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火贩子的抗战-第5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蒋*介石介于陈赓在黄埔军校学生当中的威望,杀了“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就怕失掉全国黄埔军校学生的心,一直犹豫不决,舍不得杀掉陈赓,却又不愿意放了他,就这样陈赓被秘密的关押起来。

范杰一直在热北作战,这件事情又一直在秘密当中,加上他的关注中心一直在日本人和冀东地区的亲日分子身上,在华北的黄埔一期知情的学长又刻意不让他知道这件事情,所以这件事他并不知道。

不过现在既然这事将他牵扯了进来于情于理,他总是要去看一趟陈赓的,不过这事他说了不算,贺衷寒说了也不算,不过贺衷寒答应范杰帮忙跟蒋*介石沟通。

范杰缠着贺衷寒让他当场给邓文仪打了电话,邓文仪又将这件事情报告了蒋*介石,蒋*介石本来是有些不同意的,但是邓文仪在蒋*介石耳边说了不少的好话,老蒋这才重新考虑,最后才给了范杰半个小时的时间。

事情定下来之后,邓文仪电话转告了贺衷寒,贺衷寒挂断电话之后,没好气的说道:“你小子现在满意了吧,校长为此可是很不高兴啊!”

“嘿嘿!”范杰笑了笑,说道:“师兄,小弟我马上就要出国了,哪里管得了那么多!”

“哦,出国!是去德国吧?”贺衷寒一脸了然的说道。

范杰笑了笑,说道:“我就知道这事跟师兄你脱不了关系,跟我说说吧,具体怎么回事?”

贺衷寒放下手中的比,沉吟了一阵后,说道:“往德国派人去考察的事情早就开始了,从桂永清到酆悌,你小子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这件事情关系到以后加强我们和德国之间的军事政治合作,必须要重视起来。你知道校长在很多问题上都会征求乔治·魏采尔将军的意见,你能够入他的眼,是因为你在热北作战的时候,亲自率领警卫营从大板乌丹,绕过数百公里的山区,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日本人的身后,这一点是乔治·魏采尔将军最感兴趣的。”

稍微缓了一口气,贺衷寒接着说道:“焕然,你有所不知,乔治·魏采尔将军的曾经担任过德国国防军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他最明白这样在山区奔袭数百公里所需要面临的困难。这一次长城作战,乔治·魏采尔将军的最欣赏的两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傅作义将军。他最希望你们两个人能够一起去德国考察,最好是能够去德国柏林陆军大学去看一看,和那里面的军官就山地作战进行一些交流。校长认可,加上我和雪冰两个人在旁边推波助澜,这件事情自然就成了,外交部和军政部走的不过是个过场而已!”

范杰满脸苦笑道:“师兄,那你怎么知道我不会反对呢?”

贺衷寒摆了摆手,说道:“别说傻话,这事能够给你带来的好处你又不是不知道,另外,你自己现在什么处境你不知道吗,磺胺那件事情,别以为你拉上孔祥熙就没事,宋子文想要折腾你办法那是多的事。有一件事情没有告诉你,下一期去陆军大学学习的名单上就有你小子的名字,要不是我和雪冰借着去德国这事将去陆军大学学习那事给搅黄了,你小子就等着被调到南京来吧,人家在北平收拾不了你,回了南京,人家可有的是办法!”

听到贺衷寒这一席话说完,范杰终究还是沉默了下来,他知道自己还是有些小看了宋子文,这个人能在财政部长的位置上坐这么久,哪里是什么易于之辈吧,一手将自己调回南京陆大学习,就足以将自己至于不利的经历的。出去躲一阵也好,正好先避过这阵风头,等宋子文和孔祥熙闹将起来,他就没时间找自己的麻烦了!

“好了,去德国的事情就这样吧,跟我说一说北方的局势吧,看你们的来信电报,总觉得隔着一重什么似的,还不如你这个战争亲历者来给我说一说!”贺衷寒端起一杯茶,将话题转到了华北方面。

范杰稍微斟酌了一下后,说道:“现在的华北还算是北平,日方也好,我方也罢,都在****战争的伤口,现在双方都无力发动下一波的进攻。从大的方向上说,在以后的几年里,日本人必然会以各种小手段分裂华北,同时在满洲积蓄实力,争取一击击破华北,像长城抗战这样的胜利,以后怕是难寻了!唉!”

贺衷寒皱起眉头,问道:“焕然,那你觉得日本人下一次来袭会是在什么时候?”

范杰琢磨了一下,说道:“到了民国二十五年底的时候,华盛顿条约就该失效了,那个时候正是世界风云再起的时候,亚洲恐怕也不会平静,日本人恐怕会在民国二十六年的时候,开始兴风作浪。无论是长城抗战也好,还是之前的上海会战也罢,日本人都没有出尽全力,他们的力量一方面在防备北边的苏联,另一方面还要防备海上的英国人和美国人。到了民国二十六年的时候,如果国际局势的发展真的对我方不利的话,日本人极有可能会趁着英美苏各国无瑕东顾的时候,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

“哦!”贺衷寒听到范杰这么说也开始斟酌起来,他接着问道:“那你觉得我们中央政府应该怎么应对呢?”

