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大惊,皆群集路旁,怒目相视。比丘们见状,深为佛陀担忧,便对佛陀说:「此妇人已被害死,众人又不明真相,被人煽动,世尊何必非前往不可呢?」说罢,众僧便拥佛陀欲返回精舍。
阿难告诉众人说:「且慢!你们不必惊恐,慈悲的世尊会以无量威德力,去邪扶正,开启众生智能之门。」
佛陀听了阿难的话,点头微笑,随即从容不迫地来到长者家。长者见佛陀前来,不由大怒,厉声斥道:「你花言巧语骗我说能得贵子,可如今连母亲都已死去,何来贵子?」
佛陀告诉长者道:「你来见我之时并未问及母命长短。你只问我,妻子所怀是男是女!我从来不说妄语,所以知道必定得子。」
此时,火葬正好开始。一时烈焰冲天,妇尸腹裂,一子忽然自腹中出,端坐火中如坐莲华之台,众人皆惊得瞠目结舌。六师见到这景象,说是幻术。长者却又惊又喜,斥责六师道:「你们说是幻术,那你们也弄个幻术让我看看!」
佛陀命耆婆前往火中,抢儿出来。耆婆上前步入火中,如入清凉河水一般,抢回火中男孩,交给佛陀。
佛陀接过小儿,对长者及众人说道:「一切众生寿命不定,如同那水上泡沫。众生若有罪业果报,将转眼即丧;若有善业果报,则水火亦不能加害。那火中小儿前身积有大福德,故而身于烈火而不坏。这并非是我所决定的,乃是他业力所定啊!」
长者听了佛陀这一番话,又见眼前真实不虚之事,于是心服口服,连称:「善哉,善哉!这小儿如果尽得天命,还望如来为他取名。」
佛陀说:「长者!此儿生于烈火之中,火也称树提,就取名叫树提吧。」
这件事从头至尾皆为瞻婆国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于是举国舍弃六师,杜绝邪行恶业,改信如来,皈依三宝。
瞻婆国的世风也为之一变,成为一个安定祥和的国家。
知恩图报的公主
知恩图报的公主
从前,有一个城市叫头迦罗。城中有一户人家非常乐于布施穷人和僧人,他们虽然并不富有,但总是请僧人来家里吃斋饭,从未中断。
有一个僧人,每天都到他们家来托钵乞食,接受斋饭款待。僧人在吃饭时,有一条狗总是围在僧人脚边转,于是僧人每次都把碗里的饭分一半给狗吃。狗吃饱后对僧人摇头摇尾,显得十分亲密友好,十分感激,出入与僧人形影不离。
日复一日,僧人每天都来这家乞食,狗总是紧跟着僧人,而僧人用斋饭都不会忘记分给狗一半,因此狗对僧人感激不尽。
几年后狗死了,转世成了安息国国王的女儿。这位安息国的公主从出生便知道自己宿世的因缘,知道自己前世是受到僧人照顾的狗。所以公主对出家僧众十分恭敬,好读经书,只是苦于安息国没有寺庙和僧侣,才一直无法了却此心愿。
公主一天天长大了。一日,月氏国王派一位使者前来拜见安息国王,送上精美无价的宝物。安息国王见来使生得眉目清秀,英俊潇洒,举止谈吐不凡,顿生爱怜之心,欲将公主许配使者。使者闻此事,大喜,再次跪拜国王。
双方择良辰吉日举行了盛大非凡的婚礼。婚后使者与公主又在安息国王的王宫里住了几日,便辞别国王回月氏国去了。
月氏国与安息国相邻,风土人情息息相通,所不同的是月氏国有很多寺庙和僧侣,人们都喜读经书,乐于布施。
公主初到月氏国,见有如此多的寺庙和僧侣,欣喜万分。心想:「我前世只不过是条狗,由于受到僧人的照顾,今生才得以转世为人,并得此荣华富贵,这一切都得感谢佛菩萨的指点。所以,我要尽我所有,不遗余力地供养僧众,广为布施。只有这样才能报答佛菩萨对我的恩泽。」
于是,公主便在家中每日为三、五百位僧人准备斋饭,并亲自为他们端饭添菜。饭后还亲自将场所打扫干净。每天待僧人们用斋完毕走后,还要开始准备第二天的饭菜,终日忙碌不停。
家里的奴婢们看到公主亲自做这些事,开始时大惑不解,认为主人怎么对僧人有如此的好心?慢慢地,奴婢们为公主的行为感动不已。心想:「身为尊贵的公主,对僧人们却有如此的虔诚与恭敬,每日亲自端饭扫地,供养僧人。我们这些卑贱的仆人更应该仿效公主,身体力行才是。」
于是奴婢们把扫帚藏了起来,不许公主扫地,大家都争着多做些事情。公主找不到扫帚,没有办法,只好找来从前穿过的衣服,卷成布卷,用来扫地。
丈夫见到公主用衣服扫地,便对公主说:「夫人虽极敬重佛法,但怎么能用衣服扫地呢?应该找到扫帚才对。」
公主答道:「我的确是极为敬重佛法,诚心诚意供养僧众斋饭,整理好僧人们用饭的场地,这是对僧人佛法的敬重。我前世无法供养僧人,只是凭着一片诚心善意,今生才修得此福德。现在用衣服扫地又算什呢?」
