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过努力,我在新浪网UC频道策划并亲自主持一档“名流专访”栏目,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同各路明星零距离过招。因为还是特别欣赏毕淑敏,所以第一期嘉宾我就请了她。毕老师其实是一个平易谦虚,很好打交道的人,她的笑容跟她的作品一样极具亲和力。节目中我们面对面坐在一起,很随意地聊着,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在叙旧,好不痛快!因为这次是我的“处女访谈”,毕老师又是我最喜欢的作家之一,所以节目中我还精心设计了一个“毕淑敏作品网络演播会”,看得出来,她本人对这创意也比较满意。在这种融融的默契氛围中,我不知不觉走神了,想想三年前毕老师对我见面要求斩钉截铁拒绝的严厉态度,实在是因为当时的我太任性,太难缠,太无理取闹了,脾气再好的人也受不了。
节目结束后送毕老师回家的路上,她突然问:“小玮,你以前是不是跟我打过电话呢?”
“没,没有啊,我……没……没打过啊!”我在装蒜。
“咦?很久以前好像也有一个叫小玮的人给我打过电话,不是你呀?那可能是我记错了吧。嗯,记错了,不好意思,老了。”毕老师自言自语,若有所思。
我在她面前撒了一个谎,因为不想破坏当时的良好感觉。
又回到了文章开头关于偶像与粉丝的关系。相信每个人生命的过程中,都会有一段经历可以在某一个人的某部作品里找到共鸣,或者是书或者是音乐。偶像的妙处就在于他(她)能制造一种广泛传播的东西来结集与之匹配的人群,形成精神上的集体互动,这种广泛传播的东西同时也充满了专属的私密感。但粉丝们千万别苛求偶像与自己在现实生活中也是一对一的专属私密关系。他们提供给公众的资源放之四海,我们只需去领略那符合自己口味的一份就够了,如果单独向偶像索取额外的东西,最后难免要失望的。
被欣赏的公众人物,也是普通人,他们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局限。黄宗江先生说过一句话:不打扰便是最大的尊重。我们在理解并尊重偶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努力提升自我的空间和价值,这样如果某一天真的单独同他们交流,我们则会有一份宠辱不惊的坦然,肯定发挥得更好。即便永远不照面,至少也能默默地以独立对等的心灵姿态想自己所想,爱自己所爱。是粉丝,就要把自己给煮熟了。
虽然几年前那次走火入魔当粉丝的故事也是我人生中一段美妙的小插曲,回味无穷。但从现在开始,我宣布——坚决做一个成熟的粉丝。
也曾被秋雨淋湿(1)
读高中的时候,我偶尔从一本书上接触到余秋雨这个名字,当时感觉名字很好听,读起来很上口。可马上我又对这三个字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因为此书是这么介绍的:余秋雨,当今文化散文的霸主。我把印着“霸主”两字的这页拿给身后的黄健美同学看,她一声没吭,翻了一个白眼,是不屑还是抗议,我不知道。
后来我的班主任上课时又提到余秋雨,他当时是这么说的:“一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你能想象他埋头解数学题吗?你能想象他挑灯读余秋雨吗?”看样子,班主任对余秋雨的评价还比较高啊!
再后来是听说青歌赛邀请余秋雨做综合素质评委,我记得以前青歌赛的综合素质评委一直是词作家阎肃的,就是那个憨态可掬的老头儿,这次换成余秋雨,引起了很大的轰动。爸爸说余秋雨是个教授,是原上海戏剧学院的院长,还蛮有水平,散文写得很好。果然,青歌赛结束后,观众们对他在节目中的表现评价不低。
真正看到余秋雨的散文作品,还是在一次语文月考上,阅读所选篇文是他的《垂钓》,写了一胖一瘦两老头在海中垂钓的故事。瘦老头不苟言笑,很执着地等待大鱼的上钩却毫无收获;胖老头乐乐呵呵,很开心地专拣那些小鱼小虾下手,一钓一个准儿。等胖老头收起自己的战利品得意地回家时,瘦老头依旧岿然不动,稳抓鱼杆,与无垠的大海对峙着。作者总结,这两位老人各有追求,各具象征,胖的代表物质,瘦的代表精神。我当时毫不怀疑自己遇上了一篇好文章,语言考究,寓意深刻,看来余秋雨还真有两下子。
没过几天,我就跑到学校门口的“博士书屋”,订了一本听得最多的《文化苦旅》。我拿到书的那天,正好碰上放假,于是就在家疯狂地阅览这本散文集子。《道士塔》、《白发苏州》、《阳关雪》、《三十年的重量》、《风雨天一阁》、《废墟》……读起来一气呵成,篇篇精彩,就是不想放下。以前学过那么多作家的作品,都没有见过这种气势恢弘规模庞大的文章,特别那篇《上海人》,简直是神来之笔,把整个上海的风貌和上海人的精神状态写绝了。我就像发现了一片新大陆,才明白文章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呀!当时正值考期,我放学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是复习课业,而是看《文化苦旅》。
