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东北军中,陈兴亚是老资格了。

陈兴亚是前清举人,后来又赴日考入日本振武学校陆军宪兵练习所士官班学习。毕业回国后,陈兴亚在京师宪兵营任营长,后来更是直升京师少将宪兵司令。

直皖战争结束后,直、奉两系共同控制了********。陈兴亚因为东北人的关系,就投靠了张作霖,出任国务院咨议兼京师宪兵司令。

再后来直奉战争爆发,张作霖兵败回了关外,陈兴亚随之回到东北,出任东北宪兵司令。

这一任就是十年,十年的宪兵司令,可以说是邵文凯和李润的老长官了,积威甚重,这也是近年来,东北军丢了东北,他作为东北边防军宪兵司令,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到了他这个年纪,已经是知天命了,心灰意冷之下,有些不想理事,甚至有传言,过段时间就会辞去职务,闲居养老,这也不是空穴来风的。

但是范杰和蒋孝先一样,作为老蒋的嫡系中嫡系,先后到北京宪兵司令部任职,很明显是老蒋别有所图,也有些激起这头衰虎的警惕之心,警告范杰也是情理之中的。

第八十七章 就职

?从陈兴亚办公室出来,范杰先是去了电讯课,电讯课科长是位女士,这令前来视察的范杰感到很是诧异。

电讯课科长姓于,名秀英,24岁,少校军衔,对于一位长得极为漂亮的女士,引范杰前来的总务处少校副主任却是特为的恭敬,这不能不令范杰感到诧异。

“于主任,范参谋,剩下的工作您二位聊,我还有事,就先告辞了。”这位姓刘的少校副主任很快告辞离去。

“参座,这是近日的电报往来,以及对重点目标的侦测记录,请您过目!”于秀英一板一眼的向范杰汇报起了工作。

范杰收起内心的猜测,看起了于秀英递过来的工作记录。

电讯课的任务除了日常的接发电报,还负责侦测监听市内有关共党,日本人,苏联人这些重点目标的电报往来。

看着密密麻麻的记录笔记,范杰对这位冷傲的电讯课长有了一定的好感,工作能力确实不弱啊。随着汪精卫即将来北平会见张学良,很明显日本领事馆加强了与天津,沈阳的电报往来,不用猜,范杰也知道这是日本人担心张学良在汪精卫的教唆下,反攻东北。

“于科长,今后电讯处的目标还需要加强对日本满铁驻北平办事处的电报侦测,这一点加在日常任务当中。”说道最后,范杰自己沉吟了起来。輸入網址:нёǐуапge。сом觀看醉心张節

“是,参座!”于秀英很大声的回答道。

“恩!”范杰很满意于秀英的态度,又在电讯课内看了两圈,便离开了。

日本特务机构,最早是依托领事馆的存在来发展的,就是现在领事馆依旧是情报获取的重要来源。

其次是依托以满铁为首的日本企业和商会来刺探情报和发展机构的,尤其是日俄战争之后,日本人获取了满洲铁路的控制权后,日本特务机构的情报来源又多了一条,也慢慢的成为主流。

第三是依托租界和驻地驻军来发展特务机构,这一方面的特务机构,主要归日本军部管辖,九一八后,日本军部势力大涨,随着对中国侵略步伐的加紧,军部直属的特务机构也迅速的扩张开来。

当然还有许多依托浪人,茶馆,书店,旅馆,烟馆和武道社等来发展的情报机构,但大多都属于前面三者的下属机构。

当然也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的情报关系,这些加在一起构成了日本侵华特务机构的主体力量。

而满铁则有着类似于几者之间的联络枢纽的功能,很多的情报都是通过满铁的电台通向天津,东北,甚至日本国内。

范杰数次来返北平,调查研究之后,将监视满铁作为北平工作的突破口。

这一刻,范杰已经坐在了满铁驻北平办事处街对面的一家当铺二楼,望着斜对面的满铁办事处!

“怎么样,最近对面的活动状况如何?”范杰放下手里的茶杯,看着对面站着的老汪和范青两人。

“从一个星期前,出入对面的一些特定人群的频率开始增加,另外还有一些从来没有露过面的人也开始出现!”老汪拿出一个记录本递给范杰,范杰点了下头,看了起来。

老汪则顺带解释道:“由于您要求保密当先,许多跟踪行动在对方可能察觉之前就放弃了跟踪,好在大多数人每月来回好几趟,地址已经都摸清楚了!”

“恩!”范杰合上记录本,敲了敲桌子,说道:“这样已经不错了,慢慢来,争取将于满铁联系的日本特务组织的根系都摸清,最后在一锅端掉,以后日本人在北平的活动会越来越猖獗,有的是机会!”

“是!”两人点头!

