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历代皇陵-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国王陵】春秋时,吴国在无锡、苏州一带建都至少历25世。除太伯、仲雍、阖闾外,其余国君均葬在无锡与苏州城郊。近年考古勘察证实吴王陵区大约在位于今苏州城西部的诸石质山顶部,据1991年《中国考古学年签》记载,烟墩山为太伯五世孙周章陵;母子墩大墓为周章之子熊遂陵;青龙山磨子顶为吴王寿梦陵;背山顶大墓为吴王余昧陵,以上陵墓的发掘情况目前还不详,其他王陵待考。1994年至1995年,在苏州西北12公里的吴县浒墅关西北1&;#8226;5公里的真山发掘出一座吴王陵,这是一座石质山丘,海拔76&;#8226;9米,山峰及两侧山脊有57个土墩,分别为春秋、战国及汉代墓葬。最大的一座位于山顶,墓穴挖掘在岩石面上,上面再封土,实测封土东西长26米,南北宽7米;底东西长70米,南北宽32米;高8&;#8226;33米。墓穴东西长13&;#8226;8米,南北宽8米,深1&;#8226;8米。墓内双椁双棺已朽,早年被盗,未见青铜器,但出土玉、石器文物仍达12573件之多,其中有玉覆面和玉、石制礼器,但以装饰品为主。玉制装饰品达11262件。还有原始瓷器、陶器、漆器。墓内出土贝币达数千枚,完整的就有1160枚。据出土文物形制研究证明,此墓葬属于春秋中晚期,正当吴国在苏州建都时期,尽管墓主不明,但据墓葬规格、位置及出土文物巨大数量判断,这是一座吴王陵。

  【太伯墓】位于今江苏锡山市鸿山西南坡,西距梅村5公里,距无锡市18公里。据东汉《泰伯墓碑记》记载,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奉诏“建泰伯庙于梅里皇山(今称鸿山),历代重修,最近的一次是1983年。墓园依山而建,坐北朝南,居高临下,气势不凡。墓周有围墙,东西宽30余米,南北长80余米,面积3&;#8226;6亩。墓门为花岗岩石牌坊,四个方柱三门,正门上方横刻宋元佑七年(公元1092年)哲宗御书“至德墓道”四字,坊顶正中立有篆书“古皇山”的火焰牌。进墓门拾阶而上,为泰伯享堂,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面阔三间,单檐歇山,砖木结构,顶覆筒瓦,吻兽屋脊。堂内悬清乾隆帝题匾“三让高踪”四字,穿过享堂,历三层石阶为明代所建攒尖四棱碑,碑座长1&;#8226;36米,宽1&;#8226;30米,高0&;#8226;30米;碑身边长0&;#8226;68米,高1&;#8226;68米;攒尖顶高1&;#8226;13米,碑正面阴线双钩刻“泰伯墓”篆文大字,周围饰云龙纹。东侧为明弘治十四年(公元1501年)杨文撰《泰伯墓碑记》,北侧为明天启三年(公元1623年),高攀龙撰《泰伯墓碑阴记》。绕过石棱碑,沿石阶而上到达墓地,入口处有石望柱一对,顶端各立石狮一只。墓冢平面呈圆形,直径约3米,四周有青石块砌成的罗城,高约1米,墓周长13&;#8226;4米,高1&;#8226;78米。墓冢正南石碑上刻阴文楷书“泰伯墓”二字。

  【仲雍墓】位于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东麓。仲雍又称虞仲,吴仲。泰伯死后仲雍继位,仲雍死后葬乌目山。吴人为纪念虞仲,将乌目山改名为虞山。仲雍墓依山建造,清乾隆年间立的第一道石坊上刻“敕建先贤仲雍墓门”。二道石坊正面上刻“南国恭友”。三道石坊正面上刻“先贤虞仲墓”。坊后墓前有墓碑四方,均为明、清时补立,正中一块为明崇祯时巡按御使路振飞题“商逸民虞仲周公墓”。

  【阖闾陵】在今江苏省苏州市闾门外山塘街的虎丘剑池。虎丘原称海涌山。传说吴王夫差葬其父阖闾后三天,有一白虎踞其上,故称虎丘。据载,阖闾之葬:“铜椁三重,倾水银为池,黄金珍玉为鸟雁”。为营造阖闾陵墓,夫差征调10万民工,用大象运土石,穿土凿池,积壤为丘,历时3年。墓在虎丘剑池下,因阖闾爱剑,下葬时以“专诸”、“鱼肠”剑等3000把殉葬。剑池呈长方形,下面清泉深二丈,两崖如划开,峭壁如削,藤蔓披拂,一桥飞架,景色幽深。传说秦始皇和东吴孙权都曾派人到此凿池求剑,但均无所得,而凿处就形成深池,故称剑池。还有的说,剑池是当时冶炼宝剑淬火之处,1955年,疏通剑池,在剑池崖壁上发现刻有明代唐寅、王鳌等人的记事,说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冬剑池水涸,见吴王墓门,以土掩之。经发掘,池底北端有石缝,上窄下宽,内有一穴,可容4、5人。穴北石壁以大青石板叠砌,为人所做。此处与春秋战国时的洞室墓形制相象,可能是墓门。后因顾及发掘可能引起山顶上云岩寺塔的倒塌及其他古迹被破坏而重新封闭。

