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下面只讲讲三个节目的轶事趣闻:
11月17日,运动会第三天的文娱晚会,是由第五战俘营英国戏剧组编导的《度假中的哈特利》独幕神秘剧的精彩演出。剧情主要描述了奥运会委员会委员、大会记者威廉·H·史密斯的家乡英国格洛斯特郡的一个小村庄的酒吧里,旅游者哈特利正直、勤奋、潇洒,被誉为乡亲们的楷模的故事,故事情节安排得神秘兮兮,观众带着悬念在猜测中观看,直到故事结尾,才悟出做人的真谛所在。这场剧的编剧是爱德华·G·贝克莱(大会记者),剧中男主角哈特利由阿伦·G·麦凯尔(军号:277070)扮演,女主角酒吧小姐洛斯由埃德温·A·赫伯特(军号:19034958)饰演,演出十分成功,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仍令人记忆犹新。在这里最值得一提的是大会治安队长、文娱委员安德鲁·M·康德伦(军号:CHX4710)是这场剧中堪称一流的主要演员。朝鲜战争停战后,拒绝遣返来到中国的22名美英战俘中,康德伦就是其中唯一的一名英国战俘,他在拒遣声明中写道:“我喜欢听音乐,读书,有时喝点啤酒,我爱我的父母和家庭”,“我和英国、美国或其他地方的普通人一样,不仅想自己享受到这种简单的乐趣,也希望大家都能享受到这些快乐,但是,在我过去曾生活过的西方世界里,千百万人得不到这些简单的快乐……而是污泥和鲜血,是孤儿和寡妇,是许许多多深受苦难的人民。我决心今后为在争取我所信仰的理想世界的斗争中,尽自己微薄之力,……我还想为发展英中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也出点力,那将会感到更愉快。”英国作家黑斯廷斯在《朝鲜战争》一书的第16章中写道:“1950年11月30日在长津湖战役中,康德伦等英美士兵51人一道被俘时,有个中国军官用英语对大家说:‘你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无产阶级’,接着走过来同每个人一一握手,使战俘们感到很惊奇”,志愿军对战俘实行人道主义的感化宽待政策,平等待人、同吃同劳作,不损害战俘个人利益,“这一点康德伦印象非常深刻。康德伦后来领悟到这种行为正是政治觉悟高的具体体现”。康德伦来中国愉快地参观、学习和工作了几年后,在他的要求下,我国政府又让他满意地回到英国,并预祝他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为中英友好继续做出贡献。
11月20日运动会第六天的文娱晚会,是由第一战俘营美国戏剧组组织演出的一场《金色男孩》大型五幕话剧,剧情主要描述了金色男孩用自己的力量奋斗,最终获得了荣誉的故事。编剧:克利福德·奥德茨,导演:亨利·C·科普兰、登恩,舞台设计:科普兰,音乐伴奏:克莱文杰、阿基、莫曼,主要演员有16人。剧情惊险曲折,演员气魄豪放,音乐悠扬激昂,场景锦绣幽雅,全场演出圆满成功,所有人都非常欣赏这场晚会。在这里也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三个演员一名是'美'克劳德·J·巴彻勒(军号:RA13278704)扮演该剧男主角金色男孩乔·波拿巴。他将波拿巴纯朴、正直的思想品质和机智、勇敢的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另一名是女主角罗娜,她是一个需要做出一个艰难决定的女孩,由唐纳德·B·迪斯尼饰演(军号:RA15284043)。在演出过程中,他俩多次获得全场观众暴风雨般的掌声(停战遣返时,巴彻勒是当时回到美国的战俘中的最后一名学员,也有一段趣闻。详见本书第七章);还有一名是大会实况播音员、文娱委员霍华德·G·亚当斯也是这场剧中的主要演员之一,同时也在整个运动会期间,通过广播系统使人人都及时了解到赛事情况,这位体育评论员解说清晰而流畅,报道幽默而风趣,获得战俘们的一致好评。1953年7月朝鲜停战谈判达成协议后,他也断然拒绝遣返回到美国,而是申请留在中国。后经中国政府批准,被安排在我国学习和工作,建立了一个温馨幸福三世同堂的中国家庭。他是1956年11月1日结婚。妻子辛丽华很贤良美丽,婚后有了一个女儿,取名霍丽德。女儿婚后又有了两个外孙女,其中一个外孙女在上海舞蹈学校学习。不幸的是他的爱妻在1994年元旦因患肺癌去世,在辛丽华病危之时,一次她拉着女儿的手深情地对霍华德说:“我走了,还得懂事的女儿来替我照顾你这个老头子唠!”霍华德因沉痛怀念与他相依相伴四十年病故的妻子而病倒了。他的女儿忍着丧母之痛,精心照顾父亲。霍华德病愈后托人将辛丽华的肖像刻印在一个工艺瓷盘上,放在床头,以表永久的哀思。每年都要十几次带上妻子生前最爱吃的食物,到刻有“辛丽华霍华德之墓”的墓前,点燃一烛香,烧上一刀纸钱,然后坐在墓碑前喝着啤酒默默悼念着妻子……他知道:等他百年之后,把自己的骨灰放到墓穴里,就可以同爱妻团聚了。1979年他被聘为山东医大英语教授,一直是山东省著名的外国专家。“泰山国际登山节”每年举办一次,他作为一名普通老人,先后参加过三届比赛,夺得过两次第一名,一次第三名的好成绩。现在他虽仍未加入中国国籍,但他的举止言谈和生活习惯,已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啦!他迄今一直仍在按他自己的方式继续努力从事着中美友好的和平事业。
