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有待于各位同志下更大的功夫研究,使之更趋严密、合理、完美。

忠实于原著不仅是剧本改编工作必须遵循的原则,对摄制组的各部门来
说也同样存在着是否忠实于原著的问题。

譬如,我看过的旧戏曲,都是明代服装。唯有以《红楼梦》为题材改编
的剧目不同:宝玉的头上总要顶个紫金冠,女子的服装也不伦不类。。后来
才品出人们的良苦用心。《红楼梦》的背景,是清代康、雍、乾三朝,而曹
雪芹却说《红楼梦》的故事“无朝代年纪可考”。这是对传统小说写法的一
个突破。所以,《红楼梦》的服装就要做到非汉,非晋,非隋,非唐,非宋,
非元,非明,也非清。再如,清代的男性是剃头留辫子的,如果把贾主玉的
造型搞成这个样子,不止是一个难看的问题,更严重的是违背了忠实于原著
的精神。

总而言之,整个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时代,只能是曹雪芹笔下的那
个时代——特定的《红楼梦》时代。

(吕大渝根据曹禺谈话整理)
(原载《光明日报》1983 年9 月15日)


为振兴川剧欢呼

十月,北京黄金的秋天,四川省振兴川剧赴京汇报演出团带来了令人欣
喜、振奋人心的创新剧目,以及改革后的精粹的传统剧目,长长短短,大大
小小,真是一台一台的好戏,使人眼花缭乱。在这支队伍里,有杰出的老艺
术家,有成长起来的川剧新秀,更有文采风流的中年一辈。他们的艺术优美、
精深,他们的功夫深厚、扎实,让我们一览川剧的人材、剧目、艺术的壮美。

今天,祖国的一切都在振兴。

振兴川剧这个壮举是何等气魄,何等响亮,何等鼓舞人心!我们怀着期
待和激动,欢迎你们这一支戏曲改革的先锋队伍。

“戏曲改革”这个口号,提出许久了。许多剧种做了不少的试验、努力,
用心非浅。但成绩十分理想的不算太多。因为我们走的是一条艰难曲折而又
复杂的道路。然而在这条道路上,我们看到了前进的足迹,振兴川剧的成功,
正是可喜可贺的一步。

川剧是公认为家底子厚的大剧种。剧目说起来有“唐三千,宋八百,数
不清的三列国”,还有“高腔四大本”“弹戏四大本”“江湖十八本”,更
有若干解放后经过多次革新的剧目。在这样的宝库中,该有多少可以加工、
磨练,能为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增添光彩的好戏。

这次来京演出的川剧《巴山秀才》和《丑公公》是新创作的,《绣。。记》、
《禹门关》是整理改编过的传统剧目,还有经过革新、发展,精选出的折子
戏,像一簇簇引人注目的美丽花朵,召唤着人们来欣赏、采摘,领略它们的
甘美。

川剧是有着自己独特风格的剧种,它亦庄亦谐,幽默,泼辣;写得透辟,
演得生动。看川剧,不使人感到“噎闷”,不是雾里看花,而像是爆出的脆
生生的爆竹,道破人情世故。这次育场演出的《巴山秀才》就是这样一出好
戏。戏中人物的发展既有个性,又渗透了作人的道理。词句妙而活,说出人
们的口边语,心中话。这样的川剧,这样的戏曲,将是人们爱看的。

掌声是听得见的,而要赢得掌声,取得戏曲改革的成果,却要付出多少
艰辛的劳动。这次振兴川剧一举,是四川省委常委会讨论通过的决议,并成
立了一个川剧领导小组。谭启龙同志提出“振兴川剧,务求实效,千锤百炼,
精益求精”。领导上这种热情而又切实的支持,是一切条件中至关重要的一
条。这是为继承祖国的文化传统,为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的意义深远的
部署。

中国戏曲是中国古老悠久的文化的一部分。而今天,戏曲的“危机”又
确实存在着。要让青年人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懂得欣赏中国的戏曲艺术,
要让我们的戏曲观众中更多地涌现出年轻的一代,这副担子落在戏曲界乃至
丈艺界每一个同志肩上,也同样落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领导者的肩上。

总之,川剧是我们爱看的戏,川剧艺术家的名字是我们心里熟悉的名字。
我们渴望你们很久了。在这个金色的秋天里,让我们一起来收获劳动创造的
硕果吧!

