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郝万山讲伤寒论-第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这种里气失常,我们遇到了多次。前面我们遇到的桂枝汤适应证的干呕,麻黄汤适应证的呕逆,还有,不大便,头痛有热,如果小便清长的,知不在里,仍在表也。有不大便,里气升降失常的表现,可以有干呕,可以有呕逆,可以有不大便,可以有下利。
  所以这个“必自下利”这个阳明病,显然不是阳明里实,这个时候怎么办?自下利是阳明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它提示了什么问题呢,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占据了优势,因此也就提示了阳明表证,阳明经表证偏重。这段话大家再琢磨琢磨,太阳阳明合病兼有喘而胸满的,肺气不利,提示了太阳表邪偏重。太阳阳明合病,合并有自下利的,提示了胃肠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经表邪气偏重,所以这时候不再用麻黄汤,而用葛根汤来治疗。葛根这个药,本身就是一个走阳明经的药,用葛根汤来治疗。
  接着往下看,33 条,“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这个“但呕”里气升降失调,里气上逆的就是呕,里气下降的就是利,或者利或者呕,病机都是一样的,都是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里气升降失常,这时候用葛根汤解二阳经表之邪,加半夏,兼以和胃降逆止呕。为什么下利的不加药,有呕吐的要加一个半夏?当然原方里还有一个生姜。这是因为葛根也有升阳止泻的作用,所以二阳经表受邪,里气升降紊乱出现自下利的,直接用葛根汤,不用加药。不下利,但呕者,那是胃气的上逆比较明显,方子里原有生姜,再加半夏,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我们学完这段之后,要注意几个方证之间的雷同。
  首先是葛根汤和桂枝加葛根汤之间的相似的地方,都有项背强几几,都有恶风寒,只不过一个是有汗的,我们用桂枝加葛根汤;一个是无汗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这是注意这两个方子的鉴别。
  第二个要注意的是,葛根汤治疗二阳合病和麻黄汤治疗二阳合病之间的区别。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的用麻黄汤;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用葛根汤。所以我们不能把葛根汤看作是麻黄汤的加减方,我们只能说是伤寒兼证。
  伤寒兼证的第一个方证,是葛根汤证和葛根加半夏汤证,我们就谈完了。
  下面我们看第二个方证,大青龙汤证。
  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在《伤寒论》中见于第38 条和39 条。
  先看第38 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这里的厥逆就是指手足厥冷,《伤寒论》中的厥逆,作为一种症状,就是指手脚发凉,手足厥冷。这里的筋惕肉瞤,惕是动的意思,瞤也是动的意思。瞤的本来意思是眼睑跳动,《说文解字》,“瞤,目动也”,就是眼睑跳动。在这里,“筋惕肉瞤”,引申为全身肌肉的不自主的跳动,“此为逆也”,逆者,错也,误也。你看这条有两个逆,前面的厥逆是手脚发凉,后面的“此为逆也”,逆是错的意思,误的意思。这是38 条。
  39 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主之。”
  我们为什么把这两条联合起来看呢,就是这两条的开头,太阳中风,脉浮紧,中风应当浮缓吗,它却是脉浮紧,39 条原文的开头,“伤寒脉浮缓”伤寒应当脉浮紧,它却是脉浮缓。怎么解释这个问题,历来是伤寒学者争论的一个焦点。明代的方有执,他根据《伤寒例》中的话,根据孙思邈所说的话,提出了这样的观点,《伤寒例》说过这样的话,“风则伤卫,寒则伤营”,孙思邈对这一段话,又进一步加以引申发挥,到了方有执呢,则说风则伤卫,是桂枝汤证;寒则伤营,是麻黄汤证;风寒同伤营卫是大青龙汤证。
  也就是说,“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是后世医家把这话都习惯了,“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成了顺口溜了,意思是说,风为阳邪,卫为阳气,同气相求,风邪容易伤卫阳;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同气相求,寒邪容易伤营;如果既有风伤卫的表现,这就是风寒同伤营卫,也就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解释38 条和39 条开头的那段话,太阳中风是风伤卫,脉浮紧是寒伤营,39 条伤寒是寒伤营,脉浮缓是风伤卫,似乎是天衣无缝,恰如其分。而且方有执打乱了《伤寒论》原书太阳病上中下三篇的原文次序,他把所有的风伤卫和桂枝汤,以及桂枝汤的加减方相关的这些方证,叫做太阳上篇;把和麻黄汤、麻黄汤的加减应用和伤寒有关的方证,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中篇;把和大青龙相关的这些方证,归纳为一篇叫做太阳下篇,所以方有执不仅把风伤卫、寒伤营,风寒同病大青龙这种学术观点明确地提出来,而且用这种观点重新整理,划分太阳病三篇的原文。这就是在《伤寒论》的学术史上有名的三纲鼎立学说。方有执倡导于前,喻嘉言附和于后,然后有一大群学者跟着支持这种学派。
