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操盘华尔街-第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电话铃声终于放缓时,我就请那两个小姐挨个打电话给那些已经等待较长时间的客人们,如实说明我们因新开张不久,没有预计到会一下子收到这么多外卖订单,服务不周到的地方请他们多多谅解,并在价格上给予折扣优惠。对我来说,在此营业初期,建立良好的信誉,比多赚些钱要重要得多。
等到那个“疯狂的午餐”终于忙完之后,我在每个员工口袋里都塞进了一个现金红包。
李嘉年事后对我说:“当时我完全慌掉了,一下子竟会有这么多客人来,真的不知该怎么应付。”我不由地开他玩笑:“你不是天天幻想着生意好能发财吗?”
由于李嘉年基本上不能说英语,而我们的餐厅主要是面向当地的美国人,所以店里多数事务要靠我一个人安排。这一点李嘉年也明白,一次他对我说:“我们一起开餐馆,还是你比较辛苦,我只要管好厨房就行了,你则要管好所有事情。”我倒并不在乎这样的“分工不均”,对我来说,我们是最困难时结识的好朋友,友情高于金钱,何况开餐馆对我只是暂时之计,即使赚了些钱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数目,我不会太计较一时的得失。 
 


 



 




 朗恩让我如梦方醒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餐馆的运作逐渐正常,我们两人的银行存款稳步增加,也开始有了一点空隙时间。我们各自都换了新车,还以公司名义合买了一辆丰田小货车,专门用来拉货。
我在这段时间里结识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美国人,增添了不少社会经验,也开始真正养成了勤快、惜时等好习惯,彻底改掉了出国前有些懒散的生活习惯,这可以说是我的最大收获之一。直到今天我都坚持自己洗家里的两部汽车,自己修割家中院内草坪等,这些勤勉的习惯也许要归功于那段时间的磨练。
有了一些空余时间,我又开始琢磨着如何为今后进军金融界做准备。我听说当时小有名气的股市专家莱瑞·斯多克特要在本地举办一个投资讲习班,便前去报名。一千多美元的学费并不是小数目,可我还是毫不犹豫地参加了。从此每逢上课的日子,我就早早安排好店里的一切,准时赶往远在城市另一端的讲习地点。
在我经营餐馆过程中结识的朋友里,有个叫朗恩的老先生给了我许多有益的启发。朗恩曾经是个资历很深的股票经纪人,已退休数年。我时常找机会向他请教有关股票市场的问题,他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解答。
有一天这个老先生来我店里吃饭,那个时候正好店里的生意不太忙,我正和餐馆的司机里昂在谈论股票的事情。我和里昂对股票都不太明白,但是我对股票和股市非常感兴趣。里昂比我懂得稍微多一点,那天他正在给我灌输他那没有多少浓度的股市墨水,朗恩在我们店里听到了我们两人的对话,便加入进来和我们一起讨论。
朗恩是一个曾经在芝加哥一家股票公司工作了数十年的经纪人,他对股票和股市了如指掌。他也是一个非常友好的老人。他的太太前几年去世了,家里没有人给他做伴,所以他经常到外面下馆子。他喜欢我们这家价廉物美的东方快餐馆,因此经常到我们店里光顾,品尝东方风味的各种菜肴,我们就渐渐成了好朋友。他给我介绍了许许多多关于美国股票市场的情况。
朗恩工作了几十年,有相当的积蓄。有一次他邀请我上他家去玩,我至今都记得那是一座非常宽敞豪华的巨宅,他的客厅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他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珍奇古玩,还有许多是来自中国的文物。
我一边听他的介绍,一边感到有些惭愧,对这些来自中国的古董文物我几乎一窍不通,根本看不出个所以然,但他却对每一件宝物都有很深的研究,能滔滔不绝的说出许多经典故事来。
一次我们又谈到股票市场,朗恩忽然问我:“你这么向往华尔街,为什么不早点到纽约、芝加哥那样的金融中心城市去呢?”我想了一下说:“我一直认为做股票要大量的资本,而我囊中羞涩,所以不敢去那些地方闯。”
他说:“这也许是你的误解。就像任何其他行业一样,在那里你可以从最基层做起,多交些同行的朋友,多注意这方面的机会,做个有心人,只要你努力,早晚能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工作。我当初在股票公司就是从跑腿做起的。”
朗恩的话让我如梦初醒。我开始意识到我一直没有直接去争取进入股市的原因不是因为“缺少资本”,而是我内心深处缺乏自信。在暗夜里我扪心自问:我一贯对自己说的那些诸如“没有熟人”、“不懂金融专业知识”、“口袋里没钱”等等的理由是不是都是些借口?是不是在我内心深处隐藏着太多的恐惧和自卑感?也许我自己才是成功路上最大的敌人。 
 


 



 



