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把病猫激励成老虎-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掉无意义的废话
    有人喜欢在谈话中,用许多不相干、不必要的套话。例如什么地方都加上“自然啦”或“当然啦”这类的词句;有人喜欢加上太多的“坦白地说”、“你听清楚了吗”;有人喜欢老说“你说是不是”、“你觉得怎么样”;也有人习惯性地在每一句话的语尾加上一句“我给你讲讲”等等。
    有人喜欢用“那个”来代表一切的形容词:“今天那个了!”“他这个人很那个,是不是?’,“我觉得这个事未免有点那个。”
    有人特别爱用某一个词来表达许多意思。不管这个词本身有没有那么多含义。
    诸如此类的毛病,在与人交谈中都是非常有害的,给人造成一种说话啰嗦,没有条理或是故弄玄虚的感觉。平时应该多记一些词语,生动而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或是说话时多动动脑筋,想办法如何表达才能有更好的效果,使自己能“说一句,抵十句”。

    千万不能不懂装懂
    肯定与激励是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达成共识的基础上才能进行的。只有首先自己真正认识、懂得某物或某事,才能理解其价值和意义。如果不懂装懂或将不懂的东西拿去激励别人,难免要在激励别人时说外行话,反而被人笑话。
    有一个年轻人本来不懂诗,但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有幸遇到了一位诗人,年轻人趁机恭维道:“您的诗写得再好不过了,我读了好几遍也没懂。”年轻人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位诗人的诗写得好,但究竟好在哪里?年轻人就说了外行话,用读不懂来形容,简直是在亵渎诗人的作品。
    激励别人时说外行话,既不能达到激励别人的目的,又暴露了自己的无知,很容易被人家嘲笑。对一个人进行赞美,是对其优点、水平、成绩等的赏识和称赞,因而需要具备一定的水平。
    实际上,最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样样都懂,样样都通,但为什么有人却老是说外行话,而有的人却说的让人乐得合不拢嘴呢?这里有几个关键需要把握。
    第一,激励时称赞适可而止,不必画蛇添足。
    有的称赞本来已经很让对方满意,但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欣赏水平,打肿脸充胖子,硬充内行,继续夸夸其谈,不懂得见好就收。
    第二,可用类比的方法。
    用自己熟悉的事物去称赞别人,因为对该事物已深刻理解,能够做到形象的类比,往往能够收到非常好的激励效果。
    有一位农妇本来对绘画一点都不懂,但她却很会夸奖别人的画。一次,她见到一位画家画的小鸡啄食的画,不由惊叹道:“哎哟!瞧您画出来的这些小鸡,比俺家养的那些鸡还调皮!”一句话把画家给夸得乐歪了嘴。
    第三,做好充分准备。
    知识是激励别人的源泉,在要有目的地激励某人之前,可以先对其作一番了解,再对要表扬的方面进行一番学习研究,做到在谈话之前就成竹于胸,等要表扬他人时,不就可以拈来就用,滔滔不绝一番了吗?

