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船王包玉刚传-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实的“世界船王”。在这过程中,包玉刚靠的是什么?有人说包玉刚运气好。
的确,包玉刚开始他的航运事业之后,倒也真的事事顺利,趋吉避凶,别人
没能躲过的灾难他却能化险为夷。每次厄运过后,旁人不禁为包玉刚叫声:
“好彩!”然而在这“好彩”背后,凝聚了包玉刚多少智慧和谋略!

在谈到经营之道时,包玉刚曾谦虚他说:“用笨办法取得用户的信任,
在经营管理上超过同行,我的座有铭是,宁可少赚钱,也要尽量少冒险。”

什么是包玉刚的“笨办法”?美国一本畅销杂志《新闻周刊》曾经专文
介绍过包玉刚的发迹史,其中一段话可以作为对“笨办法”的较为中肯的注
释。文章写道:“船必须能够赚钱。他(包玉刚)对追求这个目的具有耐心。
他避免冒险的单程包租,却以几达四分之三的船只承接利润较低,但较为安
全的几年期的定期包租。”

包玉刚买了第一艘船以后,马上把它租给了日本山下汽船公司,这次租
约只有几个月,是包玉刚经营航运生涯中不多见的短期合约,然而这几乎是
唯一的一次短期合约却为包玉刚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运气。

1956 年,也就是包玉刚购买“金安号”半年之后,亚、非两大洲相连
接的地方爆发了一件轰动世界的大事——埃及总统宣布将苏伊士运河收归国
有,派军队占领了运河的两端,非其友好国家的船只,不得使用运河。

埃及总统的这一决定,使世界上大多数来回欧亚的船只,必须绕道非洲
南端的好望角。随着路途的增远,运费理所当然翻着个儿往上涨,对船只的
需求也忽然紧张起来。

也含该包玉刚发达,适逢此时,他租予日本山下汽轮公司的“金安号”
刚好合同期满,山下公司付出了比原来高几倍的袒金,才为“金安号”续了
约。包玉刚就拿这笔钱,继续购买旧船,并以四到五年的长期租约,租给货
运公司。


当时国际上普遍采用短期结算的办法,按照船只行程计算租金,这样船
主会获得较高的租金。苏伊士运河事件发生后,拥有超级油轮的船主更是纷
纷坐地起价,与租户签定短期合约。但包玉刚却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薄利
长租的策略。

放着高价不租,却用几年的租约把自己捆死,这是什么生意手法?——
“行家们”纷纷对这位新扎同行的经营方针嗤之以鼻,有人笑他是“傻瓜”,
有人则批评他不能算是真正的船家,只是一个“专门做船运生意的银行家”。

然而,正是由于银行家出身的包玉刚以其特有的冷静,预见到国际市场
的变化多端而采取了这个利润不高但保险的经营方式,才使他避过了航运史
上的几次大起大落。

包玉刚认为,长期租约至少有两个好处:

其一是收入稳定、降低风险。包玉刚很清楚,象苏伊士运河这类的事件,
不会经常发生,不能抱丝毫的侥幸心理,如果采用散租的方法,遇上好景时,
固然可以获得高额利润,如果遇上经济衰退或不利因素时,船只只好停旋荒
弃一旁,连维修保养费也亏蚀掉。

其二是可以取得银行的信用保证,出售船只的所在国银行,愿意以分期
付款的方式,供包玉刚缴付购买船只现金不足所致的余额。

事实证明,包玉刚的看法是正确的,在短短的一年多里,他已拥有7 条
货船,并把公司改名为:“环球航运公司”。这期间,包玉刚的主要经营伙
伴是日本的货运公司和造船公司。

与日本结下不解之缘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为了尽快恢复国力,遂从工商业入手,向世
界各地的企业家大开方便之门。为了鼓励外商在日本做生意,日本银行提供
给外商的贷款利息要比提供给本国人的低得多,这是一个绝好的机会,但能
抓住它的人不多。包玉刚抓住了这个机会。

自包玉刚把他的第一艘船租给了日本的山下汽轮公司起,他便和日本人
结下了不解之缘,以致于后来他的事业有三分之一在日本,甚至添了一个日
本女婿。

对于包玉刚与日本人的合作关系,香港一本著名的杂志曾作过这样的描
述——

日本人看中包氏,基于三个原因:

一、包氏经商作风,稳健、信实、保守,值得信赖。

二、日本的货运公司,鉴于政府外汇管制条件严格,不愿意自筹资金购
买旧船或建造新船,反而喜欢租船来用,于手净脚。

三、倘若是悬挂日本国旗的船只,日本海员公会规定,必须雇用日本船
员。当时日本船员的薪金是香港船员的三倍,经营成本太高,不划算。

包氏看中日本人,也基于三个原因:

