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所有的新疆歌剧团的弟兄们祝福。

衷心祝愿你们将会得到崇高的幸福与快乐。因为祖国将会为你们日后更
大的成功,得到世界的称赞。


(原载《新疆日报》1981 年1 月25 日)


漫谈小剧本创作

——贺《小剧本》复刊

小剧本是文艺武库中的小兵器,用得好,很犀利。小剧本反映得出当前
社会的各种变化和历史发展。
可能有人认为小剧本不大值得写。因为不能传之千古。也有人觉得小剧
本很难写得淋漓尽致,也就难以舒展所长。
然而,古往今来,多少艺术作品,正因其短小,便更精炼、更浓、更实、
更有力量、更显作者的功力。
王羲之的《兰亭序》,只其中的一句,“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不知有多少后人引用。
刘禹锡的《陋室铭》,文章不足百字,以往的文人学士,都奉为圭臬。
再如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亡国的悲哀,眷念故土的热忱·初读时

就使我落泪,至今仍不能忘怀。
《放下你的鞭子》,激动了多少人走上抗日前线,恐怕谁也计算不出来
的。那不过是一个广场小剧。
美国剧作家奥尼尔的早期独幕剧,我甚至觉得比他晚期作品,更真实有
力。
我认为一个作品的价值,不在于长与短,大与小。小剧的特点恰恰是能
够较快地反映社会的动向、变化、更接近群众。
小剧本演起来容易,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表达人民的思想、感
情,又给人民以艺术享受。
小剧本是充满活力的。因为它形式的短小,就更锻炼结构的谨严,文笔
的洗练和强烈的感染力,更需要作者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与捕捉能力。
中国有古话:“语简言奇,精炼扼要”。这是作文章的方法,写戏也如
此。
我们要生动的语言,深刻的人物,思想的锐利。写小剧本也要有真生活、

真感情、深思想,不能因其小而轻视之。
要一语中的,不要废话连篇。
小剧本更忌讳直,平铺直叙。共合几千字的剧本,再一平铺,一览无余,

还有什么看头。
古代传说,主文艺的星宿是文曲星。它着重一个“曲”字。
即使小戏,也要曲折有致,异峰突起,不要顺手拈来的陈词滥套。
小剧本也可以作到“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小剧本也可以含蓄、可以抒

情,可以有激烈的冲突,甚至也可以达到远若溪间鸟鸣,绿影微风等等,难
尽描摹的情趣。这就要各展所长,更下功夫了。

写好小戏,并非轻易。几句话就要写出人物性格、几十分钟的戏让人动
情,悟出一点生活的哲理,提出一点使人深思的问题。这是非常考人的,也
是锤炼写戏的一条途径。

我们提倡独出心裁,要探索,要闯新。世界在前进,人类在前进,只有
这样才能适应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今天,我们写英雄是好事,但也不一定都去写英雄;写问题剧是好事,
但也不一定都去写问题剧。生活是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内容都可以写。我们


要有所追求,力求在短小的篇幅中,显示出长江大河的气魄,发挥深刻感染
人的力量。
切记,要独立思考,不要一听到提出什么问题,马上就写出个什么戏,
“听喝”,而不是自己亲身去感受,去思想,那是写不出好作品的。
不懂的和一知半解的人,不要瞎指挥,要遵重艺术规律。省得作者白费

力气,观众也得不到好处。
我相信,我们文艺工作者是热爱祖国的,是拥护党的领导的。
我还想,写大剧本的人,最好也写写小剧本,可以使旁人、使自己都感

到耳目一新。
业余写作的同志更应该试写小剧本。不少有成就的作者都是从写小戏开
始的。

我赞成写各种格调的小戏,写讽刺剧、幽默剧,露出一种善意的微笑,
也可能是嘲笑,如同《诗经》中说的:“善戏谑兮,不为虐兮。”我们也可
以抨击、批评,只要我们是为社会进步,使社会进步的。

自然,还可以谈言微中,曲折委宛地击中要害,说出真理。
是怎样的人,就会有怎样的风格。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点。
写出心中最真实,也许是最隐秘的话,为着中国人民和全人类。
头难,头难,开始写总会有些困难。多写、多问、多投稿,甚至于多碰

壁,就能把思想和语言越磨越成熟,文笔越磨越洗练。在小小的舞台上,摆

出大千世界,摆出瞬息万变的人生。
同志们,盍兴乎来!盍兴乎来!
赶快动笔吧。

(原载《小剧本》1981 年第1 期)


一代名家,不同凡响

——在侯喜瑞先生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会上的祝词

同志们:

今天,我们大家聚在一起,万分高兴。我们是为年纪最长、功劳最多的
当代京剧表演艺术家侯喜瑞同志开一个盛大的庆祝会。我们庆祝他老人家舞
台生活八十周年。

经过十年浩劫,在党的三中全会正确路线指引下,全国安定团结,我们
正向新长征进军,正向四化进军。侯老以九十岁的高龄,志气昂扬,精神振
奋,继续为党为人民努力工作。人生七十古来稀,但他在中国京剧舞台上,
奋斗了八十个年头。这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大事啊!我们敬佩他这种精神,
我们要学习他这样的精神。请允许我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剧协北京分会,
向侯喜瑞先生表示衷心的祝贺。

