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18年,上海东亚同文书院增开中华班,招收中国籍学生,共办11届,毕业生约百人。这批人中包括后来的国民党“中统”头目——李士群。

1919年,东亚同文会为培植亲日势力,决定以退还庚子赔款为名,在天津、汉口设立同文书院附属学校,由众议员柏原文太郎筹办。1921年12月,天津同文书院在海光寺日本兵营附近成立,主要招收中国学生,1925年改为“中日学院”,该校校址即为今天的津师范大学北院。

范杰看着一个个从中日书院进出的中国学生,心里发出一阵阵的寒意,这就如同后世的孔子学院一般,为同化他国学生而存在。

范杰在门口站了一会,便走向门岗。

“您好,在下村上春树,有事拜见藤江真文总务长,请予以通传!”范杰拿出井上次郎交给自己的介绍信,递了过去!

很快,就有人出来将范杰迎了进去,范杰整了整衣服,脑子极快的转了一遍,确定没有什么破绽之后,才跟在来人身后慢慢的走了进去!

“村上君的大名,在下也经常听人提起,其实不只是我们日本人,就是一些中国人也对村上君的文学修为赞不绝口,我们中日教育会会长周作人先生就对村上君的文采大为佩服!”

“中日教育会?”范杰有些愕然!

“哦,村上君久居欧美,对中国的事情不大清楚,中日教育会是为了进一步沟通中日文化而创立的,其成员由北大5人、东亚同文会1人、天津同文书院2人构成。请进!”这位名为吉冈正秀的干事一伸手,原来两人不觉间已经来到了总务长办公室的外面!

范杰率先走了进去,吉冈正秀跟在身后。一进门,坐在一张大书桌后面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就吸引了范杰的注意。

藤江真文见范杰走了进来,立马起身,笑着说道:“您想必就是村上先生了吧,快请坐!”

范杰不敢失礼,躬身说道:“藤江君,您好!”

“井上君已经跟我打过招呼了,说村上君想借阅一些我们图书馆的资料,为下一本作品搜集素材,书院上下也是感到十分的荣幸啊!”藤江真文假惺惺客气的说道。

“哪里哪里,是在下的荣幸才对!”范杰客气的说道。

“村上君太客气了,村上君的作品,在下也是经常拜读,实在是精彩啊,周作人先生就曾经说过,只要您继续坚持下去,将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在话下!”藤江真文及其真诚的说道。

“哪里哪里,说道诺贝尔文学奖,我倒是曾经听说过那位周作人先生的兄长,鲁迅先生就曾经差点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鲁迅先生在下也是极为佩服的,他都没有或得诺贝尔文学奖,在下又何干奢求啊!”范杰心里倒是有些明白自己接触的这些日本人对自己的态度为什么都这么好,原来是希望自己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增添日本的国际地位,哼!倒是打得一副好算盘。不过相对来说自己倒是可以多利用利用!

“唉,鲁迅先生的性子太倔,当年若不是与梁启超先生意气之争,恐怕现在不只是他,就连北京的胡适先生也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了!”藤江真文有些感慨道。

“不过说起来,村上先生的作品风格倒是更符合欧美文学界的艺术口味,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也相对容易一些!”藤江真文继续说道。

“在下那里敢奢求啊,只要能一步步安心创作,就足以满足我一生的追求了!”范杰脸朝上四十五度,一脸的光辉!

“咳咳!”藤江真文打断范杰的做作,问道:“村上君的住处解决了吗,要不就住在我们学院可好,这里的学术气氛也更浓烈一些!”

第一一一章 浑水 五

?“呵呵,”范杰自然不肯住在这里供人家日夜研究,所以他拒绝道:“在我看来,这里的军事化气氛更浓一些!”

有意无意间,范杰指向了海光寺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

“呵呵,村上君正是直率啊,”其实日本国内有许多的文人对日本的军人政府极为不满,尤其是对五一五政变更是极为的厌恶,认为军部做的实在有些过分,这种思想在文化部,外务省等部门都是主流思想。藤江真文自然也不以为意,说道“这样吧,一会儿让吉冈君带您四处转转,租界的环境他也很熟悉的!”

范杰觉得再推脱就会让藤江生起疑心,所以他爽朗的笑了笑,侧身对吉冈正秀说道:“那就麻烦吉冈君!”

“不用客气,这是我的荣幸!”吉冈正秀微笑着回答道。

藤江真文见两人气氛还算和谐,顺口问了一句:“村上君打算在天津待多长时间?”

范杰皱了皱眉头,道:“现在已经七月份了,九月中旬我打算去满洲走走,差不多也就是两个月时间吧!”

“两个月,”藤江欣喜道:“不知可否请村上君给学院的学生们上几趟课,传授一下写作技巧和写作心得!”

听到这话,范杰的心底充满了警惕,不知道这是否是藤江故意来试探自己,看着满脸微笑的藤江,范杰试着推脱:“我,我现在怕是没有给大学生讲学的资格吧!”