一、日本是个岛国,经济建设如火如茶,而本身资源并不丰富,要大量
依赖外国原料,所以,租船合约不易背信。

二、日元币值坚挺,租约用日元结算,相对于用美元结算的购船和分期
付款费用,有利可图。

三、日本造船业正在起飞,他们为了与英国、欧洲的轮船公司竞争,船
只售价较廉,而品质己臻世界一流,欧洲船厂旧派作风已无法望其项背。


正是基于这种互惠互利的原因,包玉刚与日本人建立了长期的良好合作
关系。

包玉刚的第一艘船是租给日本人的,而他的第一艘新船是向日本人订造
的。人们发现,日本人与包玉刚似乎不管航运市场情况怎样,总是在做生意。
令人费解的是,70 年代,航运市场一片兴旺,船东们纷纷争取在日本造船,
致使日本的船厂几乎不肯接受订单,包玉刚却每每能在日本订造到新船,当
经济不景气,航运不景气、许多船东因找不到租户而停止订造新船的时候,
包玉刚仍向日本船厂下订单。

有人因此推测:包玉刚很可能与日本政府达成了某种默契。

但无论怎样,包玉刚把他旗下85%的船以最低价格租给了日本人,而
日本人则竭力给予包玉刚方便。这是有目共睹的。

包玉刚的第一条新船是1961 年向日本轮船公司订造的,排水量为7200
万吨,船价100 万美元。

以包玉刚当时的财产,当然远不只100 万美元,但是,他的财产大部分
是属于固定资产。而且以低廉租金租了出去,赚头不大。如果拿100 万美元
流动资金买一条船,一是较困难,二是划不来。

包玉刚不愧是银行家出身,关键时刻,他想到了银行的作用。


第十四章借鸡生蛋巧向银行贷巨款

当时,香港的银行业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行中人士称之为“黑书”:
请不要投资于船运业、航空业和电影业。究其原因,就在于这几种行业风
险太大。那么,包玉刚是怎么向银行借得巨款的呢?

“借鸡生蛋”

在资本主义社会,银行的其中一个重要职能就是放贷,人人都可以向银
行借钱做生意,借银行的钱发财,不少公司就是靠银行贷款发展起来的,相
当数量的大公司都与银行有额度不小的债务关系。但是,向银行借钱必须有
担保人——此人须是信誉好的有钱人。

包玉刚想到的正是“借鸡生蛋”这一招,但是,向银行借钱,找谁当担
保人呢?包玉刚搜索枯肠,也找不到一个财雄势大且能为自己出面担保的
人。忽然,他灵机一动:找担保人的目的,无非就是银行怕你借了钱却没能
力偿还,到时要担保人填这笔数;这里面,银行更多的是看重“钱”,而不
是“人”,如果我能够找到一样东西证明能偿还这笔债务,那么,这样东西
同样可以作为我的担保。

对!找日本银行给我开一张信用状作担保!

主意一定,包玉刚不由得轻轻舒了一口气。但是,问题又来了,找哪家
银行借钱?

当时香港有三家大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和有利银行,这三家银行
在香港都实力雄厚,不分上下,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包玉刚权衡了一下这三家银行,决定找汇丰银行。

为什么包玉刚单单选中汇丰银行呢?原因有两个,一是他的船队7 艘船
中有1 艘是抵押给了汇丰银行的,可算是有业务上的往来;二是他与汇丰信
贷部主管桑达士打过交道,平时在高尔夫球场经常见面,也算得上是有些交
情,找他总比找那些完全陌生的人有把握一些。

1961 年,包玉刚约晤桑达士,两人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会晤,这次会
晤中桑达士一句“君无戏言”,竟把两人的事业送上顶峰。

桑达士让包玉刚开信用状

包玉刚与桑达士见面的地点,选择在香港会所蓝厅,一个充满殖民地色
彩的地方。

桑达士是一位身材高大、风度翩翩的英国绅士,他虽然与包玉刚相熟,
谈得也算投契,但起初他的心里并不是太瞧得起这位比他矮大半个头的中国
商人,以他西方人的眼光看来,包玉刚过于保守和审慎,他不喝酒,也不抽
烟,更不去寻花问柳玩女人,甚至连最基本的“交际手段”——麻将和纸牌,
他也从不沾边,在他身上,看不出会有什么惊世骇俗之举,无非是个平庸之
辈。

然而经过几次接触,桑达士渐渐发现包玉刚身上有一种过人之处,他不
动声色但准确果断的处事作风,使桑达士觉得他简直如古老而神秘的中国一
样不可捉摸。

虽然同是英国人,桑达士却不似乔治·马登那么傲慢无礼,咄咄逼人,
他能比较客观地分析形势,对于开拓业务也不因循守旧,正因为如此,他才


会与包玉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甚至结成了联盟;而汇丰凭藉着包玉刚事业
的突飞猛进,其在香港的地位发生了重大转变,远远抛离了其他两家银行,
而成为香港银行业的“大哥大”,这是后话了。

却说那天,包王刚和桑达士“老相识”历史性地会晤了。寒暄过后,包
玉刚指着墙上挂着的一幅描绘早年英国商船停泊维多利亚港的油画,把话锋
一转:“桑达士先生,英国在世界上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