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亚当·斯密国富论-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过剩的部分,既然不易为社会所容纳,当然随发随回来兑换金银。银行金柜,本来就
不大充实。它从两次招股募到的资本虽号你十六万镑,但实收不过百分之八十,而且是
分期缴纳。大部分股东,于第一次缴入股款后,即向银行用现金结算法贷借。银行理事
先生们,以为股东借款,当受同样宽大的待遇,所以,有大部分股东缴了第一期股款以
后,其余各期缴入的,几乎全是在现金结算法下借出的款项。这样,他们后来的交股,
就不过是把先从银行某一金柜提去的款项,放入银行的另一金柜。所以,银行金柜,即
使原本充满,共过度的发行,亦必使银行金柜很快耗竭,只好走上失败的途径,向伦敦
银行开出汇票,期满时再开,加上利息佣钱的数目,从而兌付前一汇票,除这办法外,
没有其他能及时补充金柜的耗竭。这银行的金柜,原来就不很充实,据说,营业不过数
月,就不得不乞助于这个办法。幸而,各股东的田产,不在数百万镑以下,他们认购股
分时,实际上即等于把这田产保证银行的一切借条,有如此充实的保证作为银行信用的
后盾,所以,贷借政策虽如此宽大,银行营业,仍能赓续二年有余。到非停业不可时,
发出的纸币额,已近二十万镑了。这种纸币,随发随回,因要支持这些纸币的流通,它
屡向伦敦各银行开出汇票。累积下去,到了银行不得不倒闭的时候止,汇票价值,已在
六十万镑以上。这样,在二年多的时间里,这银行借出去的,也达八十万镑以上,取息
百分之五。对那二十万镑用纸币借出去的放款所收的百分之五的利息,也许可视为纯利,
因为除了管理费外,没有其他扣除。但那六十多万镑向伦敦出汇票借来的,其利息佣钱
等,却在百分之八以上。所以,两者对比,银行借出的金额,其中要吃亏百分之三以上
的利息的,不止四分之三。
    这银行经营的结果,似正和它的创办人的本意相反。他们的目的,似乎在于对国内
那些他们认为有勇敢进取精神的企业,给予支持,同时把苏格兰各银行,尤其是在贴现
方面被指摘为过于畏缩的设于爱丁堡的各家银行排挤掉,从而把整个银行营业集于一身。
无疑的,这银行曾给各计划家以暂时的救济,使他们在无可如何的境地下,多拖延了两
年左右。但事到尽头,仍不过使他们陷入债务愈深,因此到了失败的时候,他们的损失
更重,他们债权人的损失也更重。所以,这些计划家所加于自己及国家的困难,这银行
不但没有加以救济,事实上,反而使它加深了。为他们本身计,为他们债权人计,为国
家计,他们大部分的营业,不如早两年停止的好。不过这银行所给予各计划家的暂时性
的救济,结果成为对苏格兰其他银行永久性的救济。在苏格兰其他银行不肯贴现循环汇
票的时候,这新银行对出循环汇票的人,却伸出双手欢迎。赖有它,其他各银行,很容
易就脱离了厄境,不然它们就决无法摆脱这厄境,一定耍受巨大损失,甚或在一定程度
上名誉还要遭受损失。所以这银行经营的结果,加剧了它所要减除的国家灾难,但却使
它所要取而代之的各竞争银行免受大灾难。
    这银行初成立的时候,有些人认为,银行金柜虽易枯竭,但来贷借纸币的都提出了
担保品,拿这种担保品作担保,取得钱来补充金柜,决不是难事。但我相信,不久,经
验就告诉了他们,这个筹款方法,未免远水救不得近火。这样不充实而又易干竭的金柜,
除了走上没落的途径,向伦敦各银行开出一次汇票,满期时再开出一次汇票,层迭下去,
累积的利息佣钱愈来愈多外,简直没有第二个办法可用以补充。即使这种办法,足使它
在需要款项的时候,能立刻借到,但结果不仅无利可图,且一定次次受损失,以致作为
一个营利的公司,终必一败涂地,虽然灭亡的过程,没有象采取一再出要这种费用更大
的筹款方法那么快。它仍不能从所发纸币的利息取得利润,因为纸币既是超过国内流通
领域所能吸收和使用的,必然随发随回来换取金银,而为了兑换,银行方面须不断地借
债,借债的全部用费以及探听谁有钱出借、和有钱的人磋商、写债卷、立契约等等所需
费用,全须银行负担。出入对比,显然对银行有损而无益。用这方法补充金柜,好比叫
人持水桶到远井汲水来补充只有出流而无入流的水池。耶是一定要失败的。
    这种办法,虽对这作为营利机构的银行,不但可适用,而且有利,但对于国家不仅
无利且有大害。这办法,丝毫不能增加国内出贷的货币量,只能使全国的贷借事项都集
中在这家银行身上,而使它成为全国总货借机关罢了。要借钱的,将不向有钱出借的私