“师兄,你高看我了,我能发现这些问题,也是多亏了在百里出国的之前向他请教过几句。”范杰苦笑着说道:“中央政府怎么应对,哪里是我能够置喙的呀!”

第六三三章 见面

“你说吧,焕然,我知道你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说出来我听一听!”贺衷寒依旧不肯放过范杰,非让他说一说不可!

“好吧!”范杰本来是不打算多说什么的,剿匪、清理军阀,这些事情老蒋哪里能够听的进别人的硕大,范杰稍微沉吟了一下后,说道:“那我就谈一下华北方面的事情吧,那边的情况我了解的多一些。”

“嗯!”贺衷寒点了点头,示意范杰接着说下去!

范杰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如果政府想要在华北有所作为,那么就应该一名要员坐镇华北,至于何长官,何长官毕竟是军政部长,他老人家的心思更应该放在中央,而不是华北!”

“怎么你觉得何部长不适合坐镇华北?”贺衷寒开口问道。

范杰点了点头,说道:“何长官什么样的为人,咱们黄埔系人人清楚,他老人家在华北,恐怕会将心思放在培植个人实力上面,他跟校长的心思总不在一条路上,我担心何长官在华北时间长了,会给校长带来麻烦的!”

何应钦当年的那些事情,黄埔系的军官许多人都看的很清楚,蒋*介石现在虽然对何应钦很信重,但是防备之心却是一点也不低啊!

“那你觉得谁去北方主持局面更合适,除了何部长,能够在华北镇住场面的人没有几个了?”贺衷寒一连苦笑无奈的说道。

范杰往前凑了凑,说道:“那师兄,你觉得顾长官怎么样?”

“顾祝同!”贺衷寒顿时皱起了眉头,十分为难的说道:“顾祝同有些不合适吧,你也不是不知道他现在一身的麻烦!”

贺衷寒说的这事,范杰是了解的。年初的时候,顾祝同下令枪杀了一名叫刘煜生的报社记者,这事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刘煜生是镇江《江声日报》的主笔兼报馆经理。“江声”寓意报纸为镇江民众的代言人。在刘煜生的苦心经营下,该报逐渐形成了消息灵通、报道翔实的风格,倒也广受读者欢迎。

1929年春,随着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亦从南京迁至镇江,镇江成为江苏省省会。刘煜生继续坚持《江声日报》的办报风格,敢于针砭时弊,揭露官场丑恶。所以,《江声日报》的影响力迅速得以扩大,成为当时江苏省内颇具社会影响的报纸。

1931年底,顾祝同接替辞职的叶楚伧就任江苏省政府主席。

江苏省物产丰富,工商业发达,历来是鱼米之乡和纳贡之地。顾祝同登上省主席宝座后,志得意满,踌躇满志,背倚镇江三山,大肆安插亲信党羽,一时间颐指气使,好不气派!

顾祝同一上任,即巧立名目,令各地设立毒品稽查所,名为执行戒烟公约,实则从中征收税金,变相买卖鸦片。刘煜生曾经公开抨击此目无法纪之事,因而遭到顾祝同的忌恨。

1932年,《江声日报》副刊《铁犁》在1月至5月间连续刊载了6篇抨击时弊、同情劳动人民、言辞比较激烈的文艺作品。

经过精心策划,顾祝同命人从这些作品中找出几段所谓的“反动”文字,断章取义,罗织罪名,于7月26日下令查封了《江声日报》。当日,又秘密逮捕了刘煜生,并交戒严司令部关押。随后又组织官方报纸《苏报》对这些文艺作品发表了数篇“上纲上线”式的评论。

开始时,顾祝同等人以逼刘煜生臣服就范为主,并未下决心冒舆论风险去杀害刘煜生这个著名报人,所以给刘定了个“违反出版法”这样的不是死罪的罪名。

然而顾祝同等人实在是打错了如意算盘,刘煜生不仅不受威逼利诱,还不断向外界申诉陈情,控诉顾祝同等人的罪行,甚至直接写信给监察院院长于右任,呼吁派人调查。监察院介入后,由于逮捕刘煜生的理由破绽百出,监察院调查员调阅案卷时却受到百般阻挠。后来在于右任的直接过问下,有监察委员就顾祝同非法拘禁又抗拒调查对其提出了弹劾。

事实上,《江声日报》副刊《铁犁》刊载的6篇文艺作品,并非刘煜生所作,作者是一个名叫于在宽的镇江当地的青年学生,其叔父为当时的镇江商会主要人物。

与刘煜生一同被捕的就有于在宽和《铁犁》主编张醒愚。因为顾祝同的真实意图并非于、张二人,其家人各自一番活动后,两人均很快获释了。依文责自负的原则,刘煜生即使有责任也应该比于、张二人轻,按现在的话来说,最多是“管理失察”而已。如果,刘煜生真是因所谓“叛国宣传”而获罪被害,“主犯”于在宽岂可轻易“逍遥法外”?时间越长,调查越深入,顾祝同等人故意罗织罪名欲加害刘煜生的事实,就越昭然若揭。

事情发展到这样的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