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车子再往前走,眼前就出现了一道堤坝,曾毅吩咐徐力靠边停车,这条堤坝曾毅永远都不会忘,当时要不是靠它反制清池区,可能就不会有今天的小吴山繁荣景象了。
下了车,曾毅信步走到堤坝边,眼前的堤坝已经经过了二次加宽加高,显得更有气势了,在堤坝的另一边,就是波光粼粼的月湖,此时月湖蓄满水,水域面积是之前的三倍还大,随着水域面积的扩大,周围的生态明显改善,抬头随处可见飞过的水鸟。
这道堤坝也是小吴山和清池区的分界线,事实上,这种分解也非常明显。
在堤坝这边清池区的界内,路边的农家乐、度假村完全是无序开发,属于是占山为王的粗放经营,随便在路边圈块地就盖起房子竖起了招牌;而在堤坝的另一边,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曾毅看得清清楚楚,就在月湖的一侧,一整片古香古色的农家小院,统一的青砖白墙,没有竖起任何招牌,但在每一座小院的门头上,都有“月湖居”、“湖滨小筑”、“悦来客栈”之类的牌匾,甚至牌匾都是统一的黑底金字。
曾毅记得这是一个村子,现在看来,应该是整个村都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建设,走上了集体农家乐的品牌经营道路,既可以住宿、又可以现钓现吃月湖里的野鱼,甚至还有后面山里的野菜野味,再往里走,就是风景秀丽的小吴山疗养区,虽然隔了老远,曾毅仍然能够看到在村口的地方,车子都排起长龙,可见生意有多么兴旺。
这让曾毅有些欣慰,当初自己把小吴山交给李伟才负责,完全没有看错人。
正站在看着,路上驶过一辆面包车,车子猛地停在了路边,有人从车上跳下来,站在那里朝曾毅看了看,然后就喊了起来,“曾主任,曾主任!”
曾毅回头去看,只见是个村民模样的人,有点眼熟。
那人看到曾毅正脸之后,再无任何犹豫,快步跑了上来,激动地道:“曾主任,你还记得我吗,我就是那个举报渣土车的,当时你还奖励给我一辆渣土车。”
曾毅就想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这个村民因为举报渣土车被报复,一家人差点被活埋,曾毅当时发了火,整治渣土车之后,还把收缴的渣土车的奖励给这位村民一辆,从此再没有渣土车敢在小吴山和高新园区范围内横冲直撞了。
“我记得你!”曾毅笑着跟那村民握手,道:“怎么渣土车不开了,改开小车了。”
村民就道:“渣土车我去年卖了钱,然后和人合伙搞了个农家乐,里面不仅能钓鱼吃饭,还有棋牌、唱歌、真人CS,另外,我们还建了个户外探险基地,带城里人去后面山里看风景,我现在就是要去城里接人呢,这个车拉的人多。”
曾毅笑得很开心,道:“好好好,你很有经营头脑啊!”
村民挠挠头,道:“其实没有曾主任,我们这些靠山吃饭的人,哪有现在的好光景,我媳妇一直都念叨着要感谢曾主任,不过曾主任调去外地了,我们村里人提起这个,都很惋惜呢,如果曾主任还在,我们的日子肯定更好。”说着,村民一拉曾毅的胳膊,道:“曾主任,就到家里去吃顿饭吧,有今天刚钓的鱼,新鲜得很!”
“心意我领了!”曾毅笑呵呵地拒绝,道:“饭我就不吃了,看到你的日子过得比以前好,我比吃任何山珍海味都高兴。你快去忙生意吧,我还有事要去办,马上就要走了!”
村民又劝了半天,实在劝不动,只好作罢,往前走了两步,突然又返身走回来,两眼期冀地道:“曾主任,你是不是又调回来了?我们可都盼着你回来呢!”
曾毅无奈笑着摇头,道:“没有没有,我是正好有事回来一趟,就过来看看小吴山的变化。”
村民脸上难掩失望之色,他没有丝毫的做假成分,小吴山几个村子的村民,如今都很是感念曾毅,换了别的领导,谁会把小吴山整理得如此有序啊!
不仅拆迁有好房子安置,而且够岁数的人,按月都有养老金发放,数目还持续增长,年轻人的找工作,也有优先政策,对于不在搬迁范围的村子,如果就地搞农家乐、度假村,管委会还有资金支持,可以提供贷款担保。
现在出门,只要提自己是小吴山的人,外人都是非常羡慕的眼神,那腰板挺得是笔直笔直的。
“真的不是调回来?”村民再次确认着,只盼曾毅能改口。
曾毅笑着摇头,道:“真的不是!”