赛间娱乐锦上添花(2)
11月25日,是“联合国军”的金化攻势又以失败而告终的一天,也是运动会闭幕式的前一天,这一天的文娱晚会是由俘管处文工队队长张靖权和指导员赵杰组织、编导演出的一场《奥林匹克精神万岁》大型五幕歌剧,该剧是以1912年第五届夏季奥运会上获得文艺项目金奖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奥运之父”顾拜旦发表的一篇散文诗《体育颂》为主题歌,搭配音乐、舞蹈、朗诵、旁白组合而成。《体育颂》站在历史、哲学和美学的高度,立意高远,哲理鲜明,格调激昂地阐述了体育的深刻内涵,讴歌了人的真善美,高扬了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
一开头,赞美“体育”是“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揭示了体育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主题歌用浪漫主义的手法来拉开序幕;接着用褒扬的赞歌,颂扬“体育”是“美丽”、“正义”、“勇气”、“荣誉”、“乐趣”、“沃地”、“进步”,揭示了体育的内涵、功效和伟大的奥林匹克理念;最后,用人类的最强音,赞颂了“体育”就是“和平”,揭示了时代的主旋律和世界的人心所向。整个剧情高潮迭起,熠熠生辉,是一曲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该剧编剧:宫秋心,导演:张靖权,作曲:王宏图,舞台设计:赵忠象,声光电调控:史学礼,乐器伴奏:乐队队长王宏图和队员盛志山等,领唱:孟晶丽、李复,领舞:李大千、白世昌、王岚、杜慧婷,领颂:王乃权、赵勇,宾白:孟晶丽、赵勇,英语道白:李正凌、林锦霞,报幕:孟晶丽。全场演出历时两个小时,剧情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观众的叫好声、口哨声和鼓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声不绝耳,震耳欲聋,演出获得成功。
全剧闭幕时,志愿军、人民军和中国人民慰问团的几位领导上台与演员们一一握手致谢,六个战俘营派出6名代表也上台向演员们敬献鲜花,晚会在《保卫世界和平》乐曲声中,圆满结束。
晚会结束后,志愿军报社李一松副社长在俘管处干部会议上,高度评价了这场晚会。他说:“苏联作家协会主席高尔基说过:‘文学最根本的任务是为认识生活这个事业服务的,它是时代的生活和情绪的历史。’《体育颂》中的‘体育’完全被人格化、生活化、诗情化,而且在它的字里行间都贯穿着‘教育’这根红线,它所颂扬的时代主旋律——奥林匹克精神,将感召并激励人类的千秋万代。”他还说:“我们的毛主席不但喜爱体育活动,而且也对体育作了认真的研究。他于1917年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体育之研究》一文。文章对当时中国体育存在的弊病,运用近代科学知识,对体育作了正确的阐述。文章指出:“体育者,人类自养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之可言者也。”他认为,体育对于强健筋骨、培养意志有重要效用。
附:《体育颂》(译文)全文:
体育颂
(法)皮埃尔·德·顾拜旦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象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象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
啊,体育,你就是美丽!你塑造的人体变得高尚还是卑鄙,要看它是被可耻的欲望引向堕落,还是由健康的力量悉心培育。没有匀称协调,便谈不上什么美丽。你的作用无与伦比,可使二者和谐统一;使人体运动富有节律;使动作变得优美,柔中含有刚毅。
啊,体育,你就是正义!你体现了社会生活中追求不到的公平合理。任何人要想超过速度一分一秒,逾越高度一分一厘,取得成功的关键,只能是体力与精神融为一体。
啊,体育,你就是勇气!肌肉用力的全部含义就是敢于搏击。若不为此,敏捷、强健有何用?肌肉发达有何益?我们所说的勇气,不是冒险家押上全部赌注似的蛮干,而是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
啊,体育,你就是荣誉!荣誉的赢得要公正无私,反之便毫无意义。有人耍弄见不得人的诡计,以此达到欺骗同伴的目的。他内心深处却受着耻辱的绞缢,有朝一日被人识破,就会落得名声扫地。
啊,体育,你就是乐趣!想起你,内心充满欢喜,血液循环加剧,思路更加开阔,条理愈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
啊,体育,你就是培育人类的沃地!你通过最直接的途径,增强民族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