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杜邦-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加重要的必需品;在独立战争期间,纽约州政府甚至发行彩票,奖励制造
火药,而且大量从外国走私、进口;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对美贸易输
出的一览表中,单单火药制品这一项,被极度限制,这非常引人注目;而美
国在迈向工业化之时,特别就火药制造业通过提案:由政府的财力来支援。
这一项奖励政策更具有吸引力。
伊雷内曾与一位法国上校特萨德(此人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曾在拉法埃脱
手下任上校,后决定留居美国)作过一次打猎之行,他在那次打猎中发现了
美国火药的缺点。为了弄清楚自己的枪老是打不响的原因,伊雷内参观了一
家火药厂之后,找到了症结所在。原来美国厂家的生产方法比他几十年前在
法国所学的方法还要落后好几年,质量实在糟糕透了,价钱贵了三倍,却是
蹩脚货,弄不好会出危险。因此,他认为不用费力就能造出比它好的火药来,
将具有强大的竞争力,销售前景肯定看好。
除战争狩猎需要火药外,伊雷内还在从弗吉尼亚州到宾夕法尼亚州的途
中,发现在美国这块新大陆上,火药这东西无论修筑道路、架设桥梁、开凿
运河、垦荒造田都少不了。因此他认定生产火药的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伊雷内兴高采烈地向父亲皮埃尔提出制造火药的想法,但当时正在制定
第七计划的皮埃尔对伊雷内的话并未十分留意。而伊雷内却振振有词地说,
他的这个计划可以列入“杜邦第八计划”,皮埃尔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但贪
婪而投机心极强的皮埃尔对伊雷内制造火药的第八计划的执行,非常谨慎小
心。他只同意出伊雷内所估算资金的 2/3,另外1/3叫伊雷内自己去法国筹
措。于是,伊雷内去了巴黎。他到巴黎后,请拉瓦锡的遗孀出面,企图说服
拿破仑支持他的第八计划。拿破仑开始对伊雷内制造火药的事业很感兴趣,
并要求他的政府给予解决。而法国政府则表示,不可能提供资金,但可以提
供技术援助,并指派工程师为伊雷内设计火药厂蓝图,给订购了所需的机械
设备。
回到美国后,伊雷内开始作建厂筹备。首先进行社会调查,拜访杰弗逊,
争取得到他的支持,了解火药的销路,寻找适合建火药厂的地方。最后他在
联邦城(即后来的华盛顿特区,杜邦火药最大的买主将来自那里)附近的山

中寻找一个适合制造火药厂的地点,但是没有成功。伊雷内骑着马到处寻找
一个合乎需要的地方,他骑马来到特拉华州的威明顿,从此在这里登上了历
史舞台。
在特拉华州有一个很好的投资建厂的环境。这里有一条布兰迪瓦河,水
流十分湍急,足以推动火药厂的涡轮。这里有廉价的劳动力,一大批从圣多
明各奴隶暴动成功后逃出来的法国难民,他们为生计所迫,比美国工人干活
工资更低。而且这里还可筹集到所需的建厂资金。一个叫彼得·波提的人愿
意投资相助。
从1820年4月开始,伊雷内与波提合伙买下一家农场,于是在布兰迪瓦
河的支流白兰地河岸边,他开始用石料建造几座小型工厂。
伊雷内建造火药厂是凭借艰苦创业精神白手起家的。他和妻子苏菲娅带
着儿女,就住在白兰地河畔斜坡上别人舍弃的废旧小屋里,在响尾蛇出没的
森林里开垦荒地,种上蔬菜,喂养从巴黎带去的七头美丽奴羊和刚买的牛马。
他顶着夏天的烈日酷暑自己骑马奔驰于费城及威明顿等城市,募集木匠、石
工及货运车的车夫。因此,火药厂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建成的,离实际生产出
第一批火药的时间几乎相隔两年。
到了1830年,工厂开始投产,当第一批火药出厂后,订货单就源源而来,
而且前景愈来愈好,每年的销售额成倍增加。伊雷内的第八计划成功了。
但是,没过多久,当生产快速发展,伊雷内的资金就捉襟见肘了,他原
先筹集的3600美元开办金,如今用来发行杜邦公司内部的电话簿都不够,于
是,不得不向费城银行贷款21000美元。以后,当企业进一步兴旺发达时需
要投入的资金就与日俱增了。这就使他登上了人们常说的“债务踏车”。而
且,如果伊雷内的火药厂不能提高生产力以满足源源而来的订货需求,那么
别地方的厂商就会来填补这些空缺。虽然伊雷内造的火药可能一直是远近各
厂家中质量最好的,但竞争毕竟是激烈的。
正在这时又发生了一件令伊雷内头痛的事,他的哥哥维克多在纽约的商
贸公司破产了。原因是维克多的公司曾为法国在圣多明各的军队供应过一批
必需品,法国政府拒付这笔款项;另外,拿破仑的弟弟杰罗姆·波拿巴向他
的公司借钱去过纸醉金迷、花天酒地的糜烂生活,而久拖不还。这样两个债
主他都得罪不起,同时又不能及时从银行获得贷款,因而只好宣布倒闭。
维克多的灾难给伊雷内的精神上造成了焦虑和不安,这必然要使他在经
济上付出代价了。尽管伊雷内的火药厂资金短缺、困难重重,但他仍未对哥
哥有过任何怨言,并想方设法帮助他建起了一家羊毛制品厂。
2 成功有奥秘
为了提高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伊雷内一方面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
想方设法降低成本,发挥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他充分利用法国的侨民廉价劳动力。到了1810年,伊雷内的火药厂已雇
用了36名人员,几乎全是法国人。早在1802年伊雷内就在给他父亲的书信
中表露出对法国工人的偏爱。其部分原因当然是由于伊雷内几乎不会说英
语。但他之所以选择布兰迪瓦河畔建设工厂也是由于这是一块确定的法国侨
民居住区。伊雷内认为,总的来说,美国工人的素质是好的,但劳动力的价
格昂贵,想留住他们,无论时间长短都是困难的,而法国人的劳动力则很低

