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市区争夺战开始了。
    为了打败法西斯,俄罗斯的人民付出了重大的牺牲,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精
神赞歌。
    9月14日,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了白热化的城市。德军从早到晚冲锋不止,他们死
伤残重。据守斯大林格勒的62集团军战士,抱着与城共存亡的决心和德军浴血战斗。
    为了争夺火车站,德苏双方争夺激烈,一周内火车站13次易手。
    为了争夺被德军占领的马耶夫岗高地,近卫军猛扑高地东北面的陡峭斜坡,冲入战壕与
德军展开了白刃搏斗,终于把高地夺回。
    守卫“巴甫洛夫大楼”的激战持续了58个昼夜,敌人用火炮、迫击炮进行射击,还派
飞机向楼房轰炸,楼房虽被炸得面目全非,却始终未被摧毁,苏军坚守楼房,给敌人一次又
一次的还击。
    一名护士为了掩护伤员,端起机枪消灭了30多个德军,自己身负重伤,仍坚持到自己
的部队赶到。
    有7.5万名姑娘,成为高射炮手、无线电兵、卫生员和护士,她们把自己的青春奉献
给伟大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全城的人民和苏军密切配合,共同奋战。拖拉机厂的工人们一
边反击敌人,一边在弹片横飞的车间里坚持生产。在激战的九月份里,他们生产了1200
辆坦克和150辆牵引车……在参战期间,无论男女老少,人人都是战士,到处都是战场,
希特勒的军队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久战不胜。希特勒原想速战速决,但斯大林格勒
人民的顽强反击,使德军陷入困境。从9月13日到26日,德军每天几乎伤亡3000多
人,但仍然不能占领全城。德军的士气一天天低落下去,一个德国士兵在家信中哀叹:
    “我们不久就可以占领斯大林格勒,但是它仍然在我们面前——相距如此之近,却同时
又像月亮那样遥远。”
    严寒的冬季终于来到了,毫无过冬准备的德国士兵陷入饥寒交迫中,很多士兵被冻死,
德国的战斗力一天天衰弱下去,战争的形势逐渐开始变化。
    11月19日,苏联红军终于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时刻,斯大林发起了大反攻的命令。
    11月23日,苏军把33万德军困在了包围圈中。德军弹尽粮绝,他们处在死亡的恐
惧之中。德军司令鲍罗斯在笔记中写道:
    “士气低落了,解围的希望破灭了。越来越疲惫的士兵都在斯大林格勒的地下室里为自
己寻找避难所,越来越经常听到关于反抗已毫无意义的抱怨声。”
    鲍罗斯向希特勒发出冲围撤退的请求。
    刚从阿尔卑斯山赏雪归来的希特勒发来一份急电:不许投降,第六军团必须死守阵地,
直至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鲍罗斯陷入万分绝望的情绪中,垂头丧气地坐在黑暗的地下室里的
行军床上,向希特勒发出最后一份急电:“部队将于24小时内最后崩溃。”
    万般无奈的希特勒急忙发出一份电令,升鲍罗斯为陆军元帅,其余117名军官也各升
一级。希特勒希望他的封功加爵能加强德军将士“光荣殉职”的决心。
    接到电令的鲍罗斯彻底地失去了希望,一下子瘫倒在地上。
    2月2日,坚持了六个月的斯大林格勒大会战终于结束了。9万1千多德国官兵,其中
包括鲍罗斯在内的24名高级将领,穿着单薄的衣衫,抓紧裹在身上满是血污的毛毯,在零
下24摄氏度的严寒下,一步一拐地走向寒冷的西伯利亚战俘营。
    斯大林格勒大战给希特勒法西斯以致命的打击,德军再也无力进行大规模的反攻了,他
们一步步后退,开始走下坡路。苏联红军则开始大反攻,陆续收复了失地,并攻入德国本土。
    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都从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中看到了胜利的希望,也坚定了彻底
打败德国的信心。
    斯大林格勒大战的胜利,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伟大转折。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保卫列宁格勒



