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社科]名案中的法律智慧-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证明他的知名度。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法官认定权利请求人不是一个公众人物。最后的结论是:发回重审。
  本案也是一个最后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名誉损害的案件。如果说,在上一个案件,联邦最高法院提出了“公众人物名誉权”的概念的话,那么这个案件的地位正好相对,确立了非公众人物的名誉权的规则。在那个案件中,联邦最高法院更多地保护了言论自由。按照萨利文诉纽约时报案,联邦最高法院确立了公众人物名誉损害案件的一般规则,认定公众人物应该受到社会更多的注意和更仔细的审查。比较非公众人物而言,他们的名誉权受到较低程度的保护。应该说,在名誉损害案件诸多的抗辩理由中,被告的言论自由经常被提起;而在言论自由抗辩理由具体应用的时候,一个经常讨论的问题是原告是一个公众人物?还是一个普通的社会成员?在这个案件中,法院确立了对非公众人物名誉损害案件的判定标准。里,原告并不需要特别证明被告的“明知”或者“粗心大意”,他只需证明被告的“某种过错”和原告“实际的损害”,就足够了。
  言论自由与名誉权之间的冲突,在英国也有着表现。名誉权的问题,英国法律一直都存在,而在宪政言论自由方面,比不上美国的法院。但是,有2个成文法使得英国的法官们也不得不认真对待言论自由与名誉损害的关系问题。一个是《欧洲人权公约》,一个是1998年的《人权条例》。《欧洲人权公约》第10条第1款规定,每个人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这个权利包括持有观点的自由,接收和接受信息和观念的自由,这些自由不受到公共权威任何形式的干涉。第2款规定,这些自由的行使也带有自己的义务和责任,言论自由受制于法律所规定的程序、条件、限制和刑罚;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为了保护他人的名誉权,这些也是有必要的。这两条规定涉及到了两种权利和他们之间的界限。依据这两条,连同英国自己的人权条例,人们可以在英国提起名誉损害的诉讼。1998年的人权条例,就是为了贯彻欧盟人权公约,英国制定的本国成文法。一个方面,英国是欧盟国家,欧盟法对它有着约束力,另外一个方面,英国总想保持自己的传统,在改进法律制度永远缓慢。如何协调欧盟法与英国法,如何协调成文法与判例法,有待于英国法官们耐心的缓慢的和长期的努力,他们还是认为英国的普通法一直在发展。不过,在有些方面,让英国人接受美国人的看法,的确很难。比如,萨利文诉纽约时报案中“公众人物”规则,英国人就不同意。在英国人看来,那个规则意味中,如果原告是公众人物,那么原告还要证明被告存在着一种“实际的恶意”。这就蕴涵着,即使名誉损害的陈述是非真实的,除非被告具有恶意,原告也得不到法律的救济。有位英国的法学家评论说,迄今为止,英国法都拒绝接受这个原则。
  第五部分名誉损害案件中的特免权
  女儿私吞公款,对手们想利用这个事件整跨女子的父亲,还请会计查帐作证。但是,对手们的计划并没有得逞。在证明自己工作的清白后,该父亲将自己的对手和他们雇佣的会计师告上法庭,指控他们名誉损害。
  原告是一家停车场的执行董事,他的女儿在该停车场工作,其工作是将钱送到银行并及时储存。1976年6月,她承认私吞了二笔款项,该事件有了相当大的影响,原告的政敌借此机会将公众注意力转移到原告对该停车场的运作和管理。市财政董事会雇佣二位会计师进行详细的审计,他们是该市多年的会计,并且为原告所在机构做年度审计。1976年8月10日,他们列举并出具了10条特别的“内部控制缺陷和亏空”,而且作了10条修改建议。1976年10月28日,停车场另外三位理事将原告除名,并且准备指控他“过失地运作停车场”,指控他非法占用和使用公共财产,“其履行职责行为导致了严重亏空”,以及其他严重的会计和财务问题。原告通过一个单独的诉讼恢复了工作并得到工资补偿,随后起诉了三位理事和审计会计,指控他们对自己的诽谤。会计认为他们享有有条件或者有资格的特免权,审判法官撤消了对他们的指控;三位理事也认为他们享有特免权,但法官予以否决。陪审团判定给原告2000美金的补偿金,并判定三个理事分别向原告支付2000、5000和11800美金的惩罚金。三位理事和原告都提出上诉,后上诉到新泽西最高法院,布罗迪大法官作出了判决。
