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宪法草案,戴高乐本人也时时参加讨论。到8月14日,新宪法草案即公诸于世,准备9月28日,议会暑假结束前的一个星期交付公民投票。
新宪法草案的特点,首先是扩大总统权力。它赋予共和国总统国家元首、三军统帅和共同体总统的权力。总统任期长达七年,可以连选连任,只有两院都以三分之二的多数通过才能弹劾。总理不再由议会产生,而由总统直接任免,无须议会同意。内阁部长由总统根据总理的提议任命。总统有权主持召开国务会议,签署法令,批准国际条约,可以不经内阁附署,单独采取某些重要行动,如解散国民议会、将重要问题直接提交公民投票等。特别是宪法第16条规定,〃当共和国制度、国家的独立、领土的完整、国际义务的履行受到严重和急迫的威胁,宪法公共权威的正常发挥中断,总统有权根据形势需要采取各种措施。〃这就使法国总统权力骤然膨胀,这在法国历史上是少有的。
新宪法草案对政府的权力加以明确规定,政府成员均由共和国总统任免。〃政府成员不得同时担任议员职务〃。议员一旦被任命为部长,就得辞去议员职务。此举使政府的实际结构非议员化,政府得以摆脱议会党派的限制,提高政府对议会的权力。新宪法还改变了以前只有议员才能直接进入政府任职的陈规,有利于从议员之外挑选部长,而且有可能改善政府自身的素质,提高效率。
新宪法草案对议会的权力做了诸多限制。虽然议会仍然拥有立法监督的权力,但有许多立法要受到总统、政府和宪法委员会的限制。新宪法规定所有的法律都要由议会通过,但又规定总统有权越过议会把议案直接提交公民表决,议会因为立法或监督政府的某些事项而影响政府权力时,政府可以阻碍投票,使法案无法通过。当政府和议会出现分歧时,总统可以解散议会,或使议会无限期休会。在议会的议事程序中,戴高乐最讨厌的议员对政府提出质询的权力被取消了,并对弹劾和信任投票规定了严格的条件和一套繁琐的程序。新宪法草案还对议会两院的关系做了调整,第四共和国时,参议院的权力大大低于国民议会的权力。现在,两院几乎享有同等的立法权,当总统未能行使其职权时,也不再又国民议会议长担任,而改由参议院议长担任。这样,可以使两院保持平衡,相互制肘。
总之,这部宪法草案代表了一场极为深刻的法国政治变革,它使共和国总统拥有广泛的行政权、内阁成员任免权、立法权,以及撇开议会单独行动的〃特别权力〃,并大大限制了议会的权力,尤其是使行政权从立法权中独立出来,终结了自法国大革命以来议会居于权力核心地位的传统,使法国从一个议会制共和国向总统制共和国演变。
9月28日,法国公民投票以79。2%的绝对多数通过的新宪法。民意调查显示,有将近一半的公民根本没有看过新宪法文本就投了赞成票,在看过新宪法的公民中大部分人对总统制与议会制的区别不甚了了。但他们已经厌倦了第四共和国没完没了的政府更迭,希望有戴高乐出来第二次挽救法国却是真诚的,他们信任将军,所以投了赞成票一个国家的延续上百年政体,就这样被一个人的威望和意志决定了。
新宪法被人民接受就等于戴高乐再次被人民接受,三个月后,戴高乐以同样的多数79%当选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首任总统。
第二年1月8日,戴高乐驱车前往总统府就职。
前任总统勒内·科蒂用这样话来迎接他 :〃第一个法国人现在成为了法国第一人 。〃随后,两任总统并肩乘一辆敞篷车前往凯旋门,履行向无名烈士致敬的例行仪式。在从爱丽舍宫到凯旋门的路上,挤满了成千上万夹道欢迎的群众,他们大声呼喊:〃戴高乐万岁!〃法国人民终于第二次〃发现〃了戴高乐。
在这个狂热的场面中,他一言不发,高举双臂,用他那著名的大〃V〃字形动作回应人民的欢呼,他那冷峻而高傲的表情充分说明,他还是一个独裁者,一个两次拯救了民主的独裁者。
八
谁将陪同戴高乐一起返回爱丽舍宫呢?这将意味这他在将来会大受戴高乐宠爱。
第五共和国首任参议院议长莫内维尔、国民议会议长沙邦-戴马尔、政府总理德勃雷除了总统以外法国最有权力的三个人物、将军身边最著名的三个追随者、第五共和国的三大开国元勋,都用渴望的眼神看着戴高乐。
将军的目光从他们身上扫过都没有停留。他却向无官一身轻的蓬皮杜招手:〃你陪我到爱丽舍宫去。〃
〃我?〃不爱抛头露面的蓬皮杜显得有些吃惊。
〃是的,你。〃戴高乐坚定的点点头。
众人用惊讶的目光看着这一幕的发生。目送着蓬皮杜与戴高乐坐车远去,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同时掠过莫内维尔等三人的心头。
〃岂有此理!这个无名小卒居然……〃性子冲动的德勃雷忍不住要破口大骂。
〃算了。〃沙邦-戴马尔劝止住他,〃将军是不想在我们中间表现出偏爱。〃
〃不,〃冷静的莫内维尔摇头说道,〃蓬皮杜将是下一任总统。〃
三个人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凯旋门……
