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身边有个姓袁的管理人员,是分管旅业的经理,就经常替我想一些改进措施。
袁经理从四川来到广东,应聘到我这里,不久后他老婆也来了,但他老婆却不应聘,自己办了个幼儿园。淡水这个地方真还缺少幼儿园,加之他老婆有一些教学经验,一开业就很红火。但他老婆精力顾不过来,袁经理就不时帮她拿主意,到后来干脆抽时间直接去帮忙。有人把这个消息告诉我,说袁经理拿我的工资,替自己家里干活。其实一开始我就知道这个情况的,我曾经多次查看旅业的管理工作,的确很难发现管理不善的地方。
联想到我自己的具体情况,我觉得能够理解袁经理,不仅没有责怪他,还对别人说:“外地来的人,千里迢迢,离乡背井,就是为了来挣钱。要是到了这儿不能多挣,他来干什么,不如呆在家里。袁经理虽然一心挂两头,但并没有妨碍他分管的事情,没有理由责怪他,我也不会炒他。假如袁经理自己提出要辞职出去办公司,我仍然不会刁难他,还愿意支持他,帮助他创业。”
过去在砖厂时我就多次这么对待厂里的人,这个情况袁经理是亲眼见过,也听人说起过,所以,他听到有人对他谈了我的态度,完全相信我说是的真话,他没有来找我解释,也没有对别人多说什么,只是在一个星期内给我送来了4个改进旅业经营和管理的方案,几乎每一个都是切实可行的。
他没有提出辞职,至今没有提出,他认为在我这儿干有安全感。
还有一次,我同一个职员出差去重庆。那个职员是重庆人,在重庆期间他一直是住在家里。记得好像是1993年冬天。我们返回广东的飞机是早晨,很早,天还没有亮,下着雨,很冷。他同家里的人坐着出租车到宾馆来同我会合,他们坐的车到宾馆时,我正好在大门口总服务台结完账。看见他下了车,我当即走出去。趁他同家里的人告别时,我顺手就替他把出租车费给了。这的确是一件很小很小的小事情,钱也相当少,但连我自己也没有料到,那个职员是那么看重,事后他告诉我,说我给了他很大的面子。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在工作上都保持着极高的热情和负责精神。
我明白,他看重的绝对不是那几个车钱。
也许是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也许是我从小受的轻视多,也许是我不是天生的大富豪,而是从打工仔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总之,我是很看重平等的,也很注意诚恳地对待我的职员们。我和他们之间的许多交往和友好往来,我都不是刻意去那么做的,完全是本能的自然的反应。前面谈到的那类事,我的确做了不少,基本上是不知不觉就做了,并没有费心费神地去反复思索掂量,我觉得人和人之间,本来就应该这样。
第三部分 回眸十年走过的路现代化的管理(3)
我身边有一个职员,是淡水当地的人,应聘到我这儿来工作不久,有一天他的爱人带着两个小孩到我公司来参观。在我这个集团公司总部的其他职员的家属来我这儿,几乎我都有一点表示或招待,这位本地人的家属由于来得突然,我毫无准备,并且那时候正巧又安排有重要的接待,连办一次招待我都没有办法参加。特别是他的小孩,是第一次见面,按人之常情,总该给点什么小礼物。我来不及准备,就从衣袋里掏出港币,给了每个小孩100元。我之所以给港币,是因为知道这个家在当地的职员富裕,家里不缺钱花,我对小孩说:“这两张港币给你们玩耍。”然后我就去忙该忙的事情去了,根本没有把这事放在心里,我的确没有想到,从那以后,这位本地人到处对别人说我心细,想问题周到,弄得我自己都惊讶不已,反复问自己:这就叫想得周到吗?
