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主义,还要有益于人民,有益于人类。最近我看了《文艺报》上孙犁同志的
一篇文章,写得十分好,也十分透。他勇敢地提出“人道主义”的问题,这
是很大胆的。我由此想到,我们写“人性”写得太不深了,甚至有人至今还
不敢碰。每个人物都是有性格的,就看你怎样写,敢不敢写,会不会写好。
现在有的人好像头上带了紧箍,不管谁一念紧箍咒,他的头就痛。这不好。
不在于人家限制你,而是自己限制自己。这也是有来源的,中国几千年的封
建束缚和几十年的极左压力,使得许多人谨小慎微,不能畅所欲“写”。畅
所欲写,并不就是写黑暗,一味写黑暗是不利于祖国的。我是说,要写那些
叫人揪心的,使人不能忘却的人物,写他们的情操、信念。这样的人物是能
代表社会的一部分真实的。不这样,就下会有生命力,就保留不下去。一个
作家进行创作,主要是运用形象思维;他的世界观、人生观就渗透在里边。
作家反映真实的生活,也就反映了他的政治观点和艺术观点;不是先有某种
预定的观念,也不管自己懂不懂,消化没消化,就按照这种观念去塑造形象,
让那些形象同政治观念去“合槽”。这样的作品写出来是不会真实的,甚至
是假的。用马列主义观点观察生活、研究生活是对的,但是不能用马列主义
观点代替作品的主题。主题不是事先规定好的,是生活中来的。我常常想,
一个作家,应该也是一个思想家。无论看到什么,都要想想,不要人云亦云。
不要听到一件事,就轻易下结论,不要头脑发热。过去说带着问题下去,这
是可以的,是一种方法;但是一个作家要广泛了解真正的生活。不要太急于
动笔,有人下笔千言,那正是因为他的生活积累够了。可以说所有伟大作家
的好作品,不是被某个问题箍住的。《红楼梦》把整个社会都反映出来了。
《战争与和平》、《人间喜剧》这些伟大作品,都反映得很深刻、很厚实。
文学反映生活,不是那么狭窄的,也不应该是浮浅的。在人物身上应当能体
现出时代的精神。这样才可能有思想性。现在一般认为,提出了一个问题,
就有思想性了,我想这是个误解。把思想性简单地理解为某一个问题的是非
观。其实绝不止此。暴露与歌颂也不能代表思想性。思想性来自于作者对生
活执著的追求、观察与思索。有这样思想性的作品,才能真正叫人思、叫人
想。但是,它不是顺着作家规定或圈定的思路去想,而是叫人纵横自由地思
索,去思索你所描写的生活、人物,也思索整个社会、人生和未来,我们应
该努力要求自己,在创作上不要走一条轻巧而容易的道路,要写自己的精神
世界中真正深思熟虑过的,真正感动过的,真正感情充沛的东西。艺术上要
十分考究。我并不是说一写出来就要名垂千古,我不过是希望能够把我们这
个时代的精神反映得更深、更广些。


不要浅尝辄止。有一阵子写科学文艺很热门。徐迟同志的《哥德巴赫猜
想》是一篇非常好的作品,从那开始,接着出现许多这类很好的作品。但这
种科学文艺现在又不够多了。有一阵子写中日友好,有《泪血樱花》、《玉
色蝴蝶》。又有一阵子写台湾回归大陆的问题,就有《彩云归》、《归帆》。。
这些东西都应该写,也需要写,也能写出好作品。但是,我希望有经久不灭
的火,而不是一阵风。艺术的火焰经久不灭地燃烧着,这才是伟大的著作。
人们永远看到它的光辉,从中能了解到做人的道理。

对生活的观察不要有框框,视野要广阔,要深厚。这不是说工厂、农村、
学校都要同时去了解,这也不大可能。能在某一方面了解的深,了解的透,
有了真正的感受,有了非写不可的感情,就好。再有,就是艺术技巧问题。
我认为技巧是不难学的,只要天天写,多读书,日久天长,就会写好。写新
的,也可以写老的;写目前需要的,也可以写永久需要的,主要是敢于写生
活的真实,不要看出人工的雕琢。我的戏就有雕琢气,只有少数一两个较好
一点。要在极不雕琢中,写出了不起的人物,写出人物的性格。

唐代著名的文学家韩愈说得好,“唯陈言之务去”。古人就懂得这个道
理。我们今天需要更多的新的东西,更多的好东西。

文艺的道路是那么宽广,创造人物是那么有趣,那么动人。只要我们肯
下苦功夫,那真是乐在其中呵!

