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大大出乎顾祝同等人意料。就在监察院即将正式咨请行政院,令饬江苏省政府迅速将刘煜生移送法院并惩戒顾祝同等人之际,为阻止自己被弹劾及调查程序再次启动,顾祝同匆匆决定杀害刘煜生以了结此案。

为避人耳目并立即执行,刘煜生这个一介平民被送交由顾祝同所控制的军法处审判,罪名升级为刘煜生在“一·二八”后的非常时期,“作叛国之宣传”,违反的是危害民国紧急治罪法而不是出版法了,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在死刑执行6天后,江苏省政府才向行政院呈报此案,可见顾祝同等人此时“先斩后奏”的急切之心。但令顾等人更加意外的是,杀害刘煜生不仅没有了结此案,反而激起了更大的民愤。

1933年1月22日,就在刘煜生被害的第二天,上海《申报》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立即引起了全社会的震惊,舆论为之大哗,并迅速招来了声讨的浪潮。

北平市新闻记者公会于2月3日发表******,指顾祝同“公然目无法纪,蔑视人权,破坏法治精神,妨碍言论自由,倒行逆施,甚于旧军阀,酷民凶残,实属党国叛徒”;安徽省新闻记者联合会2月3日抗议电称“顾祝同毁法乱纪,蹂躏人权,草菅人命,殊为党国之玷,亦我全民公敌”。全国其他地方的新闻界也都先后公开致电声讨顾祝同的暴行。

除了新闻界,胡适代表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北平分会致电南京中央政治会议和行政院,要求“将擅杀刘煜生之苏省府主席顾祝同免职查办,以重法治,而维人权”;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抗议电呼吁将顾祝同“予以严厉处分,以维人权而彰国法”。

宋庆龄、蔡元培等社会名流也以个人名义公开致电要求政府罢免查办顾祝同,甚至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也致电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要求为刘煜生昭雪并惩办“新军阀”,将“刘煜生案”比作北洋军阀张宗昌枪杀邵飘萍、林白水之惨案。

同时,江苏省内地方人士也纷纷公开历数顾祝同就任江苏省政府主席以来的倒行逆施,纷纷要求国民政府秉公撤办顾祝同,“以肃纲纪而安民心”。

在一片“倒顾”声中,顾祝同不肯轻易失去刚到手不久的江苏省政府主席这个肥缺,仍然为自己的罪行百般辩解。在致行政院的呈文中,竟不顾事实称“共党刘煜生于上年拿获后,经戒严司令部审讯明确,实系共党报纸煽动文字,经证明确系该犯自撰”;“至于监察院调阅宗卷,能否对于军事机关审判罪犯之事件亦得适用,实属绝大疑问”;“况共产党徒之犯罪,其危害涉及于国家,稍不慎密,即可发生变故”。

然而,没几天,《时事新报》记者王慰三在南京中山门外被暗杀,舆论再次大哗。北平新闻界于2月17日举行追悼刘煜生大会,电请政府查办顾祝同。

天津、武汉、广州、青岛、杭州、郑州、芜湖、南昌、蚌埠、长沙、香港、太原等地新闻界都纷纷举行集会,发表宣言,通电全国,强烈要求政府严惩顾祝同,并采取切实措施保障新闻记者的人身安全,落实“训政约法”所规定的言论出版自由。

全国律师公会也通过决议,呈请司法部指定审判机关,对顾祝同提起诉讼,以维法纪。

舆情汹涌,朝野上下压力越来越大,国民党当局不能不作出一点表示,来平息这一事件。

范杰这个时候提出让顾祝同北上也有让他躲避舆论风头的意思,离开的江苏之后,事情终归会平息一些,范杰上前一步说道:“师兄,其实顾长官北上之后肯定不能立马就接任何长官的,担任副职过渡一段时间也是好的。”

第六三四章 见面

贺衷寒深深的看了范杰一眼,然后摇了摇头,说道:“焕然,我要是不知道你出身第二师,我还以为你跟顾祝同有仇呢,算了吧,你非要害死他不可。顾祝同北上的事情不可行,用他还不如用河南省长刘峙,刘峙最起码官声要比顾祝同要强上太多了!”

“师兄,要真这么说的话,那可选的人就多了,上官云相、钱大钧、蒋鼎文,甚至还有陈诚,又或者是我家老师卫立煌,都是可选的人物,每一个的实力和能力都不差啊!”

“呵呵!”贺衷寒突然笑了起来,说道:“焕然,你想让你家老师去华北主政吧,之前的顾祝同等人都是你用来掩饰的吧!”

“嘿嘿!”范杰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说道:“师兄你看出来了!”

贺衷寒摆了摆手,说道:“别想那么多了,无论你家老师也好,刘峙、顾祝同等人也罢,且不说东北的日本人,光是山西的阎锡山,和华北的东北军,除了何部长以外能够压制得住的,也只有汪院长和校长两人了,剩下了桂系、粤系,你觉得他们会北上为校长分忧吗?”

范杰一愣,然后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他们北上,恐怕带来的麻烦会更多一些吧!”

贺衷寒笑了笑,接着说道:“那你认为何部长什么时候会离开北平返回南京?”

