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公司都注重培训,但大部份都是开展书本讲解,而且不加区别,收效不大。我们开展的是理论加实践的培训,首先讲营销人员的打工心态,从根本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然后再讲营销员业务推广全过程及经销商购买心理,从进客户门的第一句话起到回到公司干什么都讲得很细,并配合课堂模仿,使业务员推广能力短期得以大幅提高。组织建设上,新来的人员先放在市内部,市内部相当于我们的学校,经实践录用,培训提高,人员考察,适时升至省内部,然后升到省外部,待遇与职务节节提高,这样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使他们安于做好本职工作,希望有成绩而逐步上迁,避免了能干的人不可靠的弊端,从市内部提拔的人员基本上都达到了即能干,又可信。
记者:具有了人才优势之后,公司在市场上又是如何运作的?
多滨:首先,我们在产品选择上很慎重,我们代理的紫星苏打酒、葡萄汽酒、威士高苏打酒、伏特加及飘浪汽酒,产品本身也是特色独具,价格定位合理,渠道明确。在市场运作中,我们给予区域经销商独家代理权,充分保证他们的权益,并发挥我们的人才优势,配合区域经销商搞“深度分销”,解决他们做市场的后顾之忧。
公司秉承“以诚为本,以信取人”的原则,与客户的合作一直很愉快,众多客户愿意与我们合作,是看重了我们的产品好推广,有人员及市场投入支持。现许多经销商都视夏商公司为“财富输出公司”。此次我们借“西部大开发”之风,大举进军内地市场,就是希望与更多的经销商朋友共同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良好营销关系。
怎样实行代理制?
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消费领域,代理制已被公认为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而透过喧闹的表象,代理制的推行却是一种令人尴尬的景象:做的多好少,千军万马代理,却没有几家成功的。
业内人士认为,关键在于代理制未能实现生产者与代理者的1+1>2,本以工商合力为特点的代理制,在国内却成了厂家、商家纠缠不清的利益陷阱。
1加1如何大于2?这已是横在代理制面前一道无法回避的坎儿。日前,记者采访了因成功代理了美国乐派奇健美贴而闻名的北京瑞宇生物技术公司谢国吟总经理。也许,他属于最有发言权的一个群体;于代理,他们又代表厂家。双重角色下,他们或许能更透彻地悟出这一难题的答案。
“放”字当头万事兴
“国内代理制为何总难形成合力,一个重要原因是生产者管得太多”,谢总认为,做外商在中国的总代理,体会最深的就是一个“放”字。
“放什么?”
市场下放。国内企业有了代理后,仍千方百计想自己把住市场,而国外,而乐派奇的生产者美国经皮公司(Transdormal Prodeets Ine)则在确定我们为中国总代理后,把原有关系如数交割。
权力下放。“一般,代理商只负责销售,而我们则拥有更大权力,可以随时根据中国市场变化向生产商提出分析,对策,甚至要求。”
时间下放。时间也能下放?谢总答:“能,国内企业一到市场景气时,便想把代理权收回;而国外公司,则始终如一。”
开成利益共同体
“放只是第一步”,谢总认为:“关键是要建立生产商、代理商的利益共同体。”
“大家都想赚钱,怎样赚钱最科学、公开?只有聚合力,实现利益共同体,”这是他们从老外那里“”升华来的。此利益共同体的组成,要有三个条件:产品,这是基础,比如乐派奇,便是提取天然海洋植物–––墨角藻的精华,以透皮吸收的方式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调整肥胖者失调的内分泌系统,是一种国外公认有效的高科技减肥产品,目标,这是动力,初衷一定要在致,双方要有共同的市场目标;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一规矩一定要在合作之初即予确定。
谢总和他的公司的思索并未就此打祝下一步,是如何让利益共同体形成合力。
从优势互初到因地制宜
“并不是大家目标一致就行,代理制的特点正在于能做到生产者、总代理、分代理三者的优势互补,”谢总以总代理与分代理为例从两个层次向我们解释。
第一个层次是总代理与作为群体的分代理之间。“比如我们,有资金、专门的产品营销体系,对产品把握度高;而分代理,熟悉当地市场,有经验,不足的是缺乏资金和对产品的了解。这时,就不能强求分代理担负资金周转任务。而必须由总代理以资金注入,激活当地营销网,扬长避短。”
第二个层次则是与作为个体的每个分销商之间。这方面最怕千人一面,要因地制宜。谢总举例说:“比如北京,总代理在这里,而分代理的权限可以小些,而外地,则要充分放权。其他如南北差异、大城市与小城镇,等等。”谢总觉得,他们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也许,类似的思考,每位在代理制圈子里的人士均有,但如何将其纵向延伸为切实的行动,则需要每个“1”都能动起来。难题求解,也许,人们将会在实践中找到完美的答案。
代理分销五准则
2002年5月,第16届广东美博会热闹非凡,从辽宁来的王先生初次参加这样的盛会。自己做老板,这可是王先生半辈子的梦想。听人家说,化妆品好赚钱,投入小利润大,风险低,于是他怀揣着十万块钱来到“美博会”。每到一个展位,参展商都竭力向他推荐产品,且家家都说自己的产品是最好的。最终,他犯难了,竟然不知该选择谁家的产品了,只是觉得大家都不错。
其实,这种现象在每一届交易会,我们都可以看得到。经营者如果想成功地代理到好产品,不妨先检核自我,作出客观评估:
1、是否有足够资金和人力?
