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管理七诫-第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消除猜忌心理,领导者在批评之后,要细心观察被批评者的变化,对他表示关心和体贴,有了点滴成绩,及时给予肯定;有了困难,及时给予帮助等。这样才能有助于消除猜忌心理,达到批评的目的。

  因此,领导者不要自以为批评了下属之后,任务就已经完成,便把它抛在脑后,而是要细心地关注被批评者的情况,及时地对他给予关心和体贴,发现他有想法要及时地与他沟通,做出了成绩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

  4.切忌使批评演变为攻击

  在批评的过程中常有这样的情况,开始只是针对一件事情进行批评,但后来因情绪的激动就变成了对人的一种责骂,不仅搬出许多以前的过错,而且态度上也极为粗暴。这样的结果是闹得彼此心里都不痛快,员工由此而怀恨在心,工作积极性也受到极大的挫伤,进而在工作中产生抵触情绪,更重要的是这种情绪也会在群体中形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住针对的是一件事而不是一个人,对员工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既要分清性质、程度和危害,不失时机地予以教育处理,又要与人为善,留点面子,不伤其人格,避免方法不当而激化矛盾,以至产生顶撞、对立的后果。就像小孩在家中洗碗碟时不慎打破了碗,既要批评孩子做事不经心,又要教育孩子今后要小心,而不是对孩子训斥责骂。

  5.尊重是批评的前提

  人都有自尊心,如果在批评中否定人的自身价值,只能给人带来痛苦,使其产生积怨,甚至从此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同时也损害了上下级之间和睦协调的关系。

  因此,在批评时就应当充分地尊重被批评者。首先,要尊重被批评者的人格,不要说诸如“愚蠢”、“笨蛋”等污辱人格的话,而应使用委婉的语气去批评人,让他感觉到领导对自己并没有因为过错而轻视。其次,尽量不使用比较法来批评,因为这种比较实质上就是要证实被批评者的无能和愚蠢,是借机攻击他的自身价值,损伤了他的自尊心。

  对于一个讲究批评艺术的领导来说,正确而有效的批评就是充分地尊重被批评者,以一种平等的身份,让他知道你所批评的是他做错的那件事,绝不是他这个人。

  □不与员工称兄道弟

  有人认为,越平易近人,越和员工打成一片、称兄道弟、沟通的就越好。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如果你是个领导,请你回想一下,你是否经常与你的下属共同出入各种社交场合?你是否对你的某一位知心的下属无话不谈?你的下属是否当着其他人的面与你称兄道弟?如果已经出现了上述几种情况,那么危险的信号灯已经亮了,你需要立即采取行为,与你的下属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可太过于亲密。

  俗话说得好:有距离才有美。适度的距离对你是有好处的。即使你再“民主”,再“平易近人”,也需要有一定的威严。当众与下属称兄道弟只能降低你的威信,使人觉得你与他的关系已不再是上下级的关系,而是哥们儿了。于是其他下属也开始对你的命令不当一回事。隐私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让你的下属过多地了解你的隐私对你来说只能是一种潜在的危险。你敢肯定他哪天不会把你的秘密公之于众吗?你能确定他不会利用你的弱点来打倒你吗?这实在是太可怕了。你可以是下属事业上的伙伴,工作上的朋友,但你千万不要与他成为“哥们儿”。

  在日常的管理中,你是否会听到员工这样议论你:领导这些天是怎么了,前天还与我们有说有笑地吃晚饭,今天又把我叫到办公室给训了一顿,一会儿把我们当朋友,一会又要做我们的领导,真没想到他在获得提拔后会这样对待我们,太令人失望了。

  领导与普通员工等级还是有别的,扮演的角色更是截然不同。作为一名领导,最不讨好的事情就是纠正下属的行为,尤其是在工作进展不顺利时。如果你一方面想当下属的好朋友,另一方面又想当好领导,同时想扮好这两个角色只会让你吃力不讨好。你的下属会对你的“两面派”行为怀恨在心,而上司则会怪你办事不力,你只好两头受气。

  在一个工作群体中你由普通员工提升为领导,你就得管理过去的同事。这种处境确实令人尴尬,你会觉得压力不小。如何处理好这种微妙的关系呢?比较理想的做法是:

  1.召集所有的下属开一次会。用诚恳的语言表明你作为一名领导所坚持的立场,在某些方面可能会作出令他们不乐意接受的规定和要求,也许你并不赞同,但你不得不去做,清楚地让下属们认识到你们之间的新关系。

