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 是 自 生 。 这 又 反 驳 了 “ 天 ” 有 心 而 为 之 说 。
第 二 段 , 从 “ 或 曰 : ‘ 凡 动 行 之 类 ’ ” 至 “ 宋 人 之 徒 也 ” 。
这 段 引 用 客 观 事 实 , 对 有 神 论 者 的 具 体 言 论 进 行 了 批 驳 , 并
对 “ 天 道 自 然 无 为 ” 作 了 明 确 解 释 。 他 说 : “ 天 动 不 欲 以 生 物
而 物 自 生 , 此 则 自 然 也 ; 施 气 不 欲 为 物 而 物 自 为 , 此 则 无 为
也 。 ” 为 什 么 说 “ 天 ” 是 自 然 无 为 的 呢 ? 因 为 “ 天 ” 是 由 气 构
成 的 , 气 是 恬 淡 而 没 有 欲 望 的 , 气 不 想 有 所 作 为 , 它 本 身 也
没 有 什 么 作 为 , 因 此 “ 天 ” 也 是 自 然 、 无 欲 、 无 为 的 。 “ 天 ”
的 运 动 是 它 本 身 固 有 的 属 性 , 是 无 须 假 外 力 而 进 行 的 。 王 充
… 278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6 9
这 种 “ 天 道 自 然 无 为 ” 的 思 想 , 是 把 “ 天 ” 从 神 的 地 位 再 还
原 为 物 质 性 的 自 然 物 , 从 根 本 上 否 定 了 关 于 “ 天 ” 的 神 秘 说
教 , 这 是 王 充 在 哲 学 上 一 个 重 要 贡 献 。
第 三 段 , 从 “ 问 曰 : ‘ 人 生 于 天 地 ’ ” 至 “ 曾 谓 天 德 不 若
淳 酒 乎 ” 。 这 段 主 要 是 以 “ 天 道 自 然 无 为 ” 的 思 想 来 说 明 人 道
既 是 无 为 的 , 是 有 为 的 。 从 顺 随 自 然 无 为 的 天 道 来 说 , 由 自
然 形 成 的 人 , 是 与 鱼 兽 之 类 的 动 物 一 样 的 。 对 鱼 兽 应 顺 从 它
们 自 然 之 性 , “ 放 鱼 于 川 ” , “ 纵 兽 于 山 ” ; 对 于 人 , 也 应 “ 听
恣 其 性 ” , “ 纯 蒙 无 为 ” 。 从 人 的 特 殊 性 来 说 , “ 人 道 有 教 训 之
义 ” , 应 对 人 实 行 教 化 ; 君 主 应 “ 任 贤 使 能 ” , 使 贤 人 能 人 去
积 极 而 为 。 但 这 些 有 为 的 主 张 只 是 一 闪 之 念 , 他 的 主 导 思 想
是 “ 无 为 而 治 ” , 认 为 能 法 天 无 为 的 人 , 是 道 德 高 尚 纯 厚 的 人 ;
不 能 法 天 有 为 的 人 , 是 道 德 不 高 尚 的 人 。 甚 至 荒 谬 地 认 为 , 世
界 不 是 有 为 的 人 创 造 的 , 而 是 无 为 的 人 创 造 出 来 的 。 他 把 无
为 看 得 高 于 一 切 , 说 “ 无 为 之 为 大 矣 ” 。 这 说 明 他 对 人 的 主 观
能 动 作 用 是 缺 乏 认 识 的 。
第 四 段 , 从 “ 礼 者 ” 至 “ 合 黄 老 之 义 也 ” 。 王 充 在 本 段 以
天 道 自 然 无 为 的 思 想 批 判 了 人 道 中 的 谴 告 说 , 并 分 析 了 这 种
社 会 意 识 产 生 的 主 要 原 因 是 社 会 衰 乱 , 即 所 谓 “ 谴 告 之 言 , 衰
乱 之 语 也 。 ”
