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或者让统治者具有哲学家的智慧和精神,否则国家是难以治理好的。这种所谓“哲学
王”的思想即是他理想国的支柱。
    《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
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
家。人有三种品德:智慧、勇敢和节制。国家也应有三等人:一是有智慧之德的统治者;二
是有勇敢之德的卫国者;三是有节制之德的供养者。前两个等级拥有权力但不可拥有私产,
第三等级有私产但不可有权力。他认为这三个等级就如同人体中的上中下三个部分,协调一
致而无矛盾,只有各就其位,各谋其事,在上者治国有方,在下者不犯上作乱,就达到了正
义,就犹如在一首完美的乐曲中达到了高度和谐。
    其实,柏拉图心中至善的城邦,不过是空想的乌托邦。他认为:理想的国家纵然还不能
真实存在,但它却是唯一真实的国家,现存各类国家都应向它看齐,即使不能完全相同,也
应争取相似。这就是柏拉图对他的理想国家所持的态度。柏拉图在文艺、美学等方面,也有
成套的理论主张。他的“对话”妙趣横生、想象丰富,依此他完全有资格被列入古代文学大
师之列。然而,他却起劲地贬低和非难文学家及诗人,他认为,一切文艺家的作品,归根结
底是模仿别人的仿制品。
    柏拉图死后,他所创业的学园由门徒主持,代代相传,继续存在了数世纪之久。但学园
派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仍是伯拉图这位开山鼻祖。
    … 

