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周分为360度,都是继承了两河流域古人的成果。他们的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也多是6
0进位。古希腊、罗马都采用了这里的一些重量单位,欧洲有的地方甚至一直沿用到18世
纪。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美尔人按照月亮的盈亏把一
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
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星神“值勤”,并以他命名这一天,其顺序是:
    星期日(太阳神)
    星期一(月神)
    星期二(火星神)
    星期三(水星神)
    星期四(木星神)
    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
    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不过,当时的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准确
的。
    此外,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对药物、植物、动物、地理等等也有丰富的知识。
    早在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创造这样发达的文明,真是令人神往。欧洲古
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文化。然而,当古希腊人还没有迈进文明时代的时候,两河流域
的文明就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希腊人后来的许多成就,就是在两河流域文明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
    … 

 
刻在泥版上的文字



    现代人对古代各国的历史的了解,主要靠的是文字的记述的资料。中国的汉字是世界上
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经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了。在世界别的地方发现的古代文字,主
要有三种:埃及人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就使用的图画式的象形文字,公元前1000多
年腓尼基人发明的字母文字,再就是古代苏美尔人和巴比伦人使用的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的辩认,同埃及象形文字的辩认过程极为相似。这件事还得追溯到2500年
前。
    那是公元前522年3月的事情。当时波斯皇帝冈比西斯率大军远征埃及。有一个叫高
墨达的僧侣,冒充被冈比西斯处死的皇弟巴尔狄亚的名义在波斯各地和米底发动了叛乱。叛
乱持续了半年之久。皇帝冈比西斯在从埃及返回波斯的途中突然病死。一时间波斯贵族门群
龙无首。这时有一个叫大流士的贵族用阴谋手法获得了皇位。他最后平定了叛乱。为了称颂
自己的功绩,大流士让人将他平定叛乱的经过,刻在米底首府爱克巴坦那(今天伊朗哈马
丹)郊外贝希斯顿村附近的一块大岩石上。这就是著名的贝希斯顿铭文。
    贝希斯顿铭文上面也刻着三种文字:楔形文字、新埃兰文和古波斯文。1835年,一
个偶然的机会,法国学者罗林森发现了这个铭文,并制成了拓本。1843年,他译解了其
中的古波斯文,然后又将古波斯文与楔形文字对照,终于读通了楔形文字。从此解开了楔形
文字之迷。
    原来,最古的楔形文字是从右到左直行写的。因为书写不便,后来就把字形侧转90
度,改成从左到右的横行。楔形文字是苏美尔人发明的。早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在开
发两河流域的同时,创造了这种文字。
    最先,这种文字是象形的。假使要表示复杂的意义,就用两个符号合在一起,例如
“天”加“水”就是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等。后来又发展可以用一个
符号代表多种意义,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这就是表意符号。
    再到后来,一个符号也可以表示一个声音,例如“星”这个楔形字,在苏美尔语里发
“嗯”音,如果用来表示发音的话,就与原来的“星”这个词的含义没有关系了,只表示发
音,这就是表音符号。
    为了表示有关的楔形字应该表示什么意思和发什么音,苏美尔人又发明了部首文字。比
如,如果一个人名之前加上一个特殊符号,就表示这是一个男人的名字。
    苏美尔人他们还不懂得造纸。他们就用粘土做成长方形的泥版,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
形尖头在上面刻上字,然后把泥版晾干或者用火烤干。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泥版文书。一
开始,苏美尔人的泥板是圆形或者角椎形的,不便于书写和存放,后来苏美尔人便将泥板改
为方形的。苏美尔人的大部分文字材料都是刻在这种方形泥版上才保存下来的。到现在为
止,人们在两河流域已经挖掘出了几十万块这样的泥版文书。
    由于苏美尔人用的是芦秆或木棒做成的、尖头呈三角形的“笔”,落笔处印痕较为深
宽,提笔处较为细狭,后来人们就把两河流域的这种古文字称为楔形文字。
    楔形文字后来流传到亚洲西部的许多地方,它给人类文明作出过重大的贡献。公元前2
007年,苏美尔人的最后一个王朝衰亡之后,巴比伦王国把这份文化遗产继承了过来,并
且有了更大的发展。
    … 

