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敲了敲门,好半天,孟有田才一头大汗的打开了房门。屋里堆着土,一个半人深的大坑出现在老玉保的眼前。
“有田,你这是干什么呢?”老玉保吓了一跳,围着坑转了一圈,不解的问道。
“哦,我挖个地洞,等鬼子来了好藏起来。”孟有田并没有全部说明白自己的意思,说了老头也不一定懂。
老玉保奇怪的盯着孟有田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你这孩子,老是有古怪的想法,不过你这么挖可不对,房子会被挖塌的。”
“啊,不是吧?”孟有田东瞅瞅西看看,又抬头看看房顶,生怕真塌下来。
“走吧,先家去吃饭。”老玉保慈爱的拍了拍孟有田的肩膀,说道:“晚上我过来帮你挖,你大伯扛过脚,种过地,还下窑掏过炭,要说这打地洞,可比你有点经验。”
“那是,那是。”孟有田连连点头,一知半解害死人哪,要是地道没挖成,倒把自己砸里头,那可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农民泪满襟呢!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时间这头倔强的怪兽,可不管人们过的是穷日子,富日子,还是苦日子,依旧头也不回的向前走着,转眼已经是1937年的六月中旬了。
这里虽然是山区,消息闭塞,但过了吉祥镇往西二十里,穿过太行山就到了山西境内。山西的商人经常用骡马驮着山西的土特产——荞麦、玉米、布匹、木料等,来到县城,或到更远的保定去,换成食盐、洋布、火柴等日常生活用品,一路唱着秦腔回去。也有河北的商人,采办了货物,到县城去交换山西的商品。
通过来往的客商,吉祥镇的人们知道了现在平、津的局势越来越紧张,日本人步步紧逼的消息,有些人心惶惶,后来连李大鸿在保定读书的儿子都吓得跑了回来。
“咯答答,咯答答。”一只老母鸡晃着身子从鸡窝里走了出来,五、六只半大的小鸡叽叽喳喳的围了过去。
谷雨蹦蹦跳跳的跑出来,来到鸡窝前,伸手从草上拿出还温热的鸡蛋。
“快去识字。”春儿走出来,撒了把秕谷,微嗔着对谷雨说道:“不好好读学问,等爹和石头哥回来,看揍不揍你?要不,明天就不领你去庙会了。”
这段时间,孟有田开始逐渐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点。老玉保的那几亩薄地,施足了土化肥,麦子虽然栽得密,长势却和别人家的差不多。这惹来了很多人的羡慕,和孟有田、老玉保关系好的就来偷偷的打听。孟有田也不藏着掖着,将沤肥的方法细心传授。再有就是孟有田弄的蝇蛆养鸡也从他在村子里又买了三只母鸡后开始进行,老玉保家作为试点,效果很不错。不仅产蛋量明显增加,连孵出的小鸡长得也比别人家的大很多、快很多。要不是有战争的阴影笼罩,大家都应该是笑逐颜开了。
春儿还是单纯,她光知道孟有田眼神变得有些不一样,鬼点子也越来越多,却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反正孟有田对她和谷雨始终是笑眯眯的。
十六岁的女孩子,已经到了入睡以前要胡思乱想一阵的年龄了。孟有田要是缝缝补补,短了鞋啦袜的,春儿总是第一个发现,不声不响的做完。听到别人背后议论他俩相好,春儿气恼背后却又有一丝甜蜜。那个时候,农村的贫苦的青年,一在劳动上结合,一在吃穿上关心,那就是爱情了。
第十二章 庙会
更新时间2009917 12:08:19 字数:2010
在吉祥镇和县城之间,有座大庙,叫普惠寺。虽然比不上一些名刹大寺、灵山秀水,但这里栽花插柳,也颇有“曲径通幽处,禅堂花木深”的意味。而且上任方丈是个能说会道、很会交际的老家伙,结了不少善缘,连年修葺,到了现在却也是十分壮观了。
适逢战乱在即,烧香拜佛的人便更加多了,占卜吉凶,求签问卦,那时候不光是富人,连穷人也相信这个,掏出自己的血汗钱,求个卦,坏了便垂头丧气,好了也只不过是个心理安慰。也有穷人家得了病症,到庙里求神拜药,弄点香灰、神水回家的,至于能不能治好,天才知道。反正治好了是神佛的功劳,治不好就是你不诚心,是前世的业报。
因为普惠寺香火不断,人流人息,所以围绕着它的庙会也是极热闹、极盛大的。
天刚蒙蒙亮,孟有田便拉着架子车出了村,村外早就等着春儿和谷雨两个人。木制的轱辘一点减震也没有,但坐在车上的姐弟俩却不在意,一路上说个不停。
那时候的农民除了去赶集卖点钱,即便是大人也很少出门,也难怪春儿和谷雨高兴了。特别是春儿,坐在车上,抱着鸡蛋筐,不时抬头看着孟有田那壮实的背影,心里更是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风言风语不仅没有让这个女孩退缩,反倒在心里更觉得孟有田是唯一的终身依靠。而且老玉保更是把孟有田看成了跑不了的女婿,准许他俩一起出来,也有这种心理在做怪。当然,他也有些担心孟有田和春儿年少冲动,做出什么出格的事,特意让谷雨跟来,而且私下里还交待谷雨可要一直跟着姐姐。
三个人踏进集市,时候还早,都是一些小商贩,前来逛集买东西的却没有几个。找好地方,架上小火炉,打来水,支上锅,孟有田有春儿开始煮鸡蛋。煮了三十多个后,将鸡蛋捞出来扒皮,又向锅内添上了卤料,将白白净净的鸡蛋放进去。一会儿,香味便开始飘了出来。
随着时间的流逝,集市上的人越来越多,声音也嘈杂起来。牲口经济人褪袖摸手指的神秘样子,斗房刮粮端斗、边唱边倒的劲头,货摊前面形形色色的主顾……
“快来喝!快来喝!五分钱,不算多,闹上两碗败心火!”这是卖冰水的拿腔捏调地拉长声音在吆喝。
卖凉粉的也“一毛一碗,解渴解热”地大声喊着。
…………
三个人互相瞅了瞅,春儿笑道:“石头哥,咱是不是也喊点什么?”
