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美谋生,这段友谊交往自然起了极大作用。富兰克林还亲自召见过伊雷内,
给这位青年以极大的鼓励。
3 流放的风采
18世纪90年代法国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专政政府。
1792年,普鲁士国王和奥地利皇帝联合出兵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企图
帮助法国恢复专制王权。法国革命政府举兵对德奥反法联盟宣战。国内王党
为敌军递送情报,王后甚至将法军的作战计划告知奥方。路易十六自然寄希
望于德奥,也积极活动。孰知其御制文件箱中的秘密材料落入革命派手中,
而被指控通敌,反对革命。结果路易十六和王后均被送上断头台。
作为路易十六忠实臣仆的皮埃尔·S。杜邦自然被卷入反革命骚乱,因而
被捕下狱,差点被处死。他有幸逃出监狱,化装成一位老医生藏匿在尼摩尔
老家中。其后不久,因邻居告密皮埃尔再度被捕,伊雷内也被捎带进去。父
子俩被捕后,携带家眷从费城回国的维克多也被拘捕入狱。当时已怀孕的伊
雷内之妻苏菲娅乔装打扮成农妇,将食物偷偷送入狱中。后因革命政府发布
赦免令,杜邦父子三人才被释放。而赦免“旧王党派”的惟一条件是“剥夺
国籍,放逐美国”。
1794年7月,皮埃尔又一次被捕。原因是他顽固地坚持右翼立场,参与
组织了赞成君主立宪的保守组织“1789俱乐部”。一个月后,由于大资产阶
级夺取了革命的领导权,皮埃尔才侥幸免于一死,获得了自由。
次年圣诞节,皮埃尔续弦,新嫁娘名叫罗宾·普瓦兰。
这一段时间,皮埃尔对法国所寄托的希望最终破灭了。他制订了一个到
美国建立称为“邦提尼亚”的殖民地投资计划。到 1799年止他已获得了高达
数百万法郎的资助。野心勃勃的皮埃尔想在未来的投资者中抬高自己的身
份,他把姓名中的两个音节拆开并用大写字母书写,Du(杜)pont(邦),
杜邦家族的姓氏就是由此而来的。
1799年 10月 2日,杜邦带着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子孙女,以
及其他几位亲属,总共13人,慑于法国大革命的怒火,登上了一艘美国船“美
国鹰号”,打着杜邦家族的旗帜,告别了法国,向纽约港进发了。杜邦续弦
的妻子前夫生的儿子普希已在数月之前先赴美国,为这个家庭安排住处。他
到达后在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买下了一块土地。
这艘“美国之鹰”号轮船,只有84英尺长,船体已较陈旧,船上的设施
也比较简陋。这次远航决不是一次度假似的旅游,而近似一次逃难。
这次远航,由于船长两次误航,它的航行速度又异常缓慢。在狭小的船
舱中,旅客挤得满满的,而且还缺少粮食,因此船上的食物成了奢侈品。有
两次在公海上幸亏拦住了过往的英国的船只,补充了食物,“美国鹰号”上
的人才未被饿死。他们有时只得捕杀老鼠,做成美味佳肴,收捡舱内原来贮
藏着用来喂猪的残余豆子,烹制成豆汤。但船上的小孩子都不肯喝,而孩子
的妈妈们在做汤时目睹漂在表面上的蛆时,都惊叫起来,自然难以下咽。
船上的安全也令人担忧,有些无赖家伙竟明目张胆抢夺旅客财物。杜邦
一家人携带不少有价值的古董、家具、银制餐具和一些装饰用品,还有钢琴
之类大件物品。而皮埃尔的怀中则揣着 24万法郎的金币。为了防止发生意
外,他们成年男女都身带佩剑,轮流看守。
这次旅行还发生了一个传奇般的故事。当“美国之鹰”号到达罗德艾兰
州海边时,杜邦一家已有好几个月没有吃上一顿像样的饭菜了。船一靠岸他
们就像饿狼一般,跳下船,向岸边的房屋奔去。当他们来到第一家住户敲门
时,发现大门未锁,屋内空无一人,而餐桌上摆满了各种美味佳肴的半成品,
显然这家的人去附近的教堂做礼拜去了。于是他们便自己动手烹饪,像风卷
残云一般,将所有食物吃得一干二净。最后,留下一枚金币和一封表示感谢
的便笺。
杜邦一家人到达纽约后,随即赶往新泽西州的卑尔根斯角,那里已经为
他们准备好了一幢宽敞舒适的房子。皮埃尔十分喜欢这个地方。给起了个名
字叫古德斯戴,并同两个儿子议定以此作为家族的根据地。
美国各大新闻媒体,在得知皮埃尔家族到达后,立即进行了报道。《纽
约时报》及其他大报,以《被流放的贵族——杜邦》或以《欢迎我们的朋友
——杜邦》为题表示欢迎。
美国政府的首脑人物也纷纷发表讲话,欢迎杜邦一家来美定居。
当时已归隐弗农山、病入膏盲的华盛顿也发表表示欢迎的谈话,赞扬皮
埃尔在对英战争的巴黎条约签订一事上对美国立下的汗马功劳。
副总统杰弗逊也向报社记者发表谈话,赞扬皮埃尔·杜邦在独立战争后