  可是我们今天来看,这种说法和临床实际,是不是相符合。
  我们在讲太阳中风证的时候,我们说风阳伤卫阳,卫外失司,风主疏泄,使营阴外越而为汗,汗出伤营,怎么能说风阳之邪只伤卫而不伤营呢?说它是卫强营弱,营怎么弱的啊,风邪伤营阴造成的,汗出伤营造成的,所以太阳中风证不仅仅是风伤卫,风邪也不单纯是伤卫,也伤营。
  对太阳伤寒来说,我们说寒为阴邪,最容易伤阳气,怎么能不伤卫阳呢?寒为阴邪,寒邪闭表,卫闭营郁,外闭卫阳,内郁营血,外闭卫阳导致了无汗、发热,内郁营血,寒主凝滞,寒主收引,使气血涩滞,经脉拘挛,而出现了全身的疼痛,所以寒既伤卫阳,也伤营阴,因此我们今天不再提倡“风伤卫,寒伤营”的这个学说了。
  那我们怎么解释38 条、39条的伤寒脉浮缓,中风脉浮紧的呢?我们刘老师是这么说的,说第38 条太阳中风,你把这中风看成是伤寒的互词。我们也不说是张仲景写错了,或者是别人抄错了,它就是这样子,你就不要去纠缠它是中风还是伤寒了,看成是伤寒的互词就可以了。互词,中风是伤寒,伤寒是中风,这就是互词,你就把它看成是伤寒就行了,重点是看它的症状表现,“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 这是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特征,所以它就是伤寒。下面一个最关键的症状,“不汗出而烦躁”,不汗出是寒邪闭表的特征,烦躁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所以“不汗出而烦躁”的,这个“而”是表因果的,和麻黄汤证的那个“无汗而喘”的而意思是一样的,因为不汗出才导致了阳气内郁,阳郁的结果,郁而化热,郁热扰心,才出现了烦躁。
  所以,大青龙汤适应证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汗出而烦躁。这个热在什么地方?如果热在胃的话会出现口渴,现在它没有提口渴的事情,热不在胃;热在肺的话它会出现喘,现在没有出现咳喘,所以热不在肺。应该说热弥散在体内,还没有固定到一个脏器。如果说影响了脏器的话,主要是郁热扰心,所以热弥散在体内。
  这正像一个房间,把门窗紧闭着,房间有许多人,甚至还开头暖气,温度就会逐渐逐渐升高,你说人个热在什么地方?整个房间都是热的,这种情况怎么降温呢?开窗户通风。所以不汗出而烦躁,阳气郁在体内化热,热邪弥散周身,所以治疗这种热只能是发汗,用大青龙汤来治疗。
  大青龙汤这张方子,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麻黄用了六两,是麻黄汤中麻黄剂量的一倍。因为这个证候,寒邪闭郁比较严重,不重用麻黄就不足以开表发汗,所以要重用麻黄。可是在里已经有了里热,所以要加石膏。
  我在这里顺便要说,汉代一两等于多少克?等于15。625 克,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 克,汉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0 克,怎么知道的,看文物啊。我们北京历史博物馆就藏着一个汉代的铜权,那是张仲景在世的时候,当时汉代的国家的农业部叫做司农铜权,按照当时的权的系列,它应当是重12 斤,我们今天拿了一约,除以12,等于250 克,所以汉代的一斤就是250 克,汉代的斤和两的进位是16 进制,16 两等于1斤,所以它的一两等于15。625 克,我们为了换算方便,就是汉代的一两是15克。
  对大青龙汤来说,它的剂量是几次的治疗量呢?我们看服法,“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是三次治疗量,吃了一次以后,出了汗,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这样的话,麻黄用了六两,一次的量是多少呢?30克,麻黄一次的量是30 克,桂枝用了二两,一次的量是10 克,甘草二两,一次的量是10 克,杏仁40 枚,我上午说了10 枚杏仁大约是4 克,现在40 枚大约是16 克,16 除以3,5 克的杏仁,生姜3 两,一次15 克,一次治疗量是15 克,大枣10 枚,这是三次量,一次量大概是3枚吧,“石膏如鸡子大”。
  我们今天的杂交鸡的鸡蛋很大,有的大的鸡蛋有60 克左右,汉代没有杂交鸡,鸡蛋都是那小小的笨蛋,苯鸡的蛋,土鸡的蛋,在台湾叫土鸡,在我们大陆叫笨鸡,笨鸡下的蛋就叫笨蛋。这个笨蛋很小,一个也就30 克左右,所以这里的石膏用的量并不大,那么大一块儿石膏,也就是三四十克吧,分三次来吃,那一次就10 克左右,石膏用的量不多,麻黄的量远远大于石膏的量,所以它是以寒邪闭郁肌表为主,寒大于热,加一点石膏来清里热。这个方子的特点就是重用麻黄,启闭发汗;轻用石膏,兼清里热,这是它的特点,治疗不汗出而烦躁。
  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