这不,张群先生来北平了吗?”蒋孝先道。

范杰摇摇头,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蒋孝先,道:“事情要真有那么简单就好了!”<;>;

小提示:按回车enter】键返回书目,按←键返回上一页,按→键进入下一页。<;>;读;请记好我们的地址:;下载请到<;>;

第一二七章 眉目

???

范杰深吸了一口气,低声问道:“岳军先生准备在北平任何职?”

岳军是张群的字,蒋孝先低声说道:“北平政务委员会常务委员、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兼北平市整理指导文化委员会副委员长诸职!”

“这职务也太多了吧!”范杰惊讶的说道!

蒋孝先摆摆手,道:“都是些没有实权的职务,就看少帅那里给不给权力了!”

“怎么?”范杰听出了蒋孝先话里的余音,往前凑了凑,问道:“岳军先生是带着任务来的?”

蒋孝先斟酌着说道:“校长对于热河的局势也十分的关心和担忧,岳军先生北来是督促少帅按照预定计划解决热河问题,以安北局。”

范杰点点头,没有接话。看样子,蒋介石对张学良拖拖拉拉不肯解决汤玉麟,心里有些不满,这才将张群派了过来。

又或许是与南京的政局有关,范杰琢磨了起来!

就在这时,蒋孝先从怀里掏出一封信递给范杰,道:“这是酆悌托人捎给你的,你自己看看!”

范杰接过信件,看了信封一眼,当场就撕了开来,读了起来!

酆悌在来信中,对他前一段时间的所作所为感到满意,希望他再接再厉,范杰之前汇报的情况他已经都知道了,并向校长做了汇报,关于天津中日学院藏有北方五万分之一标尺军用地图的事情,既然毁掉已经不再现实,酆悌命令将中日学院藏有的所有地图全部用微型照相机拍摄下来,送往北平,至少也要做到在这一层面与日本人站在同一起跑线!

还有就是希望他能够弄清楚东北军内部对于汤玉麟的态度问题,张学良拖拖拉拉不处理汤玉麟使得局面极为紧张,很多计划都不能够顺利展开。

还有一件事,范杰的军事技术统计调查委员会正式更名为军事技术统计调查处,归军事委员会直接节制,除了对兵工署,军政府负责外,还直接向酆悌和侍从室汇报。范杰拜托的关于王赓、李名熙的事情已经有了眉目,他们两人会在下月的军事法庭上被判无罪,然后免除一切职务,北上北平归范杰节制!

最后一件事,酆悌提到他已经回湖南见过老师范源清了,范源清身体挺好,让他勿要挂念!

范杰看完信,顺手递给蒋孝先,低头琢磨了起来,别的事情都好办,至少他有头绪,可是关于汤玉麟的问题,恐怕是真不好处理。

蒋孝先看完信,也有些挠头,道:“张汉卿之所以在汤玉麟的问题上犹豫不决,不只是担心一旦行动不顺利会将汤玉麟推到日本人一边,恐怕更担心的现在东北军中的另外一位大佬!”

“张作相!”这个名字同时从范杰和蒋孝先的口中蹦了出来!

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军内部派系纷争剧烈,在当时东北军即可分为三个主要派别。

首先是老派,由跟随张作霖起家的元老组成。尤以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孙烈臣、吴俊升等人为主,他们或是张作霖的起家兄弟,或是率部加入张作霖集团的合作者,在奉军中地位最高,先后都成为管辖一省的封疆大吏。

九一八事变之后,张景惠公开投敌,做了伪满洲国的总理大臣;孙烈臣、吴俊升早逝;张作相隐居天津,汤玉麟则做了热河省主席,首鼠两端!

而在老派当中,次一等的人物,如张海鹏、于芷山,马占山、李杜等人,前两者投降日伪做了汉奸,后两者则在东北境内坚持抗日,因为马占山就是吴俊升的亲信,而李杜是张作相的亲信,他们对张学良的命令也是时听时不听的。

东北军中第二个大派系是士官派,由奉军中的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组成。士官派首领是张作霖的总参议杨宇霆,此人在张作霖时候被张学良斩杀,其下成员也风流云散!

第三大派系是学生派,由陆军大学、保定军校、奉天陆军速成学堂毕业生组成。。这些人在奉军中因受士官派排挤,以四校同学关系逐步结成一派与之对抗,这些人是张学良手下的中坚力量,关内的东北军嫡系大多属于这一派系!

张作相作为张作霖的结拜弟兄,在东北军中威望甚重,手下实力也极强。张作霖去世之后,张作相选择支持张学良,手下的大部分力量也在中原大战时,随张学良入了关。

张学良入关后,长期滞留北平,未尝没有摆脱老派人物指手画脚的想法!

九一八事变之后,作为东北军中,唯二支持张学良的老牌,汤玉麟和张作霖的地位犹为重要,一旦张学良动了汤玉麟,张作相会不会因此而感到唇亡齿寒,从而影响东北军的稳定,这或许才是张学良考虑更多的问题。

“焕然,汤玉麟的问题你就先别管了,我来想办法,你先去办好地图的事情吧!”蒋孝先思虑半天,与范杰做了分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