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性修炼秘籍-第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颠倒阴阳融水火,屯蒙朝夕判升沉。天心人意原相似,三极蝉联永不更。
其    二
三个阴阳一个心,洪蒙未辟本难分。天人判后女男别,情性萌时万物生。
深究氤氲醇化处,浅尝恩爱高潮们。莫因乐极生欢喜,便趁甜时静采金。
其    三
无密混融天地人,三曹都此一阳阴,文烹武炼兼男女,倒凤颠鸾似兽禽。
毕竟所差余几许,不图超脱已多层,总于些子微芒处,唤醒迷蒙自本神。

第二节  阴阳双修的精微哲理
一、关于阴阳双修的定义:
什么是阴阳双修呢?双修是相对于清修而言的一种修炼方式。虽然自身的神气交合也可称双修,但这只能称性命双修,与通常称的阴阳双修是不同的。阴阳双修的“阴阳”两字,都是直指夫妻(或男女)两性而言,只有夫妻两人共同参与的实际修炼,方得称谓真正的阴阳双修。这便是双修与清修的明确的定义与界限。
二、关于阴阳双修的哲理问题:
除了两性必须直接参与的实体性与观想性的性交合之外,在概论及其它各篇论文中也已都谈了。精和情不但是传种接代生子生孙的基因,而且也是逆转造化,生仙生佛长生永命的基因,男女两性便是这个基因互动互爱共同拥有的产物,不是任何一方所能单独享受或完成的任务。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便成为万古不变的定律,人类万物和天地仙佛都是阴阳的结合体的性质是一样的。
拆穿了说,阴阳双修,便是男女两性和谐的性修炼,是淫欲之关与大道之原,顺逆机关,生死博斗 枢机所在;同心同德,同兴同灭的共同补漏之方。其要领就是要炼去淫欲之念,补足精气与神最高标准,由此使人类脱离低级趣味,成为高层次圆满智慧的圣体。称佛称仙称圣或称帝称主甚至呼驴呼马都是无所谓的。因为只有元神是真的,一切虚名都是假的。故在双修之时,甚至是性交之时,都要毫无淫念,既要相互戏嬉,引发情动,又要高度静定,不使气化成精而纯化成元炁,这便是双修中最难掌握的矛盾所在。双修之所以能快,就快在这里,双修之易坏,也坏在这里。仅一念之差,顷刻之间,先天便变成后天了。这是双补双赢;和双失双淫(双漏)的区别。若男女双方都在欲不欲,保持思想纯正,毫无淫念,方能获阴阳互补之妙,若纵情声色,贪图享乐,便会一败涂地,两败俱伤,这样一来便变成双淫双失了。从而说明筑基之前,必先炼已的重要性。
二、关于双修与采战的异同问题
双修与春宫采战(世称采阴补阳或采阳补阴之术),这中间本有本质的不同,一个是互补互惠的,一个是损人利己的。观“战”的字义可知矣?两军作战,必有一胜一败,但也有两败俱伤的。要取得双赢的局面,其唯双修而已。这中间也便牵及到一个技巧问题,心地问题。两者之间,仅一纸之隔。故正人得之为正道,可行双修之妙,邪人得之为邪道,可行采战之术。有句俗话说:“正人行邪道,邪道亦归正;邪人行正道,正道亦归邪。”所以这个界限,必须严格划清。否则,不仅修不成道,必将沦为下鬼。仙道之所以不可轻传非人,即是故也。
道家的阴阳双修法,即以栽接为要求,老树接上嫩枝,自可得嫩枝之滋补以返青,而嫩枝亦可借老树之根核以成长,故可获双补之妙,全双修之美。一旦沦为采战,必至相互摧残,不是一方溃败,便是两败俱伤,此亦自然之理也,要知道双修栽接的目的,切重点在于相互依存,互通有无,不仅在于保精守气,得互补之效,却病延年;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阴阳神气新老交换的方法,以体验宇宙生存,阴阳运化的规律,以法天效地,达到男女双嬴,天人相感,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天地得交接之道,并无终极之限,人能则之,并与之相应而构通之,安有不长生之理。
所以我们谈双修,应该从宇宙观的角度来看待男女的性关系;因为种种原因它与整个宇宙的运行机能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有时候甚至是同步的。所以性不仅不是修道修仙的阻碍,反到是复童得道求仙的不可缺少的基本因素。只有这样,才容易发挥精的原动力与情的催化作用,两性协调,使阴阳成为和谐的整体,故简称阴阳之道。它对人类生命的健康、长寿、延嗣、优生都至关重要,所以它也便成为人道天道两全其美的高招。甚至被誉为天下之至道。
三、关于阴阳双修的目标问题:
1。双修的狭义目标:
