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曾伟早在两天前,就接到共产党富昌********王水河的指示,说有一支八路军将要过来,要他率部服从八路军的指挥。
这不,他今天一大早,带着游击队二小队离开富崖山驻地,准备经石沟到西边接应。哪曾想,在石沟村吃午饭的时候,突然遇到鬼子扫荡石沟村,他被迫指挥二小队守在村口,掩护乡亲们经村东的山头转移。
他的二小队只有二十四个游击队员,其中有十一个队员,手里拿的还是大刀,战斗一打响,两个队员就壮烈牺牲,看到鬼子来势凶猛,他只得带着剩下的队员,凭借村里的房屋,拼命阻挡,以期让乡亲们安全转移。
不过,随着鬼子的机枪火力的加强,再加上掷弹筒的轰击,他和队员被压得抬不起头,转眼又有三个队员负伤。
眼看冲在前面的伪军到了阻击阵地前,他已决心率领队员发起冲锋,用大刀片子打退敌人。
就在这时,鬼子的身后突然响起枪声,然后就见大批身穿八路军服的人冲了出来,朝着毫无防备的鬼子发起猛烈进攻。
这些八路军一边开枪一边向前猛冲,其战术动作之熟练,枪法之精准,配合之默契,让他顿时有一种神兵天降的感觉。
在他还没从震惊中回过神来时,刚才还凶狠无比的鬼子,全都变成一地的尸体,而那些为虎作伥的伪军,这时却全都跪在地上,浑身发抖。
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从他心底升起。
这时的曾伟,看到面前年轻的柳连长,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两人说了一会,留在村里的游击队员全都跑了出来,很多队员看着三连的战士热泪盈眶。
柳天舒随着曾伟进村到了一个小院坐下,村里原本撤到山后的百姓,得知鬼子被消灭,全都激动地跑了回来。
过了一会儿,杨冬虎和朱爱国走了进来,柳天舒连忙向曾伟介绍,朱爱国听到面前这个精壮的汉子,就是游击队的曾伟队长,自是热情地与他握手说话。
鬼子被消灭,但按照三连的规定,布置警戒部队那是必不可少的,杨冬虎已让一排在村子西边布置了警戒。
“连长,这仗打得太痛快了,我们消灭了五十四个鬼子,整整一个小队,还打死了二十二个黄狗子,俘虏了三十五个。缴获了三八大盖三十二支,歪把子机枪三挺,掷弹筒三具,弹药若干。”杨冬虎接到手下的战果统计,望着柳天舒满脸是笑。
今天这一仗,说是奇袭也不为过,主要是打了鬼子一个措手不及,再加上三连战士的战斗素质在整个先遣支队中都是最好的。
绝对的主力又占了突袭的优势,这仗当然打得痛快。
“嗯,部队伤亡如何?”柳天舒点了点头,望着杨冬虎道。
“连长,一排牺牲一人,负伤三人,二排牺牲四人,负伤六人,三排两人负伤。”说到部队伤亡,杨冬虎心里还是十分难过。
毕竟三连的战士,都是从太行山那边过来的,跟着部队走了几百公里,没想到刚到山东的第一仗,就损失了五位战士。
看到两人的表情,曾伟却被三连强大的战斗力惊呆了。
虽然三连付出了牺牲五人,负伤十一人的代价,可是他们却消灭了鬼子整整一个小队啊。
这可是他做梦也不敢想的事。
第一百八十三章富昌独立营
八路军主力部队来了的消息,很快在石沟村传开,全村的百姓都沉浸在喜悦的气氛之中,三连除了负责警戒的金振彪的一排外,其余两个排全都被热情的山东老乡拉到家里。
朱爱国看到乡亲们对八路军如此热情,心里暖暖的,不住向老乡道谢。
柳天舒这时却顾不上其他,而是与曾伟坐在一个屋里,静静地听曾伟介绍富崖山的情况,以及周围的敌情。
在离开支部的时候,洪飞虎队长和政委就明确说了,以后三连活动的区域,就是以富崖山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发动群众,开展对敌斗争。
因为富崖山抗日游击队只有一百多人,只能依托富崖山打游击,所以,支队并没有派地方干部前来,只是让柳天舒全权负责。同时明确指示,富崖山抗日游击队划归三连建制,当然,三连到了富崖山,也将改番号为八路军富崖独立营。
得知游击队只在山里有几个群众基础牢固的村子,并没有建立根据地后,柳天舒又让曾伟介绍周围的敌情。
石沟村是富崖山游击队活动的外围村子,出了村子往南走二十里,就是坪远镇,那里驻有日军一个小队和一个中队的伪军,同时鬼子在那里建了炮楼。
从坪远镇再往南三十里,就到了富昌县城。
对富昌县城,柳天舒自然无比熟悉,可以这样说,城里的每个角落,他都是了如指掌。他的老家阳山镇,就在县城的东南方向。
听到县城驻日军一个联队,柳天舒不由大吃一惊。
“曾队长,你说富昌县城驻了日军一个联队?不会搞错吧?”柳天舒惊奇地问道。
“柳连长,情报绝对准确,驻富昌的日军指挥官渡边一郎,就是日军第16师团十九联队的联队长。因为富昌县在鲁西北位置十分重要,所以渡边这个老鬼子,将联队部设在了县城的唐家大院。”曾伟望着柳天舒说道。