第二节 激励的常见策略

    1。一拍即合赞美开路

    有人认为,人,不过是组成历史的符号而已,同时在每个人发展成长的历史中,又充满着历史的记录。其中不乏自己引以为豪、刻骨铭心的事情。对于这些事情,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首肯,如果可以得到其较高的评价和赞美,更是让人产生如佛洛伊德所说的那种“重要人物的感觉”,并以此为荣。
    了解他人所引以为荣的事其实很简单。如果是经常来往接触的人,他的言谈中常常会流露出一些线索,如“兄弟在国外的时候……”、“想当年我年轻时……”、“我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那年……”,所以,一个人真正引以为荣的事情是常常挂在嘴边的。
    对于陌生人,则可以通过其职业、所处环境、年龄及历史年代大致判断其引以为荣的事情范围。一位将军引以为骄傲的资本往往是他取得的赫赫战功,或者是某次著名战役给他身上留下的一个枪眼。一个历史教授则必然对自己发表的论文和专著引以为荣,如果我们想对历史教授尽一点赞美之意,不妨说:“教授先生,你的学术论文和专著(最好说出其名称)在历史学界颇有影响力,久仰大名。”律师则会以自己办的影响较大的案子而得意,碰到律师你可以说:“能做律师的人不简单,你办的好几个案子都非常出色。”即使是一个农民,也会为今年只有他多种了西瓜,又碰上西瓜涨价而有几分成功感,你买瓜时不妨说:“老兄,你真有眼力,今年这西瓜行情算是让你瞅准了。”
    真诚地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你可以激发起别人对你的好感,别人也自然会充满对你的感谢之情,从而或支持你或更好地与之相处。
    蒋介石曾经就任黄埔军校校长,这是他一生引以为荣的事情。在此期间,蒋介石不仅博得了孙中山先生的厚爱并被委以重任,而且也为国民党军队培养出一批杰出的将领,如杜聿明、邱清泉等人。黄埔学生军在东征和北伐中取得了辉煌战果,蒋介石对这时期的发达常常津津乐道,常常在客人面前提起。国民党军队中黄埔军
    校出身的军官都知晓他这个癖好,所以大家尊称他为“校长”,以表达对他的崇拜和敬仰之情,蒋介石则乐此不疲,如果有黄埔学生称他“总裁”、“委员长”,他反而会不高兴。
    赞美一个人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使他接受你的建议,从而改正自己一些错误的行为,让我们来看一个利用赞美过去而劝谏当下的例子。
    楚汉之争的结果是刘邦打败了项羽,刘邦心里自然很骄傲,常常问群臣为何能打败项羽这个霸王,群臣深知刘邦胜者为王的心理,于是对他赞美不已,刘邦遂产生了自满情绪,执政的积极性慢慢懈怠下来。一次他生病后整日留在后宫中,下令不见任何人,不理朝政。周勃、灌婴等许多身经百战的元勋都找不到办法。大将樊哙想出一个点子,闯进宫中进谏,他掷地有声地对刘邦的过去进行了一番赞美:“想当初,陛下和臣等起兵丰沛定天下之时,何等豪情壮志!上下团结,同甘共苦,打败了项羽,建立了汉朝基业。”几句话激起了刘邦的自豪之情,然后樊哙话锋一转:“现在天下初定,百废待兴,陛下竟这般精神颓废,群臣皆为陛下之病终日惶恐不安,陛下却不见大臣,不理朝政,而独与太监亲近,难道就不记得赵高祸国的教训吗?”
    樊哙既称赞又巧妙地批评了刘邦,欲抑先扬,一片肺腑之言,终于使刘邦专心朝政,使民休养生息,汉朝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这里,樊哙正是通过刘邦引以为荣的历史进行劝谏的,终于达到了说服刘邦勤政的目的。
    经常赞美老人一生中引以为荣的事情可以使老年人更加幸福。
    老年人奋斗一生,历经沧桑,如果你不了解、不赞美他们一生的成果,他们就会感到失望,许多老年人喜欢在晚辈面前谈起自己曾经历过多少风风雨雨,自己是如何艰难创业的,除了对你有教育意义之外,更希望得到晚辈的崇敬和赞美。
    称赞一个人引以为豪的往事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赞美的语言要表达准确,不能偏离事实。
    第二,赞美必须是由衷的肺腑之言。
    第三,赞美时要专心致志,让被赞美者感到你在分享他的快乐和光荣。
    正所谓:与人善言,暖若锦帛。一拍即合的赞美艺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2。力气使在节骨眼上

    美国人卡耐基说过:“你即使喜欢果酱,那么钓鱼的时候,仍然不能用果酱作为鱼饵;而在这个时候,即使你厌恶蚯蚓,也得用它,因为你是在钓鱼。”这一比喻生动地说明了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抓住关键的地方,否则就会南辕北辙,离题千里,永远到不了目的地。
    某煤矿公司总务科里有两位年轻人V先生和Y先生,两个人性格迥异。
    总务科长M每回召开职工会议的时候,总会对手下的职工说:
    “我们这种煤矿场和其他工厂不一样,工作时千万要小心谨慎。”这两句话成了他的口头禅,只要开会,他就会说一次。
    V先生将科长的口头禅牢记在心,并且把它当成福音到处宣传。在宿舍和矿场里,常常可以看到他吼骂工作人员,叫他们务必要小心谨慎,尤其是当M科长来巡视的时候,吼骂得更起劲。如此一来,颇讨科长的欢心。科长常赞美他说:“嗯,很好,非常有精神,又很能干。”相比之下,Y先生却是一个沉默寡言、认真苦干的老实人。
    有一天,当交班的时候,M科长突然叫Y先生的名字,并严厉地对他说:“你今天跑到哪儿去了,我巡视时怎么没看见你?”Y自觉有些委屈,哽咽地说道:“今天我一进矿坑,就发现五片延伸顶有倾倒的危险,如果一不小心,就会陷落下来,因此我赶紧去找支架将它顶住,花了很多时间,根本没法工作。”其实科长根本没去巡视,他一向很喜欢玩这种游戏。
    一年后V先生和Y先生分别调走了,职工们不知道V先生要走的日子,但是Y先生走的时候,他们夹道欢送。
    这位科长犯了一个很明显的错误,他总是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对吼骂下属的行为大加鼓励,对兢兢业业的人横加指责,盲人摸象总要出乱子。
    因此,这位科长的所谓激励策略不用也罢,实在是败笔。
    有一位女歌星,从日本到香港,打算小住之后,便到东南亚表演歌舞。她需要一两个短剧本,而在她心目中,香港一位很有名的作家如果能够为她动笔就好了。这位作家学贯中西,文笔风趣,但他性情古怪,而且很忙。
    这位歌星打电话给她的朋友,说她已得某导演的介绍,当晚要和该作家共进晚餐了,但她不知道怎样向他开口提出请求。
    “你究竟打算请他写什么短剧?”
    “随便他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