 男大当婚的李嘉年 




       就在我越来越多地考虑着向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李嘉年也开始更多地操心他的终身大事——娶老婆生儿子。李嘉年年近40,他在国内的父母一直在催他快点再讨个老婆,生个儿子好传宗接代。而前些年李嘉年的生活一直处在颠簸之中,如今餐馆的生意基本稳定,他也明白在美国很难找到女朋友,国内寄来的女孩子的照片逐渐增多,他终于下定决心回国相亲。一天他和我提出,想回国探亲一个月,看看阔别多年的父母亲友,也看看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女友。
一个多月后,李嘉年风尘仆仆地回到了美国。令所有人都大吃一惊的是他对大家宣布他在中国娶好了老婆。我一边恭喜李大哥新婚大喜,一边也有点觉得他的这桩“终身大事”是否办得有些匆忙。
原来李嘉年回国后最初的两个星期呆在老家长沙和父母在一起,也有几次相亲但都不成功。后来两星期跑到南昌,见到了亲戚给他介绍的王小芳,觉得挺合适,便立刻决定和她结婚。总共两星期时间里,他完成了从相亲到登记结婚到办喜酒的全过程,还飞到北京去度了三天蜜月。他告诉我说最后几天为了给王小芳办理好所有文件及证明,以便她能尽早来美,他们全家都累了个半死。
我看着他那满脸疲倦的模样,不知该说什么好,我总觉得他的这次“闪电式”结婚,和我见惯了的“马拉松”式的男婚女嫁有太大的差异。
李嘉年逐渐对我讲了一些王小芳的情况。原来王小芳来自高干家庭,她比李嘉年小七岁,爷爷曾是市委书记,爸爸现任税务局长。她先嫁了一个门当户对的丈夫,过着优越的生活。可是后来她那前途无量的老公跟一个台湾到大陆做生意的女富婆跑了。李嘉年说和她结婚的原因主要是觉得她的家庭背景好,教育程度高,离过一次婚以后眼界不会太高,不容易变心。而其他那些女孩子虽然都更年轻漂亮,但他担心她们到了美国后会另攀高枝。他的这种危机感也不是没来由,现在有多少夫妻能够经受得住种种的诱惑与灾难的考验呢?
王小芳果然是有办法,很快她就办理好了一切手续,顺利来到了美国。
我也以同样的速度感觉到与她相处将不是件很轻松的事情。
也许因为怕她呆在家里会感到寂寞、无聊,李嘉年每天都把她带到餐厅一起上班。不知是否因为在国内时指手画脚惯了,她来后不久就开始对店里的运作和管理提出许多她自己的主张。很快她又要求我每天给她解释店里的开支和收入细节。我对她的做法十分不满,更难忍受她那种君临天下的说话态度,我想餐馆是我和李嘉年合伙开办的,若是对我的管理方式有所不满,也应该让李嘉年出面,可是突然之间,我降格成了给她这个老板娘干活的工人。我开始琢磨着怎样和李嘉年说清这件事。
虽然我不太乐意,但我和王小芳在一起的时间倒是不少。因为李嘉年不懂英文,他把王小芳刚来后要办的许多事情都交给了我。我时常得带着她跑移民局申办各种文件,到汽车管理局申请驾照,去社安局办社会安全卡,教她学开汽车……在和她单独交往中,我更加感到要处理好和她的关系是件非常棘手的事。她在对我的言谈里,流露出对李嘉年的诸多不满:他年纪大,又不懂英文,将来肯定没什么前途。李嘉年在中国时把美国说得挺好,可她一来就觉得美国像是乡下。她看不懂电视,又没有朋友,生活比起她原来在国内时无聊透了。她埋怨李嘉年没什么存款,却还要给前妻和小孩子寄钱、寄东西…… 
 


 



 




 美国职业预测卦师预言我可以成为操盘手 




我预感到李嘉年当初和她闪电式结婚也许是个不明智的决定,我从一开始就对王小芳很不满意,作为他的好朋友,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他我的想法。可思忖再三,我还是决定先不说为妙。王小芳毕竟是李嘉年自己的选择,而且她这么厉害,我如果在李嘉年面前说她的不是,弄不好被她反咬一口,会让李嘉年误以为我在挑拨他们夫妻关系呢。
我和李嘉年的交往、合作一直都很愉快,这时的情形却令我陷入了苦闷之中。
在一时没有理想对策的情况下,我决定暂时离开一段时间。朗恩给我介绍了几个他在芝加哥共过事的故人,我一直想去拜访他们,正好借此时机去看看有无适合我在金融界发展的机会。
经过一番安排,我请几个朋友抽空多帮帮李嘉年和店里的生意,我就前往芝加哥,到那里考察了十来天。
在芝加哥的短短一个多星期时间里,所见所闻令我眼界大开,似乎看到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世界,也使我意识到我的金融知识实在太浅薄了,我要学的东西太多太多,而我想进入股市的念头也愈强烈了。我开始考虑退出餐馆生意,专心追求我的股市之梦。
那段时间我的脑子里萦绕的问题总离不开以后走什么道路、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