2、是否获得家人或朋友的支持?
3、是否是全身心地投入、自己来经营?
4、是否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
5、是否具有独立自主性?
6、是否对经销产品、连锁加盟有充分的了解?
7、是否愿意接受厂家(公司)的运作系统、制度、规定?
8、是否有和厂家(公司)分享利益的观念?
9、是否把加盟当作是事业来做,还是当作是投资或投机来做?
10、是否具有不成功决不放弃的企图心和不甘心?
11、是否看到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和价值?
12、是否有失败了的打算和思想准备?
13、市场是否已呈现出饱和状态或是未来扩张的可能性如何?
切身调查,减少盲目
要事先做好详实的“切身调查”,譬如化妆品公司的经营历史,目前情况及未来展望等,产品的市场情况、定位、技术含量、规格、管理、培训、采购、配送等都应仔细了解,并作出客观的评估。最好能挑选一到两家其体系内的加盟店,有针对性地了解他们的运营情况,市场竞争态势,消费者的反映等一手资讯。
俗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而选择最好、最适合自己的连锁加盟体系也是你所要详细进行了解的,不怕你不会,就怕你不能全方位了解。
不被眼前“风景”所迷惑
1、产品多,未必就是好
许多公司总是竭力标榜自己的产品如何之多,在今年的美博会上,有些企业设有两个展位,所陈列的产品有的是已在市场淘汰的产品、有的是刚准备开发的系列产品,只是先放个样,见到了订单再投产而已。这种先抛鱼钩钓大鱼的现象,在化妆品行业尤其之多。
目前,化妆品行业能真正用心去做一个牌子的企业屈指可数,很多中小企业的产品换牌速度惊人,往往产品投向市场三五个月便卖不下去了,只好重新再注册新商标。
2、营业额高,不见得品质和利益有保证
品质和利益决非是营业额所能替代的。营业额高,也许是市场当时出现一些变化,或者是厂家靠其低价的倾销等手段造成。如今,我国许多的化妆品为追求营业额的不断上升,不断地将品质低下的产品推向市场,靠廉价抢市场,以至消费者对此怨声载道,产品在市场昙花一现的较多。
3、拥有众多门市,不一定就是庞大的帝国
拥有众多的门市,是许多公司一贯引以骄傲的资本和炫耀的话题。不必为此假象而折服,必须配合公司开店的成功率高低,单店的营业成绩来决定其成功与否。当然,公司持续的研发、创新能力也是不可忽略的。
4、广告有了,不能代表产品就畅销
在本届美博会上,数家企业专门手捧杂志,告知每一个光顾的与会者,“我们做了广告”。还有的企业购买了成堆印有自己广告的报纸,伴随产品宣传单一起送,甚至有的企业还口口声声标榜说:“我们有实力,广告一做,产品相当畅销。”
广告,在产品的销售中担负着重要角色,但太过于夸大它的作用,这个陷阱着实让太多人掉入。
5、拥有加盟运营手册,不一定就能稳操胜券
湖南××化妆品有限公司竟然独辟蹊径,将加盟运营手册、培训手册、管理手册等呈放于展厅的显要位置,并用胶带沾得很严密,让人感觉似乎有“成功秘笈”。最终没有一个人能有机会打开看个仔细,却引得不少经营者在合约上签下了大名。说实话,真替他们捏一把汗。那夹子里要是真的没什么“秘笈”,你还敢不敢签约?
以消费者身份来体验产品
把自己变成一个实实在在的消费者,按照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所说的“顾客购买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