  【夫差陵】在今江苏苏州城北的阳山之上。夫差被越王勾践逼迫自杀后,勾践以伯侯之礼将他葬在城北阳山,让军士每人负土一筐,遂成大冢。

  

  起4Z点4Z中4Z文4Z网4Z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吴国世系表 《西周》(公元前)

  (起0V点0V中0V文0V网更新时间:2007…4…15 20:23:00  本章字数:328)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周章叔达之子江苏苏州城西烟墩山

  熊遂周章之子江苏苏州城西母子墩

  柯相熊遂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疆鸠夷柯相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余桥疑吾鸠夷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柯卢余桥疑吾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周徭柯卢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屈羽周徭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夷吾屈羽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禽处夷吾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姬转禽处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颇高姬转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句啤颇高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去齐句啤之子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吴国世系表 《春秋》(公元前)

  (起3P点3P中3P文3P网更新时间:2007…4…15 20:24:00  本章字数:194)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寿梦去齐之子585—561江苏苏州城西青龙山

  诸樊寿梦之子560—548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余祭诸樊之子547—531江苏苏州城西待考证

  羽昧余祭之子530—527江苏苏州城西背山

  姬僚余昧之子526—515被阖闾所杀

  阖闾诸樊之子514—496江苏苏州闾门外山塘街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吴国世系表 《战国》(公元前)

  (起7V点7V中7V文7V网更新时间:2007…4…15 20:25:00  本章字数:57)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夫差阖闾之子495—473江苏苏州城西阳山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吴国先祖世系表

  (起5R点5R中5R文5R网更新时间:2007…4…15 20:25:00  本章字数:118)

  陵名先祖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泰伯墓泰伯文王大伯江苏省锡山市梅村

  仲雍墓仲雍文王二伯江苏省常熟市虞山

  季简仲雍之子江苏锡山城郊一带

  叔达季简之子江苏锡山城郊一带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四章 春秋五霸 (二) 越国

  (起6C点6C中6C文6C网更新时间:2007…4…16 21:00:00  本章字数:5255)

  越国是春秋晚期最后一个霸主,开国君主为夏王朝的后代,姒姓。大禹死后,人们将他葬在今浙江绍兴东南6公里的会嵇山。大禹的第4代孙少康于公元前1913年重建大禹庙,恐禹祭之绝祀,于是封他的庶子无余为会嵇王,奉守庙祀,国号于越,建都僬岘(今浙江绍兴城南20公里的兰亭乡花街村东)。于越初为小国,仅限于今绍兴、诸暨、宁波一带,独立自守,不为史所知,古籍记载也很少。只在《竹书纪年》中记载西周成王时(公元前1021年),于越国曾向周王朝进贡,这是越国在古籍中第一次出现。《左传》曾记载,东周定王时(公元前606年)楚国与吴、越结盟的事,这是越国作为春秋列国出现的最早的记载。越国的兴起是在越王无余以后的20余世,春秋中期越王允常时。古书记载:“自无余起20余世,有越侯夫康,子曰允常,拓土称王”越国北与吴国,西与楚国交界,越国兴起后,曾与之交兵。当时,楚国强大,楚采取联越制吴的策略,因此越人常随楚军攻吴,吴、越遂成世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攻楚时,越军曾趁虚攻吴,为楚声援。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伐越,战于蕞李,吴军失败,阖闾受伤而死。公元前494年,阖闾之子夫差率军攻越,越军失败,越王勾践退至会嵇山,向吴王卑词厚礼,屈膝求和,从此,勾践卧薪尝胆,改革内政,厉行廉正,终获成效,国力迅速强大。公元前482年,勾践趁夫差北上争霸之机,攻入吴都,掳其太子,迫夫差回师求和。公元前479年,越又攻吴,失败。公元前475年,越军围吴都达3年之久。公元前473年越军攻破吴都,吴王夫差被迫自杀,吴国灭亡。越灭吴后,势力空前强大,乃步吴的后尘,北上争霸,与齐、晋等诸侯会于徐州(今山东腾州),此时的齐、晋二国均有内乱,楚国元气未复,越国在四个大国之间最为强盛。于是,周元王命越国为伯,承认了越国的霸主地位。为了扩大对中原的统治范围,勾践将都城由大越迁到朗琊(今山东省胶南市朗琊乡),越在朗琊建都93年,历勾践、鹿郢、不寿,翁、翳5世。进入战国后,越国势力渐衰,已无力与诸侯国角逐。公元前379年,越王翳迁都吴(今苏州)。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伐楚,于次年大败被杀,王室逃散,楚国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