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4年12月,希特勒为阻止盟军的节节进攻决定在阿登地区发动反攻。12月中
旬,德军秘密地在阿登地区集结了大批精锐部队,其中包括“B”集团军群的党卫队坦克第
6集团军、坦克第5集团军和第7野战集团军,共25个师,内含7个坦克师,兵力25万
人,火炮和迫击炮2600余门、坦克和自行火炮900辆、飞机800架。德军统帅部还
打算在进攻过程中从德国本土和其它地区抽调部队到阿登地区,以加强进攻力量。
    虽然盟军总的实力远超过德军,但盟军统帅部未考虑德军反攻的可能性,未对防御问题
给以充分的重视,还认为阿登地区多山,不适宜进行大规模进攻,因而在阿登地区只部署了
5个师。致使德军在这一地区占有很大优势。
    12月16日,阿登战役打响后,面对德军高速度、宽正面、大纵深的钳形向心突击,
猝不及防的美军,损失惨重。德国虎式、虎式2型、猎虎型等重型、超重型新式坦克从多处
突破美军阵地。
    17日,德军党卫队第6坦克集团军进抵斯塔华洛地区,距离斯巴城只有8英里。德军
第5坦克集团军包围施尼埃菲尔,迫使美军两个团、7000余人投降。这是美军在欧洲作
战中的最大挫折之一。
    18日,德军包围了巴斯托尼。党卫队第1装甲师从南面迅速对列日城进行侧翼包围,
并在休伊地区夺取马斯河渡口。20日,德军发布战报:5天来俘虏美军官兵2.5万人,
摧毁美军坦克350辆。
    25日,德国第2装甲师已进逼迪南城东4公里的赛尔斯。
    27日,在沃斯克和大梅尼尔之间展开坦克大战。德军摧毁美国坦克62辆,缴获8
辆,大获全胜。
    至此,形成纵深100余公里、底宽130公里的三角形阿登地区凸出部。
    31日,德军开始在北阿尔萨斯进攻美国第7集团军。1945年1月1日,德国出动
1035架飞机突袭法国、比利时、荷兰境内的盟军机场,炸毁盟军飞机数百架。由于德军
实施严格保密,事先未通知自己为保卫V—2导弹阵地而部署的地面高炮部队,也未将这些
高炮部队的情况通知自己实施突袭的飞行部队,结果有200多架德国飞机在返航时被自己
的高射炮击落。
    此时,由于没有足够的增援和弹药补给,尤其是缺油,德军的攻势已成强弩之末。
    1月3日,盟军转入进攻。经过激战,于1月8日击退了德军。
    1月12日,苏联红军应英国首相邱吉尔的请求,在东线向德军发起猛攻。希特勒被迫
从西线抽调兵力对付苏军的进攻。盟军趁势迅速推进。
    1月16日,美第1、第3集团军在乌法利兹会师。1月底,盟军将德军全部赶回反攻
前原出发阵地。至此,德军在阿登地区的反攻彻底失败。
    在这次战役中,双方的损失都很大,德军损失兵员8.2万人,坦克和自行火炮600
辆、飞机1600架。盟军也损失兵员7.7万人和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源源不断的军火生
产和大量的人力资源使盟国能迅速地弥补损失,而处于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和盟国猛烈
的战略轰炸之下的德国却无法弥补这些损失。阿登战役之后,德军不但彻底丧失了反攻能
力,而且也难以进行持久的有效防御。法西斯德国的灭亡已为时不远了。
    … 