(原载《人民日报》1983 年10 月8 日)


一面镜子

——《劳资科长》观后

我常常有一种感觉,当一个戏被人们大为赞誉时,我却会有些担心,生
怕看的时候会感到并没有那么好。然而这一次,我看了中央实验话剧院演出
的讽刺剧《劳资科长》后,我感到我的担心多余了。

我要说,这是一个在笑声中给人以震动的好戏。尤其在今天,这个戏能
帮助我们清除社会上的不正之风,对目前党内整风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劳资科长》讽刺了生活中一些庸俗、可卑的人物,把他们灵魂中的丑
恶用讽刺的方法暴露在人们的眼前。使我们更加鄙视、唾弃这些为人耻笑的
言行,使一些人可以照照镜子,看清自己是什么模样。这就是这个戏的意义。

劳资科长拒绝了他的母亲,拒绝了他的爱人,甚至也拒绝了他的上级,
把唯一的一个调入城市的名额给了一位对人民有贡献的。默默无闻的科学工
作者。为此,他曾处于各种矛盾之中。他躲躲藏藏,左推右挡,苦不堪言。
但是最后,他终于作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抉择。如此一个劳资科长,是很真
实的。大家同情他,也理解他,因而就越发敬重他。他的窘境,他内心的苦
恼,他十分狼狈而又十分聪明地甩开那些纠缠不清的人,这些都引起了观众
的笑声,同时,也引起人们的思考。我想,这正是这个人物的独到之处,是
他个性的体现。也是他成功的原因。

在看戏的时候,还有一处是十分触动了我的,就是那位呆头呆脑的科学
工作者,在万般无奈之中,也提着大包的野味去上门送礼了。他并不是一个
世故的人,他不会这一套,心里也讨厌这一套,但是他却不得不去学着做。
他当然没能“学”好,所以方式生硬,令人尴尬,自己更是难受。观众笑了。
然而,在这引人发笑的举动之中,包含了社会上不正之风的最大危险性。它
像是一种病菌,会渐渐地污染健康的人,削弱人的抵抗力,剧中这个人物的
这一举动,像是在大声疾呼: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劳资科长》这个戏,用了大量的误会、巧合,但想想又合乎情理。这
正是一种喜剧的创作方法。我觉得,喜剧、讽刺剧,无论对于写作、导演和
演员,都是一个难题,是一种考验。在整个剧场里,应当不断地充满了会心
的微笑和开怀的大笑。要做到这点是很不容易的。必须注意一个问题,那就
是夸张与过火的区别。我们舞台上的喜剧,应当是夸张的艺术,同时又是有
分寸感的艺术,有风格的艺术。我相信,《劳资科长》这个戏,会在这方面
继续作出尝试和努力。

(原载《人民日报》1984 年1 月14 日)


让《火热的心》更多一些吧!

早就听说空政话剧团又出了一台好戏,我很想看,苦于身体不好,直到
最近才看上。看完戏之后,我向全体人员鞠了三个躬,我说:“很受教育!
很受教育!很受教育!”因为确实如此。前些天,我出席人大常委会,会上
议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要精除精神污染。我在会上发言,也谈了戏剧界的
精神污染情况,但主要还是谈了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戏剧事业兴盛、
繁荣的状况。可惜当时我没能看到这个戏,如果看了的话,我一定会把这个
戏推荐给人大常委会,看一看我们的部队文艺工作者写出了多么好的戏!歌
颂了多么好的精神!这个戏的产生是很及时的,在当前是非常重要的。

搞这个戏,是“攻关”。而且攻的是一个很难攻的关。它写的是真人真
事,但又没有按真人真事那么去写。过去有人反对写真人真事,后来出过话
剧《雷锋》。雷锋的共产主义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应该写,但当
时写得十分成功的,不多《火热的心》这个戏所以成功,我觉得在于它独特
的创作思想和独特的创作方法。记得,一九五六年我们搞了一个国际性的戏
剧节,请了许多外国戏剧家来看我们的话剧。戏是从全国各地调来的,却都
是一个套子:一个工人,因病或因伤养病去了,又不甘于养病,跑出来接着
工作,大家怎么拦也拦不住,等等。大部分的戏几乎都如此。外国人看了非
常奇怪,问我:“怎么回事?你们像是商量好的呀?”原因就在于概念化在
作祟,没有一个独特的创作思想,没有一个独特的创作方法。《火热的心》
这个戏的独特的创作思想是什么呢?就是从一开始就着力于写人,不是“高、
大、全”式的,而是要写有血有肉的人,写无产阶级的新人。要人家看了戏
有深刻的印象,产生出良好的社会效果,引导人们去思考,并得出这样的结
论:“人,就应该这样活着。”

这个戏的创作方法,也非常好。从结构上说,戏从头至尾是一个连贯的
故事,没有堆砌之感。这个戏很难写,因为朱伯儒同志事迹很多,组织起来
不容易。而这个戏不光是写事,而是写人、写心,确确实实创造出了一些东
西。当然,可能有些还不那么完美。但整个说来,流畅、通顺、自然、完整,
而且贯串着一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催人奋发,使人向上。这两个“独特”
结合起来,就产生了梁子如这样一个非常有特点,非常真实可信的人物。这
个戏把人物写到这样一个高度,而且令人信服,太不容易了。有位人大常委
对我说:“要‘破’,更要‘立’”我觉得《火热的心》就是一个“立”的
戏,它立起了一个榜样,而且是可亲、可信的。尽管这个人物做的许多事,
我们不一定能完全做到,但是大家感到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