“日本人在北平的兵力部署弄清楚了吗?”范杰问道,他其实一直有个疑问,为什么在中日全面战争爆发之前,卢沟桥附近会有日本驻军的存在,卢沟桥离石景山不远,这也会大大影响他的布局。

“弄清楚了,日本在北平共有驻军七百余人,基本上都驻扎了使馆区一带,隶属于天津的日本中国驻屯军司令部,驻地在天津海光寺,除了在北京使馆区驻军七百人外,还在战略要地天津、塘沽、秦皇岛、山海关等处驻军,总计人数约三千余人。现任司令官是陆军中将中村孝太郎!”老汪回答道,北方的情报系统一直是他在负责。

“这么说北平除了使馆区有日本驻军之外,别的地方都没有了?”范杰问道。

“对。日本驻军也就这些了,不过在因为东交民巷的使馆区,允许各国驻兵保护,所以在整个使馆区还有英军236人,美军508人,法军229人,意军99人,这只是各国在北平的驻军人数,各国在天津、上海、武汉租界都有驻军。”老汪一一解释道。

范杰一阵无奈,这都是清政府《辛丑条约》做的孽啊。根据《辛丑条约》的第7、第9两款规定,中国被迫给予列强在中国的驻兵权。

规定中允许列强在北京以保护使馆为名长留驻军;由北京至渤海湾的通道各国可派军队驻守,其可驻守地为:黄村、廊坊、杨村、天津、军粮城、塘沽、芦台、唐山、滦州、昌黎、秦皇岛、山海关12个地方。

从此,自渤海湾至北京的通道被列强所控制,北平的大门被迫敞开。整个华北的防御工事都成了筛子,也怪不得老蒋不愿意守华北,一旦长城沦陷,整个华北将无险可守,而日方则可随意从中国军队的后方发起攻击。连关键的防御点都有人家的驻军,你整条防线还有什么作用。

“日本在北平还有数千的浪人,咱们在淞沪会战的时候,可是见识过的,一旦开战,日本人在北平的驻屯军,浪人,侨民就会同时动手制造混乱,会造成很大的麻烦的!”范青插嘴道。

“行,知道了,这个事情得好好考虑,找一个稳妥的办法,对了,老汪,你手下的人手训练的怎么样了?”范杰按了按有些发胀的脑袋,向老汪问道。

“还好,我那边总有600多人,大多数是与日本人有血海深仇的东北军士兵,这些人由于不是东北军中的张学良嫡系,所以到了北平之后,就被东北军抛弃掉了,咱们的人手只占很少一部分。”老汪有些担忧的说道。 ,o

范杰点了点头,示意他接着说下去。

老汪看了范杰一眼,接着说道:“我花了一万大洋,就将整个石景山炼铁厂连同家属区都租了下来,租期一共十年,那里原本就是一片荒地,现在我在北平招下的大多数人手包括他们的家属都住在了那里。”

“知道了,找时间我过去看看!”范杰说道,想了一会,范杰说道:“石景山那边要好好规划建设,到时候那里会成为咱们在北平的重要基地,安全方面的工作也要抓好,尤其是内部,如果我估计的不错,里面肯定已经混进了东北军或者是日本人的探子!”

“先听我说完!”

老汪想要说些什么,范杰伸手止住,他说道:“这件事情谁也不怪,探子这件事情是永远免不了了,咱们在北平的动作这么大,早就落在了有心人的眼里,只是摸不清来路罢了,过些日子等程叔和小柳从南京过来,石景山那边的炼铁厂就要准备重新启动,到时候细细筛选一遍,将有问题的人都调到炼铁厂,慢慢处理!”

“少爷,咱们真的要重启石景山炼铁厂吗?”老汪带着担忧问道。

“重启不重启实际上不是太重要,咱们要的只是一个名义而已,懂吗?”范杰看出了他们的担忧,神秘的笑了笑。

第八十八章 汪氏

?晚上下班之后,范杰在街上买了两条鱼,还有一些水果,去拜访伯父范熙壬。

伯父是武汉范氏忧乐堂子弟,辈分上与范父范源清是一辈的,几十年来,同为文正公子孙,武汉黄陂忧乐堂和长沙湘阴安平堂两家人一路相互扶持,跌跌拌拌一路走到现在。

在北洋时期,武汉黄陂******三兄弟,和长沙湘阴范氏双雄,在整个民国闯出了偌大的名头。

长沙范杰双雄指的是范源濂和范源让两兄弟,大伯父范源濂是民国著名的教育家,师从梁启超,曾数任民国教育总长,参与创办清华学堂,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中华教育文化基金委员会董事、董事长。

二叔范旭东,也就是范源让,早年曾赴日留学,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化学系,回国后集资创办久大精盐公司,永利制碱公司,现在正在筹建硫酸厂,是民国首屈一指的实业家、化学家。

武汉黄陂******三兄弟,成就更多在政治和军事上,大伯父范熙壬,人称“菜园”先生,曾任北洋政府议会代理议长,还参加了李大钊所主持的马克思主义小组,并因此被通缉,逃至冯玉祥处参加北伐,任第三军司令部参议。蒋jie石掌权后,范熙壬谢绝了谭延辏У钠盖耄肟纾诒逼礁鞲咝H谓獭

二叔范熙申,早先东北黑龙江江防舰队队任舰长,在东北海军之中也是一员悍将,民国十八年,中俄衅起,二叔领安泰舰队全体战士,战绩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