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话虽如此,刘伟所在的顺义区检察院,气氛在悄悄变化。过去在评市级和区级荣誉时,院各级领导为了鼓励下属干活,一般会发扬“领导风格”,将荣誉让给业务骨干。8月份有荣誉评选,过去的礼让不见了。
“现在提干部完全靠分,你一年工龄一分,市级荣誉两分,高检荣誉三分。如果有一个空缺,你排在第一名,那你就上了。所以谁敢怠慢?”刘伟说。
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系教授毛寿龙认为,弹性化是现代工资制度的趋势,进一步的改革应着力解决激励机制的问题。
北京市一位公务员说,不能寄希望一次改革可以解决一切问题。公务员工作量及工作质量的评判很难衡量,这即使在公务员制度实行得比较完善的西方国家也是一个难题;但相信北京市会总结此项改革的经验,使之更趋公平合理。
推进公共财政
“阳光工资”的背后,蕴藏着北京市政府改善吏治的长远考虑。
“推行收支一条线、清理单位小金库,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务员薪酬体系,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加强公务员廉政建设,这些都将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人事干部说。
“要实现‘阳光工资’,需要有完善的公共财政作支撑。这次北京市的工资改革,实际上是完善公共财政的一个绝好契机。”毛寿龙说。
例如,要真正杜绝一些政府部门的隐性收入,必须做到收支两条线,必须全面彻底地清理各单位的小金库,做不到这些,隐性收入不除,阳光工资无法真正实现。
现实地看,真正解决这些累积已久的问题仍需费时日。毛寿龙说,目前一方面政府行政权力过大,同时又过于分散,一些部门又有收入又有支出,又能分配,这些问题应该在下一轮的改革中得到解决,使“阳光工资”得到较彻底的实现。
创建时间:2005…3…17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