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基 本 原 则 , 是 了 解 王 弼 哲 学 思 想 的 重 要 资 料 。 这 里 所 选 的
《 明 象 》 就 是 这 部 书 中 的 一 篇 。
王 弼 的 著 作 还 有 《 老 子 指 略 》 、 《 论 语 释 疑 》 等 。 1 9 8 0 年
中 华 书 局 出 版 了 楼 宇 烈 的 《 王 弼 集 校 释 》 ( 上 下 两 册 ) , 汇 集
了 王 弼 的 全 部 著 作 , 可 以 参 考 。 这 里 的 选 文 , 即 依 此 书 下 册 。
… 28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7 3
明 象
A 原 文 B
① ② ③
夫 象 者 , 出 意 者 也 。 言 者 , 明 象 者 也 。 尽 意 莫 若 象 ,
④
尽 象 莫 若 言 。 言 生 于 象 , 故 可 寻 言 以 观 象 ; 象 生 于 意 , 故 可
寻 象 以 观 意 。 意 以 象 尽 , 象 以 言 著 。 故 言 者 所 以 明 象 , 得 象
⑤
而 忘 言 ; 象 者 , 所 以 存 意 , 得 意 而 忘 象 。 犹 蹄 者 所 以 在 兔 ,
⑥
得 兔 而 忘 蹄 ; 筌 者 所 以 在 鱼 , 得 鱼 而 忘 筌 也 。 然 则 , 言 者 ,
⑦
象 之 蹄 也 ; 象 者 , 意 之 筌 也 。 是 故 , 存 言 者 , 非 得 象 者 也 ;
存 象 者 , 非 得 意 者 也 。 象 生 于 意 而 存 象 焉 , 则 所 存 者 乃 非 其
⑧ ⑨
象 也 ; 言 生 于 象 而 存 言 焉 , 则 所 存 者 乃 非 其 言 也 。 然 则 , 忘
象 者 , 乃 得 意 者 也 ; 忘 言 者 , 乃 得 象 者 也 。 得 意 在 忘 象 , 得
D C
象 在 忘 言 。 故 立 象 以 尽 意 , 而 象 可 忘 也 ; 重 画 以 尽 情 , 而 画
可 忘 也 。
E C F C
是 故 触 类 可 为 其 象 , 合 义 可 为 其 征 。 义 苟 在 健 , 何 必
G C H C
马 乎 ? 类 苟 在 顺 , 何 必 牛 乎 ? 爻 苟 合 顺 , 何 必 坤 乃 为 牛 ? 义
苟 应 健 , 何 必 乾 乃 为 马 ? 而 或 者 定 马 于 乾 , 案 文 责 卦 , 有 马
I C J C K C
无 乾 , 则 伪 说 滋 漫 , 难 可 纪 矣 。 互 体 不 足 , 遂 及 卦 变 ; 变
L C M C
又 不 足 , 推 致 五 行 。 一 失 其 原 , 巧 愈 弥 甚 。 纵 复 或 值 , 而
D N
义 无 所 取 。 盖 存 象 忘 意 之 由 也 。 忘 象 以 求 其 意 , 义 斯 见 矣 。
A 注 释 B
① 象 : 指 爻 象 和 卦 象 , 如 — 、 - - 、 、 ; 也 泛 指 一 般 事 物 或
… 283
2 7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现 象 。 意 : 意 义 , 这 里 指 卦 象 或 事 物 所 包 含 的 意 义 。 这 是 说 , 所
谓 象 是 用 来 表 达 意 的 。
② 言 : 语 言 、 文 字 , 具 体 指 《 周 易 》 中 的 卦 辞 和 爻 辞 。 这 是 说 , 所
谓 言 是 用 来 说 明 象 的 。
③ 尽 意 : 充 分 地 把 意 表 达 出 来 。
④ 这 是 说 , 《 周 易 》 的 卦 爻 辞 是 由 卦 爻 象 派 生 出 来 的 , 所 以 可 以 根
据 卦 爻 辞 的 内 容 来 观 察 卦 爻 象 。
⑤ 存 : 保 存 , 蕴 含 。
⑥ 蹄 : 捕 兔 的 器 具 。 筌 : 捕 鱼 的 竹 器 。 这 是 说 , 言 如 同 捕 兔 用 的
蹄 , 得 到 了 兔 就 可 以 把 蹄 忘 掉 ; 象 如 同 捕 鱼 用 的 筌 , 得 到 了 鱼
就 可 以 把 筌 忘 掉 。
⑦ 蹄 : 用 来 比 喻 言 。 筌 : 用 来 比 喻 象 。
⑧ 非 其 象 : 指 不 是 生 于 意 的 象 。 这 是 说 , 象 是 从 意 产 生 的 , 如 果
