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政府的警察官所。当大批美军和政府军队开到时,桑地诺带领着29个伙伴进入了山区。这
支小小的游击队向强大的敌人宣战了。他们成为后来尼加拉瓜保卫民族主权军的核心。
    桑地诺向人们宣布他们的斗争目标:赶走外国侵略者,争取民族独立。他还提出了没收
外国资本家的土地分给尼加拉瓜人的主张。
    各界民众闻此消息感到无比振奋,纷纷来投奔。不久,就有了800名组织得很好的骑
兵队伍。保卫民族主权军队伍日益壮大,他们以拉斯赛戈维亚斯山区的大森林为根据地,神
出鬼没地袭击美国侵略军。
    游击队同装备和数量远远优于自己的敌人展开了机智的周旋。美军动用了先进的武器,
当时全世界只有600多架飞机,美国竟向尼加拉瓜派出了近70架飞机,来对付桑地诺游
击队。在莽莽的大森林中,游击队员把每棵树都当成了自己的掩体,把每处山坡沟壕都变成
了侵略者的陷井。一次,游击队把河水引向了和地图上标志相反的方向,迷惑的敌人晕头转
向,进入了游击队的包围圈。一声号令,枪声四起,木石飞下,有韧性的大树做成的弹弓弹
起,敌人纷纷倒了下去。
    游击队中还有一支由13岁到16岁的孩子组成的、被称作“天使合唱队”的游击特别
小队。他们有时到敌人内部刺探情极,进行活动,有时候又勇敢地袭击美军驻地,令敌人心
惊胆颤,防不胜防,成了尼加拉瓜闻名的少年英雄群。
    到1931年,保卫民族主权军已经控制了8个省的农村地区,甚至打到了一些城市的
边缘。桑地诺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人们崇敬地把他称作“自由人的将军”。尼加拉瓜人民的
斗争也得到了拉美各国的声援与支持,一些兄弟国家的志士来到尼加拉瓜参加了桑地诺的部
队,有更多的人组织了“不许干涉尼加拉瓜委员会”,发动募捐运动,支援尼加拉瓜人民的
斗争。美国的工人也组织示威和罢工,抗议侵略尼加拉瓜。
    内外交困的美国侵略者陷入了尼加拉瓜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处处被动挨打,无计
可施,终于在1933年撤出了尼加拉瓜。
    苦战了7年的游击队战士们取得了反对美帝侵略斗争的巨大胜利,他们放下武器,拿起
工具,开挖河渠,寻找金矿,建立种植园,以为自由和平幸福的生活从此将来临。
    然而,美国和它扶持的代理人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仍把桑地诺视为“心腹之患”。
    1934年2月1日,受尼加拉瓜政府陆军首脑索摩查的邀请,桑地诺来到首都马那瓜
共商国事。晚上,索摩查等在总统府举行了盛大的宴会招待桑地诺。他笑容可掬地举杯向桑
地诺敬酒,并说着一些令人肉麻的吹捧赞扬之辞。夜色阑珊,酒宴结束了。索摩查恭恭敬敬
地送桑地诺来到门外。他扬起手目送着桑地诺离去。
    突然,“叭,叭”一阵枪声响起,刚离开总统府不远的桑地诺倒在了血泊中,索摩查脸
上露出了得意的冷笑,为自己的阴谋得逞兴奋不已。
    第二年,索摩查登上了总统宝座,尼加拉瓜又落入了美国的控制中。但是,人民仍然记
着“自由人的将军”桑地诺,他为了民族独立挺身抗击侵略者,英勇奋斗坚强不屈的精神,
树立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 

 揭开原子秘密的人



    1871年,卢瑟福诞生在新西兰的一个农村。他家人口很多,卢瑟福从小一边上学一
边帮着家里干农活。
    少年时的卢瑟福是个很爱动脑筋的孩子,尤其喜欢自己动手做些小玩意。他曾经“发
明”了一种可以发射“远射程炮弹”的玩具火炮,还巧妙地设计出增加炮击距离的方法。有
一次,家里的大钟坏了,卢瑟福便动手把钟拆开来,他的兄弟姐妹都认为一定会受到父母的
责罚,但卢瑟福竟把钟修好了,而且以后还走得很准。后来,他还自制了一架照相机,自己
拍摄,自己冲洗,成了个摄影迷。
    24岁时,卢瑟福获得一笔奖学金,来到英国剑桥大学凯文迪许实验室进行深造。从
此,他开始了在英国的科学研究生活。37岁那年,由于他对于放射性现象研究的杰出成
就,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但他并没有满足,决心对原子进行更深入的探索。
    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人提出,自然界天地万物是由原子构成的。长期以来,人们一直
认为原子是物质最小的单位,是不可分割的,它的形状像个实心小球。而此时随着科学的发
展,一些科学家认识到原子内部还有着更小的单位,卢瑟福的老师汤姆逊就持这一种观点。
他们认为,原子的模样像西瓜,瓜瓣就像是原子内均匀分布的正电荷,而瓜子就是电子。
“原子果真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吗?“卢瑟福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一直思索的这个问题。
    他想,如果原子果真像个西瓜,那么,如果用比原子更小的粒子作“炮弹”来轰击它,