“哪里哪里,村上君的作品《挪威的森林》一书不只是帝国的学生,就是中国的学生也十分的喜欢,您给他们上课,他们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会有人有异议呢!”

“那我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范杰微笑着应了下来,心底却对藤江恨得牙根痒痒!

“那就最好不过了!”藤江笑了笑,对吉冈正秀吩咐道:“吉冈君,一会儿你带村上君在校内四处转转,好好参观一下我们学校!”

“是,总务长!”吉冈正秀点头应道。

藤江将吉冈点头,又转向范杰,说道“村上君,您的借书证,还需要几天才能办下来,您不妨多在天津走走,天津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城市,虽然比不上欧洲,但也是中国最繁华的城市之一了!比之京都也一点不差!”

范杰心底的那根弦又紧了起来,这个家伙对自己调查的还真细啊。

他的脸上没有一点波动,微笑着说道:“麻烦藤江君了!”

“不客气!”藤江真文一脸的虚伪,起码在范杰眼里看来是如此的。

范杰和吉冈正秀很快从藤江真文的办公室走了出来,范杰感叹的说道:“藤江君真是名不虚传啊!”

吉冈正秀好奇的问道:“怎么,村上君以前也听说过藤江君?”

“是啊!”范杰微笑着说道:“藤江君在旅欧日侨中也是有一定声名的人物,早年藤江君在天津与东亚医院的田村俊次院长、天津总领事馆的龟井官辅等人组织业余剧团,演出的《孤城落月》等节目,可是深受当地日侨的欢迎啊,在下也是听说过的!”

范杰敢来中日学院,自然不是一点准备也没有做的,调查动作也做了许多,其是总务长藤江真文,他才是整间中日学院的话事者!

藤江真文是1917年作为一名公司职员被派遣到天津来的,他是被横滨增田合名会社总店派遣来的,担任天津支店增田洋行的棉花杂谷部主任。

尽管藤江就任后,积极整顿,扩展业务,但是由于中日关系的恶化,尤其是日本向中国提出“二十一条”要求后,中日关系更是陷入冰点,中国国内的抵制日货运动此起彼伏,打击了日本在华的企业。

藤江在工作之余,关注天津的历史和风俗,专门记述了天津春节的风俗和热闹场面。

日侨的年中活动也非常丰富,春天的时候还可以到新河赏花。秋季运动会则是全体日侨的节日,在津日侨几乎是全体出动。

在陆军纪念日日侨可以到海光寺的兵营内参观和观看庆祝活动。这一点才是范杰下定决心来中日学院最重要的原因。

1920年增田洋行倒闭后,对藤江有知遇之恩的天津日本总领事船津辰一郎对他说:“当年离开东京时,外务省的近卫公说过天津有个藤江,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让他离开天津,必须让他就近工作。”

因此,在船津总领事的推荐下,他担任了天津日本青年会干事兼补习学校校长。后来他还兼任了《日华公论》的主笔,发表了《天津要成为大工业城市》、《立即扑灭从事违禁走私品者》等社论。

藤江真文还开展调查和研究,完成了各国对华权利调查和进行北洋军阀研究。

1921年10月,在东亚同文书院副会长近卫文磨的推荐下,藤江真文就任新成立的天津同文书院干事,辞去了原所兼职务。此后,他又任改名为中日学院的总务长,并兼任中日教育会会员,一直到日本战败投降。

由于藤江真文在平津一带非常活跃,加之人脉深厚,与日侨各界人士交往密切,所以藤江在日本外务省是中国华北极为重要的一枚棋子!

而就在范杰和吉冈正秀离开藤江办公室之后,藤江打开放在最上面的一份文件!

文件内详细记录了范杰来到天津之后的一举一动!尤其是范杰初到天津和来到中日学院之前两次奇怪的前往歌舞厅,引起了藤江的疑心!

藤江让范杰给中日学院的学生讲学也不是一片好心,也不是说他对范杰就特别怀疑,只是他对任何人都不信任而已。

如果范杰的这个身份是假的,那根本不可能讲出什么好的课程,就算范杰作家身份确实,也可以从他的讲学看出他的个人思想和政治态度,从而决定下一步藤江对范杰的动作,如果一切都合藤江的意,藤江就会将范杰推入中日教育会会长,甚至进一步推广村上春树的影响,以期日本能够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范杰是否值得他这么做,就看他的这一次讲学了。

范杰自然不知道这一切,此刻他已经在吉冈正秀的带领下在日租界的几条街道内逛了一圈之后,两人来到了日租界的房屋管理所,

在办事员热情的介绍下,范杰在十几套房屋之中选了一套临近海河的房子。

难得的是这套房子还带着一个小院,在房前不远处正好有一个小码头,闲时还可以在码头边钓鱼!这一点范杰倒是十分的喜欢。

范杰满意的对吉冈正秀说道:“麻烦您了吉冈君,为了感谢您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