 
西西里之战



    波斯人被赶走以后,希腊人并没有迎来他们梦寐以求的和平。因为在随后的日子里,雅
典和斯巴达为争夺霸权,又同室操戈,进行了长达26年的战争,这就是伯罗奔尼撒战争。
仔细想想,26年是一个多么漫长的日子,它使冲锋陷阵的战士变为饱经沧桑的老人;使呱
呱坠地的婴儿变成伟岸挺拔的青年。在战争中头十年,双方不分胜负。但随后的岁月中,厄
运似乎降临到雅典人的头上,一场失败接着一场失败。灾难从西西里之战开始。
    公元前416年,西西里岛的雅典盟邦塞盖斯塔与邻国塞利努斯交恶酝酿战争,请求雅
典出兵支援,在要不要派兵去西西里岛这个问题上,温和派领袖尼西阿斯和主战派领袖亚西
比德在公民大会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尼西阿斯坚持远征西西里是不必要的,指出了进行远
征可能遇到的巨大困难,并且当面揭露了亚西比德的自私目的,要求雅典人“提防这个奢侈
浪费的年轻人,不应使他有机会为自己的辉煌而危害国家。”能言善辩的亚西比德针锋相
对,自称为国家,对他个人的攻击,他可以不计较。他说:“西西里人只是一群乌合之众,
征服他们易如反掌。我们雅典的国力已到了这样的地步,我们不能不计划征服新的地方,取
得西西里这片巨大的土地,就有可能取得全希腊的霸权”。结果,在公民大会上,亚西比德
的意见竟占了上风。大会决定由尼西阿斯、亚西比德和拉马卡斯三人全权负责远征事宜。
    公元前415年夏初,声势浩大的备战工作完成,雅典人集结了一支庞大的军队,计有
战舰136艘,重装步兵5100名,1200名轻装步兵和约26000名划桨手。启程
那天黎明,雅典和盟军云集派里厄斯港,雅典人倾城出动,为远征的将士送行。这是雅典历
史上最壮美、开支最大的一次启航。“每个人都充满了远征的热情。年老一点的人认为他们
将征服那些他们将去的地方。年轻一点的人希望看看异地风光和取得迷人的经验。一般民众
和士兵盼望自己得到薪金,并因帝国扩大而得到永久性收入。”当尼西阿斯等人最后一批登
舰后,随着悠长的号角声,舰队缓缓离开港口,驶往遥远的异国他乡。远征军先在科西拉与
盟国支援部队汇合,然后驶抵南意大利。这时发生的两件事使远征军的前途蒙上了一层阴
影。一件事是远征军与请示他们出兵的塞盖斯塔联络后,发现塞盖斯塔很穷,根本无力支付
远征军费用。这样就使远征军大捞一把的希望落空,出征时的亢奋骤然消失,军心动摇。另
一件事就是三统帅之一的亚里比德叛逃到斯巴达。原来在远征军出发的前夜,有人将雅典城
内各街口用来指路的赫尔墨斯神像的面部给毁坏了。赫尔墨斯是希腊的神话中的天神宙斯之
子,雅典人相信它能庇护道路并维护社会秩序。因此,神像被破坏在雅典城中引起了严重的
不安。为追查肇事者,国家鼓励告密,亚西比德被指控参与了此事。他要求在出发之前弄清
他究竟与这一案件有无牵连,但他的政敌知道他在军队中有威信,深得士兵爱护,不敢事前
打击他,直到舰队出发后才告发他。于是雅典公民大会决议把亚西比德召回受审。亚西比德
深知回国后凶多吉少,便在中途逃跑了,先到阿尔哥斯,后转赴斯巴达。他向斯巴达增援叙
拉古,围困雅典城。斯巴达人对亚西比德的到来大喜过望,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亚西比德
叛逃后,尼西阿斯仍率舰队继续西进,一到西西里就与叙拉古人展开了激战。由于长途跋涉
和尼西阿斯的优柔寡断,雅典远征军几次胜机都没把握住,战争很快陷入持续状态。为打破
僵局,公元前414年春,尼西阿斯和拉马卡斯指挥远征军发动强大攻势,先拿下叙拉古城
外的制高点埃庇坡莱。然后修筑从陆地包围叙拉古的城墙。在筑墙和反筑墙的激战中,将军
拉马卡斯战死,尼西阿斯成为唯一的统帅。他随后又指挥海军进入叙拉古港,基本完成对敌
人的水陆合围,只剩下正北部距海边长约一公里多的一个缺口正在施工。
    当叙拉古人见城市几乎被完全围住而惊惶失措时,斯巴达军队在基列布斯率领下抵达西
西里,冲过缺口进入叙拉古,与士气大振的叙拉古守军会合,并很快组织部队,进行反攻。
通过激战,他们不但粉碎了雅典人彻底包围叙拉古的计划,而且重新夺回了制高点埃庇坡
莱,并攻克了要塞普利密昂。与此同时,科林斯的舰队也突破雅典海上封锁进入叙拉古港,
与叙拉古海军合兵一处,向雅典舰队发起了猛烈的反击。尼西阿斯见形势逆转,立即收缩兵
力,采取守势,并修书一封送往雅典,请求增派援兵。雅典公民大会见信后,立即命名将德
谟斯提尼、攸利密顿率73艘战舰和5000名重装步兵以及更多的轻装步兵前往西西里增
援,决心把战争进行到底。德谟斯提尼率增援部队到达西西里后,依仗优势兵力,登陆不
久,便主动向敌军重新控制的埃庇坡莱高地发起夜间袭击。叙拉古和、斯巴达的联军顽强抵
抗、杀死雅典军队2000人,挫败了雅典人的企图。德谟斯提尼这才发觉情势比想象的更
坏,尤其是士气低落,官兵都盼着回家。加上军营设在沼泽地带,士兵患病人数日增,再拖
下去别说胜利,恐怕连国都回不去了。因此,他向尼西阿斯提议立即退兵。但尼西阿斯害怕
承担失败的责任,坚持继续作战。就在这时,斯巴达派出的援兵赶到了西西里,叙拉古也募
集了大批援兵,雅典人人数上的优势也丧失了。尼西阿斯闻讯大惊,终于决心尽快撤离。全
军将士登上战舰,准备重返家园。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天意,恰在这时,发生了月食。一向谨
慎的尼西阿斯立即下令停止行动,召来占卜师占卜,得出卜辞为再等3个9天,即27日后
才可移动军队。于是撤军又延误下来,在最需要决断的时刻,尼西阿斯当断不断,把远征军
推上了绝路。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并未因月食而停止战斗,他们向雅典人展开了猛烈的进
攻。9月3日,海湾内发生激战,76艘叙拉古战舰击败86艘雅典战舰,雅典骁将攸利密
顿战死。残舰被迫退回自己的泊地。叙拉古人乘机堵住海湾出口,将雅典海军完全封锁。
    事情至此,尼西阿斯再也顾不得天意,连夜下令所有军队,除留守人员外,全部上舰与
敌人决战。次日,西西里港湾展开了一场前所未见的激战。双方舰只搅在一起,人们歇斯底
里地嘶喊,战舰砰砰相撞。每一舰靠拢和冲撞后,双方士兵就把标枪、石头、羽箭没命地砍
钉。战斗持续了很长时间,雅典人终于未能在最后一分钟顶住,先垮了下来。尼西阿斯无
奈,只得率残部撤离战舰,向内陆退却。
    海战是雅典人的特长,陆战则是斯巴达人的拿手好戏。在叙、斯联军的围追堵截下,雅
典人一批批倒下。第6天早晨,联军包围了德谟斯提尼的6000名后卫,迫其投降,然后
又追上尼西阿斯,双方主力发生激战,疲惫不堪的雅典人哪里是对手,结果尼西阿斯被俘,
雅典军全军覆灭。
    战后,叙拉古人和斯巴达人违背诺言,处死了尼西阿斯和德谟斯提尼。被俘的雅典士兵
除极少数外,其余都被卖作奴隶。
    西西里之战,雅典丧失了近5万人,国力大损。从此以后,雅典海上同盟开始瓦解,称
霸希腊的梦想灰飞烟灭。

 
雄辩家德摩斯梯尼



    雅典正在召开公民大会,辩论的主题是民主和独裁问题,只见一个不到20岁的年轻人
身穿淡黄色礼服,头戴月桂花冠,自信地大步走上讲台。
    “唉,怎么又是他?”听众中有人小声议论着,还夹杂着轻微的嘲笑声。这些,台上的
小伙子都听到了。他不由得又想起了前几次的失败,心中不免有点发怵。但他还是鼓起勇
气,开始了演说:
    “公民们,我讲的是雅典必须坚持民……民主制……”“怎么又口吃了?”他一急,又
习惯性地耸了耸肩膀。“糟糕!”他心中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