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平王有功,五年后,楚平王恢复了陈国地位。公元前479年,终于被楚所灭,在原陈国之地建立陈县,后改为楚国的别都。
陈国自妫满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公元前479年亡国共传二十四王,历五百六十六年。
【陈国王陵】因淤于今河南省淮阳县城区最下层,尚未发掘,有待于考古探测。陈国开国君主妫满(胡公满)墓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关外柳湖畔。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陈国世系表《西周》(公元前)
(起9A点9A中9A文9A网更新时间:2007…4…12 9:23:00 本章字数:187)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妫满舜之后代1045—?胡公河南淮阳县东关柳湖
妫犀妫满之子申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皋妫犀之子相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突妫皋之子孝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圉戎妫突之子?—855慎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宁圉戎之子854—852幽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陈国世系表《春秋》(公元前)
(起1R点1R中1R文1R网更新时间:2007…4…12 9:26:00 本章字数:150)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妫孝妫宁之子831—796厘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灵妫孝之子795—781武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说妫灵之子780—778夷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燮妫说之子777—755平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陈国世系表《战国》(公元前)
(起3G点3G中3G文3G网更新时间:2007…4…12 9:27:00 本章字数:418)
妫圉妫燮之子754—745文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鲍妫圉之子744—707桓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佗妫圉之子706—700厉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跃妫鲍之子700利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林妫鲍之子699—693庄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杵臼妫林之弟692—648宣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款杵臼之子647—632穆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朔妫款之子631—614共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平国妫说之子613—599灵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午平国之子598—569成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弱妫午之子568—534哀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吴妫弱之孙533—506惠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柳妫吴之子505—502怀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妫越妫柳之子501—479缗公河南省淮阳县城地下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第三章 西周十二诸侯(三)蔡国
(起1R点1R中1R文1R网更新时间:2007…4…12 9:34:00 本章字数:2060)
蔡国,姬姓。周武王灭商后,为了监视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和管理原商朝的遗民,于灭商后的第二年,分商朝之地为三,封其弟姬度于蔡(今河南省上蔡县);其弟姬鲜于管(今河南省郑州市);其弟姬处于霍(今山西省霍县),史称“三监“。周武王死后,武王的儿子成王年幼,由武王的弟弟周公旦摄政,姬度不服,联合了姬鲜、姬处和商纣的儿子武庚叛乱,周公东征平定叛乱,武庚和姬鲜被杀,姬度被流放而死,姬处被贬为庶人。公元前1042年,周公又封姬度的儿子姬胡(又称蔡仲)于蔡(今河南上蔡),以奉祀姬度之祀。
蔡国是西周初诸侯国中分封较早的诸侯国之一,也是周王朝在东方的大国之一,大约与曹、陈、卫等国齐名,国力较强。蔡国对周王朝统治淮河流域起过重要作用。进入春秋以后,国力渐趋衰落,只能与周围的强国采取联合行动以自保。春秋中期,楚国势力进入中原,蔡国首当其冲,畏服于楚。公元前531年,楚灵王在西申(今河南南阳)以重礼诱骗蔡灵公前往,将其杀害。楚军围蔡国都,将蔡世子为牺牲祭冈山,蔡国第一次灭亡。其后,楚灵王封弟弟弃疾为蔡公。公元前529年,弃疾即楚王位,是为楚平王,蔡人因助楚平王平定内乱有功被复国,楚平王让蔡灵公之子姬庐为君,为了依附楚国,蔡平侯将国都迁到新蔡,(今河南新蔡)。此时的蔡国政治地位更加脆弱,常受大国支配。公元前509年,蔡昭侯朝楚时被扣,巨金贿赂令尹子常才获释,随后附于晋。公元前506年,晋指使蔡灭沈,又不容于楚,蔡又改附于吴。当年,吴王阂闾同蔡、唐之师伐楚,大败楚军于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破郢都。楚乞援于秦,公元前505年,秦楚联军大败吴,楚昭王得胜回国后先灭唐,又连续攻蔡,蔡为躲避楚的攻击,于公元前493年迁都州来(今安徽省寿县,时称下蔡)。进入战国,越灭吴,蔡失去吴国的依靠,终于在公元前447年被楚所灭。