(原载《剧本》1980 年7 月号)


《〈茶馆〉的舞台艺术》序言

老舍先生是杰出的小说家,依我看,他也是杰出的戏剧家。他独创一格。
他的戏充满着对劳动人民深切的情感,和浓厚的北京的乡土气息。

他的剧作《龙须沟》与《茶馆》是中国话剧史中的经典,他的贡献是不
可磨灭的。

老舍先生和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关系很深,感情也很深。对每一次剧院
向他索取剧本的请求,他都欣然允诺,不久便会把北京人艺的同志找去,听
他诵读他的新作。艺术家们热爱他,敬佩他,应当说,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
生命,一部分是由老舍先生的心血灌溉的。

《茶馆》是老舍先生1957 年写成的。我记得读到《茶馆》的第一幕时,
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跳出来。我处在一种狂喜之中,这正是我一旦读到了好
作品时的心情。我曾对老舍先生说:“这第一幕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
一幕。”如此众多的人物,活灵活现,勾画出了戊戌政变后的整个中国的形
象。这四十来分钟的戏,也可以敷衍成几十万字的文章。而老舍先生举重若
轻,毫不费力地把泰山般重的时代变化托到观众面前,这真是大师的手笔。

以后的每一幕,也都画出了时代的风貌。

《茶馆》是一个无可奈何的悲剧。在那种年代,坏人嚣张,好人只有死
路。而那些想拯救中国,又终无前途的人,他们的悲剧是没有看到真理的悲
哀,这都显示了老舍先生剧作深刻的革命性。

《茶馆》的演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付出了值得骄傲的劳动。

导演焦菊隐、夏淳,他们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竭尽心力。焦菊隐先生
的导演功夫有如一位卓越的书法家,笔力透纸背。

舞台上的《茶馆》焕发了剧本的全部光彩。台上的人物,不像是在演,
而使人感觉是在生活,在那些年代里闯荡、挣扎、作孽、腐烂下去。应该说
北京人艺有一批了不起的演员,他们的身上闪射出艺术家魅人的光辉。

我还想说,《茶馆》的生命,依附在它的环境上,而环境的真实生动的
再现,体现了舞台美术设计、美工、灯光、效果的惊人成就。这其中包括着
他们多么艰辛、细致的创造和劳动。

有这样的剧作家、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工作者,有这种今人满意的和
谐的合作,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创造生活是无比幸福的。

《茶馆》与它的演出,是中国话剧史上的瑰宝。现在,出版《〈茶馆〉
的舞台艺术》这样一本书,让《茶馆》的各个方面的创造者来谈谈自己的体
会与经验,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痛惜的是,当我们今天再次把这瑰宝
奉献给人民时,老舍先生和焦菊隐先生已经离开我们了。

我想,他们的生命的一部分已溶于《茶馆》之中,将永远伴随我们更加
深沉、更加坚定、更加刻苦地去进行现实主义的创作。

编者附记:《〈茶馆〉的舞台艺术》一书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辑,将于9 月初由中国戏剧出
版社出版。

(原载《人民日报》1980 年8 月9 日)


写在《威尼斯商人》上演之前

莎士比亚是全世界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威尼斯商人》充满了人
道主义的乐观精神。

有人把《威尼斯商人》当作正剧来演,有人把它看成是悲喜剧。我认为
它是个浪漫喜剧。

戏中有两个重要人物,高利贷者夏洛克和机智、聪慧、美丽的波希霞。
在夏洛克身上可以看出,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资产阶级的残酷,这个戏
更重要的意义,是通过波希霞,热情地歌颂文艺复兴时期的新人。这里,更
明确地歌颂新的女性。波希霞的聪明、品德和追求自由的勇敢,都是十分突
出的。

《威尼斯商人》在五四以后,成为莎士比亚最早在中国舞台上被介绍的
剧本,不是偶然的。当时,这个剧本叫作《女律师》或《一磅肉》。因为五
四运动,“妇女解放”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思潮。从这个意义上讲,易卜生
的《娜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与五四这样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是
相适应的。波希霞所意味的性格、思想,对中国人民来说是不陌生的。

近三年来,百花齐放。我们有许多自己的好剧目,但也要介绍世界名著。
这对于提高和丰富我们的文化是有益的。我衷心祝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威
尼斯商人》演出成功!

(原载《北京晚报》1980 年9 月4 日)


《老舍的话剧艺术》序

老舍先生是小说家、散文家、诗人,更是一位人民的幽默文学家。

我一直从他的著作中,感到老舍先生的幽默藏着令人心酸的眼泪,刻骨
的讽刺,又使人开怀畅笑,笑出心中的一腔闷气。

老舍先生每次写完一个作品,总把几个旧友召来畅叙。我总被他的真挚、
恳切、豪爽、酣快所感动。在旧社会,他一直是不屈不挠,多少朋友被他可
敬可爱的言行感染。他谦虚、实在。在他面前,我也无话不谈。

他是永远活在人民当中的人。没有一种题材、形式他不屑于写。鼓词、
快板、相声、对联都写得情深有致、感激动人。

至于他的长篇小说,如《骆驼祥子》,列于世界文学之林是毫无逊色的。
如果说“人杰”两个字并不陈旧,我就把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