 
汉谟拉比和刻在石柱上的法典



    1901年12月,由法国人和伊朗人组成的一支考古队,在伊朗西南部一个名叫苏撒
的古城旧址上,进行发掘工作。一天,他们发现了一块黑色玄武石,几天以后又发现了两
块,将三块拼合起来,恰好是一个椭圆柱形的石碑。
    这块石碑高2.25米,底部圆周1.9米,顶部圆周1.65米。在石碑上半段那幅
精致的浮雕中,古巴比伦人崇拜的太阳神沙马什,端坐在宝坐上,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穆拉
比,恭谨地站在它的面前,沙马什正在将一把象征帝王权力标志的权标,授予汉穆拉比。石
碑的下半段,刻着汉穆拉比制定的一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书写的。其中有少数文字已被磨
光。这个石碑就是著名的“汉穆拉比法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的法典。它把
我们带到了近4000年前的古巴比伦社会。
    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大体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公元前1
792年,汉穆拉比成为古巴比伦国王。汉穆拉比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国王。他勤于朝政,关
心农业、商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他也关心税收,处理各种案件。他在位40年,使巴比伦成
了一个强盛的国家。
    汉穆拉比每天要处理的申诉案件太多,简直应付不了。他就让臣下把过去的一些法律条
文收集起来,再加上社会上已形成的习惯,编成了一部法典。汉穆拉比命令把法典刻在石柱
上,竖立在巴比伦马都克大神殿里。
    这部法典一共有282条,刻在圆柱上共52栏4000行,约8000字。圆柱挖掘
出来的时候,正面7栏(35条)已经损坏,其余的基本完整。上面的字迹优美,是一种只
有王室才使用的楔形字体。
    汉穆拉比法典分为序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正文共有282条,其中包括诉讼手续、
盗窃处理、租佃、雇佣、商业高利贷和债务、婚姻、遗产继承、奴隶地位等条文。汉穆拉比
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况。
    在巴比伦社会中,除了奴隶主和奴隶,还有自由民。这部法典的很多条文是用来处理自
由民的内部关系的。处理的原则就是“以牙抵牙,以眼还眼”。比如,两个自由民打架,一
个人被打瞎了一只眼睛,对方就要同样被打瞎一只眼睛作为赔偿;被人打断了腿,也要把对
方的腿打断;被人打掉牙齿,就要敲掉对方的牙齿。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房屋倒塌,压
死了房主的儿子。那末,建造这所房屋的人得拿自己的儿子抵命。
    汉穆拉比法典对奴隶主、自由民、奴隶有着不同的规定:如果奴隶主把一个自由民的眼
睛弄瞎,只要拿出一定数量的银子就可了事。如果被弄瞎眼睛的是奴隶,就不用任何赔偿。
奴隶如果不承认他的主人,只要主人拿出他是自己奴隶的证明,这个奴隶就要被割去双耳。
法典甚至规定奴隶打了自由民的嘴巴也要处以割耳的刑法。属于自由民的医生给奴隶主治
病,也是胆战心惊的。因为,如果奴隶主在开刀的时候死了,医生就要被剁掉双手。
    为了巩固奴隶主的统治,法典还规定了一些更严厉的条款:逃避兵役的人一律处死;破
坏桥梁水利的人将受到严厉处罚直到处死;帮助奴隶逃跑或藏匿逃亡奴隶,都要处死;如果
违法的人在酒店进行密谋,店主如果不把这些人捉起来,卖酒人也要被处死。
    巴比伦社会里自由民还包括租种土地的小农。他们也受着奴隶主的沉重剥削,他们每年
要把收获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缴给出租土地的奴隶主。法典中还规定:债务奴隶
劳动3年可以恢复自由。但这仅仅是给自由民的一点小恩小惠。奴隶主逼迫一些还不起债的
自由民成为债务奴隶,反过来又用这种规定来笼络他们。
    有个名叫乌巴尔.沙马什的小农,租种奴隶主义鲁姆.巴尼一小块土地,全家人累死累
活地干了一年,好不容易盼到了秋收。但是,粮食刚收上来,义鲁姆·巴尼就瞪着血红的眼
睛上门逼租了。富商伊兴杜姆也上门索取乌巴尔·沙马什这年春天向他借的500斤粮食。
乌巴尔·沙马什交了租,还了债再交完了各种苛捐杂税,一年的劳动成果全部付诸东流。乌
巴尔·沙马什只得把子女卖为奴隶,他本人也沦为债务奴隶。
    正是依靠这部法典,汉穆拉比时代的巴比伦社会,成为古代东方奴隶制国家中,统治最
严密的国家。
    那么这部石柱法典是怎样从巴比伦“跑到”苏撒的呢?原来苏撒也是一座5000年前
的古代都城。公元前3000多年前,在今天伊朗迪兹富尔西南的苏撒盆地有一个强大的奴
隶制王国,叫埃兰(又译“依兰”)。古城苏撒就是埃兰王国的首都。公元前1163年,
埃兰人攻占了巴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