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曹禺全集(卷五)-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剧本。

后来,我到内蒙去了两次,看到了两个王昭君的墓,听了著名的马头琴
大师巴杰等弹唱的关于王昭君的传说,访问了一些老一辈的蒙族人。原来,
关于王昭君的传说,不仅在汉族有,在蒙族也有。而且,在蒙族地区,王昭
君是一个妇孺皆知的、极为可爱的形象,仿佛成了一个仁慈的女神。她的坟
墓,又叫“青冢”,包头有,呼和浩特也有一个很大的青冢,比岳坟还大。
传说,有的贫苦的人没有吃的,到青冢去就可以找到。希望得到羊的,到青
冢上面去,就可得羊。妇女婚后,长年不生育的,只要到青冢去住一夜,当
年就怀孕,第二年就可以生一个又胖又健康的孩子。王昭君在那里,不是一
个哭哭啼啼的妇女,而是一个美好的形象,一个神话式的人物,是蒙族人民
喜爱的汉家妇女。

而在过去,我所看到、听到的关于王昭君的侍(包括李白、杜甫那样大
诗人的)、戏曲、小说、传说中的王昭君的形象,是一个悲悲切切、哭哭啼
啼的妇女。她极不愿离开故乡,离开自己的故国。我小时候看过一个戏叫《昭
君出塞》(见《青冢记》)的就是这样。这出戏演得不错,语言也感动人,
譬如,什么“文官济济全无用,武将森森也是枉然,却叫我红粉去和番”之
类,非常委屈、凄怨。但这完全不符合历史真实。“和番”之说就表现出大
汉族主义思想,不是把匈奴当作中国的民族,而是作为异国番邦。范晔的《后
汉书》上的王昭君也不是哭哭啼啼的。我还看过一本敦煌的变文,叫《王昭
君变文》的,说王昭君到了番邦,很不安心,整日思念汉元帝,其实变文中
写“番王”对她很好,甚至亲自为她熬药煎汤,她死了,还专门为她着汉服
戴孝。对她这样好,她还想汉元帝,真是奇怪。另外,传说毛延寿作饮差大
臣为汉元帝选美,王昭君之父不愿女儿进后宫。因为进了后宫是很惨的。《阿
房宫赋》里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大观园中元春一进宫就得见皇
帝,那是“有后台”的。一般被选的宫女都是很悲惨的,所以都不愿意进宫。
另有一个故事(见《琴操》,传说东汉蔡邕著),王昭君为了避免父亲受害,
毅然出面进宫。《西京杂记》说:进宫以后,大约是王昭君没给毛延寿什么
好处,没行贿吧,毛延寿就在画像上搞了鬼,使她见不着汉元帝。元曲马致
远的《汉宫秋》写毛延寿很坏,逃往匈奴,把王昭君的画像给了匈奴,使匈
奴单于见图生情,指名道姓地非要王昭君不可。汉元帝为和好,只得给他。
我读了较多的关于王昭君的书,但无论是诗词、文章、戏曲,其中史实都不
一定确实。我查了《汉书》,只说汉元帝爱音乐、会作谱。再便是呼韩邪单
于入朝,请婿汉氏,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昭君赐单于。所以其他传说都无正
史可查。

除了《昭君出塞》,还有不少写王昭君的戏。元朝马致远的《汉宫秋》
就是一个,但那是写汉元帝和王昭君的爱情的。戏把汉元帝写得很多情,什


么“不思量,除是铁心肠,铁心肠,也愁泪滴千行”之类。郭老在《蔡文姬》
中也提到王昭君。左贤王说:“当初不是有个王昭君吗?”蔡文姬为了纪念
王昭君,还故意给自己的儿子起一个与王昭君的儿子一样的名字。

为了写《王昭君》,我今年又到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去一次,借此,可以
再次体验一段少数民族的游牧生活。

我现在想写的王昭君,是力图按照毛主席在“六条标准”中提出的“有
利于民族团结”的指示精神去考虑的。关于写这个戏,周总理指示我的基本
精神是:民族团结,文化交流。我要写一个比较符合历史真实的剧(当然不
能完全符合,因为历史剧不只是“历史”,还有个“剧”字,要有戏剧性)。
王昭君是个笑嘻嘻的而不是哭哭啼啼的王昭君,一个促进民族团结的王昭
君,一个可能为周总理赞成的王昭君。现在,敬爱的周总理已经故去,我很
悲痛,我决心要完成这个任务。过去十多年来,由于“四人帮”的干扰破坏,
我没法写,现在我终于写出来了。这个戏已在《人民文学》上发表出来,请
大家批评。目前有个好气象,不论好坏,先拿出来,请人民群众提意见,错
了再改。因此,我才敢于发表,自然,也要负责任的。过去王昭君哭哭啼啼,
现在笑嘻嘻了,有什么不好?!当然,我想,最好请同志们看舞台上的演出,
因为那是经过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工作者和许多同志们的处理的。此外,
还有千千万万的观众,可以作为我的老师,为我修改。