廉,付给他们的工资“比他们在法国希望得到的要高得多”,因此也就更可
能留住他们。
伊雷内尽可能地关心工人的生活,跟工人、雇员平等和睦相处。尽管火
药厂工人的工作具有危险性,而报酬并不比其他行业工人多。1803年的一次
调查表明,特拉华州每个工人的年平均收入为234美元。在杜邦公司雇员中
大约只有25%的人平均收入超过200美元。然而另一次调查则表明,杜邦公
司的工人有平均半年至一年的储蓄。
在一份备忘录中,伊雷内写道,每个有家庭的工人都有“一套由公司提
供的免交房租的住房、一个良好的庭园和一个奶牛放牧场”。有少数工人甚
至设法积蓄足够的款子以购置自己的农场或迁居西部。有一两百美元存款的
人十分平常。
总的来说,杜邦一家在早期与雇员相处得很和睦。他们是邻居街坊,他
们的孩子在一起玩耍。而且当一次次的爆炸给宁静的布兰迪瓦地区造成创伤
时,杜邦一家并未在安全的别处呷着白兰地。他们与雇员并肩劳动,关心工
人疾苦,乃至工人的家庭生活。一位采访记者写道:
他已建成了一座美丽的村庄……他是自己所在地区的普通的慈善事业的捐助者,许多
受他雇用的工人都爱戴他。
这是伊雷内早期开办火药厂成功的奥秘之所在。
3 独霸军火市场
伊雷内·杜邦为了使自己的火药工业不断发展,需要解决原材料、技术、
资金和销售渠道一系列问题。
作为制造火药的必需原料之一要用船从孟加拉运入美国;木炭原料,以
柳树的枝条经过加工后为最优;硫磺要从西西里岛送进来。
技术作业,按不同的用途各异。猎枪用火药、军用枪弹及炮弹的火药、
道路及运河开凿所需的火药用的硝石、硫磺、木炭的比例各不相同。
伊雷内从小向化学家拉瓦锡学会了不少关于化学方面的知识,对制造火
药,无疑是小菜一碟。
当时,火药厂的发展趋势相当可观。伊雷内研制的新产品黑色火药已进
入试验阶段。但这时使伊雷内最感头痛的事是资金短缺。“无论多少资金都
不够”,他写信给远在巴黎的父亲皮埃尔商量,希望得到他的资助,但皮埃
尔一口回绝。万不得已,他只好又找波提商量,波提早就企图控制火药厂,
欣然同意再入股8000美元,并表示不足部分由他去费城银行借。波提以个人
名义从费城银行借到1。8万美元,对伊雷内来说是意想不到的幸运。不过从
那以后,波提自己所用的便条和名片上都印了“杜邦·波提公司”,称伊雷
内为厂长。
1804年,伊雷内·杜邦完成了首批黑色火药成品,并立即将样品寄给格
林威治街的维克多·杜邦贸易公司。维克多收到样品后立即在报刊上大登广
告,称:杜邦·巴摩尔火药公司是新诞生的最有发展潜力的火药制造者,将
以特价提供最优秀的黑色火药,保证其品质绝不亚于欧洲制造的火药。
广告登出后,海军和陆军的订货单蜂拥而至,销售不断增长,两年不到

翻了一番,达10万美元。
伊雷内的工厂每天生产数百万磅火药,还供不应求。这些火药能够找到
现成的广阔市场,还得感谢战争。大约2。2万磅杜邦火药被美国军舰用于对
的黎波里和其他北美城邦不宣而战的战争。1805年7月4日,杰弗逊手下的
作战部长亨利·迪尔迫恩上校宣布:伊雷内公司将承包政府的全部火药生产。
拿破仑在西班牙的傀儡政府也订购了4万磅火药,其中大部分用于镇压被压
迫的西班牙人民的反抗。但在伊雷内的心目中,无所谓胜利者或失败者,也
无所谓压迫者和被压迫者,总之毫无是非之分。在他心中只有一排排装满黑
色火药的木桶和日益增长的财富。
越往后杜邦公司的命运与战争联系越紧密,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公然
违反凡尔赛条约,参与武装德国;为了大发战争财,他们惟恐天下不乱,竭
力怂恿推动美国政府卷入两次世界大战,乃至韩战、越战。因此,杜邦家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