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现在,私有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中最活跃的部分,它们的年增长率达到了20%,是整体增长水平的两倍多。出现不久的企业家阶层正在推动着中国的现代化。
法国超级市场家乐福于1985年进入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连锁超市。到2006年初,它在中国的门店已经达到70个,并且还在以每年15个速度增长,丝毫不顾及中央政府对于合资零售企业的限制。它是直接与地方政府达成协议的。
从1967年第一次到中国开始,我亲眼目睹了中国这些年来发生的变化。我在那里的熟人大部分都是领导干部和企业家。我也在中国的许多大学里做过演讲,接触过那里的学生,除此之外,我还是南京大学的一员名誉教授。这么多年来,我也接触过许多国务院领导,其中就包括前主席江泽民。
我是在1998年《亚洲大趋势》中文版出版后不久与江泽民见面的。一次我在北京逗留期间被告知,国家主席想见我。我很高兴地同意了。我们是在中南海见面的。他还告诉我,毛泽东原来也是在那间房间接见客人的。
在两个小时的私人会面中,我了解了许多关于中国和他本人的情况。谈到经济增长,他问我认为中国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我不大愿意评价中国的形势,但是他很想知道我的看法。于是我说,“我想如何使中国的大型国企在保持效率的同时又不会导致太多的失业是一个大问题。”我们两个都觉得这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平衡。
江泽民接着说,“我们现在都在说抓大放小。”我立刻回答说,“我希望我就那小中的一员!”
我记忆最深的是我们谈话的第二个小时,这完全是一个私人谈话,我们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我们都是在农场中长大,还有我们的教育背景。他告诉我说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还是上海一家汽车装配线上的一名工人。我们的谈话都是用英语进行的,那时西方还没有人知道他会说英语。更让我吃惊地是,他还满怀深情地背诵了林肯总统在葛底斯堡的演说。大家都知道,它是这样结尾的:“……我们要使这个国家在上帝的庇佑下,获得自由的新生──我们要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不致从地球上消失。”
想象一下他背诵时的情景。我不知道这些话对他来说是不是仅仅是演讲辞,还是他有感而发。到现在我也不明白。
中国的位置在何方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工厂”,许多人们都担心这条巨龙会得意洋洋地吞噬掉我们的工厂。太阳底下无新鲜事。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在工业革命时代,世界工厂是英国,后来是美国,在20世纪的最后二十几年变成了日本和韩国,现在是中国。
但是中国不会仅仅是产品比所有其他国家都要多的世界工厂。我们会发现中国也在发展、创新。它占据了世界服装的半壁江山,2004年服装出口额达到了950亿美元。现在大约有25
000名服装设计师在中国工作,特别是上海。许多人认为几年之后它就可以与时尚之都米兰和纽约相抗衡了。因此,除了世界工厂之外,中国还会发展成为世界的设计中心之一。今天,我们把“昨天”的工作机会出口到中国;明天,中国会把部分下一代的新产品出口给我们。
中国的现实中隐藏着什么?
请记住,当我们想要预测未来时,一定要“关注比赛结果”。但是想要观察中国经济的“比赛结果”并不容易。关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大肆宣传已经过度夸张了它的增长速度,许多人甚至开始预测中国经济将在何时超越美国。
想要看清中国现在的位置以及预测中国未来10年的发展,你都必须要在全球范围内考虑它的经济增长。中国新近公布的2004年人均GDP仍然位于世界一百名之后。中国的经济基数相对美国来说要小很多,而且美国的经济发展并不会停滞。即使按照现在的发展水平,中国也至少需要30到40年的时间才能赶上美国的生活水平。而且你可能还记得,“期望往往来得比较慢”,而且有些期望可能根本就不会实现。
专栏作家本?斯坦(Ben Stein)在谈到中国赶超论的时候,提到了20世纪50年代的前苏联:
它让我想起1957年当苏联发射人造地球卫星之后,各媒体和中央情报局变得如何歇斯底里。甚至有人预测说苏联将很快成为世界技术和经济霸主。这些议论都是建立在错误的假设之上的,完全是在发癔病。现在这些预言都没有实现。
原来,人们担心苏联将会统治世界,现在又换成了中国。导致这种错误论断的原因之一就是直线推断。
2005年12月20日,中国宣布自己的经济规模比原来预测地还要大,这更加坚定了一些人中国赶超论的想法。新公布的数字显示,中国已经超过了法国、意大利和英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四经济大国。
