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节 人口如有增加,共同效率一般就随着有超过比例的增加。
我们现在可暂时总结一下工业扩充与社会福利的关系。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而发生的,往往是人口拥挤的城市中之不健康和损人精力的生活习惯。有时,人口增长开头就很不好,它超过了人们的物质资源,使他们用不完善的工具向土地作过度的要求;因而引起报酬递减律在农产品方面的强烈作用,却没有把这规律的结果缩小到最低限度的能力。这样,开头就发生贫困,人口增加就会继续对性格上的那种弱点发生极为常见的后果,这种弱点对于一个民族发展组织完善的工业,是不适宜的。
上述这些是人口增长的严重危险:但是,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个人力量和精力的民族,其共同效率之增加,在比例上可以超过他们的人口增加,这一点仍是确实的。如果他们能以容易的条件输入食物及其他农产品,暂时避免报酬递减律的压力;如果他们的财富没有消耗于重大的战争,而财富增长的速度至少与人口增加相同;如果他们避免会使他们身体衰弱的生活习惯,则他们的人口每有增加,使他们获得物质货品的力量就会暂时随着有超过比例的增加。因为,人口的增加使他们能获得专门技能和专门机械、地方性工业和大规模生产的许多不同的经济:它使他们能增加一切种类的交通便利;同时,他们相距很近,他们之间的各种交易所费的时间和努力因而就减少了,而且使他们有获得各种形式的社会享乐和文化生活的舒适品和奢侈品的新机会。无疑地,对于获得幽寂和安静,甚至新鲜空气的日益困难,也要加以考虑: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有利的一面较大。如果考虑到人口密度的增加一般带来新的社会享乐之事实,则我们对以上的叙述可稍扩大而这样说:人口增加和随之而来的相等的享乐之物质源泉以及对生产的帮助之增加,就会使一切种类的享乐之总收入有超过比例的增加;但是,这要有两个条件:
第一,能获得农产品的充分供给而没有很大困难;第二,人口过多不会使身体和道德的力量,因为缺乏新鲜空气和阳光,和缺乏对青年的健康和愉快的娱乐而受到损害。
文明国家所积累的财富,现在比人口增加得更快;如果人口的增加不是那样快的话,则每人所有的财富就会增加得快一点,这也许是对的;但是,实际上,人口如有增加,对生产的物质帮助之超过比例的增加,就会继续随之而来:现在在英国,因为容易从外国得到原料的大量供应,随着人口增加而发生的,除了对阳光、新鲜空平等的需要外,就是满足人类欲望的手段有超过比例的增加。然而,这种增加的大部分,不是归功于工业效率的增进,而是归功于随着人口增加而来的财富增加;所以,人口增加就不一定有利于那些在财富增加中没有份的人。而且,英国从外国所得的农产品的供给,随时可因外国的贸易条例的变更而受到阻碍,也可因为发生大战而濒于断绝,同时,为了保障国家的相当安全,以防止战争危险所必需的海陆军费用,显然也会减少英国从报酬递增律的作用中所获得的利益。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 引论。论市场
第一章 引论。论市场
第一节 生物学和机械学关于相反力量均衡的概念。本篇的范围。
一个企业成长、壮大,以后也许停滞、衰朽。在其转折点,存在着生命力与衰朽力之间的平衡或者均衡。第四篇的后几章讨论过的主要是使人口增减或工商业方法兴衰的那类力量的均衡。随着我们研究工作的逐渐深入,我们越来越有必要认为经济力量相似于那样一些力量,这些力量使青年人成长到壮年,此后,他逐渐僵硬,不爱活动,直到最后让位于其他生气勃勃的人。但是为了给这种高深的研究作好准备,首先我们就需要观察一下比较简单的力量均衡,这种均衡是和一条弹线所系的一块石子或一个盆中彼此相依的许多小球所保持的机械均衡大体上一致的。
现在我们必须研究需求和供给的一般关系;特别是和供求借以保持“均衡”的那种价格的调节相关的那些关系。均衡这个名词是一个通用的名词,而且现在可以不加特殊解释地来使用。但这个名词牵涉到许多的困难,而这些困难只能逐步地加以解决。事实上,本篇中的很大的篇幅就用在讨论这些困难了。
例证有时将取自某一类经济问题,而有时将取自另一类经济问题,但是主要的推理过程和任何特定种类所特有的那些假设无关。
