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3布老虎传记文库-巨人百传丛书-杜邦-第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洋之间的交通要道。巴拿马原先是哥伦比亚一个省。1903年美国在巴拿马导
演了一次“革命”,使巴拿马脱离哥伦比亚联邦独立。同年美国强迫巴拿马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而取得在巴拿马开凿运河和占领运河区的100年租让
权。此后美国开始开凿运河工程。这项工程,长 81。3公里,宽 91至304米,
深13。5至26。5米。所需炸药量相当大。杜邦公司由于得到政府的照顾,独
揽了这一笔生意。
二是,为了进一步垄断火药市场,科里消灭了美国最后几家同他竞争的
火药公司。美国火药公司、湖滨火药公司和伯顿火药公司在科里打击下先后
破产。随后,克雷森纳和库内尔两家火药公司也相继瘫痪。科里甚至对他的
亲戚、前杜邦公司总裁尤金的女儿安妮·杜邦下毒手,他买下了安妮的丈夫
佩顿的化学公司6 500股份中的3 000股,并攫取了他的公司价值23万美元
的证券。安妮对科里提出抗议,但科里无动于衷。随后,他买通法院获得了
控制权。不久,安妮的丈夫佩顿失业了。
三是,操纵参议院选举。1895年特拉华州进行新参议员选举。那时亨
利·杜邦上校,已是特拉华州大名人,决定参加竞选。而另一个竞选者,阿
迪克斯也是一位大人物,州内大名人,而且此人自视很高,扬言:“我不当
选,谁当选?”然而他没料到他的竞选对手既比他更有名而且更有钱。这样
俩人进行了长期的抗衡,致使特拉华州 12年选不出一名参议员。到了 1905
年的选举期,杜邦公司的董事长科里出马为他的这位堂叔助威了。他的第一
招就是在阿迪斯手下的喽罗中施展离间计;同时大量贿赂苏塞克斯县的共和
党人,破坏他的竞选机器。然后他要乔治·凯南,原拉蒙·材邦的秘书,写

了一篇指控阿迪克斯是“特拉华州的绊脚石”的文章,刊登在《展望》杂志
上,引起了全特拉华州的轰动。阿迪克斯迅速陷入困境,在6月宣布,为了
共和党的利益退出竞选。他对共和党控制12年,但在科里的打击下,一年之
内便垮了。6月 12日,共和党决策机构以 20票对 10票提名亨利为候选人。
1906年6月13日,他当选为美国参议员。
3 锐志改革的皮埃尔
杜邦公司新董事会的三位伙伴中皮埃尔是一位童年经历很不幸的人。他
是杜邦家族第三代拉蒙·杜邦的儿子。14岁那年,他父亲在一场爆炸中被炸
死,小小年纪就扶助母亲撑持着有九个弟妹的家庭。
中学毕业后,皮埃尔进入麻省理工学院化学专业。那时,杜邦公司的总
经理是他父亲拉蒙实验室的助手尤金。他毕业回来后,尤金安排他在公司搞
化学研究工作,并获得了制造无烟火药的两项专利。但尤金的作法专横,压
制年轻人,在他把公司改为股份制以后,却把他昔日恩人之子皮埃尔排斥在
外。皮埃尔一气之下便辞去公司职务,先到俄亥俄州,后来又到堂兄科里的
肯塔基公司做事。
皮埃尔性格内向,外貌温和,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透露出智慧的光芒,
脸上总是挂着微笑,给人一种自然的亲切感。但在他温和之中蕴藏着一种特
殊的魔力,就像柔韧的蛛丝,让对手不知不觉中动弹不得。
皮埃尔是一个事业心很强的青年人,而且热爱杜邦家族。皮埃尔后来回
忆说:“那时我渴望得到进一步施展抱负的机会,而这在卡尼斯波因特看来
是不可能的。要是聘请我去公司总部任职,我会乐意接受的,但没有发出任
何这样的聘请。”机会终于来了。当阿尔弗莱德邀请他一起购买杜邦公司时,
他爽快地答应了,并积极献策,那个不花钱接管公司的聪明点子,是他首先
提出的。现在他和科里、阿尔弗莱德三位堂兄弟抱成一团,去为新的人生目
标拼搏。皮埃尔还从肯塔基乡下带来了23岁的能说会道的青年约翰·I。拉科
斯布,配合他做财务管理工作。
当接手杜邦公司的财务管理后,皮埃尔就在拉科斯布协助下,查阅分析
杜邦公司的财产目录。他们发现杜邦公司的资产实际上有1400万美元,而不
是 1200万美元。而且皮埃尔发现杜邦公司内部还大有潜力可挖,提出和制
定了提高利润的明确办法。由于公司总部对许多拥有独立经营权的企业,毫
无约束,这种分散经营使经济效益受到不少影响,于是将各类经营业务合并
集中归一家公司控制。这样不久就见成效了。
皮埃尔全面摸清公司内部管理的情况,就把工作重点放在企业内部改革
上,建立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他重新划分业务销售、黑色火药、无
烟火药和黄色炸药四大部门,对旧有的权力界定不明确的组织重新组合规
划,使之各有所司,职责分明,避免了职责不清,或互相交叉的现象。
皮埃尔认为企业经营不单要推销自己的产品,材料采购的计划对降低成
本,提高利润关系也极大,因此他增设了材料采购部门。
为了加速公司的现代化,皮埃尔又特别增加一个新的部门——研究部
门,这是极有远见的创新之举。皮埃尔尤其注重人才的培养与合理使用,他
对天才的拉斯科布非常器重。为了让他充分发挥才能,他给予拉斯科布掌管
财务的权力。而且,皮埃尔任人唯贤,对非本家族的优秀的青年人,他也大

