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活回顾展,将 60万老知青沉睡了多年的斑驳记忆重新唤起。该公司的总经
理陈之明,当年作为一位知青,也曾在广阔天地里洒下过汗水。为了使老知
青有一个重新聚首、畅叙阔别之情的机会,也为了纪念这特殊时代特殊的一
代人所经历的种种艰辛和贡献,同时也给当代青年一个有意义的启发,他向
社会隆重推出了这个意义深远的活动。
消息一经传出,应者如云。不几天,“博利”便收到了大量的珍藏照片,
纪念物品更是千姿百态:农垦时穿着的衣、鞋、帽,使用的工具、餐具等,
从而为展览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有 300 名老知青自愿承担了布展的义务。展
览场地设在广州文化公园内,有4 万多名老知青来到这里作青春祭,多年失
去联系的老战友老朋友惊喜地重逢,抚今追昔,热泪盈眶。大多数人当场留
影,不少人意犹未尽,久久不忍离去。 “博利”与这一重逢的日子将会永远
地留在这数万人的心中。
… Page 205…
11。公关策划如何做到别出心裁
1981年 1月,在爱达荷大学内简·麦伦凯姆芙博士结束了她的实验,一
种新颖的真皮防水处理方法诞生了。采用这项技术,皮革从此可以浸泡水中,
用普通洗衣皂揉洗。麦伦凯姆芙博士立即为她的皮革处理技术申请了专利,
并向制革业的有关人员进行了宣传。
这年 6 月,麦伦凯姆芙博士的全部专利权被亚特兰大制革协会会长塞缪
尔·斯·索贝尔汉姆购买。这位制革行家将麦伦凯姆芙的方式视为制革史上
最为伟大的突破。索贝尔汉姆十分自信,手套制造商定会争先恐后前来购买
他那些经过特别防水处理的皮革。然而,索贝尔汉姆对市场估计错了。
一年以后,一切引发制造商兴趣的努力终归徒然。
直到 1982年6 月,索贝尔汉姆才意识到这一点。与其直接面向厂商,做
徒劳无功的尝试,不如绕过去,寻找一般公众的支持,唯有公众的要求能够
推动厂商行动。
他请公关顾问埃迪·安德鲁斯设计一项方案,向公众介绍这种新产品,
并对安德鲁斯解释说,在鞣革方式面临飞跃、质变的阶段,这种产品应运而
生,其性能超出任何联邦可洗性标准,并且市场上没有类似的产品。手套厂
商之所以对它置若罔闻,仅仅因为他们不肯相信这会是真的。
安德鲁斯返回他的那间狭小的工作室,思索着如何才能使产品扬名。三
天后,安德鲁斯向索贝尔汉姆提出了一个绝妙的方案。
7 月1 日正午,他们在纽约普拉扎饭店驰名的大舞厅内举行记者招待会。
但有别于传统样式,招待会设计得更像一台服饰展览。其间,职业模特佩戴
五光十色的手套,进行展示。这些手套质地、款式、色彩应有尽有,不论贵
贱,都由防水皮革精心制作而成。
除了手套和模特,招待会上最显眼的要算长桌上置放的一排水晶容器—
—盛满了润滑脂、鸡油、巧克力冰淇淋、咖啡、葡萄汁等各种物品。一等展
示结束,每位模特都将手套放进不同容器蘸过,而后再将手套丢弃到大厅正
前方摆放的两台洗衣机内。于是,观众戏剧性地了解了手套洗涤后的结果。
如果全美有影响的时装杂志编辑被邀请到会,那么这台与众不同的手套展览
一定会成为报纸上一条重要新闻。伴随着服装杂志的嘉许,手套厂商的投标
计划将会从四面八方源源不断涌向制革协会……
对安德鲁斯的主意,索贝尔汉姆的反应只有一句话: “棒极
安德鲁斯再次返回工作间,他意识到得通过一封推销信将时装杂志编辑
吸引到展览会上。他知道时装杂志的主编们每天都收到一二十封邀请他们参
加各种活动的信件。有时,一封信意味着参加或不参加两种不同的结果。为
此,安德鲁斯费尽心机,拟定了简洁、动人、富有吸引力的邀请信,换而言
之,一封绝妙的信。
如果不靠这封信,编辑们就不会出席展览,那么埃迪·安德鲁斯的公关
公司如今就会减少一位顾客了。
半个月后,索贝尔汉姆已经在抱怨一刻不息的求购电话了!
