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你能够自由自在地驱使外物的时候,你就是大彻大悟的人了。
禅的真谛,就是要超越声色纷纭的外部世界,在滚滚红尘中,保持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庄子》说:“君子不役于物。”君子不会被外物所奴役,不会成为外物的奴隶。
只是,这样的君子,在今天如凤毛麟角,实在是少之又少。今天,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要想不被外在的事物所奴役,没有非凡的定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第24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3)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为外物所累,并因此而变得平庸,变得世俗,变得污浊不堪。
苏辙说,人生在世,如果能够“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黄州快哉亭记》)适度的物质需求,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但过分地追逐外物,就会被外物所奴役,成为外物的奴隶,就伤了本心本性。
怎样才能摆脱“以物转我”的处境?
出路只有一条,这就是“以我转物”。
“以我转物”,就是以“我”来转变外在的事物,从被外物奴役的状态中解脱出来,驾驭外物。
你如果被房子所奴役,你就成了“房奴”;你如果被功名所奴役,你就成了“官奴”。这就是“以物转我”。
当你“以我转物”时,就可以从房奴、官奴的角色中解脱出来,不论房子大小,都会过得舒坦;不管官位多大,都会活得自在。
【满屋的月光】
按照国际通行的看法,月收入的1/3是房贷按揭的一条警戒线。一旦越过这条警戒线,将出现较大的还贷风险,并且会影响到生活的质量。
根据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有91%的买房者是按揭购房,其中,有32%的人,月供占到了总收入的50%以上。由于背上了沉重的还贷包袱,生活质量大幅下降,这些人不敢娱乐,不敢旅游,担心银行涨息,担心生病失业,更不要说腾出时间好好享受生活了:
单身房奴说:“父母替我养房子,谁来替我养父母?”——在当代社会,年轻人通过高考进入了大城市,毕业后留在上学的城市工作,两年后由父母和亲朋好友协助,凑足了房子的首付款,就开始了城市“负翁”的生活。在年轻人中,这种生活状态越来越普遍。
已婚房奴说:“养得起房子,就养不起孩子。”——三十岁到四十岁正是一个人人生和事业的稳定期,但房价的飞涨,使这批人买房后面临着更大的生存压力:房贷、医疗、子女的教育费用和父母的养老费用,几乎压得他们难以喘息。买房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丁克家庭的出现。
那么,富有阶层是不是就可以不当房奴了呢?也不尽然。在西安秦岭北麓终南山脚下,建有一些高档别墅区。这些房子的售价,大多在300—500万元左右。购买这些房子的,多是成功的企业界人士。但根据统计,这些房子的入住率不到20%,大部分人仍然在拼命地工作,去挣更多的钱,去买更大的房子。
有人把目前这个阶段的中国人分成两类,一类是稳稳当上了房奴的人,一类是想当房奴而当不上的人。想当房奴而没有当上的人,固然不幸;但已经当上了房奴的人,更是不幸。 因为,他们从房奴,升级到了更高级别的奴才,比如,车奴、色奴等等。
在一个电视节目秀中,当主持人问台上的几个女生理想中的对象是什么样子时,她们的标准是“有房、有车”,甚者在这两个前提下,“有老婆”也可以接受。
这就是迷己逐物、逐物迷己的悲哀。在这个时候,我们迷失了自己,我们的心被房子等外物所填充、占据,整个人成了外物的奴隶。
其实,我们原本可以活得轻松一些的。只要把握好其中的尺度,打开心灵,惬意的凉风,美丽的月光就会流泻进来。而这些大自然的恩赐,本来就是“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的。
一个垂暮之年的老和尚,临终时想把自己的衣钵传给弟子。他有三个弟子,悟性都很高,这让老和尚一时很难抉择。
在一个月色清亮的夜晚,老和尚感觉到自己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该到选定继承人的时候了。
他叫来了三个弟子,每人发了一枚铜钱,让他们每人出去买一样东西,看谁买的东西既便宜,又能填满禅房。
大弟子和二弟子拿到铜钱后,就出去了。最年轻的那个弟子,仍然端端正正地在一旁打坐。
过了一会儿,大弟子回来了,他告诉师父,用铜钱买了几车干草,可以填满禅房了。
老和尚听了,摇了摇头。
接着,二弟子也回来了。他从袖子里取出一支蜡烛,把它点亮,烛光照亮了整个禅房。
第25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4)
老和尚露出了满意的神色。同时,把眼光扫向了他身旁最小的弟子。
只见这个弟子慢慢地起身,将铜钱还给了老和尚,双手合十,说:“师父,我买的东西就要来了!”
说着,他“噗”地一声吹灭了蜡烛,禅房顿时显得一片黑暗。
弟子将手往门外一指,说:“师父您看,弟子买的东西已经来了!”
