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问题。所谓提纯,就是说突出话剧依靠对话来塑造人物、交代情节的传统
艺术手法。所谓杂交,就是说话剧不能光说话,还要融合进其他的表现手段,
要创造综合型的新样式,现在有的话剧演出里出现了类似古希腊戏剧里的歌
队,还有舞蹈、打击乐、电子琴等等。有的戏甚至像京剧那样,演员上来先
自报家门。而同时在戏曲界,有人又感到某些程式的东西太僵化了,趋于凝
固,妨碍了内容的表现。因此有些戏曲剧目也学了不少话剧的手法,搞得比
较实。话剧和戏曲都觉得别人的东西好,这是个新鲜事。从中可以看出戏曲
和话剧各有特点,各有所长,不要“铁板一块”动不得,但也不要妄自菲薄,
自己要丢掉的东西,也许别人捡来当主贝。我想改革是好的,但头脑要清醒,
讲求实效,少说空话,要拿出作品来说话。不能把过去一概否定,尤其对我
们的老祖宗,对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要取慎重态度,可以大胆探索,但一
定要切合实际,要实事求是。

总之,我们要支持创新,新生的东西就像一个刚生下来的婴儿,你知道
他长大了是什么样子?是好人还是坏人?是好是坏要长起来看。经济改革现
在是走一步看一步,戏剧改革也只有这个法子,要允许它经受时间的考验,
如果是好的自然会大发展,不好的就会被淘汰。对此要眼光长远些,无论如
何不能一生下来就把它掐死,这是非常短见的。如果对一个作品有争议,还
是要依靠正常的艺术争鸣、艺术批评来解决,我说正常,就是要在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的大原则下,在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大框框里,可以各抒己见,可以
见仁见智,可以争得脸红脖子粗,可以动感情,但不能伤感情,更不能打棍
子。

当前,我门的戏剧事业仍然不景气,听说有些搞戏的同志转到电影、电
视、小说上去了,大家把这叫作“水上流失”。据说有的人搞戏搞不成,但
一搞电影、电视、小说都得心应手,出了不少好作品。这说明两个问题,第
一是搞戏确实难,成活率低,关卡多,来钱少;但同时也说明我们这支戏剧
创作队伍质量还是很高的。我不是说搞电影、电视、小说不好,把这些搞好
了也是有贡献,再说日后戏剧有起色了,我相信这些同志还会再“流”回来。
但是,我更佩服在逆境中仍然在戏剧战线坚持苦斗的人。有人说:“我这辈
子跟戏剧摽上了,我的骨灰就撒在这里了。”这样的决心是让人感动的。我
老了,我这把者骨头是不撒在这里也得撒在这里了,但是一大批青年同志有
这种志气实在难能可贵,我要向这一批“铁杆”的年轻同事致敬!九月份我
接待了苏联戏剧家代表团,通过交谈才知道,实际上他们也存在戏剧不景气
的问题,但是人家每年还能增加三个剧院,全国上演三四千个剧目。在日本
有些著名话剧演员就是去演电影、演电视,赚来钱贴在后剧上,赔钱也演,
当然,我们不是提倡这种作法,但这种精神值得钦佩。我们是吃戏剧这碗饭
的,但我们不是白吃饭的,我们要对自己的事业充满热情,要痴情!中国女
排的指导袁伟民讲,女排能拿“四连冠”就是靠事业心,靠献身精神,这是
真言!如果大家都有这么点精神,不愁戏剧上不去。孟子说:“夫志,气之
帅也。”我们要立志,要争气,在困难的时候要挺得住,争取在比较短的时
间里,转变不景气的局面。我们开这个会的时候正值年底,很快就要进入新
的一年。一九八六年是虎年,我们要借一点虎威,在新的一年里把我们的戏
剧事业办得虎虎有生气,取得长足的进步。现在我们在四化建设备方面都有
极大进展,我们一定不辜负党与人民的殷切期望,用我们的笔,反映欣欣向


荣、前途无限的新时代!
祝愿大会圆满成功!

(原载《剧本》1986 年第1 期)


人的悲剧

——看《上帝的宠儿》

深刻的、意味无穷的剧本,演出了,未必能唤起众多人的兴趣;引起兴
趣的剧本演出了,往往又未必能使人得到深远的意味。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
出的《上帝的宠儿》是兼两者而有之的,既经看,又经得琢磨。

莫扎特,一个神圣的天才,创作了数不尽的不朽的乐章,以美妙的天籁
一般的音乐赞美人生,唤醒每个人心头的欢乐,唤醒全世界的欢乐,这样的
一个人在三十六岁的时候死去了,因为穷困!因为疾病!有谁能解释这是因
为什么吗?谁能站出来解释这天大的不公!

