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一个小小的错误也有可能对全体造成很严重的影响,所以细部的作业或工作也绝不能马虎。但是就管理的角度来看,在各个作业上都很顺利为前提的情况下,整体的流程或是全体的“战略”、“业绩”才是重点所在。细部作业和整体流程两者,会随着管理者的水准、规模变大,重心渐渐排在整体流程上面。如果管理方式太过细微,这时重心就会比较倾向各个的细部作业。这种细部式的管理方式,为了和管理作区分,可以称之为“监督”。
也就是说,三十岁的人被要求所应具有的管理能力,应该从监督开始,然后进入到真正的管理,再来就是进入经营的阶段。所以要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管理能力,首先得检验自己的位置,然后学习自己应当有的管理能力加以发挥,这是相当必要的。
如果你担任的是监督和指导末端的工作,却只注意整个、作业流程,这样就会疏忽了自己原本的职责。相反的,如果你负责的是整个流程的控制,却专注于个别的业务上面,如果流程出现问题,你可能也没办法发觉,因而导致公司的大混乱。
这两种状况都不好,但是后者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更大。
重视整体的经营理念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经营理念”。从团队的领导者到业务部的责任者、经营者、管理者和领导者,不管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会将自己团队(公司、部门)的责任排在第一位,当然这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管理者或是领导者原本只是“董事长的代理人”,另外董事长直接的代理人还有副董事长、常务董事、董事等等,再下面还有部长、科长等等,这是一般的组织型态。所以全部的管理人员和中层干部,本来就应该有全公司的视野,也就是要有“经营理念”。
但是实际上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很多管理者首先会针对自己的团队或是部门的利益、责任为第一优先考虑。当然,如果按照组织内部的角色分配,这样的作法是正确的,但问题是如果太执著在这点上面,就会失去整个公司的视野。这种管理者也相当的多。有时候,从副董事长到董事,他们会认为“只要疼爱自己的公司就行了”,所以对其他的事业部、其他部门、其他团队,就好像陌生人一样毫不关心。更甚者会彼此抱着仇恨。实际上也有很多情况是同一公司的分店,或是营业所争夺同一个客户。
但是很奇怪的是,他们都属同一公司。如果他们能站在公司整体的立场上,考虑公司利益的话,这种情况应该就不会发生了。
但是实际上为什么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对一个管理者的评价,是来自于自己的管理的部门业绩好坏而定。现在的公司状态就是这样的。我们可以了解,造成站在全公司的角度来做事这种论调放在理想的背景为何。但是我们应该要先将数字从脑子里面拿掉,将视野放在全公司和长期展望上,这种观念是管理者所必备的。
这也就是用“经营理念”来看事情的意思。
换句话说就是,忘记无聊的纷争,用长远和宽广的眼光去看整体,判断事物。
能不能培育出具有这种观念的三十岁的中层干部,将会影响这家公司未来的前景,这样说一点也不为过。
三十岁的中层干部如果想用更开阔的视野,可以先练习站在上一级的位置看事情(例如职员站在科长的立场看事情、科长站在部长的立场看事情),并且练习如何做出正确判断。
〈三〉提高数字的敏感度
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
管理能力→流程→经营→这个路线里面不可缺少的就是“计数感觉”。也就是“对数字的敏感”。虽然有人会找借口说“我对数字没有概念”来逃避,但是身为社会人这样是不行的。因为计算这种基础能力应该在二十岁的初级阶段就培养的。但是计算能力我们前面就提到,现在有电脑和计算机可以成为我们的计算工具。
相对如此,计数感觉就不是这么简单了。看到一个数字,要知道如何从中获得资料,加以判断并运用在管理上面,这种能力就不能领导公司了。
最近也有情报指出开始开发一种新型的电脑软件,可以代替人类,但是即使如此,下达最终判断和决定的,还是人类本身。
不管怎么说,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业务执行方面,都必须要有敏锐的数字感才行。
而说到经营,一定有很多人联想到各式各样的财务报表、损益表、资产负债表等等。经理部门的人员就不用说了,营业部门、技术部门等经理部门以外的人员,也应该要了解基本的财务报表的意义,并学习应该如何应用的技巧。有些公司也会将这个当成员工的义务,这点相当不错。