  大法官认为,本案原告是该机构的执行董事,可以推论,审计报告所宣称的亏空说明他在工作、商务或雇佣中存在着问题,由此可以构成一种法律上的诽谤。从原告提供的证据中,陪审团认定,审计会计明显故意地用错误眼光来指责原告的某些实践和不作为。但是,被告提出了豁免权的抗辩理由,大法官认为要识别和适用三种有条件的特免权和豁免权。如果特免权成立,那么即使被告的陈述构成法律上的诽谤,法律也要保护他们,使他们免于名誉损害的责任。
  首先,停车场隶属于政府,原告为政府的事务行为承担实质性的责任,他因此是一位公众官员。作为公众官员,原告想要从理事或会计那里获得名誉损害的赔偿,他就要拿出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证明被告的诽谤具有主观上的恶意,也就是说,证明被告明知错误但仍断然漠视事情的真实性。大法官说著名的纽约时报案给出了“恶意”的定义和联邦法院的标准,以此标准,认为,原告所提供的证据可以证明会计师的行为合乎联邦法院关于恶意的定义。从他们多年来对停车场工作的熟悉程度,可以认定他们在故意曲解事实,可以认定他们漠视了真实的情况,而不是一种无辜地误解。
  其次,否决了理事们“绝对豁免权”的要求,因为停车场的理事不是联邦或州政府行政部门的高级官员,他们不享有绝对的豁免权,最多可以请求有资格的或者有条件的特免权。
  第三,第三种有条件的特权和豁免与会计的审计有关,这个豁免权是讲,如果被告的一项陈述指向一位有相关利益的人,而且陈述者也有一种相关责任如此行为,那么当陈述者诚实信用的陈述损害了原告名誉的时候,陈述者就具有一种特免权。设立这种特免权的目的是鼓励自由言论和减少名誉损害的诉讼,属于一种公共政策。本案中,审计会计有可能享有这种特免权,因为他们以专家的身份来报告他们所调查的结果,以便能够作出重要的管理决定。但是说,当这种陈述不是以诚实信用的方式作出时,这种特权就丧失了。
  最后的结果是,维持下级法院对三个理事的判决结果,改变对下级法院对两个会计师的判决,发回重审。
  前面两个案件,主要围绕着言论自由与名誉损害关系绕来绕去,这里,我们从侵权法中名誉损害法律内部来看看名誉损害案件的特点。名誉损害是对原告名声和名望的减损,其目的是想降低原告在社区中的地位,或者让原告周围的人们躲避他。构成名誉损害,需要一些条件。第一,被告作出了一个名誉损害的陈述,比如,张三说他的同事李四与有妻之夫王五有染;第二,该名誉损害陈述指向原告,比如,张三所说的对象就是李四;第三,该名誉损害的陈述要公开,比如,张三不是跟自己的丈夫赵六说,而是在单位开大会上说;第四,被告没有法律上的权利去损害原告的名誉,比如,张三不是议会议员或者人大代表。第五,原告因此受到损害,比如,原告工作的时候,其他的同事对她指指点点。
  在名誉损害案件中,被告的抗辩理由大体有:第一,证明其行为的正当性,比如,张三证明李四与王五确实有染,她说他们单位“性道德观察员”;第二,公正评论,比如,张三说应该批评李四的行为,因为李四的行为破坏了他们团体的纯洁;第三,特免权。在这个抗辩理由中,又包括绝对的特免权和有条件的特免权,前者比如,张三是在人民代表大会上作的发言;后者比如,张三对刘七说的这番话,而刘七是他们单位“性道德管理委员会”主任。绝对的特免权包括议会里的言论和行动,议会活动报告,司法诉讼中的陈述,国家高级官员履行职责过程中的陈述和配偶之间的陈述。而本案件属于有条件的特免权,这种特免权要求有两个条件:第一,被告有一种法律、道德或社会的“义务”去如此行为;第二,陈述的接受者有一个“相关利益”去接受它。有时,这两个条件被称之为“互惠的关系”。比如,张三有责任对本单位的性道德问题有告发的义务,而且,刘七作为性道德委员会主任为了本单位的利益来听张三的陈述。有条件的特免权,我们国家的法律尚没有规定。
  名誉损害的案件,我们国家有上升的趋势,从报道出来的情况看,越是名人越容易提起或者被提起名誉损害的诉讼。最后,出现了一种怪现象,未出道的“预备”明星,通过名誉损害的案件扩大自己的知名度。从法律规则方面来看,我国法官所应用的法律理由略显简单,主要是让被告证明他的陈述具有真实性。有特权的抗辩理由和公正评论的抗辩理由,我们很少涉及到。在这个方面,英美国家具体的法律规则对我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第五部分间接诽谤的损害名誉
  张三画了一幅漫画,漫画加上了标题,标题上写:李四先生和王五小姐:他们刚刚宣布他们已经定婚。王五状告张三,称:认识李四和王五的人看了这幅画后,会误认为王五还没有嫁给李四。王五说,张三的这幅画是在间接诽谤王五。法官认为,张三的行为构成间接诽谤。下面这个案件也属于这种情况。
  一家高尔夫俱乐部购置了一些名为“滴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