英国作家彼得·谢弗抓住了这个题目,把回答擂鼓一般地一槌槌砸在人
们的心上。是庸才扼杀了天才,是那个自命为得到上帝恩宠的宫廷作曲家萨
烈瑞,杀死了莫扎特。

在这个戏里,莫扎特被害死了,然而真正的悲剧的主角是那害人的人。
他得到的惩罚是深重的,震撼人心的。那就是:你可以毁掉一个天才的生命,
但是他的艺术长存。任何人也无法夺去他艺术的生命。被遗忘被抛弃的结局,
最终证明了一个事实——一个你逃避不了,一生都逃不脱的事实,你只是一
个庸才,地地道道的庸才。萨烈瑞惨败了。

可以说这是挖掘人性中妒忌这一情感的大悲剧。写得华丽、庄严、豪放,
充满了慑人的魅力。我甚至感到它可以和《奥赛罗》媲美。它把人那不可捉
摸的残酷而又顽劣的“妒忌”,解剖得如此透彻。当萨烈瑞明了了莫扎特的
天才,明了了上帝选中莫扎特当他的代言人,而丢掉了自己;当他喊道:“狡
猾的上帝!——你是敌人!我现在就给你命名——你是永生永世的敌人!”
这时,每个人都会感受到狂暴的妒忌,那摧毁一切的力量。这是多么巨大的,
强烈的,沉重的人的悲剧。

这是真实的悲剧,它发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里。我由此想起了中国
历史上的一些人物,隋炀帝,一个残暴荒淫的昏君,但同时他又确是一个文
人,他的五十五卷文集可以证明他有些文才,但仍属“庸才”一类。他听说
他的大臣王胄写了一句诗:“庭草无人随意绿。”仅为了这句入画传神的诗
句,王胄便被他杀了头。在他手下还有名诗人薛道衡,有一名句:“空梁落
燕泥。”被隋炀帝得知,便把这诗人处死。这些事在闲书上有过记载的。如
若确有其事的话,我想隋炀帝比起萨烈瑞来要痛快多了。他用的是刀,砍下
的是人头。萨烈瑞用的是阴险的诡计,去折磨、残害天才的莫扎特,却又让
人抓不住把柄,查无实据。萨烈瑞算得上是个高明的“庸才”了。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渺小的,卑鄙的。莫扎特的音乐,谁能压得住
呢?世上没有一种力量能够久远地压制住天才的声音。真正的永远的东西,
是天才的创造!

我非常喜欢剧的结尾。“风言”、“风语”说:“我们可敬的萨烈瑞就
是不肯死,他在胡思乱想当中居然控告自己参与使莫扎特夭折的阴谋。这种
胡言乱语除了这位神经错乱的老人以外,没有任何人相信。”风言说:我不
信!风语说:我不信!两个人一起说:“全世界都不信。”

他们走了,只剩下萨烈瑞一个人。他站起来,扫视着黑压压的剧场,萨
烈瑞说:“世界各处的庸才——现在的和未来的庸才——我赦兔你们!阿门!”


他伸出双手,作出要拥抱全体观众的祝福的姿势——最后双手交叉在胸前,
一副神圣不可侵犯的样子。

这是何等意味深长的结局。我不得不思索,每一个人都不得不思索,萨
烈瑞在说谁?

几年前,我在伦敦看到过这个戏的演出,令我震动不已。想不到今天在
北京的首都剧场又看到了这出才华横溢的戏。剧本的好,毋庸说了,北京人
民艺术剧院的演出也是有水平的。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看这出戏。名利熏心
的人要来看,妒忌一切的人要来看,作恶不择手段的人要来看,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颐指气使的人也要来看!而有知识,有理想,有才能,有干劲的
那些人们更应来看。

总之,这是好戏,定不会叫你空空落落地走出剧场,它会留给你很多很
多。

文章就要收尾了,我忽然想到一点:莫扎特的父亲对莫扎特说:“你应
该在嘴上加一道‘锁’。”而莫扎特竟从未听从这个忠告。在众多的原因里,
也许这是他夭折的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原载《文艺报》1986 年3 月3 日)


莎士比亚属于我们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闭幕词

首届中国莎士比亚戏剧节就要闭幕了。

经过十四天,在北京、上海,同时举行了二十五台莎士比亚戏剧的演出,
得到国内外巨大的反响。我们祖国的学者、戏剧工作者,以他们出色的成就,
向莎士比亚表示了他们的尊敬与赞美。

这一天,四月二十二日,全世界都举行各种各样对莎士比亚的纪念活动。
我想,莎士比亚如果能知道十亿人口的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又
是正在奋发图强的当今的中国,以这样盛大的热情与规模在纪念他,他会怎
样的激动啊!因为他,莎士比亚,是热爱生活的巨人,他也是赞美人类的一
切进步与发展的巨人。他是开拓者,是爱国者,是深知人性与人的哲学的伟
大诗人。一句话,他是永生的,因为他属于要和平、要安定、要幸福、要光
明的未来的人民,他属于我们。

我们是以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演出莎士比亚剧作的。有话剧,有京剧,
有昆曲,有越剧,有黄梅戏,有广大中国人民所喜爱的其他地方戏曲,有少
数民族的演出,有许多学生剧团的演出,甚至有按莎士比亚原本用英语的演
出,还有按中国的历史与环境,把莎剧改编成更为中国观众理解的改编本的
演出。所有这些劳动、创造,都在舞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