对美国做出的贡献。
4 七项发财计划
杜邦一家在1800年1月中旬在新泽西州落脚以后,便开始酝酿他们的发
财计划。维克多凭着他在美国多年的外交经历,比家里任何人都了解美国商
业情况,所以他占有一定优势。
他随后又去了纽约,在那里设立了公司办事处。然后,他继续南行,在
美国当时新建的首都附近,选定了期望成为主要办事机构的地址。他最终在
弗吉尼亚的亚历山大里亚住了下来,这是他早先梦寐以求的地方。
皮埃尔最初打出经营进出口贸易公司的招牌,同时又提出创建私人帝国
的“杜邦尼亚”计划,他打算购置美国土地,然后以高价转卖给个体农民。
他写信给副总统杰弗逊征求意见,杰弗逊回信说,土地投机生意已经失控,
这种冒险生意风险极大,不主张他干这一行。于是皮埃及只能走另一条路—
—从事商业经纪业。遗憾的是,那时法美关系正在恶化,两国间的贸易极少,
因而此项打算告吹。
维克多又想出了一个走私金块到西班牙的计划,他构想把黄金熔入“压
舵物”的铅铸件之中,趁西班牙同英国战争的混乱机会,逃过海关检查,然
后从西班牙低价购买棉毛织品输入美国。此项计划,后因英国与西班牙暂时
休战而归于破产。
贪婪的杜邦父子又构想和法属西印度群岛进行转口贸易。后因西印度群
岛遭受黑人革命风暴的袭扰而作罢。
杜邦父子为经商设想了七项具体计划,这些计划大多是与美国、法国和
多米尼加进行贸易的。遗憾的是,他们时运不济,好梦难成,所有发财梦都
一个个破灭了。
1802年春天,拿破仑发布了对旧王党派的特赦令,由于经商计划屡遭失
败而心灰意冷的皮埃尔闻此消息,突然产生了归国之心,而且急不可待。
5 领土交易的掮客
皮埃尔煞费苦心,绞尽脑汁为儿孙编织发财计划,终未成功。然而他却
在美国政界为子孙们日后牟取暴利开辟出一条广阔道路,那就是他在英法领
土交易中充当掮客获得的回报。
当皮埃尔的朋友已接任总统的杰弗逊得知他们正打算回法国时,便决定
委托皮埃尔将一些有关路易安娜的领土问题的文件和一封信捎给美国驻法的
大使,因为这一问题很快就变得既敏感又棘手。杰弗逊的态度几乎是好战的。
他警告说,美国将不会容忍任何限制进入新奥尔良的做法。他还提出,如果
拿破仑想要占领这块领土,那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战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皮埃尔建成美国通过谈判来购买新奥尔良而不是
为此问题而进行战争。后来当美国大使对那些谈判的进展表现出悲观情绪
时,杜邦给杰弗逊写了一封信,使之消除了疑虑。此信看来对杰弗逊派遣詹
姆斯·门罗赴法作进一步的谈判,至少也起了一部分作用。
当拿破仑几乎是漫不经心地突然提出,美国愿出什么代价购买那块领土
时,此事很快就变成了一个只要拟定细节便可解决的问题了。使美国庆幸的
是,拿破仑在当时已无力推进自己的帝国计划。因此美国是靠了杜邦的宝贵
帮助而不是靠了战争才获得路易斯安娜这块领土的。
1802年 5月 8日,拿破仑签署了卖地条约,以 1500万美元的价格将路
易斯安娜卖给了美国。美国在此交易中大大获益,将其领土一下扩张了两倍
多;对拿破仑而言,将大块属地爽快地交给美利坚合众国这项买卖,他获得
了正准备进行的对英决战所需的充分的经费。
对皮埃尔来说,充当这笔交易的掮客,给他的小儿子伊雷内带来了好运。
从长远看,这笔交易为杜邦子孙在西部开辟了更广阔的火药市场;从当时看,
也有实惠。1903年伊雷内写信给杰弗逊,要求政府给予优惠。杰弗逊接信后,
立即指示有关部门同伊雷内订了一份提炼政府所有的硝石的合同。
从此,伊雷内利用美国廉价的劳动力,政府的优惠,以及日益扩展的市
场,建筑起杜邦公司牟取暴利的牢固基石。
第二章 伊雷内睿智创基业
埃尔和维克多怀着投机心,拟定出一个又一个发财计划,而伊雷内对他
们的生财之道并不怎么赞赏。当然他也没有袖手旁观,他开始考虑用别的途
径达到目的。
1 慧眼识珍珠
事业的成功与否,跟发展方向的选择有着关键性作用。皮埃尔七战七败,
而伊雷内一战即胜,其原因正在于此。
伊雷内一眼就看准了制造火药这一事业,固然跟他小时候受化学家、火
药专业的熏陶和所受训练并喜爱这一事业有关,更主要的是对火药的生产情
况及其未来广阔市场的了解。那时在欧洲殖民地间频繁发生战争,战争需要
火药。
与印第安人开始进行战争的时候,在马萨诸塞州殖民地中,火药是仅次
于粮食的生活必需品;独立战争爆发前,对于美国来说,火药就成为比粮食
更加重要的必需品;在独立战争期间,纽约州政府甚至发行彩票,奖励制造
火药,而且大量从外国走私、进口;独立战争结束后,美国政府对美贸易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