“那样说来,鬼子在富昌县的总兵力,就接近四千人,加上三千多伪军,敌人总数达到七千余人。”说到这里,柳天舒的脸色凝重起来。
他没想到自己的家乡富昌县,竟然有这么多的敌人。
“柳连长,虽然敌人的势力很大,不过,渡边联队守在富昌县,也是有原因的。富昌县处在济南通往青岛的要道上,鬼子要确定运输线的安全,自然要派重兵守在这里。”曾伟解释道。
听到这话,柳天舒仔细想了一下,渐渐放下心来,既然渡边要确保运输线的安全,他就得分兵把守沿线各据点,虽然鬼子的总兵力接近四千,但贯穿富昌县的运输线长达五十公里,沿线据点不少于十个,就是每个据点一个步兵班,也需要差不多一个中队的兵力,再加上全县八个大镇,他还是派兵把守,这又得分出几百个鬼子。
而据曾伟说,鬼子在县城西边有一个物资转运站,那自然又需分出一部分兵力把守,这样算来,除开守县城的鬼子外,他的机动兵力,应该不到两千,也就是说,最多两个大队。
当然,就是两个大队的鬼子,也不是柳天舒现在的力量所能挑战的。
在石沟村将牺牲的战士安葬后,三连在游击队的陪同下,到了富崖山的深处垭坪村。
垭坪村是富崖山抗日游击队的落脚点,在三连离开石沟村时,曾伟就派人返回垭坪村报信,三连走到村边的山头,就见无数的人兴高采烈地迎了上来。
看到一个留着齐耳短发,肤色稍黑但却十分俊俏的女子迎了上来,柳天舒的眼光转向站在一边的曾伟。
“来来来,柳连长、朱指导员,给你们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游击队的指导员向书玉同志,指导员,这是八路军的柳天舒连长和朱爱国指导员。”曾伟大声介绍道。
向书玉听到这话,一双好看的眼睛转向柳天舒和朱爱国,落落大方的伸出手来,一边与两人握着,一边热情地说道:“柳连长,朱指导员,我们早就盼着你们来了,走,我们进村去说。”
四人一边说着,一边与热情的村民打着招呼,最后,四人来到了游击队的指挥部。
简单聊了几句后,朱爱国拿出支队指挥部的信,递给了向书玉
先遣支队到了鲁西后,与山东省委取得了联系,经过山东省委与支队研究决定,先遣支队抽出四个连,分散到鲁西北的四个县开展斗争,柳天舒的三连被派回了他的老家富昌县。
按照省委和支队的指示,三连与活动在富崖山一带的抗日游击队会师后,部队整编为八路军富昌独立营,由柳天舒同志担任营长,朱家国同志担任教导员,向书玉担任副教导员,曾伟同志担任副营长。
不过待富崖山抗日根据地正式建立,向书玉同志则主要负责地方政权建设。
听到朱爱国代表省委和支队宣布成立独立营和建立根据地的命令后,柳天舒几位的神色都显得十分激动而凝重。
柳天舒主要是想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许多,而向书玉和曾伟,却是充满无比的激动。
八路军主力的到来,让他们对接下来的斗争充满了信心,特别是曾伟,看到三连干净利落地吃掉鬼子一个小队,更是仿佛看到了无比光明的前途。
“曾副营长,向书玉同志,朱教导员,按照上级指示,我们当前的主要任务,一是尽快完成部队整编,二是立即启动根据地建设。对这两个任务,我初步的设想是这样的,独立营暂时下辖三个步兵连,一个侦察排。我算了一下,游击队有队员一百二十人,除开年纪较大的老队员外,应该有一百人可以编入作战部队,俘虏的伪军,可以做做工作,看能不能动员一部分加入我们的队伍,另外,派人到各村动员,争取动员一部分青年加入我们的队伍。扩充队伍的事,暂时由曾副营长负责。部队扩编所缺的武器,我看可以从周围鬼子的据点想法。这事我来处理。向书玉同志和教导员立即着手建立根据地,我看可以周围这八个村为基础。立即在各村建立抗日政权,同时各村组建民兵组织……”柳天舒望着几位,慢慢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既然在要这里建立根据地,那就必须在各村建立由共产党领导的民主政权,同时为了防止鬼子偷袭,各村还得建立民兵组织。
对在各村发动群众,建立乡村抗日民主政权的事,朱爱国与向书玉两位是内行,柳天舒自然要放手给他俩。
他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部队整编和为扩编后的独立营弄武器弹药。
随后,经过几人商量,决定由杨冬虎同志担任独立营一连连长,金振彪任二连连长,游击队的余永忠同志担任三连连长。
同时决定一连以老三连一排和游击队第一小队为基础组建,二连由老三连二排和游击队第二小队为基础组建,三连由老三连三排和游击队第三小队为基础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