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了它,当一个故事看。所以为着太长的缘故,把序幕及尾声删去了真是不

得已的事情。我看见第三幕月份牌是一九三五年,四月廿七日,我只好是认

为无法子的事情。而我为什么要用些三十年前旧事便会有些道理了。再,我

的朋友!那序幕中的音乐是Bacb。作的High Mcss In Bmiuor’Beuedi Ctus vui 

Ceneit Donini Noniui,那点音乐是有点用意的,请设法借一唱盘(Columliu

公司有的),尔便会明白这点音乐会把观众带到远一点的过去境界内,而又

可以在尾声内回到一个更古老,更幽静的境界内的。这剧收束应该使观众的

感情又恢复到古井似的平静,但这平静是丰富的,如秋日的静野,不吹一丝

风的草原,外面虽然寂静,我们知道草的下面,翁翁叫着多少的爬虫,落下

多少丰富的谷种呢。(下略)

(原载《质文》月刊1935年第2号)

1 ①此文发表时有编者按语,今录如下:


《雷雨》序

我不知道怎样来表白我自己,我素来有些忧郁而暗涩;纵然在人前我有
时也显露着欢娱;在孤独时,却如许多精神总不甘于凝固的人,自己不断地
来苦恼着自己。这些年我不晓得“宁静”是什么,我不明了我自己,我没有
古希腊人所宝贵的智慧——“自知”。除了心里永感着乱云似的匆促,迫切,
我从不能在我的生活里找出个头绪。所以当着要我来解释自己的作品,我反
而是茫然的。

我很钦佩,有许多人肯费了时间和精力,使用了说不尽的语言来替我剧
本下注脚。在国内这次公演之后,更时常有人论断我是易卜生的信徒,或者
臆测剧中某些部分,是承袭了Euripides 的Hip…polytus 或Racine 的Phedre
的灵感。认真讲,这多少对我是个惊讶。我是我自己——一个渺小的自己!
我不能窥探这些大师们的艰深,犹如黑夜的甲虫想象不来白昼的明朗。在过
去的十几年,固然也读过儿本戏,演过几次戏。但尽管我用了力量来思索,
我追忆不出哪一点是在故意模拟谁。也许在所谓“潜意识”的下层,我自己
欺骗了自己。我是一个忘恩的仆隶,一缕一缕地抽取主人家的金线,织成了
自己丑陋的衣服,而否认这些退了色(因为到了我的手里)的金丝,也还是
主人家的。其实用人家一点故事,几段穿插,并不寒伧。同一件传述,经过
古今多少大手笔的揉搓塑抹,演为种种诗歌、戏剧、小说、传奇,也很有些
显著的先例。然而如若我能绷起脸,冷生生地分析自己的作品(固然作者的
偏爱总不容他这样做),我会再说,我想不出执笔的时候,我是追念着哪些
作品而写下《雷雨》,虽然明明晓得能描摹出来这几位大师的遒劲和瑰丽,
哪怕是一抹,一点或一勾呢,会是我无上的光彩。

我是一个不能冷静的人,谈自己的作品恐怕也不会例外。我爱着《雷雨》
如欢喜在溶冰后的春天,看一个活泼泼的孩子在日光下跳跃,或如在粼粼的
野塘边偶然听得一声青蛙那样的欣悦。我会呼出这些小生命是交付我有多少
灵感,给与我若何兴奋。我不会如心理学者立在一旁,静观小儿的举止,也
不能如试验室的生物学家,运用理智的刀来支解分析青蛙的生命。这些事应
该交与批评《雷雨》的人们。他们知道怎样解剖论断。哪样就契合了戏剧的
原则,哪样就是背谬的。我对《雷雨》的了解,只是有如母亲抚慰自己的婴
儿那样单纯的喜悦,感到的是一团原始的生命之感。我没有批评的冷静头脑,
诚实也不容许我使用诡巧的言辞,狡黠地袒护自己的作品。所以在这里,一
个天赐的表白的机会,我知道我不会说出什么。这一年来批评《雷雨》的文
章确实吓住了我,它们似乎刺痛了我的自卑意识,令我深切地感触自己的低
能。我突地发现它们的主人了解我的作品,比我自己要明晰得多。他们能一
针一线地导出个原由,指出究竟,而我只有普遍地觉得不满、不成熟。每次
公演《雷雨》或者提到《雷雨》,我不由自己地感觉到一种局促,一种不自
在,仿佛是个拙笨的工徒,只图好歹做成了器皿,躲到壁落里,再也怕听得
雇主们挑剔器皿上面花纹的丑恶。

我说过我不会说出什么来。这样的申述,也许使关心我的友人们读后少
一些失望。屡次有人问我《雷雨》是怎样写的,或者《雷雨》是为什么写的,
这一类的问题。老实说,关于第一个,连我自己也莫明其妙。第二个呢?有
些人已经替我下了注释。这些注释有的我可以追认,——譬如“暴露大家庭
的罪恶”。但是很奇怪,现在回忆起三年前提笔的光景,我以为我不应该用


欺骗来炫耀自己的见地。我并没有显明地意识着我是要匡正,讽刺或攻击些
什么。也许写到末了,隐隐仿佛有一种情感的汹涌的流来推动我。我在发泄
着被抑压的愤懑,毁谤着中国的家庭和社会。然而在起首,我初次有了《雷
雨》一个模糊的影象的时候,逗起我的兴趣的,只是一两段情节,几个人物,
一种复杂而又原始的情绪。