蔡国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开国至447年被楚所灭共传二十五王,历五百九十八年。
楚灭蔡后,将蔡国君主及遗民迁至高蔡(今湖南省常德市),作为附庸以供其役使,大约在公元前223年同楚一起灭于秦。
【蔡国王陵】因都城三迁,故有三处:1、上蔡,自姬度公元前1045年受封到公元前531年蔡灵侯被杀,蔡在此共厉18王,514年。现城西北有九座蔡侯墓,尚未发掘,墓主待考。2、新蔡,自公元前528年蔡平侯迁都新蔡至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迁下蔡,蔡在此共三王,35年。现新蔡城北有蔡侯墓和王室墓群七十二座,尚未发掘,墓主待考。3、下蔡,自蔡昭侯迁此到公元前447年蔡亡,蔡在此四王,历47年。今安徽寿县、风台县、淮南市葬有蔡侯,此三地古称称寿州。寿县蔡侯墓位于寿县西门之内,系1955年在治淮工程中发现。墓中出土
大量青铜器是春秋晚期的标准器,可作为铜器断代标尺,还有大量铭文,因而具有重大历史文化价值。墓为近方形土坑竖穴,南北长8&;#8226;45米,东西宽7&;#8226;1米,深3&;#8226;35米。坑底有棺椁痕迹,骨骸已朽,东南角有1殉人。北端放礼器与乐器,其他三面放车马器和兵器。西侧有一长4&;#8226;2米、宽2米的长方形漆器,器南部有两组玉饰。墓中出土随葬品584件,其中青铜器486件,此外还有金叶、玉器、骨器及漆器等。具有重大价值的首推青铜器。礼器有鼎、豆、缶、鉴等,礼器多有自名,可由此确定器形的名称。有两件“吴王光鉴”是吴国嫁女于蔡的媵器,其余是蔡国自产。有成套的蔡国乐器甬钟、编钟、编缚等各一套。兵器有戈、剑、矛、斧、镞等。车马器有辖、銮、衔、镳、钤、节约等。有铭文的铜器多达几十件,铭文多有“蔡侯#”字样,应为墓主。“#”字专家考订为“申”,即蔡侯申或蔡昭侯。蔡昭侯迁都州来,死葬于此,完全可信。出土的“吴王光鉴”2件是非常精美的青铜器,为吴王光(阖闾)嫁女叔姬所作,圆腹平底,两兽耳衔环,腹内有4个小圆环。高35厘米,口径59厘米。口、颈和小腹饰密形云点,下腹饰垂叶文。鉴各有铭文52字,记述吴王作器原因,及吴蔡二国因政治需要而建立婚姻关系的情况。据铭文分析,当时蔡侯既要“左右楚王”,又要与吴联姻,反映蔡国国势甚弱,不得不依附于大国的脆弱地位。
距下蔡不远处的今淮南市蔡家岗清理出两座蔡国墓,相距约200米,均为北面带墓道的“甲”字形墓。墓亦为长方形土坑竖穴,长约5米,宽约4米。随葬品多被盗走,仅在2号墓内残存70多件镬、剑、戈、镞、镦、軎、辖、刀、锯等青铜器,基本上与寿县蔡侯墓出土的铜车马和兵器相同,证实该墓应为蔡侯墓。其中最重要的有错金银丝鸟篆文的“蔡侯产铜剑”3把,铸铭文36字的“绍侯(昭侯)铜戈”一件,铸铭文36字的“吴王诸樊铜剑”和铸铭文10字的“吴王夫差铜戈”各1件,错金银丝鸟篆文12字的“越王者旨于赐铜剑”2把,这不仅证明该墓主人为蔡侯产,即蔡声侯,还得知墓内有吴、越铜器,说明蔡国不仅与吴有联姻关系,而且与越国也有往来,为研究春秋末期蔡与吴、越国的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起1R点1R中1R文1R网1R授权发布好书尽在cmfu
正文 蔡国世系表《西周》(公元前)
(起0U点0U中0U文0U网更新时间:2007…4…12 9:36:00 本章字数:197)
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姬度武王之弟1045—1042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仲姬度之子1042—988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荒姬仲之子987—975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宫姬荒之子974—894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厉姬宫之子893—864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姬武姬厉之子863—838河南上蔡县城西北
好书尽在cmfu
正文 蔡国世系表《春秋》(公元前)
(起2D点2D中2D文2D网更新时间:2007…4…12 9:37:00 本章字数:510)
陵名帝王姓名世 系生卒年代在位年代庙号谥号死因及陵址
姬武之子837—810夷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所事夷侯之子809—762厘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兴所事之子761—760共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兴之子759—750戴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措父戴侯之子749—715宜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封人措父之子714—695桓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献舞封人之弟694—675哀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溪献舞之子674—646穆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
姬甲午姬溪之子645—612庄侯河南省上蔡县城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