只 停 留 在 象 本 身 , 那 么 它 就 不 是 具 有 “ 存 意 ” 作 用 的 象 了 。
⑨ 非 其 言 : 指 不 是 生 于 象 的 言 。 这 是 说 , 言 是 从 象 产 生 的 , 如 果
只 停 留 在 言 本 身 , 那 么 它 就 不 是 具 有 “ 明 象 ” 作 用 的 言 了 。
D C 画 : 指 爻 。 重 画 : 重 爻 为 卦 。 情 : 指 一 卦 的 义 理 或 情 理 。
E C 触 类 可 为 其 象 : 触 逢 一 类 的 事 物 , 可 以 用 同 一 物 象 来 表 示 , 例
如 以 马 象 征 刚 健 一 类 的 东 西 , 以 牛 象 征 柔 顺 一 类 的 东 西 。
F C 合 义 : 义 理 相 同 的 事 物 。 征 : 象 征 。 这 是 说 , 义 理 相 同 的 事 物 ,
可 用 同 一 象 征 。
G C 这 是 说 , 乾 卦 的 义 理 是 刚 健 , 所 以 用 马 来 象 征 。 坤 卦 的 义 理 是
柔 顺 , 所 以 用 牛 来 象 征 。 其 实 只 要 合 乎 刚 健 和 柔 顺 的 义 理 , 何
必 拘 泥 于 马 和 牛 这 些 具 体 象 征 呢 ? 事 实 上 , 牛 未 必 只 象 征 坤 , 马
也 未 必 只 象 征 乾 , 如 坤 卦 卦 辞 说 : “ 利 牝 马 之 贞 ” , 就 是 用 牝 马
象 征 坤 。
H C 这 是 说 , 卦 爻 只 要 合 乎 柔 顺 的 义 理 , 不 是 坤 卦 的 , 也 可 以 用 牛
… 28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7 5
来 象 征 。 如 遯 卦 卦 象 是 , 其 中 没 有 坤 卦 卦 象 , 可 是 此 卦 六
二 爻 辞 却 说 : “ 执 之 用 黄 牛 之 革 。 ”
I C 文 : 指 卦 辞 和 爻 辞 。 卦 : 指 卦 象 。 滋 漫 : 漫 延 滋 长 。 纪 : 纲 纪 。
这 是 说 , 有 些 人 认 定 马 就 是 乾 , 但 是 按 卦 辞 和 爻 辞 来 考 查 卦 象 ,
遇 到 讲 马 的 时 候 , 并 没 有 乾 , 于 是 就 穿 凿 附 会 , 产 生 许 多 荒 谬
的 言 论 。
J C 互 体 ; 每 卦 六 爻 , 由 上 下 两 经 卦 重 叠 而 成 , 其 中 二 至 四 爻 , 三
至 五 爻 又 可 各 成 一 经 卦 , 这 样 一 卦 中 包 含 四 个 经 卦 , 卦 与 卦 互
相 包 含 , 称 为 互 体 。
K C 卦 变 : 指 改 变 卦 中 某 爻 , 阴 爻 改 变 为 阳 爻 , 阳 爻 改 变 为 阴 爻 , 爻
象 一 变 , 也 就 变 成 了 另 一 卦 。
L C 推 致 五 行 : 推 而 广 之 , 用 卦 象 分 别 代 表 五 行 ( 金 、 木 、 水 、 火 、
土 ) , 然 后 又 用 五 行 相 生 相 克 等 理 论 来 解 释 卦 的 意 义 。
M C 纵 复 : 纵 然 , 即 使 。 值 : 相 符 。 纵 复 或 值 : 即 使 有 的 物 象 与 卦
义 相 符 。
D N 这 是 说 , 上 述 种 种 错 误 , 都 是 由 于 “ 存 象 忘 意 ” 所 造 成 的 。
A 简 析 B
《 明 象 》 主 要 阐 述 了 《 周 易 》 中 的 卦 言 ( 卦 爻 辞 ) 、 卦 象
和 卦 意 三 者 的 关 系 , 提 出 了 “ 得 意 忘 象 , 得 象 忘 言 ” 的 认 识
理 论 。 全 文 可 分 两 段 。
第 一 段 , 从 “ 夫 象 者 ” 至 “ 而 画 可 忘 也 ” 。 这 段 从 其 行 文
顺 序 及 所 包 含 思 想 来 看 , 有 四 个 逻 辑 层 次 。
第 一 个 层 次 , 从 “ 夫 象 者 ” 至 “ 故 可 寻 象 以 观 意 ” 。 这 里
说 明 言 、 象 、 意 三 者 之 间 有 递 进 生 成 关 系 和 递 进 表 达 关 系 , 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