就一定很容易地穿过它而笔直地前进。于是,他决定用一种叫做“a“的粒子做“炮弹”,
来轰击原子,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
    然而,要做这个实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要设计一套专门仪器外,实验本身就像
是用机关枪扫射几个散落在茫茫草原中的小核桃一样的困难。
    在年轻的助手和几个学生帮助下,卢瑟福终于设计出了一个试验装置:
    一个“a”射线的放射源,就像一挺机关枪,一个金属箔作靶子,就像放核桃的草地,
在它的旁边放一个硫化锌的荧光屏,屏后安装一架显微镜,来观察实验的情况。
    实验开始了,发射源发射出的“a”粒子“炮弹”,以每秒2000米的速度穿过金属
箔,在漆黑的实验室里,荧光屏上出现了点点闪光。
    “这是怎么会事呢?”学生们问道。
    “这说明绝大多数a粒子穿过金属靶子飞走了,只有个别a粒子被弹了回来。”卢瑟福说。
    可这意味着什么呢?卢瑟福陷入了沉思。
    实验使卢瑟福感到惊叹,他开始了连续不停的实验和思考,像着了魔一样整日整夜地呆
在实验室里。管理实验大楼的工友搞不清他是否离开过,他的妻子儿女也难得见他一面。一
天清晨,卢瑟福兴冲冲地冲进了办公室,对着正在整理东西的助手,大声地说道: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原子到底是什么样子我知道了。”略一停顿,他又说:“它大
致可以设想为一个小的太阳系。”助手怔怔地看着他,耸了耸肩说:
    “什么?您是说我们在一个看不见的世界里当了普罗米修斯吗?——普罗米修斯是希腊
神话中为人类送来火种的神。“是的,就像是太阳系。”卢瑟福继续解释到,“原子既不是
像小实心球,也不像西瓜,它的中心有个小的、带阳电的核,而带阴电的电子在围绕着这个
核飞转。这就如同:原子核是太阳,电子就像行星,绕着太阳转……
    “那么,a粒子被弹回来的现象怎么解释呢?”助手问他。“这是因为原子内部大部分
是空隙,所以比原子更小的粒子能很容易穿过;又因为当中有个核,a粒子碰上这个坚硬的
核就会被弹了回来。
    卢瑟福终于打开了原子神秘之宫的大门!他的这一崭新的原子结构理论,具有划时代的
意义。从此,原子学和原子核物理学便诞生并发展起来。
    1919年,卢瑟福用人为的方法第一次分裂了原子,他用a粒子轰击氮原子,使它变
成了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原子。1926年,在他的指导下,两个年轻研究人员瓦耳顺和科
克拉夫特设计出了一架巨型原子捣碎机,用这架仪器,他们把轻金属锂转变为氦。
    一时间,报纸新闻把这一消息迅速传遍了全球。
    一些人们惊慌地说:“原子分裂了,世界是否已经到了末日?”“人工可以制造黄金
了,货币就要贬值!”
    但是,科学家们清醒地预感到:世界迎来了一个新的时代——原子时代。
    1933年,62岁的卢瑟福仍在不知疲倦地进行着研究工作。就在这一年,他又发现
和命名了质子——氢原子核,并预言核内存在着中子。
    由于他卓越的成就和影响,多种荣誉和奖赏不断向他涌来。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奖
章——科柏莱奖章。几十所大学和科学团体争相授予他荣誉学位和学籍。在巨大的荣誉面
前,卢瑟福仍然保持着谦虚的态度,从不夸耀自己的成绩。1937年10月,卢瑟福由于
长期紧张地工作,积劳成疾,在英国剑桥医院与世长辞。
    为纪念这位杰出的科学家,英国皇家学会在一所实验室门前,为他雕塑了一座半身铜
像。每年都有很多人来到他的墓碑前,向这位揭开原子秘密的先驱者表示深深的怀念与敬意。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火箭发明家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果园里,一个小男孩正给樱桃树修剪枯枝。
    他爬上了一棵高大的樱桃树,眺望着远方的田野。突然,他头脑中冒出一个念头:人要
是能飞到星星上多好啊!怎样才能制造出飞上火星的装置呢?
    小男孩从樱桃树上爬下来,坐在树下沉思起来。他想象着有种机器在草地上飞快地旋转
着,急速上升,飞向太空,飞向那遥远的未知的世界。
    从果园回来后,小男孩似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父母发现他整天在学习数学和做科学小
实验,即使卧病在床的时候,他也不放过星点儿时间。看着瘦弱的常患病的孩子,父母总是
心疼地劝说他休息。
    他就是美国物理学家和火箭技术的先驱者——罗伯特·戈达德。
    童年在果园的美丽梦想成了戈达德所有生活的支柱。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不断地攻读数
学,坚持做实验,到长大些的时候,他居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