总 观 《 自 然 》 篇 , 它 以 黄 、 老 道 家 自 然 无 为 思 想 为 线 索
贯 穿 全 篇 。 王 充 在 开 篇 第 一 段 就 明 确 表 示 自 己 的 天 道 观 是 以
道 家 的 理 论 为 依 据 , “ 试 以 道 家 论 之 ” ; 在 末 段 结 尾 处 再 次 表
明 他 的 天 道 观 “ 虽 违 儒 家 之 说 , 合 黄 老 之 义 也 ” , 首 尾 呼 应 ,
立 场 鲜 明 。 那 么 王 充 究 竟 继 承 、 发 展 了 黄 老 什 么 思 想 呢 ? 道
… 279
2 7 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家 黄 老 学 派 是 以 “ 道 ” 作 为 宇 宙 本 体 , 他 们 和 老 子 一 样 , 把
“ 道 ” 说 得 玄 之 又 玄 , 是 超 物 质 、 超 感 觉 的 。 但 是 他 们 把 宇 宙
描 绘 为 无 限 大 的 空 间 , 无 穷 尽 的 时 间 , 不 死 不 灭 及 宇 宙 产 生
万 物 是 无 目 的 、 无 意 识 的 思 想 , 都 为 王 充 所 继 承 。 在 此 基 础
上 , 王 充 明 确 提 出 宇 宙 并 不 是 超 物 质 、 超 感 觉 、 玄 之 又 玄 的
东 西 , 而 是 自 然 的 客 观 存 在 。 “ 气 ” 是 可 感 知 的 物 质 , 由
“ 气 ” 构 成 的 宇 宙 本 身 也 是 物 质 。 由 此 看 来 , 王 充 抛 弃 了 道 家
黄 老 学 派 宇 宙 观 中 的 玄 虚 性 , 而 吸 取 其 自 然 无 为 思 想 , 并 赋
予 唯 物 主 义 内 容 , 提 出 了 唯 物 主 义 气 一 元 论 , 作 为 他 哲 学 思
想 的 基 础 。 由 于 阶 级 , 时 代 的 局 限 , 他 的 自 然 观 还 是 直 观 的 、
朴 素 的 , 还 存 在 不 少 理 论 弱 点 。
… 280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2 7 1
王 弼 : 《 周 易 略 例 》
A 作 者 及 作 品 简 介 B
《 周 易 略 例 》 作 者 王 弼 ( 2 2 6 — 2 4 9 ) 字 辅 嗣 , 河 南 省 焦 作
人 , 汉 末 著 名 士 族 王 粲 的 侄 孙 , 三 国 时 期 魏 晋 玄 学 的 主 要 开
创 者 , 是 中 国 哲 学 史 上 有 较 大 影 响 的 哲 学 家 。
魏 正 始 年 间 , 曹 爽 、 何 晏 擅 权 , 王 弼 在 政 治 上 倾 向 曹 爽 ,
经 何 晏 推 荐 , 做 了 尚 书 郎 。 正 始 十 年 , 司 马 懿 发 动 政 变 , 曹
爽 、 何 晏 被 杀 , 王 弼 受 株 连 丢 了 官 , 并 在 这 年 因 病 而 亡 , 年
仅 2 4 岁 。 王 弼 性 情 高 傲 、 刻 薄 , 善 谈 玄 理 , 政 治 活 动 较 少 ;
但 他 关 心 时 事 , 敢 于 面 对 现 实 。 当 时 曹 魏 政 治 腐 败 , 它 所 面
临 的 最 紧 迫 的 问 题 , 是 如 何 巩 固 局 部 地 区 的 统 一 , 进 而 实 现
全 国 的 大 一 统 。 围 绕 这 一 现 实 问 题 , 政 治 家 和 思 想 家 分 别 从
实 践 和 理 论 方 面 进 行 了 探 索 , 王 弼 也 提 出 了 他 的 看 法 。 他 认