力提拔。他还从哈佛、耶鲁、宾夕法尼亚大学乃至他的母校——麻省理工学
院引进了许多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安排在他的研究部门中,让这些人秘
密地研究开发火药行业以外的新产品。杜邦公司之所以称霸火药市场,也与
研究部不断出台新产品有举足轻重的关系。
科里对皮埃尔很了解又很信任,公司的整顿改组全都依赖于他。而科里
则主要盘算如何垄断火药市场。科里曾对他一个侄儿说:“如果我们想使公
司长期存在,我们就还需要像皮埃尔那样愿意忙于办公事务的人。我需要他
简直就像一台现金出纳机一样。阿尔弗莱德也决不是个内向性格的人,何况
他当时又是生产负责人。我们需要一个无论我去何方,他都能够可靠地坚守
在大本营的人。皮埃尔就能做到这点。”科里可谓既知人又善任人,因而他
们早期的工作配合得十分默契。

第六章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自科里、皮埃尔和阿尔弗莱德经营杜邦公司,杜邦公司迎来了一个新的
时代。这一时期,不仅财富有了极大增长,家族的权力也炙手可热,左右着
美国政坛,甚至使美国政府在其面前卑躬屈膝。
然而这时候在家族内部,却矛盾重重,内讧不断,几兄弟同室操戈,拼
杀得乌烟瘴气。不过他们在对待外敌和对付政府方面一般还是一致的。
1 三兄弟同室操戈
就杜邦公司在危机之后所建立的新秩序一开始,三个堂兄弟之间就产生
了分歧,随着公司局势和内部矛盾的发展,分歧越来越大、越来越错综复杂。
起初分歧只发生在科里和阿尔弗莱德之间,随后在阿尔弗莱德和皮埃尔之间
也发生了矛盾和争斗。
在整顿改组公司时,科里作出两条决策:一关闭布兰迪瓦火药厂。二把
公司总部迁往纽约,两件事由于阿尔弗莱德极力反对而搁浅了。于是俩人之
间开始产生隔阂。
随着科里在公司中的权势不断增长,阿尔弗莱德对之感到忧虑。当时公
司上层管理人员出现了缺额,科里便把他的老朋友、亲戚安排进公司或安排
进董事会,有的被委以要职,有的成为董事会成员。
阿尔弗莱德开始对科里不那么放心了,他对这位老同学,他昔日心目中
的导师和英雄已失去了信任。他想起在大学读书时,科里打牌玩弄卑鄙的作
弊的手段,联系到科里在人事安排上不够光明正大的作法,就感到恶心,他
真不想再和这样的人友好相处了。
此后,俩人之间的争端随时都有发生。当时新兴的工会提出实行八小时
工作制的主张,正与厂方交涉要求施行。围绕这个问题,阿尔弗莱德和科里
又展开了争论。科里提出公司立即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这样既可以赢得工人
对厂方的拥护,也可以挫一挫办交涉的劳工组织者们的锐气。阿尔弗莱德并
非不知道这个制度迟早要实行,因为美国许多地方早已这样做了。但他偏要
与科里作对,这件事只好暂时搁起来了。
后来,当阿尔弗莱德被剥夺了生产指挥权时,厂方才将十小时工作制改
为八小时工作制。
科里也对阿尔弗莱德越来越不满和气恼,然而这还只是存在于他们俩人
之间的不和,往后产生的矛盾就越来越尖锐,使得整个杜邦家族从老祖宗皮
埃尔导演剑盟之誓以来差不多100年间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和睦亲善始终扭
成一团的传统完全消失了。
从1906年到1916年这十年间,对杜邦公司来说是其发展极为顺利的十
年,然而就杜邦家族而言,却是艰难的、曲折的、甚至可以说黑暗的十年。
家族间的纠纷是从1906年开始的,那一年阿尔弗莱德以精神虐待罪为借
口,与前妻贝西离了婚。而明里暗里和一个年轻的堂妹艾丽西娅谈情说爱,
郊游野餐。当然家族中离婚的事并不止阿尔弗莱德一人。十年前威廉·杜邦
离婚的事,族中人记忆犹新。杜邦家族的人对离婚看得很重,因而威廉遭到
了家族普遍斥责。而对这次阿尔弗莱德的离婚人们似乎稍微缓和了一些。然
而,阿尔弗莱德的离婚故事还没有完。第二年,他与堂妹艾丽西娅结了婚,

证实了传播已久的他们俩人之间的风流韵事。这犹如火药厂发生的一次大爆
炸,在家族中引起了轰动和愤怒。老亨利上校大为光火,骂阿尔弗莱德败坏
族风。科里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他找到阿尔弗莱德警告说:“你干的好事,
真是弄巧成拙,造成了一种使本家族不能容忍的局面。家里说什么也不会原
谅你的,你最好把所有的股份都卖给我,马上离开这里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