人贷借,而都来请求这个银行。私家贷借,一般不过数人或数十人,债务人的行为谨慎
与否,诚实与否,都为债权人所熟习,尽有选择甄别的余地。和银行来往的,动辄数百
家,其中大多数的情况,往往为理事先生所不深悉,选择甄别,当然无所措手,因之,
比较起来,银行在贷出上,当然不如私家审慎。事实上,和这样一个银行来往的,本来
大部分就是幻想的计划家,就是一再开出循环汇票的出票人。他们把资金投在奢侈浪费
的事业上,这些事业,即使得到一切可能的帮助,亦必难底于成,即使能够成功,亦决
不能偿还所费。它们也决不能拿出足够的基金,维持等于其所雇用的那么多的劳动。反
之,私家贷借,就没有这种现象。诚实俭朴的私家的债务人,大概总是用借入的资本,
经营与他们自己的资本额相称的事业。这些事业,也许没有那么宏大,那么惊人,但更
稳当,更有利,定能偿还投下的资本并给与大的利润,定能提供一笔基金,足以雇用比
它们原先雇用的多得多的劳动。所以,即使新银行的计划成功,结果也丝毫不能增加国
内的资本,徒使大部分资本,不投在谨慎有利的事业上去,而改投到不谨慎的无利益的
事业上去。
    有名的劳氏,只为苏格兰产业不振的原因,就是缺少货币来经营。他提议设立一个
特别银行,使该银行所发纸币,等于全国土地的总价值。他觉得,这是救济货币缺少的
好办法。在他最初提出这个计划的时候,苏格兰议会亦觉得不可采纳。后来奥林斯公爵
摄法兰西政治,却就他的原议略加改正而采行了。可任意增加纸币数额的观念,即是所
谓密西西比计划的实在根据。这个计划,就银行业说,就买卖股票生意说,其狂妄在世
界上都是空前的。杜浮纳在其《对林托<关于商业与财政的政治观察>一书的评论》中,
曾详细说明这个计划的内容,这里不赘述。这计划所根据的原理,在劳氏所著关于货币
与贸易的一篇论文(那在他最初提出这个计划时,就在苏格兰发表了)中,亦有说明。
在这篇论文以及其他根据同一原理的著作中所提出的那些宏伟而空幻的理论,至今犹在
许多人脑中留有很深刻的印象。最近受人攻击认为营业毫无节制的苏格兰及其他各处银
行,恐怕亦多少受了这个理论的影响。
    英格兰银行,在欧洲是最大的银行,它是1694年7月27日由国会议决以敕令设立的。
当时它借给政府的数目,共计一百二十万镑,每年可向政府支取十万镑,其中,九万六
千镑作为利息(年利百分之八),四千镑作为管理费。革命建立起来的新政府的信用一
定还很差,否则不会有这样高的利息。
    1697年,银行资本增加了一百万零一千一百七十一镑十先令。因此,这时其总资本
达二百二十万零一千一百七十一磅十先令。这次增资,据说旨在维持国家信用。1696年,
国库库券要打四成、五成或六成折扣,银行纸币要打二成折扣。这时,正在大量改铸银
币,银行认为宜暂时停止纸币兑现,而这必然会影响银行信用。
    按照安妮女王第七年第七号法令,银行以四十万镑贷给国库。加上原来借给政府的
一百二十万镑,贷给政府的钱总计达到了一百六十万镑。因此,1708年,政府信用已等
于私人,因为政府能以百分之六的利息率借到款项,而这正是当时市场上普通的利息率。
按照同一法令,银行又购买了利息六厘的财政部证券一百七十七万五千零二十七镑十七
先令十便士半。银行资本准再增加一倍。所以,在1708年,银行资本就等于四百四十万
零二千三百四十三镑,贷给政府的总额就等于三百三十七万五千零二十七镑十七先令十
便士半。
    1709年,英格兰银行按照百分之十五的比例催收股款,收得了六十五万六千二百零
四镑一先令九便士。1710年,又按照百分之十的比例催收股款,收得了五十万零一千四
百四十八镑十二先令十一便士。两次催收的结果,银行资本达到五百五十五万九千九百
九十五镑十四先令八便士。
    按乔治一世第三年第八号法合,英格兰银行又吃进财政部证券二百万镑,因此,就
这时计算,银行贷给政府的金额,已有五百三十七万五千零二十七镑十七先令十便士。
接乔治一世第八年第二十一号法分,银行购买南海公司股票四百万镑。因要购买这项股
票,银行不得不再增募资本三百四十万镑。这时总算下来,银行贷给政府的金额为九百
三十七万五千零二十七镑十七先令十便士半。但其资本总额却不过八百九十五万九千九
百九十五镑十四先令八便士。两方对比,银行贷给政府的有息贷款,已多于其母本,或
者说,已多于其要对股东分派红利的资金了。换言之,银行已开始有不分红利的资本,
而这种资本已多于分红的资本了。这情况一直继续至现今。1746年,银行陆续贷给政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