“谷雨喊,可以吃鸡蛋,我还给你们买凉粉吃。”孟有田摸了摸谷雨的脑袋,笑着说道。
“喊就喊。”谷雨拔愣扑愣脑袋,闻着卤蛋的香味,咽了口唾沫,问道:“可我喊什么呀?”
“嗯,就喊:红心鸡蛋,红心鸡蛋,十香红心蛋。”孟有田边说边拿出一个卤蛋,用带着的菜刀切成几块,那时候没有机械化养鸡,都是纯农家蛋,但吃蛆的鸡下的蛋蛋黄比一般鸡蛋要红很多。
“好,我喊一上午,得吃一个,不,两个,三个鸡蛋。”谷雨说道:“还有凉粉。”
孟有田呵呵一笑,看着一旁含笑不语的春儿,说道:“我去买凉粉,马上就回来,鸡蛋卖完咱们再一起逛逛集市。”
春儿乖巧的点了点头,拿出个小瓦罐递给孟有田,一个挺泼辣姑娘,在孟有田面前却总是要装得很文静,很听话的样子。
孟有田买完凉粉,又去买了几个油炸糕,发现不远处有个愁眉苦脸的身着长袍的中年男子蹲在地上,面前胡乱摆放着不少书,便走了过去。
孟有田开始只是随便翻看了几下,咦?竟然是关于农科的,这让他感到很惊异,虽然在他看来都是比较古老的书籍,却让他感到一种熟悉的感觉。
卖书的人看到一个庄稼汉在看书,只是抬起眼皮瞟了瞟,开始并没在意。后来,见孟有田好象一副津津有味的样子,也感到挺奇怪,扬了扬下巴,试探着说道:“小哥,要能看懂就买几本吧,要不是我让贼偷了,急着回家,可舍不得卖呢!”
孟有田抬头打量了他一下,象是个落迫的文化人,便淡淡一笑,“先生,这些书打个包,你说说价钱。”
“你都能看懂?”卖书人这下真吃了一惊,这些书里面有两本是全英文的,还是他留学时在外国买的呢!
“农业科技的嘛,我是种田人,正合适。”孟有田咧嘴一笑。
卖书人凝视着孟有田,孟有田坦然以对。好半晌,卖书人长出一口气,说道:“我是南京金陵大学派在华北小麦试验场的,这些东西平常都是我的宝贝。现在,嘿嘿,卖给你这识货的也不算糟蹋学问了。就冲这,我只要一块大洋,够我路上吃饭就行了。”
南京的金陵大学是最早开展小麦育种的机构。该校于1914年南京郊区的麦田中发现一个表现优异的小麦植株,当即摘回,以后连续8年采用“纯系穗行育种法”对其进行提纯和选择,至1922年最终获得了一个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质小麦良种,取名“金大26”。这是中国近代采用科学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第一个小麦良种。受此次成功的鼓舞,金陵大学自1925年起,先后在华北地区各省设立了8处小麦试验场,先后培育出一批小麦良种。
原来是同行,孟有田点了点头,从兜里掏出三块大洋,放在卖书人的手里,说道:“拿着,早点回去,继续研究,这是造福后代的大事。”
“谢谢,谢谢。”卖书人很感动,抽了抽鼻子,拿出根绳子,将书捆好,“这些书你好好看,好好看,很有用。”
孟有田淡淡一笑,说实话,这些书对他来说,实际用处并不大,但在另一些方面却又用处极大,这是他的长远考虑。
…………………
第十三章 又遇故人
更新时间2009917 19:05:10 字数:2030
油炸糕、凉粉、卤蛋,吃得谷雨心情大好,吆喝的声音也格外响亮起来。
“石头哥,买这些书……有用吗?”春儿疑惑的问道:“你不种地了,改做学问了?”
“地要种,学问也要做。”孟有田呵呵一笑,拍了拍书捆,“学问好了,地也就种得好,一亩能当两亩用。”
春儿瞪大了眼睛,似乎觉得要是不相信的话好象对孟有田不够尊敬,便抿了抿嘴角,“那可是好,石头哥能耐大,你说的我相信。”
孟有田趁谷雨没看见,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春儿的脸蛋,弄得春儿满脸通红。
“姐,吃点凉粉,看你热得,脸都红了。”谷雨将小瓦罐递过来。
孟有田看着春儿晒得微黑的脸庞,记忆中出现了小时候的情景:
又黑又瘦的小石头,爬在高高的榆树上捋树叶。树底下放着他的小棉袄和小鞋,他光着膀子,穿着一条开花棉裤坐在树杈上,树枝上吊着小篮子,风一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