  2.积极努力地表现自己,向下属们证明自己是有能力有热情的。当你犯错误时也不要遮遮掩掩,不懂装懂,而是坦率承认,知错就改。

  3.不要再介入是非长短的闲聊,因为你现在的任务是支持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

  4.不要将自己的领导角色扮演得过火,与过去的同事作出没有必要的疏远。一口官腔,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只会使你与下属之间产生不和,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总之,如果你是一名领导,不论你是新上任的,还是早已干了多年的,你都应该摆明自己与下属的位置。与下属打成一片同作为下属的一员,两者之间具有鲜明的界限,模糊自己与下属的角色总归是不恰当的,也是在沟通中最应该避免的。

  □领导不要滥用权力

  做为一名领导者显然有一定的权力。那么,你准备如何对待它呢?你要问自己的问题是:“上面为什么给了我这个权力?”“他们希望我如何运用它?”“他们是不是想让我确保组织中的每个人准时出勤?”“我是否应该监督工作的进行,使员工胜任他们的工作?”“向员工们传达高级管理层的指示是不是我的主要责任所在?”

  权力是领导者表现自己管理手段的体现,但无数事实证明,过分保持和夸大这种权力就会存在私人欲望,就会产生滥用权力的现象,滥用权力是对权力价值的破坏。任何权力都有一定的限制和范围,如果硬要突破这种限制和范围就会形成“权力扩张”,最终会危及企业及员工的利益。

  领导者滥用权力的现象在管理上体现为以下几点:

  1.以命令压制员工

  命令是让员工执行的措施,而个别领导者却以权压人。“这是业务命令,你就照我说的做,不然,我就把你开除。”像这种不顾员工立场,强制的命令方式,只会徒然增加员工反抗的心理,只能收到相反的效果。

  一个真正优秀的领导者,绝不会依靠权力来行事,更何况员工本身也知道要敬重上司,领导者又何必处处表现自己极端的权力呢?

  有些领导者,当员工不按己意而行事时,往往不愿花点时间与员工商谈一下,而是马上搬出权力,想借以操纵员工。即使领导者不是用很强硬的态度,但此种行为即明白表示,领导者不相信员工的能力。

  2.在思想上漠视员工

  每位员工都有其思想、自尊,否则他就没有个性。领导者利用好员工的个性,使他在工作上做出成绩才是领导者的高明。领导者千万不要盛气凌人,目空一切,应该尊重员工的意见,合理地发布命令。即使多不可靠、多么无能的员工,一旦把工作交付给他,就不可轻视他的能力。对其努力的行动,领导者应尽量给予帮助,要耐心地指导他们,给予他们意见和忠告。

  在平时,员工通常有他自己的行事计划。当领导者突然下达指示时,他不得不将原来的计划加以调整,删去一部分或追加一些。假如这只是偶发的现象,倒也无所谓;若是经常发生,员工难免会心存不满。因此,当领导者下命令给员工时,不妨多加几句话。

  “我知道你很忙,不过……”

  “我想你可能头一次做这件事,不过……”

  说这些对领导者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却能让员工感到领导者是站在他的立场着想,从而心甘情愿地让步。

  当然,领导者滥用权力的体现还有很多,诸如以权谋私,以自己的好恶标准去制约员工的个性,故意排挤员工,这都会有损于领导者权力的严肃性和领导的威望。真正的领导者的权力体现是民主集中,以人为本,那种把员工当作机器或者奴隶的做法,只能使领导者自己陷入管理的败局。

  3.越权指挥

  如果想做到管理的有条不紊就要有层次。现代管理有着明显的层次分别,像一个公司中有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各层次都有与之相对应职责的权力:决策层负责企业的经营战略、规划和生产任务的布置;管理层负责计划管理和组织生产;执行层负责具体的执行操作。如果企业领导者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管理中存在的客观事实,便会在管理中不可避免地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告知员工坏消息的技巧

  不论是裁员、减薪或惩处,领导者告知坏消息时,最高原则是先理性、后感性。

  坏消息的起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公司造成的,跟个别员工没关系;另一类是由于员工个人的工作表现、人际关系或私人行为,跟公司期望有差距。

  第一种情形跟个人表现没有关系,比较容易告诉员工,不论是裁员、减薪或调动到别的部门,都可以开诚布公,向员工说明公司的决定。

  宣布时,领导者一定要清楚、详细地解释决策的原因,从整体方面来谈,公司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决定,当事人才不会感到惊愕,误以为坏消息是冲着他来的。

  1.多层次的处理

  从心态上来讲,领导者要认清环境因素是不可抗拒的,所以要说明不是为了说服当事人,而是要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