为 , 当 时 的 社 会 风 气 败 坏 , 政 治 秩 序 紊 乱 , 关 键 在 于 上 层 统
治 者 决 策 思 想 的 失 误 , 不 善 于 “ 用 谋 ” 。 而 且 他 不 就 事 论 事 ,
局 限 于 评 判 具 体 政 策 上 的 是 非 得 失 , 而 是 着 眼 事 物 联 系 的 整
体 , 从 世 界 观 和 方 法 论 的 高 度 去 分 析 比 较 。 这 是 他 比 别 人 高
明 的 地 方 。 他 根 据 对 当 时 的 时 代 课 题 和 政 治 积 弊 的 深 刻 观 察
和 理 解 , 提 出 了 一 套 如 何 理 顺 各 种 关 系 以 达 到 大 治 的 政 治 谋
略 思 想 。 在 这 些 思 想 和 各 种 具 体 政 治 主 张 中 贯 穿 着 一 条 总 的
… 281
2 7 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原 则 , 即 “ 以 无 为 本 ” , 这 是 他 的 哲 学 思 想 的 核 心 。 他 宣 称 一
切 都 不 过 是 假 象 , 富 贵 是 假 象 , 贫 贱 也 是 假 象 , 一 切 都 归 结
为 “ 无 ” , 得 是 无 , 失 也 是 无 , 以 此 来 “ 使 民 爱 欲 不 生 ” ( 王
弼 : 《 老 子 指 略 》 ) 。 这 种 “ 以 无 为 本 ” 的 唯 心 主 义 , 在 理 论 上
比 起 董 仲 舒 所 宣 扬 的 神 学 目 的 论 来 要 精 巧 得 多 , 在 统 治 手 段
上 比 用 天 意 威 胁 的 办 法 要 狡 猾 得 多 , 它 表 达 了 门 阀 士 族 的 政
治 需 要 , 因 此 , 在 正 始 年 间 很 快 风 行 起 来 。 和 “ 以 无 为 本 ” 的
本 体 论 原 则 相 应 , 在 认 识 论 上 所 提 出 的 , 就 是 他 在 《 明 象 》 中
所 讲 的 “ 得 意 忘 象 ” 的 原 则 , 他 把 “ 忘 象 ” 看 作 “ 得 意 ” 的
条 件 , 成 为 彻 底 的 唯 心 主 义 者 。
“ 以 无 为 本 ” 出 自 《 老 子 注 》 , 这 是 王 弼 一 部 重 要 的 哲 学
著 作 , 影 响 很 大 , 被 后 人 当 做 标 准 本 。 王 弼 还 有 《 周 易 注 》 ,
它 在 经 学 历 史 上 , 有 相 当 重 要 的 地 位 。 《 周 易 》 是 儒 家 经 典 中
一 部 重 要 著 作 , 历 代 有 许 多 人 给 它 作 注 。 在 王 弼 以 前 , 汉 朝
人 注 《 周 易 》 多 讲 究 所 谓 “ 象 ” 和 “ 数 ” 以 及 许 多 宗 教 迷 信 、
五 行 四 时 之 类 的 神 秘 主 义 东 西 , 对 《 周 易 》 进 行 烦 琐 的 考 释 ,
忽 视 义 理 分 析 。 王 弼 针 对 这 种 流 弊 , 改 用 《 老 子 》 的 思 想 来
解 《 周 易 》 , 基 本 上 摆 脱 了 汉 人 的 迷 魂 阵 , 使 人 耳 目 一 新 。 唐
以 后 , 王 弼 注 被 钦 定 为 《 周 易 》 的 标 准 注 释 本 , 影 响 很 大 。 与
《 周 易 注 》 相 辅 而 行 的 是 《 周 易 略 例 》 , 它 讲 的 是 《 周 易 》 的
基 本 原 则 , 是 了 解 王 弼 哲 学 思 想 的 重 要 资 料 。 这 里 所 选 的
《 明 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