我已经记不清还有多少这类事了,但我却在心底里记下了深深的体会,那就是:对待小事,尤其不可以掉以轻心。很多小事都是可以引出大的或长远的影响的。有一句话您千万不要相信,我记不得这句话是来自哪儿了,大概意思是说,丢得开小事的人,才可能干得成大事。这是句骗人的话,不信试一试,丢的后果是,丢了小的也就等于同时丢了大的。
我说对人诚恳,尊重聘用的职员,并不等于就不严格。该严不严,只能是害企业,实质上就是害大家,因为企业是大家的饭碗,是大家的衣食所在。不客气地说,好多国营企业不容易办成事,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该严格的事情严格不起来。这种该严格不能严格的事多出现几次,其影响是,本来想严格的人也慢慢地变得不严格了。然后,这支不能严格的队伍就会眼睁睁地不断发展,再然后该是什么后果,就用不着我来啰嗦了。
我身边曾经有个总经理助理,大学本科毕业,人很聪明,也有实际工作能力,我对他寄予了很大希望,并委以重任,尽可能地给他提供用武之地,提供他发挥才能创造的空间。实事求是地说,他还是做出过一些成绩,也起到过一些不可低估的作用,否则,他就不可能在那个重要的位置上待那么久。但时间一长,他发觉位置坐稳了,就变得懒散起来,一些急需处理的事迟迟不办理,经常同别人躲在办公室阳台上下象棋。我发觉了这个问题,给他提示过几次,他有所收敛,但一听说我外出不在家,又不顾一切地下象棋。
真正令我对他失望的还不仅仅是下象棋,其实,我觉得做完了该做的事,下一下象棋绝对是一件好事。关键的问题是他的主要心思很难再放到公司的业务上,以前的虎虎生气和开拓精神都基本消失。我又给了他几次机会后,见他已经无法重整旗鼓,就开始考虑要辞退他了。我觉得他坐在那个位置上,不能创造性地工作就已经是一个很大的错误了,就算不计较他的其他小事,他也不应该再留在那个位置上了。这儿是私营企业,没有谁拨款来供养无所作为的人,这儿的每一样都得靠自己挣。
不过,说实话,考虑是否辞退他,那一段时间,我心里也是很不好受。大家能够从天远地远的地方走到一块儿来共事,怎么说也算是一个缘分,全国12亿多人,就我们几百人在一起工作,而能够坐到一个办公室里的人又更少,总共就那么几个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件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大家应该互相关心,互相谅解,互相支持……
最终我还是将他辞退了,我们只能集中精力干实事,我们没有时间来协调,更没有条件来容忍。
要想创造效益,就得这么干。
第三部分 回眸十年走过的路现代化的管理(4)
管理,永远是一门复杂的学问。
学习二字,说的人很多,真正愿意做和认真做的人却很少。
事实是,谁真正做到了,谁的希望就最大。
假如不是遇到了中国百年难遇的大改革,假如不是我自己投入了改革大潮,那么,我到现在为止,依然会什么也没有,什么也不是。
我最大的幸运就是这辈子遇上了这场由邓小平他老人家亲自设计的,神州大地上发生的空前大变革。在这场大变革中,我走过了风雨黄昏中的泥泞小路,经历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百般磨难,终于由打工仔变成了大富豪。但我真正感觉深刻的是,对于我这个人,最大最有意义的收获不仅仅是财富,而是知识,是人生的感悟。
也许有人不看重我这句话,甚至还有人对我这句话不以为然,那不要紧,那也很正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仁者见仁”,“各有所侧重”。
我说这话不是“装点门面”,我的门面也用不着这几句话来装点,我说的每一个字都完全是自己的切身体会,都有真切的感受。我在整个从打工仔到大老板的致富过程中,不仅补充了需要从学校的课堂上学习的文化、科学及其他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学到了从课堂上无法学到的东西。对于这番话,如果不是过来人,一般不会有深切的理解。
要允许别人不理解自己,也不应该强求别人完全理解自己。否则,会活得很不轻松的。
我不在乎别人如何看待我谈知识,我只是自己相当看重所学到的和需要学到的知识。可能没有人相信我读过中央党校,而且是在发了大财,富裕之后去读的。我之所以要去读,就是在实践中真切地发现自己后劲不足了。
我敢于承认自己后劲不足,是因为我找到了弥补的办法,否则,我还是会同许多人一样,继续打肿脸充胖子。
那是在1994年4月,我以私营企业家的身份,参加了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研讨班,度过了一段真正的大学生活。在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了国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教授讲课。尤其是面对面地听到了权威人士讲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私有企业”,并进行研究讨论。这对于我这样的一个实实在在干出来的私营老板来说,的确是增强了自信心,增添了光荣感,这对我下一步的经营有着难以估量的激励作用。
这次学习时间不长,收获却很大,启发了我以后进一步地思考。后来,我还把我的一些思考写成了论文。
这次学习同时也使我对经济理论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久,我加入了“中国技术经济理论研究会”,成为该研究会的会员。还在1994年7月,于北戴河召开的年会和学术报告会上,宣读过我的论文。联想到我的经历,这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然而,的确是事实,就像我从一个身无分文的打工仔,变成了家财过亿的大富豪一样。
可以惊讶,可以怀疑,但必须看到这的确是事实。
以后,我又自觉地对实际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理论的角度进行过一些探讨,比如企业管理、人才问题、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