大家向门外看去,只见一轮满月,硕大无比,悬挂在天上。
水一样的月光涌进了禅房,禅房里洒满光辉,一片透亮。
老和尚惊讶得半晌说不出来话,眼中流下了喜悦的泪水。他脱下了袈裟,轻轻地披在了弟子的身上。
原来,从“以物转我”到“以我转物”,竟是这样简单——
只要你拥有一颗喜悦自在的心,不论你走到哪里,都有清亮的月色,都有我们的穹庐和家舍。转化的关键,就在一念之间!
【归去来兮·鲈鱼脍】
小说《官场现形记》中有一段描写,说一个人做官做上了瘾,临死前躺在病床上,已经进入了弥留状态,这时他的心里只有一个意念:“我还在做官!我还要过官瘾!”
于是,他让家人打扮成两个副官的模样,站在房门口,拿出旧名册。一个副官念道:“某某大员驾到!”另一个副官念道:“老爷欠安,挡驾!”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像《官场现形记》描写的那样,做官做成了官迷,离开了官位就几乎活不下去了,受不了“门前冷落车马稀”的事实。这些人一旦从官位上退下来,就会发闷、发慌,一夜这间,会满头白发,甚至憋出了病,送掉了命。很多人做官成瘾,也因此上演了一场又一场闹剧。
2008年2月4日,凤凰卫视“锵锵新春闹斯卡”节目播出。荣获2007年度“闹斯卡”最猛导演奖的,是某市委一位主任导演的“大阅兵”。
2007年,某市某书记非常光荣地代表人民群众到外地开会,当他载誉归来的时候,市委办公室主任以大班底大制作,为这位书记献上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在这场盛况空前的欢迎仪式上,彩旗招展,人山人海。充气的巨型拱门上写着欢迎某书记“载誉归来”的标语。街头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欢迎队伍中有学生、教师、工人、农民、公务员、警察、企业家、医生、护士等等。某书记神采飞扬地检阅欢迎队伍,向大家挥手致意,众人昂首挺胸地行注目礼,一时间,“首长好”,“同志们好”的应答声此呼彼应。某书记在亲切友好气氛中,和人民群众的代表分别握手……
全片场面宏大,阵容豪华,对白感人。经过“锵锵三人行”五名在场佳宾的评选,此次“大阅兵”不负众望,获得了新春“闹斯卡”最猛导演奖。
不仅处在权力中心的人士如此,就连在佛门中修行的人,有时也未能免俗。杨澜在参加厦门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成立大会上,曾提到过一件事,说自己收到过一张和尚的名片,那个名片上用括号印着“享受副局级待遇”这几个字,这让杨澜感到非常的震惊!
这是热衷于功名权力的例子。在历史上,陶渊明的挂冠归隐采菊东篱,张翰的秋风鲈鱼辞官归乡,则是从容淡定地从官场全身而退的典范。
陶渊明四十一岁时,当了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县令。一天,衙役来报:郡里要派督邮到彭泽来视察。陶渊明知道,那个督邮是个专门依附权势、阿谀奉承的乡里小人。陶渊明想到自己要穿戴齐整、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心里实在不情愿,他没法忍受这种状况,说:“我怎么能为了这区区五斗米的俸禄,就向卑鄙小人折腰鞠躬呢?”于是挂冠而去,乘船离开了彭泽。
这以后,陶渊明在家乡过着悠然自得的隐居生活。他每天喝喝酒,写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文学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归去来辞》、《归园田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等等,都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佳作,千古以来,流传不衰。
晋惠帝永宁元年(公元301年),在朝为官的文人张翰,看到秋风吹黄叶,纷纷飘落,感叹世事无常,官场艰险,就用思念家乡的莼羹、鲈鱼脍为借口,从洛阳辞官返回故乡,在南湖游玩钓鱼,吟诗作画,不亦乐乎。
第26节:四 做自己的主人(5)
表面上,他是在思念家乡的鲈鱼脍,实际上,他真正追求的,就是这份超然物外的逍遥。《晋书》中记载张翰辞官时感叹说: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邀)名爵乎!
这分明是另一个活脱脱的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辞了县令不做,把酒西风,采菊东篱。张翰也同样挂冠而去。家乡的鲈鱼脍,成了他放弃仕途、回归自由的触媒。
在历史上,有人不爱江山爱美人,这已经够离谱了。张翰更是另类,他不爱官位爱美食,为了一碗鱼汤就扔掉了高官厚禄。但是,张翰的这个举动,却留给了世人无穷无尽的回味。
在禅学里面,不为官位所转的最著名的人物,就是释迦牟尼。他放着王子不做,放着王位不去继承,在一个半夜时分,偷偷地翻出了城墙,刻苦修行,思考着人类心灵痛苦的原因,并终其一生都在寻找解决人类心灵痛苦的方法。中国禅的创立者六祖慧能大师,也继承了这样的风骨。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