丈夫说:「我看妳倒是极其的诚心诚意,做了这么多好事,却没看见僧人给过妳一毫银钱。这些衣服其实都是我辛苦赚来的。」
公主见丈夫不相信自己的话,便将自己的身世告诉了丈夫。公主说:「我前生其实只不过是一条狗,每日跟在僧人的后面去乞食。僧人得到饭食后总是把饭分一半给我吃,我才得以活命,并今世修得如此富贵。现在我当然应该倾尽所有供养僧众。」
丈夫听后又惊又喜,对公主说:「你今生的荣华完全凭借佛法的保佑。我先前还贪财不愿积德行善,真是罪过。从现在起,我们要广修供养,大行布施,广济僧人,再修一座精美的佛寺,以累积福德。」
此时,天人在天上欢喜说道:「知恩图报者,必会得到佛的保佑。」
三摩竭的智能
三摩竭的智能
从前,世尊在舍卫国居住的时候,有个邻近的国家,叫做难国。难国的国王叫分和檀。这分和檀王喜欢修道之人,供养着千余名修道人,每天都为他们准备饭食。
能够供养全国的千余名的修行者,难国王就自以为很了不起了,骄慢得认为普天之下,他是一个最有智能的人。不仅如此,难国王还用铁箍缠在肚子上,说这样是怕自己满腹的智能到处横溢,波及别人。
难国王有个儿子,已经到了娶亲的年龄。难国王为儿子征婚,也非要娶一个最有智能的人的女儿为媳妇。于是,他召集群臣,对大家说:「普天下之,有谁智能超众,能和我相比呢?如果有的话,我愿意让儿子娶他的女儿为妻。」
群臣一齐对国王说:「大王的智能举世无双,谁能和您相比呢?您要是想找到智能高的人,只能上别的国家碰碰运气了。」
难国王听了,就派遣一名使者到其它国家寻找。使者到了邻国舍卫国,见到那里的百姓,于是就问:「你们国家谁的智能最高啊?」
这国的百姓都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最富智能的人莫过于佛陀。」
使者又问道:「那么佛陀有没有女儿呢?我们的国王要娶他女儿为妻呢!」
这里的人听使者说要娶世尊的女儿,都禁不住哄堂大笑,笑得前仰后合,说道:「佛陀是出家人,哪有什么女儿呀!」
使者听说佛陀没有女儿,不禁有些失望,就又问道:「比佛的智能次一级的有什么人哪?他有女儿吗?」
众人回答:「有一个叫阿难邠坻的人,贤慧善良,很有德行。他有个女儿,名叫三摩竭,无人可比,堪称第一。」
使者一听,心中大喜,忙问:「为什么说他的女儿第一呢?她有什么与众不同呢?」
众人介绍说:「这个女儿曾经敢和太子争夺园田,用来供奉世尊。她不贪图富贵,不重财宝,心地善良,真是个人间少有的好女子。」
听了众人介绍,使者就前往阿难邠坻的住所,去看了阿难邠坻的家人和他的女儿之后,觉得很满意,然后就返回难国向难国王禀报。
难国王听了使者的介绍,满心欢喜,就随使者亲往阿难邠坻中的居所拜谒,为儿子求娶其女。
阿难邠坻见难国王身上不着衣服,赤身裸体,又黑又丑,状如鬼类,非常反感,就问:「您来到这里有什么事呀?」
难国王回答说:「听人说您贤明善良,有个女儿堪称人间第一,我特意来为我的儿子求娶您的女儿为妻。」
阿难邠坻听了,吃了一惊,于是就对难国王说:「请您稍候,这件事我得禀告世尊,要佛陀同意才行。」
阿难邠坻来到了佛陀的住处,把情况向世尊如实相告。佛陀听了之后,微微一笑,对阿难邠坻说:「把你的女儿嫁给难国王子吧!」
阿难邠坻见世尊一口答应,不禁着急起来,对佛陀说:「难国人民未受教化,人人裸形,又黑又丑,我不忍三摩竭嫁到这样的国家,请您千万不要答应呀!」
世尊微笑着说:「没关系,请相信我,可答应这门婚事。」
阿难邠坻没有办法,只得照办,如实告诉难国王,佛陀同意这门亲事。难国王见儿子得到了天下第一的女子,欢喜万分,连忙差人回国准备重礼订亲,将此女迎娶回难国。
当阿难邠坻的女儿三摩竭嫁进宫后,成为太子妃。迎娶当晚,太子就来到了三摩竭的住所。三摩竭见太子到来,根本不把他当做丈夫看待,一脚就把太子踢到床下,一连四、五天,都是这样。太子见三摩竭这样厉害,就不敢再去了。
王后发现太子不敢到三摩竭的住所,就问太子怎么回事,再三追问之下,太子才说出原因。王后听了,非常生气,到了三摩竭的住所责问她说:「我为儿子娶妳做媳妇,妳就应该尽为妇之道,为什么三番五次地羞辱我儿?」
三摩竭回答:「王后、太子和你们国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