侯喜瑞先生是我国老一辈的戏曲表演艺术家,生在十九世纪。他在我们
国家还有皇帝的时候,就投身于戏曲事业。他从小学戏,参加中国比较完善
的京剧科班“喜连成”。侯老排行最早,属于“喜”字辈。因此中国出了这
位赫赫有名的侯喜瑞,侯老先生。他从他的前辈黄润甫学花脸,是黄派花脸
中学习得最好的一个继承人。出科后就成了一代名家。他和许多戏剧艺术家
合作。同我国四大名旦:梅、程、尚、荀;四大须生:余叔岩、高庆奎、言
菊朋、马连良合作;更应该提的是他同中国京剧一代宗师的杨小楼先生合作,
他们二人的合作是京剧史册上光辉的一页。

侯老先生经历了清朝、北洋军阀、日伪、国民党各个时期。侯老为人刚
止爽直,不怕强暴,有民族气节,有爱国精神,一向对同行艺人、对群众有
侠气英风,扶困济贫,肝胆照人。无论内行外行,对他都非常尊重钦佩。同
时,使我们十分敬重的是他一心钻研艺术的精神,根抵打得深,成了名家,
还是日夜钻研,从不忘记他要对得起观众。看他一场戏,要观众得到美的享
受,得到教益。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他从历史资料和社会生活,琢磨研究,
得到“活曹操”这样一个谁都赞赏的称号。他演的曹操,不只是一般的浅薄
庸俗的表演,而比别人创造得丰富多采。比如《战宛城》演马踏青苗,割发
代首,非常有个性,讽刺中含有赞赏,在演《长板坡》的曹操时,见到敌方
赵云英勇无敌,爱将之心,油然而生。在《击鼓骂曹》中,不是把曹操当成
一个草包、权臣来演,而是演出了曹操的气度,演出了曹操对祢衡既赞赏他
的才华,又不容忍他的狂妄,展现出曹操有大志、有权术的雄才大略气概。
总的来说,在侯老的表演里,渗透出这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的书卷气;
他有他的权欲、自私的毛病,但也有爱才爱将的优点。不是概念化、脸谱化
的人物。这就是他“活曹操”的“活”的地方,是他刻画人物精妙之处。侯
老是科班出身,从小武功底子好。他与杨小楼台演的传统戏《连环套》,他
主演的《坐寨》《盗马》,那种工架,那种气魄,那种身段,那种做派,真
给人以美的享受。除了曹操、窦尔墩这两个著名人物外,他演的《取洛阳》
的马武,投入反暴起义,戏中刻画了他粗中有细的个性。除了演传统戏,他
也积极参加新剧目的建树。如他与程砚秋先生合演的《红拂传》,他演虬髯
公,豪爽而深沉的英雄性格,鲜明突出。侯喜瑞同志的念白,是别具风格的。
人们常说“千斤话白四两唱”,侯老的道白清楚,铿锵有力,特别练就的花


脸的“炸”音、“虎”音,都是非常美的,他在数十年演出中,树立了“侯
派”花脸艺术,在全国影响极大。他在京剧舞台上可谓黄钟大吕,不同凡响,
侯喜瑞先生是“喜连成”科班的老一辈艺术家中最有光彩的人物,他今天健
在,真是鲁殿灵光,是我国古典戏曲艺术中的财富。

解放后,侯老已是六十岁了,他受到党的重视,他极热爱党的文艺事业。
他积极地献身于戏曲教育工作。他在中国戏校和北京戏校执教。三十多年来
培养了多少青年演员,成绩斐然。现在有不少著名演员如马崇仁、袁国林、
尚长荣等,均受到侯老亲自的教授。数十年来,侯老在戏曲课堂上,孜孜不
倦地献身于党的艺术教育工作,他不但是著名的表演艺术家,也是一位有卓
越贡献的戏曲艺术教育家。

我们要坚持毛主席亲订的,也是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文艺
方针,对老一辈的艺术家身上的珍贵艺术,要进行抢救、继承,只有在继承
优秀的传统艺术基础上,才能创造发展我们崭新的社会主义戏曲事业。

让我再一次代表中国剧协和剧协北京分会,向对戏曲事业有功的侯喜瑞
同志,在他舞台生活八十年纪念会上,表示衷心的祝贺!祝您长寿!望您使
千钧力,开万石弓,以长久不衰的青春全部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原载《戏曲艺术》1981 年第2 期)


我对戏剧创作的希望

你们都是写剧本的,我也是写剧本的,不过比同志们写得早一点。今天,
我想谈谈咱们戏剧创作的一些问题。

粉碎“四人帮”以后,我们的文艺有个很大的繁荣。反应最快的是相声,
其次是戏剧,再就是小说。。三年多来,我们看了不少的好剧目。话剧就有
不少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