《雷雨》对我是个诱惑。与《雷雨》俱来的情绪,蕴成我对宇宙间许多
神秘的事物一种不可言喻的憧憬。《雷雨》可以说是我的“蛮性的遗留”。
我如原始的祖先们,对那些不可理解的现象,睁大了惊奇的眼。我不能断定
《雷雨》的推动是由于神鬼,起于命运或源于哪种显明的力量。情感上,《雷
雨》所象征的,对我是一种神秘的吸引,一种抓牢我心灵的魔。《雷雨》所
显示的,并不是因果,并不是报应,而是我所觉得的天地间的“残忍”。(这
种自然的“冷酷”,可以用四凤与周萍的遭遇和他们的死亡来解释,因为他
们自己并无过咎。)如若读者肯细心体会这番心意,这篇戏虽然有时为几段
较紧张的场面或一两个性格吸引了注意,但连绵不断地、若有若无地闪示这
一点隐秘,——这种种宇宙里斗争的“残忍”和“冷酷”。在这斗争的背后
或有一个主宰来管辖。这主宰,希伯来的先知们赞它为“上帝”,希腊的戏
剧家们称它为“命运”,近代的人撇弃了这些迷离恍惚的观念,直截了当地
叫它为“自然的法则”。而我始终不能给它以适当的命名,也没有能力来形
容它的真实相。因为它太大,太复杂。我的情感强要我表现的,只是对字宙
这一方面的憧憬。

写《雷雨》是一种情感的迫切的需要。我念起人类是怎样可怜的动物,
带着踌躇满志的心情,仿佛自己来主宰自己的命运,而时常不能自己来主宰
着。受着自己——情感的或者理解的——捉弄,一种不可知的力量的,——
机遇的,或者环境的——捉弄。生活在狭的笼里而洋洋地骄傲着,以为是徜
徉在自由的天地里。称为万物之灵的人物,不是做着最愚蠢的事么?我用一
种悲悯的心情,来写剧中人物的争执。我诚恳地祈望着看戏的人们,也以一
种悲悯的眼来俯视这群地上的人们。所以我最推崇我的观众。我视他们,如
神仙,如佛,如先知。我献给他们以未来先知的神奇。在这些人不知道自己
的危机之前,蠢蠢地动着情感,劳着心,用着手。他们已彻头彻尾地熟悉这
一群人的错综关系。我使他们征兆似地觉出来这酝酿中的阴霾,预知这样不
会引出好结果。我是个贫穷的主人,但我请了看戏的宾客升到上帝的座,来
怜悯地俯视着这堆在下面蠕动的生物。他们怎样盲目地争执着,泥鳅似地在
情感的火坑里打着昏迷的滚,用尽心力来拯救自己,而不知千万仞的深渊在
眼前张着巨大的口。他们正如一匹跌在泽沼里的羸马,愈挣扎,愈深沉地陷
落在死亡的泥沼里。周萍悔改了“以往的罪恶”,他抓住了四凤不放手,想
由一个新的灵感来洗涤自己。但这样不自知地犯了更可怕的罪恶,这条路引
到死亡。繁漪是个最动人怜悯的女人。她不悔改,她如一匹执拗的马,毫不
犹疑地踏着艰难的老道。她抓住了周萍不放手,想重拾起一堆破碎的梦,救
出自己,但这条路也引到死亡。在《雷雨》里,宇宙正像一口残酷的井。落
在里面,怎样呼号也难逃脱这黑暗的坑。自一面看,《雷雨》是一种情感的
憧憬,一种无名的恐惧的表征。这种憧憬的吸引,恰如童稚时谛听脸上划着
经历的皱纹的父老们,在森森的夜半,津津地述说坟头鬼火,野庙僵尸的故
事。皮肤起了恐惧的寒栗,墙角似乎晃着摇摇的鬼影。然而奇怪,这“怕”
本身就是个诱惑。我挪近身躯,咽着兴味的口沫,心惧怕地忐忑着,却一把


提着那干枯的手,央求:“再来一个!再来一个!”所以《雷雨》的降生,
是一种心情在作祟,一种情感的发酵,说它为宇宙作一种隐秘的理解,乃是
狂妄的夸张。但以它代表个人一时性情的趋止,对那些“不可理解的”莫名
的爱好,在我个人短短的生命中是显明地划成一道阶段。

与这样原始或野蛮的情绪俱来的,还有其他的方面,那便是我性情中郁
热的氛围。夏天是个烦躁多事的季节,苦热会逼走人的理智。在夏天,炎热
高高升起,天空郁结成一块烧红了的铁,人们会时常不由己地,更归回原始
的野蛮的路,流着血,不是恨便是爱,不是爱便是恨。一切都是走向极端,
要如电如雷地轰轰地烧一场,中间不容易有一条折衷的路。代表这样的性格
是周繁漪,是鲁大海,甚至于是周萍,而流于相反的性格,遇事希望着妥协,
缓冲,敷衍便是周朴园,以至于鲁贵。但后者是前者的阴影,有了他们,前
者才显得明亮。鲁妈,四凤,周冲是这明暗的间色,他们做成两个极端的阶
梯。所以在《雷雨》的氛围里,周繁漪最显得调和。她的生命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