这样,它既不是叙事的,也不积极地解决实际问题。它揭示了我们关于支配价值的因素的知识的主要理论根据,从而,为下篇行将建立的结构作好准备。它的目的与其说是为了获得知识,毋宁说是为了获得和整理关于迫使人类进行经济上的劳作和牺牲以及使他终止的那两组相反力量的知识的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对市场加以简略的叙述:因为它是使本篇和下篇中的概念更加精确所必要的。但是市场的组织不论在原因或结果上都是和货币、信用与对外贸易密切地联系着的。
因此,对它的充分研究,就只好留待下一卷。在那里,市场将同工商业的变动结合起来,同生产者和商人的联盟与雇主和雇工的联盟结合起来加以研究。
第二节 市场的定义。
当谈到供求的相互关系时,它们所指的市场当然必须是同一个市场。如古尔诺所说,“经济学家所说的市场,并不是指任何一个特定的货物交易场所,而是指任何地区的全部,在这个地区中,买主与卖主彼此之间的往来是如此自由,以致相同的商品的价格有迅速相等的趋势”。又如杰文斯所说:
“起初,市场是城中出售粮食和其他物品的一个公共场所,但是这个字的意义曾被推广,从而指任何一群商业上有密切关系并进行大量交易的人。一个大城市有多少重要行业,就可以有多少个市场,而这些市场可以有也可以没有固定场所。市场的中心是交易所,市集或售卖所,商人们都约定在那里相会和进行交易。伦敦的股票市场、小麦市场、煤炭市场,糖市场和许多其他市场都各有各的固定场所;曼彻斯特的棉布市场、废棉市场和其他的市场也是如此。但场所上的这种区分是不必要的,交易者虽散布于全城或郊区,但他们仍能形成一个市场,如果他们借助于市集、约会、已公布的价单、邮败和其他办法而彼此取得密切联系的话。
因此,一个市场越完全,则市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时间内对同种商品支付相同价格的趋势也越强。当然,如果市场很大,则把货物运给不同买主的费用也必须酌加在内;各个买主,除市场价格外,还一定得支付一宗特别的运费。
第三节 市场在空间上的局限性。影响某物市场大小的一般条件;适于分等分级和选样;宜于运输。
把经济学的推理运用于实践时,往往很难确定某地供求变动在多大程度上受着他地供求变动的影响。很显然,电报、印刷机和蒸汽运输的一般趋势是扩大这些影响的作用范围,并加强它们的势力。整个西方世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可以被看成是各种股票证券和贵生属的市场,小而言之,可以被看成是毛、棉、甚至小麦的市场;当然必须酌加运费,其中包括货物通过海关时所交纳的关税。因为在所有这些场合下,包括关税在内的运费不足以阻止西方世界各地的买主彼此竞购相同的供应品。
有许多的特殊原因,它们可以扩大或缩小某特定商品的市场。但是差不多所有那些拥有广大市场的商品都具有普遍的需求,且易为人所识别。例如,棉布、小麦和铁都是满足迫切的、几乎是普遍的需要的。它们易于识别,所以,它们能够由那些彼此相隔很远,以及和商品相隔也很远的人们来买卖。如有必要时,可以从这些商品中选取真正典型的样品:
它们甚至可以由一个专门家来“分级”,像美国对谷物所分的等级那样;因此,买主可以确保他所买的商品将达到一定的标准,虽然他从来没有见过他所要买的商品的样本,而如果他见过样本,则他也许不能作出判断。
拥有广大市场的那些商品,也必须是经得起长途运输的商品:它们必须有相当的耐久性,同时它们的价值和体积相比要大得多。某商品是如此笨重,以致在离产地很远的地方销售时它的价格势必有所提高,这样的商品照例只有很狭隘的市场。例如,普通砖的市场实际上只限于砖窑附近的地区,它们几乎不堪通过陆路而运输到那些没有自己砖窑的地区。
但某些特种砖则在英国大部分地区拥有自己的市场。
第四节 组织完善的市场。
让我们进一步考察那些东西的市场,这些东西是用特殊的方式来满足普遍的需求,具有易于识别和便于携带等条件的。它们,如我们所曾提到的,就是有价证券和贵金属。
某公司的任何一张股票或债券,某政府的任何一张公债票,同任何其他一张收益相同的股票或债券完全具有相同的价值。买主究竟购买哪一种,对他来说是没有区别的。有些证券主要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煤业公司、轮船公司和其他公司的证券,需要有关当地情况的知识,除了在附近城镇的交易所中是很难推销的。但是整个英国就是它的一个大铁路公司的股票和债券的市场。平时一个经纪人即使没有米德兰铁路的股票,他也会出售这种股票;因为他知道这种股票总是流入市场,并且确信他能买到它们。
但最有力的事例是那些证券的事例,这些证券叫做“国际”证券,因为世界各地都需要它们。它们是:一些主要国家的债券和大公司如苏伊士运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