    苏德战争爆发了。
    希特勒调集了40个师、6000门大炮和1000多架飞机向苏联第二大城市列宁格
勒发起了疯狂的进攻。
    8月中旬,希特勒的部队兵临城下,希特勒得意忘形地向全世界宣布:要在9月1日前
占领列宁格勒。
    列宁格勒是伟大的十月革命的摇篮,列宁格勒的人民是勇敢和坚强的人民,面对希特勒
的疯狂进攻,他们的回答是:“宁死不屈,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
    全城不分男女老少,纷纷行动起来,拿起手中的武器,修筑战壕街垒,投入保卫列宁格
勒的伟大斗争中去。
    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众志诚成,团结起来,大家的共同心愿就是决不能让列宁格勒落入
希特勒的手中。
    由于列宁格勒人民的誓死捍卫列宁格勒的殊死抵抗,希特勒扬言9月1日前占领列宁格
勒的计划很快成了泡影。德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从9月初到9月下旬,德国进攻列宁格勒的半个月内,死伤官兵17万人,损失飞机3
00架、坦克500辆、大炮500门。德国负责进攻列宁格勒的莱布元师焦头烂额,不能
不向希特勒告急:
    “我军死伤惨重,剩下的兵力已无法向列宁格勒进攻了!”希特勒接到报告后,暴跳如
雷,痛骂莱布的无能,并疯狂地叫嚣道:“给我把彼得堡(又名彼得格勒,1924年列宁
逝世后,苏维埃做出决定,将彼得堡命名为列宁格勒)城从地球表面抹掉!”
    德军使用了更阴险毒辣的计策:从陆海两方面严密封锁列宁格勒,同时日夜不停地轰
击,企图迫使城内的军民整天呆在防空洞里,无法进行抵抗。
    围困的时间越来越长,城里的粮食越来越少,人们开始寻找各种能吃的来弥补粮食的不
足。
    军队养马场的饲料燕麦当作粮食了;
    榨油厂做燃料的棉籽渣也成了代食品了;
    从海底沉舰上打捞起来的发了芽的谷子也成了宝贵的粮食;
    ……
    粮食一天天仍在减少市苏维埃一次一次降低粮食供应标准。
    11月下旬开始,工人每天只配给250克面包,居民只供应120克黑面包。
    城里慢慢有人因饥饿而丧生了。从1941年11月到1942年12月期间,列宁格
勒死于饥饿的人共有六万三千多人。列宁格勒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人民
的生活,降低人民的死亡率。列宁格勒的居民在危难的时候,发扬高尚的互相友爱的精神。
共青团员们组织起服务队,走街串巷地帮助群众。他们把面包分送给居民,把政府的关心和
慰问带给民众。有人饿倒时,有一个女青年立即把自己第二天的定量面包给他吃。虽然她心
里明白,也许明天自己也会饿倒,再也爬不起来。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
    一天黎明,一位卡车司机驾驶一车专供病人吃的新鲜面包行驶在列宁格勒的大街上。突
然,敌人的一枚炮弹在车前爆炸了,司机牺牲了。车上的面包撒得到处都是,过路居民发现
后,不约而同地拾起一只只诱人的小面包,小心地吹去尘士,仍旧放在车斗里,然后守护在
车旁,直到面包厂的另一辆面包车来把面包拉走。忍住饥饿,抗拒诱人的面包香味。这需要
多大的意志力呀!
    1941年11月下半旬,列宁格勒的粮库终于枯竭了,列宁格勒全城陷入危急关头。
    但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是不会屈服的,他们想尽种种办法,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冰封
的拉多加湖上开辟了一条冰上运输线。这条运输线联结拉多加湖东西两岸的运输线,列宁格
勒终于取得和外界的支援了。这条冰上运输线被列宁格勒人民亲切的称为“生命之路”。
    狡猾的德军很快发现了“生命之路”,他们派飞机整天轰炸湖面,冰面常常无法通车。
英勇的列宁格勒居民以顽强的斗志和勇敢的牺牲精神,终于保住了这条“生命之路”。
    60辆卡车在“生命之线”上昼夜不停地行驶着,勇敢无畏的司机们冒着生命危险,冒
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冒着三四十度的严寒,把粮食、燃灶和各种急需物品运进城里同时又把
城内的老人、儿童、妇女、伤员和重要的文化珍品撤离城市。由于全城人民的团结互助,由
于司机的昼夜奋战,列宁格勒的人民终于摆脱饥饿的威胁了。
    1942年4月,全城存下了12天的粮食,从而粉碎了希特勒妄图困死、饿死列宁格
勒人民的阴谋诡计。
    1943年1月,苏军开始反攻了,2000门火炮和迫出炮一齐轰鸣,列宁格勒的战
士们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德国法西斯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围困,终
于被突破了。
    1943年1月18日,列宁格勒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列宁格勒人民沉浸在胜利的
喜悦中,到处都是“乌拉,列宁格勒”的欢呼声。英勇的列宁格勒人民信守了自己的诺言:
“列宁的城市永远是我们的!”
    … 

 
“红色间谍”



    1941年,日本特高课破获了一个间谍网,此案涉及9个国籍数十人,甚至近卫首相
的顾问和秘书也是共产国际派来的间谍。
    这个案件震惊了日本社会,也轰动世界。近卫内阁因此案而倒台。
    这一间谍案的首要人物就是佐尔格。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大的间谍,被誉为“间谍巨
星”。
    1895年,理查德·佐尔格出生在前苏联的大城市巴库。他的父亲是位受聘于高加索
石油公司的德国技师,母亲是位俄国公民。
    1898年,佐尔格随父母迁居柏林。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在中学读书的佐尔格参加了德国陆军。战争期间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