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村长是一个老者,花白的胡须直达胸口,一根部知用了多少年的拐杖,外表油光滑亮,走路的时候已经不太利索。今天一早他们已经见到唐明的船队,也接到武雄直接发下来的命令,说是大明朝的来客和船队要在济州岛暂住一些时日,让他以及村民不得去打扰贵客。
村长也是族长,他是村子里辈分最高地位最大的人,在这与世无争的济州岛上,除了要小心海盗的劫惊之外。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每年只需交给武雄一点租子,别的倒没任何麻烦。
武雄也从未去管理他们,任其自生自灭,如今唐明的到来令村子心里很紧张。他怕唐明是一个心狠手辣之人,他这小小的村子只有三百来人,壮丁更是不到百人,平常防卫海盗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平静的济州岛一下子涌来上万人,再看唐明那密密麻麻的的船队,无不令村长心生绝望。此刻他正与村子里几个管事的族人商议唐明这个外来客的事情,却接到报信说是安德山带着贵客来访。
消息很快便在村子里传开,村民争先恐后的出来围观。当唐明到来的时候就见到几百双眼睛都在好奇的打量着他。
村长认得安德山,早已等待在村口的他,见到安德山的时候便带着全体村民跪下行礼。黑压压的瞬间满地都是拜服于地的人,不曾见过如此场面的唐明,一时间有些发愣。
倒是安德山对此视若无睹,面无表情的他随意的扫了眼村长,冷声言道:“都起来吧!”
老者在族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的起身,然后又微微躬身言道:“大人远道而来,草民有失远迎,还望莫怪!”
安德山嫌弃的看了眼老者,不耐烦的神色跃然于脸上,许久之后才一指唐明,冷声言道:“此次前来本官是再次给你们一个忠告,这位便是大明国来的唐侯爷,以后将会在这济州岛住上一段时间,在此期间你最好管束好村民,别打扰到唐侯爷做事!”
老者此刻才注意到安德山身后的唐明,老者活了一大把岁数,可说是阅人无数,单从唐明的面相上来看,此子定然不是大奸大恶之人。至少比起眼前的安德山来要好上许多。
宽心之余,老者对着唐明一躬身便想再次拜下去,唐明自然不能坐视不理,他可没有安德山那份淡定自如的功夫,赶紧上前托住即将要拜下的老者温声言道:“老丈年事已高,自可不必多礼,事先没有通告老丈便带人登岛,打扰之处还望老丈莫要见怪才是。”
老者满是皱纹的脸上渐渐荡起一丝笑意,大明国不愧为礼仪之邦。传言没有夸大其词,从唐明这一番言谈举止来看,确实所传非虚。
所有的担忧在唐明这番话之后,已经烟消云散。老者把唐明与安德山请进村子里,在用作议事的大厅里分主次坐下后,老者才正式跟唐明聊起家常来。
安德山微闭着双眼整个过程不再言语,唐明对老者的礼遇让他心里不屑一顾。可这是唐明自己的事,他想怎么样安德山并不想去插嘴。
交谈时很愉快,唐明也对这个小村落有了个大概的了解,从老者的口中得知这是一个与世无争的小村子,他们世代生活在这里几乎都快与外界隔绝。
与这样的邻居生活在一起,唐明根本不用去担心会发生任何矛盾。相反,有这样的原住民在,他应该拉拢,交好再与他们通婚,如此一来,相信不久后,他也会变成这个济州岛的主人。
告别的时候,老者偷偷的塞了一包东西在安德山的手中,值得此刻,安德山才勉强露出一个笑脸来。老者也悄悄的给过唐明,他才知道这是银两,至于多少他并不知道,因为他根本就没收。
所有人都已经安顿在济州岛上,安德山也该回去向武雄复命,唐明直接派了一艘宝船送他回去,这让安德山很是受用,愉快的告别唐明便带着几个侍卫回去。
夜色下的济州岛安详而又宁静,所有人都已早早就睡下,明天开始便是他们建设家园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偷懒,因为从此以后这里便是他们的家他们的根。
第157章 抉择
济州岛由于唐明等人的到来,变得比以前热闹了许多,上万人之中除了必要的警戒之外其余人等都必须加入建设当中。没码头自己就建,没平地就整出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不准马虎对待。
不知不觉间秋天已去,冬天悄然降临,刺骨的寒风夹杂着鹅毛小雪,给正在日夜赶工的人们带来了不少的阻力。沼气池是最先建造出来的,这会正好可以用上。
匠户和士兵都可在夜里躲在大棚中,聚集在一起共用两盏巨大的沼气灯,除了温暖之外也省去了不少的柴火。大家也到了此时此刻才亲身体会到这沼气灯的好处。
威海岛上的试验虽然成功,可也出了不少的事故,侯爷昏迷了两天,三个侍卫因此而送命,最终这沼气灯还是没能给大家用上就撤离了威海岛。