在写的过程中,碰到许多困难。但有一个问题是清楚的,肯定的,即匈
奴是我们自己的一个民族,不是番邦外国。另外,关于王昭君的评价。翦伯
赞教授也有一篇文章,也讲得很清楚。他还说,接触历史,许多人往往不是
从正史中学,却常常从历史剧中得到一些历史知识,我很同意这样的说法,
的确,许多人接触历史,首先是从历史剧里得来的。我小时候,没看陈寿的
《三国志》,看的是《三国演义》,而“白脸”的曹操,是在戏曲中看到的。
还有许多历史知识也是通过舞台得到的。因此,我深深地感到,历史剧虽然
可以在史实的基础上做一些虚构的文章,但不应该违背历史的基本真实。

(本文是曹禺同志在文化部文学艺术研究院召开的“历史剧与民族关系座谈会”上的发言
摘要,题目是《人民戏剧》编者加的)

(原载《人民戏剧》1978 年第12 期)


谈《北京人》

创作总是有现实生活依据的;但是,它又不是简单地按照现实那个样子
去写。创作也是复杂的,这其中有着许多似乎说不清楚的因素在起作用。当
你写作的时候,真是“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那些
生活的印象,人物、场景、细节等等都汇入你的脑海之中,在化合,在融铸,
在变化,是在创造新的形象、新的场景、新的意境。

我写《北京人》时,记忆不仅把我带到我的青年时代,而且带回到我的
孩提时代。那是非常奇怪的,不知怎么回事,那些童年的记忆就闯入我的构
思之中。譬如第三幕,愫方和瑞贞谈着知心话,在瑞贞说话的时候由远远城
墙上断续传来未归营的号手吹着的号声,在凄凉的空气中寂寞地荡漾,一直
到闭幕。我为什么这么写,这个印象是有生活根据的。在我六七岁的时候,
父亲到宣化任镇守使。我一个人非常寂寞,就常常走到城墙上坐着,经常听
到那种单调的却又是非常凄凉的号声。偌大的宣化城,我一个小孩子,知道
自己没有了亲生的母亲,心情是十分悲凉的。听到那号声似乎是在呜咽,在
哭泣。号声引起的是伤痛,是心灵的寂寞和孤浊。我写这一幕时,这种生活
的印象和感受便进入形象思维之中,化入这场戏的意境和氛围之中。它当然
和我童年的生活有联系,但又不是我那时生活印象和感受的简单重现。

人们总爱问我,你剧中的人物是写的某某人吧?碰到这种发问,我总是
不以为然。我常说,我十分熟悉我剧中的人物,但这并不等于说我写的就是
生活中熟悉的某个人。《北京人》中的曾皓这个人物,就有我父亲的影子,
但曾皓毕竟不是我父亲的再现。我对我的父亲的感情也是很复杂的,我爱他,
也恨他,又怜悯他。他是很疼爱我的,他盼着我出国留学。那时,家境逐渐
欠佳,他就对我说:“为了你留学,我再出去奔一奔,赚点钱!”曾皓的台
词也有类似的话,就是从我父亲那里借来的。还有,曾皓发现文清还偷着抽
大烟,于是便跪在文清面前,求他不要再抽了。这个细节也取自我的父亲。
我父亲这个人总是望子成龙,他看我的大哥不争气,便恨他。我大哥也抽鸦
片烟。有一次,我父亲对我说,“你哥哥又抽大烟了,我就给他跪下,求他!”
像这些,我就说曾皓有我父亲的影子。但是,我的家和曾家不大一样,我的
父亲也和曾皓不一样。曾家这个封建官宦的世家,曾经是炫耀几代、气象轩
豁的望族,而如今却是家道衰微,内里蛀空,徒有其表了。这个家庭,我是
有生活依据的。我认识这样一个家庭,它的老主人就颇有曾皓的遗老之风,
原先在北平也是颇有名气的官宦人家,现在败下来了,手中还有点钱,便还
摆着阔绰的架势,每天去中山公园吃茶聊天。他家少爷、姑娘不少,外表看
上去,都是知书明礼的,一到夜晚,少爷们就把家里的东西偷出去卖。曾家
的住宅,小花厅的格局,诸如装饰摆设,都和我认识的这一家有点关联,但
是,又不全是这一家的。《北京人》中的北平的秋天景象和生活习俗,我是
根据剧情费了些思索的。像白鸽的哨响,还有奶妈送给文清的鸽子,北京胡
同里的水车的“孜妞妞”的声音,剃头师傅打着“唤头”的声响,我有的用
来作为渲染刻画典型环境,有的就融入人物的创造。至于思懿、愫方、文彩、
瑞贞这些妇女形象,我记得曾经同你谈过,我很熟悉她们。特别是像愫方这
样秉性高洁的女性,她们不仅引起我的同情,而且使我打内心里尊敬她们。
中国妇女中那种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高尚情操,我是愿意用最美好的言同
来赞美她们的,我觉得她们的内心世界是太美了。说到这里,还可以插入一


段故事。大概是一九五七年,中央广播电视剧团演《北京人》,周总理去看
戏了。散场后,他请剧团把第三场“天塌了”那场戏重演一遍。总理看完后
就问导演说,台词中“把好的送给别人,坏的留给自己”这句,是不是新给
愫方加的?导演说,原来的本子上就有。总理说,那就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