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 思 想 家 们 面 对 现 实 , 探 讨 人 道 人 性 , 而 且 人 性 问 题 成 了 百
家 争 鸣 中 争 论 的 焦 点 之 一 。 孟 子 在 这 场 争 辩 中 , 对 于 人 性 的
特 点 、 人 性 的 来 源 和 人 性 的 保 持 与 寻 回 等 问 题 , 在 《 告 子 章
… 102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9 3
句 》 中 都 作 了 明 确 而 系 统 的 回 答 。
《 告 子 章 句 》 是 《 孟 子 》 中 一 篇 。 《 孟 子 》 一 书 是 儒 家 经
典 之 一 , 是 研 究 孟 子 思 想 的 主 要 资 料 , 写 成 于 战 国 中 期 。 《 汉
书 · 艺 文 志 》 著 录 《 孟 子 》 1 1 篇 , 现 存 7 篇 。 南 宋 朱 熹 把
《 孟 子 》 和 《 大 学 》 、 《 中 庸 》 、 《 论 语 》 合 编 为 “ 四 书 ” 。 《 孟
子 》 中 的 《 告 子 章 句 》 分 上 下 两 篇 , 这 里 节 选 的 是 上 篇 。
《 孟 子 》 注 释 本 主 要 有 : 东 汉 赵 岐 的 《 孟 子 注 》 、 南 宋 朱
熹 的 《 孟 子 集 注 》 、 清 代 焦 循 的 《 孟 子 正 义 》 和 现 代 人 杨 伯 峻
的 《 孟 子 译 注 》 等 。 这 里 的 选 文 , 依 据 杨 伯 峻 的 《 孟 子 译
注 》 下 , 中 华 书 局 1 9 9 0 年 版 本 。
告 子 章 句 上 ( 节 选 )
A 原 文 B
① ② ③
告 子 曰 : “ 性 犹 杞 柳 也 , 义 犹 桮 棬 也 ; 以 人 性
为 仁 义 , 犹 以 杞 柳 为 桮 棬 。 ”
孟 子 曰 : “ 子 能 顺 杞 柳 之 性 而 以 为 桮 棬 乎 ? 将 戕
④
贼 杞 柳 而 后 以 为 桮 棬 也 ? 如 将 戕 贼 杞 柳 而 以 为 桮
棬 , 则 亦 将 戕 贼 人 以 为 仁 义 与 ? 率 天 下 之 人 而 祸 仁 义
者 , 必 子 之 言 夫 ⑤ ! ”
( 第 一 章 )
A 注 释 B
… 103
9 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① 告 子 : 姓 告 , 名 不 害 。 战 国 时 期 的 哲 学 家 。 生 平 事 迹 不 详 。
② 杞 ( q ǐ 企 ) 柳 : 落 叶 灌 木 , 生 在 水 边 , 枝 条 可 以 编 箱 、 笼 、 筐 、
篮 等 物 。
木 木
③ 桮 ( b ē i 杯 ) : 同 “ 杯 ” 。 棬 ( q u ā n 圈 ) : 胎 坯 。 否 卷 : 是 指 用 杞
柳 的 枝 条 编 成 胎 坯 以 后 , 再 用 漆 等 物 加 工 制 成 杯 盘 。
④ 戕 ( q i ā n g 腔 ) 贼 : 伤 害 , 损 害 。
⑤ 祸 : 损 害 。 夫 : 语 助 词 , 可 译 为 “ 罢 ” 。
A 原 文 B
①
告 子 曰 : “ 性 犹 湍 水 也 , 决 诸 东 方 刚 东 流 , 决 诸
西 方 则 西 流 。 人 性 之 无 分 于 善 不 善 也 , 犹 水 之 无 分 于
东 西 也 。 ”
②
孟 子 曰 : “ 水 信 无 分 于 东 西 , 无 分 于 上 下 乎 ? 人
③
性 之 善 也 , 犹 水 之 就 下 也 。 人 无 有 不 善 , 水 无 有 不
④
下 。 今 夫 水 , 搏 而 跃 之 , 可 使 过 颡 ; 激 而 行 之 , 可
使 在 山 。 是 岂 水 之 性 哉 ? 其 势 则 然 也 。 人 之 可 使 为 不
善 , 其 性 亦 犹 是 也 。 ”
( 第 二 章 )
A 注 释 B
① 湍 ( t u ā n 踰 ) : 急 流 的 水 。 诸 : 相 当 于 “ 之 于 ” 。
② 信 : 确 实 。
③ 人 性 之 善 : 即 人 性 向 善 。
④ 搏 ( b ó 博 ) : 击 。 跃 : 跳 。 颡 ( s ǎ n g 嗓 ) : 额 , 脑 门 子 。 激 而 行
之 : 阻 遏 水 势 , 使 它 倒 流 。
… 104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9 5
A 原 文 B
①
告 子 曰 : “ 生 之 谓 性 。 ”
②
孟 子 曰 : “ 生 之 谓 性 也 , 犹 白 之 谓 白 与 ? ”
曰 : “ 然 。 ”
“ 白 羽 之 白 也 , 犹 白 雪 之 白 ; 白 雪 之 白 犹 白 玉 之
白 与 ? ”
曰 : “ 然 。 ”
“ 然 则 犬 之 性 犹 牛 之 性 , 牛 之 性 犹 人 之 性 与 ? ”
( 第 三 章 )
A 注 释 B
① 生 之 谓 性 : “ 性 ” 字 从 生 得 声 , “ 生 ” 和 “ 性 ” 古 音 相 同 。 天 生
的 资 质 就 是 性 。
② 白 之 谓 白 : 是 说 凡 是 白 的 东 西 都 称 为 白 。
A 原 文 B
①
告 子 曰 : “ 食 色 , 性 也 。 仁 , 内 也 , 非 外 也 ; 义 ,
②
外 也 , 非 内 也 。 ”
孟 子 曰 : “ 何 以 谓 仁 内 义 外 也 ? ”
③ ④
曰 : “ 彼 长 而 我 长 之 , 非 有 长 于 我 也 ; 犹 彼 白
⑤
而 我 白 之 , 从 其 白 于 外 也 , 故 谓 之 外 也 。 ”
⑥
曰 : “ 异 于 白 马 之 白 也 , 无 以 异 于 白 人 之 白 也 ;
… 105
9 6 中 国 哲 学 名 著 选 读
⑦
不 识 长 马 之 长 也 , 无 以 异 于 长 人 之 长 与 ? 且 谓 长 者
⑧
义 乎 ? 长 之 者 义 乎 ? ”
曰 : “ 吾 弟 则 爱 之 , 秦 人 之 弟 则 不 爱 也 , 是 以 我
⑨
为 悦 者 也 , 故 谓 之 内 。 长 楚 人 之 长 , 亦 长 吾 之 长 , 是
D C
以 长 为 悦 者 也 , 故 谓 之 外 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