看完《文化苦旅》还感觉不过瘾,赶紧跑到“博士书屋”又订了两本余秋雨的书,分别是《山居笔记》和《霜冷长河》,都是正版的噢!《山居笔记》比《文化苦旅》更成体系更浓重了,都是由《一个王朝的背影》、《流放者的土地》、《苏东坡突围》这种华丽的、大片式的、航空母舰式的文章组成。我已经由在家看发展到在学校、在课堂上看了。记得有一天上政治课,可爱的政治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激情飞扬,而本人却埋着头阅读《山居笔记》中我最喜欢的那篇谈小人的《历史的暗角》。坐在我后面的英语课代表陈燕同学好奇地拍拍我,我神秘兮兮又得意洋洋地反过头去:“陈燕,今天我要跟你分析分析小人这个话题。听好了啊,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大群重要人物,肯定被我们历史学家忽视了,这些人不是英雄豪杰,也不是元凶巨恶;他们社会地位可能很高,也可能很低;他们可能是文盲,也有可能学者……”全部照背余秋雨的话,于是,老师在台上讲,我在台下讲。
等我差不多把余秋雨几本主要著作都看完,已经到了高三暑假。在这个过程中,除了听到外部对余秋雨很多溢美之词外,也隐隐约约零零星星听到了一些负面言论,当时我并不以为意。因为什么东西有正面意见就会有反面意见,有褒就有贬,有捧就有棒。可当我无意间在书店看到一本《余秋雨批判丛书》,翻开才知道,原来这么多人在骂他,有专家、有教授、有记者、有名人、还有无名小卒,一篇又一篇充满火药味的文章,铺天盖地,原来批判余秋雨已经蔚然成风了呀。不过,我当时个人立场还是坚定不移地站在余秋雨这一边,原因很简单,他写的很多东西的确相当不错,的确有很多人写不出来,包括批判他的人。枪打出头鸟,这个世道嫉贤妒能者大有人在!
也曾被秋雨淋湿(2)
接着,我把这种内心维护余秋雨的心态带到了大学里。开学报道第一天,我拎着行李走进自己寝室,就看到室友在入神地看余秋雨的书。开学一周之后,众室友去逛地摊盗版书市,余秋雨的书也是卖得最火的。看样子,大学生并没有因为余秋雨被过多地批判而对他作品敬而远之。尽管网上骂他骂得更凶更狠更热烈,甚至翻出他的老履历,说他历史不清白,曾经是文革写作组成员。这一切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反正他本人是不承认的。在众多批判文章中,火力最猛的算是余杰洋洋万言的《余秋雨,你为何不忏悔?》,我下载看完后,迅速对余杰产生反感,文章通篇都充斥着暴力语言,余杰年纪轻轻为何如此法西斯?而且小余对老余的发难使他迅速获得名声,真是一个投机分子。我当时一怒之下,很幼稚地写了一篇《余杰,你为何不闭嘴?》,也有两万字呢!
余秋雨对这些批判,也零零星星有一些回应。从言辞上看,他有点生气了,而且越来越生气,甚至有点怒了。那本《霜冷长河》,大部分都在谈名誉,谈小人,谈谣言,似乎不像一本散文,而更像他发泄胸中不满的一块阵地。他有点冲动地把批判他的人归结为“文化盗贼”,还用稿费悬赏能拿出证据证明他历史不清白的人,这样非但没达到预想效果,反而掀起一阵更狂烈的批判浪潮。后来,余秋雨出了一本封笔之作、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第一时间购得并利用暑假全部读完。他的苦难经历令我感佩,他写父亲的部分让我动容,可他回应批判的态度更加坚决,更加情绪化。书中专门对伪精英文化、羞耻感麻木和大批判情结作了大篇幅阐述,这与他后来在凤凰卫视主持的《秋雨时分》一脉相承,很明显就是在比喻那些批判他的人。他时常对一个话题进行入情入理分析的时候,讲着讲着就又联系到自己了,我现在甚至认为他不该在公众节目中,过多地渗透自己私人化的东西。不过,话说回来,由此也可知他受到的委屈确实不小。前一阵子看央视《面对面》节目,王志仍然不改他那咄咄逼人绝不放过的作风,而余秋雨老师却一改传说中的情绪化态度,虽然神情透出一丝丝无奈和憔悴,但从头到尾有问必答,从容不迫,坦诚面对,情理交融,展现出了大家风范。相信看过这期节目的观众,心中肯定会对他有新的看法。余秋雨老师从自己写散文到别人写文章批判他的过程中,成了中国最火的文化人物。我从余秋雨写散文到别人写文章批判他到他又撰文回应的过程中,非常清晰地看了一场中国知识分子“文人相轻”的现场直播。
早先看余老师作品时,由于心里泛起一丝小崇拜,非常希望见他一面。这次终于如愿以偿,做了一期他的节目。在我面前的,其实是一位很平和很儒雅的老师。
最近几年,中国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热门的文化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