村民失望地走了,临走从车上搬下一个很大的泡沫盒子,里面是装着的是湖水和鲜鱼,估计是去城里接人的同时,顺便给谁送的,现在直接送给曾毅了。也不等曾毅拒绝,村民扔下箱子就走了。
曾毅哭笑不得,只得让徐力把鱼放到了后备箱,正好上山送给乔老。有了这个插曲,曾毅也就不在河边站了,免得再碰上认识的人,他上车继续朝山上赶去。
此时的丰庆县,常务副县长古飞渡也坐着车往城外赶去,他要到市里去办事。
路过古槐广场的时候,就看到广场的四周都竖起了围挡,围挡上挂着“施工莫入”的警示牌,有十来个群众坐在围挡前面的一棵树下,一边纳凉,一边议论着围挡里面的情形。
古飞渡让司机把车子停在旁边,让司机过去听听群众的议论内容。古槐广场的改造,是曾毅提出来的民心工程,改造的目的,是要在广场上增加一些方便群众的娱乐和健身设施,同时美化一下景观,再增设隔离带,防止机动车闯入。
古槐广场是丰庆县百姓最喜欢来的地方,有附近来纳凉散步的,有小孩子来滑旱冰的,有老年人扭秧歌的,晚上还有摆夜市的,人气非常旺。只是广场的配套设施已经远远落后了,甚至连一条供人休息的长条椅都没有,有些机动车为了省事,平时还会穿越广场,这带来了很大的安全隐患。
有鉴于此,曾毅才提出了改造的想法,还专门从县里拿出一笔资金来做这件事。
司机听了几分钟,回来汇报道:“就是闲聊,现在围挡一竖,大家都很关心改造后的广场会是什么样子。”
古飞渡脸上表情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目光扫过围挡最中央的那颗巨大古槐,突然心里有了个想法,道:“一会去过市里之后,直接送我去云海。”
第七一五章提点
“小吴山这两天如此热闹,想着你也应该过来。”乔老正坐在院子里的凉亭里看书,见曾毅走了进来,就摘掉鼻梁上的老花镜,一指旁边的凉椅,呵呵笑道:“坐吧!”
曾毅没有着急坐下,他跟乔老院里的工作人员讲了两句,就看那人走了出去,不一会,和徐力抬着养鱼的大箱子进了里面。
“路过月湖,刚好有新鲜的野鱼,就带两条给乔老您尝尝。”曾毅这才坐到了乔老的对面,道:“您老什么时候过来的?”
“过来有一周了!”乔老把手里的书放下,笑道:“小吴山真是好地方啊,空气清新、气候宜人,我是越来越喜欢来这里住了。”
“您老喜欢住,那我们的工作就没有白做。”曾毅笑着说到,现在小吴山疗养院的三期工程还没有结束,但预约入住的人已经是排满了,很可能今后还要启动四期、五期的建设工程。
“前几天冠东送给我一块木刻书法,结果是小吴山管委会门口挂的那块牌子,我让人又给送了回去!”乔老首先讲到了这个话题,道:“这些人啊,总是想尽一切办法投机取巧,我偏偏不给他们这个机会!”
曾毅笑了笑,道:“最近小吴山养老基金聘请了一些新的工作人员,可能是为了快速打开工作局面,才想出的办法吧!”
乔老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他见过的事情太多了,比这更曲折离奇的送礼手法,他也见没少见,如果是为了打开养老基金工作局面,你追究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乔老不是个喜欢小题大做的人,他拿起桌上的紫砂壶饮了一口,道:“你最近见到严旭东同志了?”
曾毅就点着头,道:“是在老人家那里偶遇的,老人家还问了严旭东同志关于张居正为什么要改革的问题。”曾毅没有隐瞒,乔老话是问严旭东,其实是问老人家,只要不涉及老人家的身体状况,曾毅自然都可以讲。
“哦?”乔老颇有兴趣,问道:“旭东同志是如何回答的?”
曾毅显得有些为难,很明显,那天严旭东的回答没有让老人家满意,他道:“老人家的答案,是‘不改革,只能是死路一条’。”
乔老就猜到大概的情况了,很显然,严旭东同志没有领会到老人家的意图,他可能以为这只是个就事论事的历史学术讨论,殊不知老人家提起这事,是有针对性目的的,他道:“老人家的这句话,你也必须牢牢记住,更要坚定不移地践行,这一点,任何时候都不能含糊!”
曾毅点点头,乔老这句话既是对自己讲的,也是对严旭东讲的,更是乔老从几十年政治经验高度上给出的忠告,曾毅说道:“谢谢乔老的提点,我绝不会犯糊涂。”
乔老微微颔首,摩挲着手里的紫砂壶,双目抬起望着远处的群山,道:“你能有这样的机会,是你的福缘,但也可能意味着你今后的路更难走。”
曾毅一愣,心道这不至于吧,老人家见过的干部多了去,总不能见谁一面,谁就会飞黄腾达,伫立于众人的视线焦点之内吧。
乔老没有再深一步进行提点,以他对老人家的了解,曾毅那天的回答深得老人家的赞赏,这必然会引起老人家的兴趣。不过,这都还不是问题的重点,重点是老人家在严旭东面前推荐了曾毅,如此严旭东今后必然会对曾毅有所重点栽培才是。
至于老人家推荐曾毅的原因,乔老虽然不敢确定,但心里已经有了个大概的推断,能够把曾毅带到老人家那里的,除了翟老之外,应该再无他人了,这一点就是徐大炮都办不到。
“听说你在丰庆县引进了一个特种钢材项目?”乔老话题突然一转,道:“这很好!”
曾毅笑道:“虽然费了点劲,但总算给丰庆县办了点事。”
乔老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