 
“雷击”德累斯顿



    1945年2月13日夜,德国东部城市德累斯顿。22时10分,这个被称为“世界
建筑宝库”的文化古城突然遭到猛烈的轰炸,炸弹掀开屋顶,炸飞窗门,城市成为一片火海。
    德累斯顿不仅是一座文化古城,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军工生产的重要基地。1
945年1月,随着反法西斯盟军在东西两线的节节胜利,欧洲的制空权已掌握在盟军手
中,作为德国军工生产重要基地的德累斯顿成为盟国空军集中攻击的重点目标。
    1945年1月,西方盟军统帅部制定了大规模空袭德国的“雷击”行动的几种方案,
英国首相邱吉尔亲自把在预定的苏军占领区内的德累斯顿定为目标。
    1945年2月13日晨,英国空军轰炸机部队司令哈里斯下令,夜袭德累斯顿,实施
“雷击”行动。机群分两批出动,间隔时间为3小时。
    13日下午18时,第一批245架飞机从英格兰中部的安德兰特机场起飞了。作为先
导的“蚊”式高速轰炸机飞在最前面,随后是大批“兰开斯特”式重型轰炸机。
    22时,英国机群飞临德累斯顿上空。此时,这座城市仍沉浸在一片安详之中。没有防
空警报,没有探照灯光,剧院和影院照常营业,夜空中回荡着优美的舞曲。
    英国的目标指示飞机投下了目标指示弹。接着,令人恐怖的防空警报响了起来。22时
10分,英国轰炸机投下了第一颗炸弹。飞在前面的轰炸机用爆破弹把古老的建筑物炸上了
天,后面的轰炸机则投下燃烧弹,使地面成为一片火海。3小时之后,14日凌晨1时23
分,第2批539架英国轰炸机又飞抵德累斯顿上空狂轰滥炸,投下了大量重磅炸弹和燃烧
弹。火浪滚滚,汇成一片火海。高温造成一股强烈的冲天气流,由于火海的中心吸取新鲜空
气,因而形成一股可怕的飓风。德累斯顿简直成了一座翻腾的地狱。大地像地震一样地颤动
着,火焰发出像大炮一样的轰鸣声,风在呼啸着,尘埃和烟雾在德累斯顿周围狂暴地旋转
着;人们在尘埃和烟雾中艰难地呼喊着,妇女儿童在呻吟着。这些幸存者,焦头烂额,衣衫
槛褛,无家可归,到处徘徊。
    第二次空袭后刚刚8小时,14日10时,白天的空袭接踵而至。第三批飞机是美国空
军由野马式战斗机护航的1350架“空中堡垒”式和“解放”式轰炸机。成千上万颗炸弹
投到了德累斯顿的铁路调车场和市区北部。护航的野马式战斗机因为找不到较量的对手,便
用它的6挺机枪对准沿易北河两岸逃命的德累斯顿幸存者扫射。
    德累斯顿被英美空军的3749吨炸弹和燃烧弹夷为平地。市区变成一片废墟,大火连
续烧了几昼夜,130万居民被炸死13.5万人,约35470座建筑物遭到破坏,安东
尼宫、茨温格尔宫、圣母教堂、塞姆佩尔美术馆、日本宫、歌剧院等古代建筑连同这座名城
一起被毁灭了。上百万居民无家可归。他们同外地逃难者形成一支难民大军。
    此后,每年2月13日20时15分,德国东部的各个乡村教堂都会响起沉闷的钟声,
纪念这次给平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大空袭。
    战后,人们认为“雷击”行动是不顾人道主义原则的“恐怖主义行动”,把哈里斯称为
“屠夫”。哈里斯也承认,这是杀戮人民,他只是强调“雷击”方案不是由他制定的。
    … 

 
血战硫黄岛



    位于太平洋上的硫黄岛,北距东京1200余公里,南至塞班岛1100余公里,虽然
这个小岛南北不足4公里,东西仅约8公里,但它却是日军阻击太平洋美军的前沿据点之
一,与在其西面的冲绳岛同为日本南大门的两个重要堡垒。
    1945年2月,美军为了创造进攻日本本土的有利条件,出动22万人,在800余
艘舰船、2000余架飞机的支援下,进攻硫黄岛。
    当时,岛上驻有日本栗林忠道陆军中将统一指挥的第109师团和部分海军陆战队等3
万名官兵。由于在菲律宾决战中,日本海空军损失严重,岛上日军只能在基本上无海空支援
的情况下作战。于是,日军利用岛上天然洞穴修建了大量地道和地下堡垒。坑道阵地总长达
28公里。
    登陆之前,美军对硫黄岛进行了长达6个月的轰炸,登陆前3天,美军舰炮又进行了预
先炮火准备,向这个小岛倾泻了大量炮弹,美军共消耗了24000多吨炸弹、炮弹,平均
每平方公里1200多吨,但并未能摧毁日军的工事。
    2月19日8时59分,第一批美军登上硫黄岛。日军炮火使海滩变成美军的地狱,美
军弹药堆积点被击中,连续不断地爆炸使美军伤亡惨重。从洞穴工事中象螃蟹一样钻出来的
日军给美国人以迎头痛击,一个早上美军就伤亡了2000多人。由于当日伤亡惨重,美军
记者谢罗德说:“登上硫黄岛的第一个夜晚,只能称为一场地狱里的恶梦。”
    20日,美军以重大伤亡夺取了南部的一个机场,向折钵山进攻的部队更是每前进一步
都要付出巨大代价。在折钵山热岩之战中,1860名顽强的日军,人自为战。这里是日军
多层次现代化坑道网。美军第28师用坦克、大炮血战到天黑才前进200码。
    21日,美军伤亡不断增加,折钵山阵地却依然故我。美军第4师在猛烈炮火掩护下,
只前进了500码。当日,日军出动数十架神风特攻飞机,袭击美军舰队,击沉击伤美舰3
艘,但却无力阻止岛上美军的不断进攻。
    22日,美军围住热岩,用火焰喷射器猛烧日军洞穴暗堡。23日—24日,一些弹药
用尽的日军,用石头、刺刀继续作战。美军往日军据守的洞穴里灌注汽油放火,或用水泥封
住洞口。
    5天血战,美第3师伤6000多人,仅控制了硫黄岛南部的三分之一地面。
    栗林率部向岛北部转移。他下令:“要弹不虚发,每发子弹都要打死一个美国人。每人
必须杀死10个敌人。要以游击战消灭敌人。”
    25日,美军向元山村进逼。日军伤亡过半。
    26日,美军进攻元山328高地,被日军击退。
    27日,美军猛攻元山炮台、屏风山,展开白刃战。美第4师一天伤亡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