对于企业人来说,当然除了要有专门范畴的技术和实务,如果在股份有限公司工作,有人问你“你们公司的合资和资产状况如何?”的时候,你至少要答得出来。这一点在二十岁的阶段就应当要学习的,最迟到三十岁至四十岁的前半期———成为部门领导者或是管理者之前,就应该学起来才好。
其实,直接能在实务上面发挥作用的计数感觉是原始意识和劳动状况。但是将这些数字集合起来,加以整理就成了财务报表。
身为公司领导者至少要知道,现在自己的公司劳动程度达到多少,在工作的同时,要随时拥有数字的感觉是很必要的。
数字精确的重要性
这怎么说呢?如果只针对结果报告“一天工作的结果就是这样”,根本不能称为管理。
如果用这种方式经营公司,也就是只抓个大概进行公司管理和运营,营到最后可能会使公司陷入困境。
这种计数感觉最重要的是,一般来说至少要将小数点以下两位的数字随时记在脑海里面才行。根据T·P·O对于小数点以下一个数字都是马虎不得的,例如当天的生产量、销售量、库存量等等如果小数点后面一个数字不对劲,都会引起大问题。不仅会产生金钱上的耗费,也会浪费了大家努力的结晶。同样的,金钱出纳和财务报表的数字也需要相当高的精确度。日常的生产、销售分配、计划,还有现在的变化程度有多少、是否有问题等等,为了能及早处理,一般来说数字通常取到小数点以下两位(视情况不同也可以取到小数点以下第一位)。但是也有很多部门的负责人不能确实抓住自已部门的数字。
平常与其注意相当精细的数字,不如将重心放在“数字的变化如何”。这时候如果“不合计看看不知道”或是“不看帐簿没办法确定”,顺其自然的下场可能会无法及早提出对策。
如果能早日察觉问题,并及时解决很重要,这里的“计数感觉”和“整个大概数字的把握”可以发挥效用。
如果没有这种感觉,或是太迟钝的人,就好像机长或船长开没有雷达的飞机或船一样,这一点对公司的领导者来说,是很危险的;领导者和作业员或业务的负责人不同,对于部门、公司、客户都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计数感绝对是领导人不可或缺的要件之一。
所以,到了三十岁还说“我对数字相当头痛”之类的话,就没有尽到个人的义务。多多鞭策自己,让自己学会掌握计数感。希望各位将这点铭记在心。
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有这种计数感呢?“与其去学习不如去习惯”,针对比较基础的知识可以通过讲座去学习,但是以后的应用问题还是要“看每天公司的数字,从中发掘问题并读图表趋势的意义。”慢慢地经过时间积累后,相信你会克服对数字的恐惧,从现在开始试试看吧!
〈四〉强化自我定位
以正确的眼光看待你的工作
学习对数字的敏感,是为了能针对日常的管理(management)、做更加恰当正确的判断。但是同时也需要有“经营理念”这种意识。
所谓的经营观点,我们已经解释过了,就是要舍弃地域派系、彼此纷争的意识,将视野放在整个公司去观察、判断事物。
换句话说就是“站在经营者、董事长的立场考虑和判断事情,”这一点和之前提到的“为了取得公司各位同仁的信赖与支持,下达适当的判断与指示是必要的条件。”具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就是说,为了下达正确的判断,必须掌握世界的形势或是公司的方针才行。达成眼前的工作或是当下的课题当然很重要,但这样还是不够的,有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站在经营者的立场,应该努力了解公司的方针,也就是借口“经营理念”来修正眼前所做的的判断,是否有任何错误或偏差。
但是,是不是单纯站在和经营者同样的角度看事情就可以了呢?当然不行。
因为三十岁的人为主的中层干部们,他们的立场相当难为,这话怎么说呢?因为一个经营者站在经营者的观点,下达整个公司的计划、方针、命令就可以了;但是接受这些东西,实际在工作岗位上寻求各位员工的协助、执行实际做法的,都是这些中层干部,如果光是单纯的从上司那里接受指示,直接传达给下属的话,这样你就没有完全尽到应尽的责任。
如果上司的指示非常暖味不明,你就需要将之明确化、具体化地传达给下属才行;如果太过抽象或是广泛,你就得先将之抽丝剥茧才行。
如果属下的能力不足的话,你就一定要加以指导协助他们完成。如果他们士气低落,你就必须用一些方法让他们士气高昂。
如果你不能做到这些的话,那公司也不需要中层干部了。实际上,如果中层干部只是单纯地传达上层管理者的命令,那么这种中层干部就没有存在的价值。
我们在这时提出的内容,就是管理———management,特别是中层管理者的management的重要。如果你能理解这些并加以实践的话,那么你就可能当个称职的管理者;如果做不到的话,可能会被认是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