“应该是就这半年吧?”范杰有些愣愣的说道。

贺衷寒摇了摇头,说道:“焕然,你在军略上确实很擅长,也很有一手,将来或许能够成为一个大军事家也未可知,但是政治上的事情,你想的太简单了,何部长回南京,他回南京做什么,现在中央政府能够掌握的部队,一个在江西剿匪,一个在北方抗日,回到南京不过是做个被架空的部长罢了,你觉得何部长会怎么选?”

“那校长就任由何部长在北方培植势力吗?”范杰有些不甘心的问道。

“培植,怎么培植?”贺衷寒反问道,“现在在河北,中央军只有一个十七军,这还是将你小子的五十二师也编了进去,你以为是随便弄的啊,校长这是将所有中央军的部队集中到一起,避免给何部长更多下手的机会罢了!”

“那不是还有西北军和晋军可供何部长拉拢吗?”

“西北军,哼!”贺衷寒冷笑一声道:“且不说察哈尔还有冯玉祥的抗日联军,就是宋哲元他自己,难道不知道现在南京做主的人是谁吗,拉拢岂是光凭口头说说就可以的,钱财军衔,粮草军械,不通过中央政府,何部长怕是一分钱也拿不出来。现在在华北,何部长所掌管的也无非就是分配的权力罢了,以宋哲元和商震等人的老辣,这些事情他们又怎么会看不清楚呢?焕然,何部长在华北能拉拢的对象只有东北军。”

“东北军?”范杰一愣,说道:“分化瓦解东北军,这不是校长的夙愿吗,何长官他……”

“呵呵!正是如此!”贺衷寒见范杰已经想到了,有些得意的说道:“何应钦要是不拉拢分化东北军,且不说与他的职责有背,他何应钦自己的野心都放不过自己,这何应钦拉拢分化东北军更好,这是校长最乐意看见的,就算是他发展了一点小小的势力,将来可是会有人跟他讨回这笔账的!”

“师兄,你说的是张学良吧!”范杰发现自己的嘴里满嘴的苦味,政治啊,政治,真不是自己擅长的!

“好了,既然你分析华北数年之内不会有大的战事,那么临走之前写上一封报告交上来。”贺衷寒最后一遍交代道,“对了,不该写的东西都别写,你明白吗?”

“嗯。我知道了师兄!”范杰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夜风清冷,夏天的脚步在慢慢的走了过来,南京的天气比北方要热一些,不过六月下旬的夜色只剩下一个弯弯的月牙,斜斜的挂在天空上。

南京军法处监狱,范杰已经不是第一次来这里了,前几年蒋百里关押在这里的时候,范杰就曾经来过数次,这里面不只是关押一些普通军官,就是胡汉民、李济深,居正、邓演达这类国民党元老也曾经在这里被关押过,而邓演达独独没有从里面走出来。

邓演达是陈诚的恩师,是国民党****的中坚力量,在他的身边聚集了胡宗南、李延年等黄埔子弟,还有严重、陈诚的当年的黄埔教官,以及陈铭枢十九路军这样的军事力量,是少有的在黄埔师生中威望上能够蒋*介石分庭抗礼的人物。可惜因为认不清时局,一味的要重组国民党,被叛徒出卖之后,在这里关押了半年有余,在蒋*介石第二次下台前夜,被蒋*介石顺手干掉了!

其实蒋*介石在杀不杀邓演达的问题上也很犹豫,最后让蒋*介石动了杀机的还是戴季陶的一句话,戴季陶向蒋*介石说道:“今天最可怕的敌人,不是汪精卫、陈济棠。真正能动摇政府根基,分散黄埔力量的,只有邓演达一人。”戴季陶的话正中要害。

因为这件事情,陈诚极为的难受。在听到蒋*介石处死邓演达的消息后,陈诚十分震惊,极为伤感,曾有数天不进饮食,面容消瘦,让人十分的担忧。

由于邓演达被杀,陈诚还曾致电蒋*介石辞职,称“上无以对总司令,下无以对恩友”。

蒋*介石亲自找陈诚谈话,说陈诚和邓演达的交往,纯属私人友情,不涉及政治,勉励他安心工作。对于邓演达安插在陈部的人员,蒋*介石也未追究,陈诚也仍加以保护。以后,第三党的一些成员如黄琪翔等人还为陈诚重用,蒋*介石并不过问,而是顺水推舟,放手让陈诚使用。至此,陈诚对蒋*介石死心塌地!

范杰在经过了好几道手续之后,才进了最深处的牢房,见到了数年不见的陈赓!

陈赓一开始被关押在汤山的别墅里面,好吃好喝,被好好的款待着,但是几次劝降不成,尤其是从江西回来之后,便被关押在了军法处的监狱里面。

范杰在狱卒的带领下走了进来,见陈赓正背着他专心致志的练习书法,也没有打扰他,站了半天之后,范杰才开口喊道:“陈师兄!”

“哦!又来人了,你的声音我听的耳生,说说吧,你是什么人?”陈赓早就察觉到范杰的到来,这段时间来劝他的人一波又一波,都是当年在黄埔有交情的师生同学,陈赓有心不搭理范杰,背对着他只顾写字!

范杰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上前一步,大声喊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