半个小时以后,戴高乐在蓬皮杜的陪同下回到爱丽舍宫。刚进门,就接到了老朋友丘吉尔的贺电:
〃祝贺您当选为法兰西共和国的总统!愿法国今后在您的领导下,从此走向更加富强、更加伟大!〃
看着丘吉尔的贺辞,戴高乐冷峻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竟然忍不住哈哈大笑,拍着蓬皮杜的肩说:〃你看,你看,这个英格兰老头子终于对我心悦诚服了!〃
后记:不同的政体
戴高乐辞去总理职务,归隐十二年。要争的无非两样东西:总统制还是议会制的问题,多党制还是两党制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戴高乐以及他领导的政治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影响。
一,总统制和议会制
按照传统的概念,议会制国家,总统没有实权,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是国家总理,对立法机关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在总统制国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政府无须对议会负责。
这两种制度的主要差别是行政权利的归属,即行政权力是独立的还是依附于立法权力。戴高乐所以倡导总统制,很大的原因就是追求行政权力的独立。
最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是美国,最典型的议会制国家是英国。它们同时也分别是这两种制度的发源地。英国的议会制是在与国王争夺国家权力的过程中发展出来的,它根据代议制民主的理论,奉行〃议会主权〃原则,由民众直接选举的众议院处于权力的中心地位,政府对议会负责。但作为英国原殖民地的美国,则发展出完全不同于英国的总统制政体。在1781年北美解放的13个殖民地代表们在一起开会制定宪法的时候,他们谈论的最多的不是怎样发挥民主,而是怎样限制民主,因为这个时候民主已经是无须谈论的原则了,正如本书《民主社会的基石》中所言,在他们眼中,权力没有分立或权力不受限制的民主是可怕的民主,必将带来〃多数人的暴政〃。他们当时主要考虑的不是防范个人独裁,而是要限制民主选举产生的议会的权力过分扩大,因为立法权在三种权力中地位非常突出,行政机构必须根据它的决议行动,司法机关也必须根据它通过的法律判决。为此,他们主要采取了两个措施,一个是一种全新的两院制。英国的参议院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权力都掌握在众议院,而美国宪法授予了参、众两院几乎平等的立法权力,并且可以相互审查对方通过的法案,参议员按每州两个议员名额选出,众议员则按人口比例划分的选区选出。这样,就在三权分立的范围内再将立法权加以分立和制衡。第二个措施就是强化了总统的权力,总统掌握行政权,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有权组织政府,无须对议会负责。所以他们最后选择了总统制,认为总统制是一种比议会制能更好的平衡国家权力的制度。
当然,采用总统制政体还有一个原因,就当时是各州之间联系过于松散,不像一个国家,一个掌握实权的总统可以比议会更好的维护国家的统一,一个具体的个人的形象比一个抽象的议会更能让国民感到国家最高权力的存在,更能把国民对国家的感情连接起来。对于这种思想,伯恩斯在他的《领袖论》中讲得非常形象:
〃在儿童形成国民意识时,发现总统的地位甚至比街头看到的警察还高。总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个人形象,简直就是孩子们眼中的上帝。他们看到的政府机构首先是个人化的,一位小学生就说:'政府就像总统,但是,它又不完全是总统。'……
'朱迪,你知道政府里都有什么人吗?'
'知道,有总统。'
'你知道总统什么?'
'嗯,这个……噢,天哪,他……,啊,制定法律,还有……,对了,他总想把事情办好。'就这样,总统帮助孩子们弄懂了政府的含义。〃
根据伯恩斯的分析,孩子们国民意识的发展,首先是把它具体为一个人总统,然后是行政机构,然后是议会和法院,最后才能理解完全抽象的〃国家〃的概念。就像我们小学的时候学那篇课文《毛主席在延安》,当时唯一关心就是毛主席和朱总司令,谁大?而被告知毛主席最大的时候,就感到心满意足了。直到初中,才对政府和军队的关系有了了解,而到了高中,才能明白党和政府又是什么关系。所以,从人的心理发育上来分析,一个掌握实权的总统,对于民族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