人算不如天算,本来还想着赶在年底的时候要造出足够大家可栖息的石头房子。可这冬天的来临让唐明不得不放慢了建造的速度,估计到年底的时候能不能造出一半的房子来还是一个未知数。
这种时候,唐明必然想起后世伟大的发明来,水泥!这东西绝对是建筑上的利器,如果有水泥的话,别说是供人居住的房子,就是城墙和码头,唐明也有把握能在年底前完工。
单靠想象是没用的,事情总要一步一步的来干,拔苗助长的事唐明干不来也不会去干。
济州岛上的冬天,就算有阳光一点也不暖和,今天虽然晴空万里阳光也很充足,可是唐明和小白在晒了近一个小时后,没用感受到任何的暖意,却被刺骨的寒风吹得发冷。
灰溜溜的躲回临时搭建起来的木屋里,唐明还来不及喝上一口热茶,便有侍卫来报,说是武雄找他有事。
这就让人奇怪了,武胖子这段时间也算沉寂了下来,也没收到任何风声说是武胖子出了任何状况。一大早的便要和自己见面,所谓何事确实让他很费脑子。
左右济州岛上也没什么事,闲得发慌的唐明便坐船去见武胖子。海上的风更大更刺骨,这鬼天气唐明绝对不愿意在船上多呆。可为了等下到武胖子那里蹭蹭暖气,他也只能暂时先忍了。
到了海滨小镇的时候,唐明发现港口处居然停靠着一艘宝船,心中一喜之下,他猜想是不是郑和到来。什么刺骨的寒风再也挡不住他见亲人的冲动,一上岸便不顾一切的策马狂奔,直向武王府而去。
令人失望的是郑和并没有到来,而是其心腹部下,带来一个口讯说是这个冬天一过他便会开始远航。关于这一点其实唐明早已知道,因此并没有做任何的回应。
与武胖子在王府里蹭了一顿饭,顺便让他帮忙招点人手去帮自己搞建设。武胖子很爽快的答应了,别的没有人手他还是有一些的。为了能早日看到属于自己的宝船,他也很乐意帮唐明这个忙。
告别了武胖子,带着郑和派来的人回济州岛,上船之后来者才拿出一封信递于唐明。一点都没有意外,在武胖子那里不方便说话,来人没有立刻拿出书信来也属正常。
验过信封后立刻撕开,信里前面并没有说到什么大事,只是关心唐明的近况。到了后面倒是有一条消息引起唐明的注意,朱棣已经准备好随时北征鞑靼。
郑和没有细说这事,只不过粗略提了这么一句,快近年关了,朱棣却要赶在这个时候出征,大明国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这些似乎与此时远在域外的唐明没有任何关系,可他心里却总有一种不安的感觉在缠绕。
鞭长莫及,就算唐明此刻再关心国内的情况,远漂海外的他对此是一点办法也没有。想要顾及他人首先是要先顾好自己,大明国的现况如何他再操心也只不过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带着来者回到济州岛,唐明再次找上陈佳澜让其代笔,写了一封信回与郑和。除了报平安之外,也详细的把他目前的境况毫无隐瞒的告知郑和,就连武胖子要密谋造反的事也一并告知。
把信交给来使并嘱托其代自己向义父问好,唐明让费信的船队护送其出海。大明国内表面上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可暗里却是千疮百孔。
一代天子一代朝臣,各种势力正在大洗牌,谁胜谁败现在还不好猜测,一切到明年开春时应该就基本能成型,那时朝中各势力才会明朗,唐明才能真正的为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做打算。
自己做了个侯爷,却被朱棣一脚踢到这海外漂泊,按理来说绝对不会有这种事发生。可偏偏事实便是这样,要说这里面没有鬼打死唐明也不会相信。
姚广孝的淡出与郑和的默认,这些都让唐明多少猜出一点意思来。堂堂一个侯爷就算朱棣再怎么抠门也绝对不会把自己踢到域外,这里面定然有姚广孝和郑和在后面推波助澜。
朝堂上的博弈,唐明没有任何的兴趣,天踏下来有上面的人顶着,要砸也砸不到他。姚广孝与郑和到底为什么要让自己远离大明,唐明不知他也没兴趣去知道。
过好眼前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人活一世十之八九是不如意之事,何必再为自己增添烦恼。
建设好济州岛,过自己的逍遥日子有何不可,土豆苗已经准备好,可惜由于天气的关系还不能种植。人手短缺是唐明现在最大的一道坎。
尤其是能够在济州岛上成为种植户的农民,没办法了,最终唐明还是把主意打到岛上原住民的身上。三百多人的村子能用来务农的人绝对有两百以上。
可惜这村子的人并没有务农的经验,他们世代都是靠捕鱼为生,唐明要是想让其改为到陆地上来种植农作物,肯定得费上一番功夫。
好在种植土豆的技术早已成熟,只要让十几个有经验的人去指导种植,便可高枕无忧。有了足够的粮食唐明才有精力去发展别的产业包括人口。想到就要有行动,这会当然要去找老村长商议一下!
第158章 大棚与暖房
冬天的济州岛上已经没了以往的花香鸟语,静怡而安详的被一层薄薄的雪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