… Page 206…
12。怎样做好接待工作
一个组织由于各种关系而来访的人涉及面很广,如采访的记者、协作单
位、股东、上级主管部门、投诉的顾客、社区团体、索取赞助者、参观团体、
远道而来的外宾等等。来访者可能是单个的人,也可能三五成群成为一个团
体。这是一种送上门来的公共关系。公关部能否给予他们热情、礼貌和周到
的接待,做好迎来送往的工作,影响着他们对组织机构的第一印象。
(1)办公室接待
公关部经常需要在办公室接待各种来访者,倾听他们的投诉,回答他们
的咨询,解决他们的问题,或商量、讨论某些事宜。
①对于来访者,无论是何人,首先应以微笑礼貌地表示欢迎,热情招呼
来访者坐下,给来访者端上一杯热茶。然后委婉而迅速地了解清楚来访者的
身份、来访目的和具体要求,以便决定接待的规格、程序和方式。
②对于特别重要的来访者,应由公关部经理亲自出面接待,并立即传报
上级主管乃至最高负责人。一方面,应该按照客人的身份安排对等的接待者;
但另一方面,通常公关部经理也可以被授权代表组织,甚至代表最高负责人
出面接待,可适用于各级别或不同层次的客人。
③对于专业性较强的访问,公关部应立即与有关的专业技术部门联系,
积极引荐有关方面的权威人士,并协助做好一切安排。
④对于新闻记者或意见领袖,应特别谨慎和热情、周到。首先采取合作
的态度,了解清楚对方的意图,但不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的态度;必要的话,
在回答有关敏感问题之前,应向最高层或有关部门请示;在实事求是提供情
况的前提下,尽可能树立组织的正面形象和信心。其次,注意为他们提供各
种便利条件,真心实意地协助他们工作。
⑤对于一般的顾客,应耐心地倾听他们的投诉,热情地回答他们的咨询,
尽可能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让他们带着满意的心情离去。
⑥对于社区代表或赞助团体,在认真考虑他们的要求后,应根据企业的
赞助条例或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利益分别对待,无论是接受、商榷或拒绝,
都应以诚相待而不失礼节。
总之,有针对性地做好接待工作,为组织多交朋友,消除敌意,是一项
既琐碎又重要的日常工作。
此外,公关部门应具备较好的接待条件,如相对独立、安静、舒适的接
待环境,基本的服务设备和用具,供来访者了解情况用的各种宣传性画册、
刊物和资料,送给来访者作留念的小纪念品等。这本身就表达了对客人的敬
意。
(2)群体接待
一般指参观团体。对于有组织的来访者,也应有组织地进行接待。这是
一个融合了交际、宣传、特别节目等形式的综合性活动,除了与 “散客接待”
有不少共同要求之外,还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①注意接待的总体对等。接待前要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参观团体的人员构
成,包括职衔、专业结构,乃至年龄、性别、经历等情况,以安排既少而精、
又大体对等的人员进行接待。这样,既符合礼节,又使接待过程有共同语言
可以交流,避免出现冷的冷、热的热的尴尬局面。
… Page 207…
②注意时间的紧凑衔接。群体接待工作量会有成倍的增加,倘若是一些
大型参观团、访问团,接待工作十分复杂,尤其是时间安排上总有一个定量,
不可能因为这里那里的耽搁,随意地延长总的时间,把一天的安排变成两天,
因而安排要算好提前量和必要的机动时间。
③注意接待的后勤服务。群体接待由于人员的增加,许多单个接待并不
突出的问题,若不注意也会造成很大的被动。如接待场所、会议室,单个接
待比较随意,而群体接待就一定要恰到好处,有的单位甚至暂时没有合适的
场所,也得想办法或事先控制人数,或分批接待;又如代订车船票,单个来
客并不成为问题,一旦人数很多,一下子买不到这么多票,也须早作打算。
总之,后勤服务工作要格外重视,以免挂一漏万。
④注意群体中个别人员的特殊要求。接待群体对象,由于人数众多,各
人情况不一,有经验的公关人员除了了解总体一般情况以外,往往也十分注
意群体中个别人员的特殊要求。这项工作做得好,可以给对方全体人员都留
下深刻的印象;反之,一人向隅,举座不欢,也会影响全团队的情绪。
(3)车站、机场、码头迎送
公关接待工作的 “善始善终”往往表现在车站、机场、码头的迎送环节
上。迎送工作的有关事项如下:
①认真研究客人的基本资料。准确了解客人的名字、相貌特征 (如事先
有照片的话),弄清楚客人的身份、来访目的、与本组织的关系性质和程度,
以及其他背景材料。
②确定迎送规格。根据以上资料,结合本组织的具体情况,确定迎送规
格。对较重要的客人,应安排身份相当、专业对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