高盛集团 (Goldman Sachs)香港公司的经济学家梁洪(音译)评论说,“我们现在对中国经济有了新的印象。它的规模不是有点大,而是非常大。”
经过300万核算师和监督员一年的全国经济普查之后,中国发现2004年还存在2800亿美元的隐性经济产值,从而修正了之前的经济规模数据。这样中国2004年的GDP就上升到了2万亿美元。而美国同期的GDP超过了12万亿美元。很明显,这2800亿美元来自于服务行业和中小企业的增长。(就像前主席江泽民说的那样:“抓大放小。”)
中国经济地位的提升还表明,它对于制造业和出口的依赖性并没有人们普遍认为地那么强,这对一些外国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中国的经济增长率保持在了惊人的10%,过去三十年来一直如此。也就是说,每七年半中国的经济规模就会翻一番。
梁洪说,这一公告“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中国是否存在一些结构问题或者致命疾病,或者说X光检测出了问题?”他说,在“过去的几年中,许多著名经济学家都在讲投资与GDP的高比例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看来出问题的是X光机器,而不是病人。”
现在争夺经济霸权的并不是美国和中国,而是eBay和马云——阿里巴巴和淘宝的创始人。eBay总裁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把中国看作是eBay全球化的必争市场,因此她必须过马云这一关。
马云的淘宝和eBay争夺中国市场的竞争异常激烈。马云说,“eBay可能是大海里的鲨鱼,但我是长江里的扬子鳄。如果我们在海洋里争斗,我会输;但是如果是在河里,那我就能赢。”易观国际(Analysys International)曾评论说,阿里巴巴的淘宝网正在引领中国的顾客到顾客的直接交易,它的客户很有希望在2006年超过eBay。
淘宝在中国的网上拍卖销售中占到了40%的份额,eBay则占53%。在员工集会中,淘宝的员工都挥舞着印有自己标志——工蚁的旗帜。工蚁的寓意是尽管体积小,但是团结起来就可以打败大象。〔2005年,惠特曼购买了淘宝的部分股份——如果你不能打败它,就加入它吧。〕
马云的成长与教育背景使他能够毫不费力地把东西方商业结合起来。他出生在上海附近的历史名城杭州,成长于中国经济开始起步的20世纪80年代。由于非常希望学习英语并且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他曾为参观杭州的外宾做过免费导游。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1988年获得了英语专业学士学位。后来曾经在杭州电子工程学院教过几年英语与国际贸易。拥有一位像马云这样的合伙人对任何想要中国树立自己品牌的公司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因为它们必须要跨越语言这一关。
外围就是中心
当西方人觉得受到中国的严峻挑战时,他们不知道的是中国国内的竞争更加激烈。
大家讨论的几乎都是中国制造业的进步,但是低估了中国城市的发展,而且除非你亲眼看到,否则很难相信这些城市正在进行的伟大复兴。旧的市中心被拆除,数百万人被重新安置在新的建筑中,这一切都在慢慢塑造着21世纪的中国。
中国有166个城市的人口都超过了100万,而日本有12个,美国有9个,英国只有1个。中国有许多人口超过600万,700万,甚至800万的城市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说过。迅速的城市化进程也使数千万的农村人口脱离了贫困线。
2002年,我所任董事会成员的一家台湾公司老总弗雷德(Fred Li)带我们去参加一个与某个城市当地政府进行的会议。我是因为那个著名的啤酒品牌才知道这座城市的名字:青岛的。这个名字后面是700万人口和令人震惊的经济增长速度:比前一年高出32%。就像弗雷德过去常常跟我们说的那样,青岛的确是中国最美丽的城市之一。我们住在了一家崭新的五星级酒店,旁边一个类似迪斯尼的乐园刚刚开业。穿过现代化的公路,就在黄海边,豪华海滨别墅刚刚完工,正等着富有的当地人购买或租赁。
几乎所有类似城市都变成了大的建筑工地。每个城市都想发展成为国际大都市。它们都在建造自己的国际机场。西方媒体关注的主要是三个最大的城市:北京、上海和广州。但是在中国,就像中国人所说的那样,“雨后春笋”般涌现出了许多新的现代化城市。
这一城市复兴潮流的领导者之一就是北方的老工业城市哈尔滨。2005年,哈尔滨因为上游200英里处一家化工厂爆炸污染了水源而引起了媒体的密切关注。但这并没有延缓这个中国最伟大的城市规划。哈尔滨正在松花江对面建造一座可容纳900万人口的新城。
松北新城将会成为占地285平方英里的办公楼、高层住宅、豪华别墅、五星酒店、购物娱乐中心、贸易区和工业园区的聚集地。它的规模几乎和纽约城一样大。
在距上海2小时车程的南京也在建造占地37平方英里的新城。其他城市也是如此,比如宁波、扬州和南充。郑州在规划一座58平方英里的新城,北方的长春也正在把自己的商业区搬往新的市中心。
这些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