双修的狭义目标就是炼元神,以本神(心君)为主帅,以用神(识神)为辅将,元炁与本神烹炼后合成一体为元神。用神为我人思维、记忆、想象、意识等日常致用之神,以及所支配的语言行为、动作等后天形成的局部动态,所以都叫用神,由于它是用意念识心去发挥神的作用的,所以又叫识神。我们在炼功伊始,或双补的炼功阶段里,以识神去发挥其辅导作用是可以的,进入双炼的阶段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本神者,是人与生俱来的原始生命,佛家称“中阴身,是用来统领人的生命的。识神只是心君的一部份,而心君实际上是元神的隐态生命,断除了识神,才能使心君显露而变成元神。所以古仙说:“识神不断,元神不出;狂心一歇,即证菩提。”简言之,就叫“心死神活”。本神初始时虽在隐态之中,实际上时刻都在发挥着作用。如呼吸、心跳、眨眼、感觉、直觉等,都是本神直接发挥作用的动态。所以是〃百姓日用而不知,夫妇之愚,可以与知也〃的常道。也便是“尧舜人也,我亦人也。”的同性。可惜人们都不知自尊自爱,甚至自暴自弃,以至自误。〃当年曾子一声唯;唤醒几多世上人。这就是本神从直觉中突然被唤醒发出的声音,与识神没有丝毫牵连。余如性欲的突发,夫妻感情的滋生,都莫不是本神觉醒初机。能掌握此初机,使本神变为元神的动力。丹法中所淡的时至神知,即此时之喻。阴阳双修的关键之处,便是要严格掌握此机会,使这种突发之神与元炁结合,使他获得壮大与完善,而成为元神。
从这方面说。双修确实要比清修快捷的多。清修者阳气枯萎以至不兴的,虽然也可赖敲竹唤龟(男性)或鼓琴招凤(女性)来加以激发,这便完全出于后天的推动,而产生后天的情欲,与直觉产生出来的阳能,与本神突如其来的醒觉,自不免有天壤之别。是故张紫阳说:“草木阴阳亦两齐,若还缺一不芳菲(直指清修之弊)。初开绿叶阳先倡,次发红花阴后随(直言双修一呼一应之妙)。常道即斯为日用(因为是普通人的日用常经,故尽人皆知),真源反此有谁知(本神和元炁的真源。因此而获得觉醒与反还,是很少有人知道的。时至而神犹不知,岂非白修一场,所以郑重的告戒)。报言学道诸君子,不识阴阳莫乱为(连阴阳之道都不懂,还有什么可乱做的)。”又说:“了了心猿方寸机,三千功行与天齐。自然有鼎烹龙虎,争奈担家恋子妻。”就更清楚的告诉我们,不要轻易放过明明白白的心猿(识神)与本神(直觉)之机,能反复从此直觉之机受益。到三千功行完满时便能寿与天齐,此鼎即指阴阳双修之鼎,龙虎即指阴阳二物,末句的“切莫担家恋子妻,从表象看,似乎很矛盾,实际上这正是直觉的机要所在。也就是说,必须头脑清醒,立定脚根,方能使真龙真虎在鼎中获得烹炼,一旦产生担家的世俗观念,一时被感情冲昏头脑,泪没在妻恩子爱之中就完了。这是万万贪恋不得的。《悟真篇》各诗,隐含双修玄机处很多,不要体会错了。元神既是本神与元炁的结合物,在隐态中互起互伏,一般人自然要被忽过,是得不到元神的。所以修炼元神便是双修的重要目标,修炼元神,也是人自己主宰生命的开始。
2、双修的广义目标:
就是要把我们的目标放得更广阔些,以统揽生命长河的高度来理解,也就是透过双修去感悟生命,体会人生,得入修之门。人们通常都说要性命同修。所谓性命同修者,命即生命存在本体的完善,性即生命存在境界的升华;分而言之,命便是元气活动的能量,性便是本神潜在的本能;性命同修,就是阴阳合一的修炼方法。也就是立志修行,立志主宰自己人生的方法。如心息相依,大定真空等,都可使阴阳和合在一起,使元神获得高度的活跃与完善。
四、双修的特点与阶段性:
双修的主要内涵,就是修炼元神和元气,向生命挑战,它是最初修炼元神或元炁的特殊阶段的特殊方法,也是最初炼精化气最好的必由之路。用之得法,便可使精气神同时得到提炼,很快转入清修的大门。在人的整个修持过程中,绝大部分阶段都是以清修为主的,双修只是其中短暂阶段的一个插曲。这与黄帝彭祖容成等以御女多多益善的说法有根本性的不同。拆穿了说,他们还未完全脱离采阴补阳的窠臼。是与现下世界普渡全人类的一夫一妻制,与双修双补的原则性精神大相径庭,格格不入的。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双修在整个修炼过程中的阶段性。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沉迷孽海,泪没情场,以清醒的头脑,警觉地,客观地正确地对待双修之法。
双修之法的核心,就是利用性交合,达到性高潮时的特殊状态。它具有以下三个非常重要的特点:一是本神的显露。二是百脉的俱开。三是精气的回归。从而认识本神,滋养本神,形成本神觉醒的开端。通过双修之法,会立刻实现本神的自觉,从而烹炼元炁与本神相合而成元神。以上基本上是对修炼有素的人说的。若对普通人来说,双修应是一个较长时期的修炼过程。首先要通过双修对性高潮阶段的把握,达到炼精化气的目的;其次是寻找本神,认清本神最后在双修过程中烹炼元炁的特点。
五、双修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几点作用与对男女双方的要求:特分几点,分别说明如下:
1、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