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上下五千年-第1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密谋扼杀新生的苏维埃俄国,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
的共产国际。国际联盟指挥各国反动派向革命人民进行血腥镇压,同时重新瓜分德国原有的
殖民地。
    6月28日是巴黎和会的最后一天,也是全体战胜国在和约上签字的一天。但作为战胜
国的中国代表没有出席会议,拒绝签字。
    原因何在呢?
    原来,巴黎和约里有三条是关于中国的。即战前德国侵占的山东胶州湾的领土,以及那
里的铁路、矿产、海底电缆等,统统归日本所有。
    本来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对同盟国作战,曾把支援协约国大量粮食,还派出1
7.5万名劳工,牺牲了2000多人。作为战胜国的中国,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
权,这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英美法却做主要送给日本。而卖国求荣的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都
准备签字承认这个丧权辱国的条约。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终于爆发了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
    在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影响下,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两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
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
    但提案被否决了,而卖国的北洋军阀却命令中国代表团在和约上签字。6月27日清
晨,在巴黎的华工和中国留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6月28日,三万多华人齐集
在中国代表团的住所外面。
    “不能签字!”三万人发出了一个共同的呼声。
    “谁签字,就打死谁!”十五名敢死军的青年准备以自己的鲜血和头颅去捍卫中国的尊
严和权利。
    中国代表团终于发表了一项声明:“山东问题不解决,我们决不在和约上签字!”
    所谓的巴黎和会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
索,也埋下了复仇的种子,法国元帅福煦事后说:“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休战。”历史
无情地嘲笑着巴黎和会。1939年9月,希特勒再次在欧洲掀起大战,距巴黎和会正好是
20年零两个月!世界人民再次陷入灾难和痛苦中。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米骚动



    1918年8月初,在日本本州岛中部傍海的富山县,到处是荒凉的景象,没有牲畜和
家禽的鸣叫,没有人们的笑语欢声,各个村子一片死气沉沉。偶尔能见到一些老人和孩子,
都是面有菜色,没精打采。女人们顶着烈日辛劳了一天,精疲力竭,还得挎上菜篮子去摘野
菜回来充饥。但是,野菜也越来越少,都快摘光了。
    男人们为了养家糊口,早早地就去了北海道渔场打鱼。但打到的鱼越来越少,有时出海
一整天,竟然一无所获。一个月下来,卖鱼所得的钱还抵不上自己的伙食费,哪里还能往家
里寄钱?
    更为要命的是,米价却一直在暴涨,本来去年年底每升米只卖一角二分,进入今年8月
份,已经是三角八分了。事实上,许多人家都已断炊。
    日本是个到处都产米的国家,怎么会突然缺米呢?原来,进入本世纪以来,日本正迅速
向工业社会转变。落后的仍然处于小农生产方式的农业已跟不上工业的发展。城市的扩大,
非农业人口的增加,使得大米供应开始出现紧张。而这时,日本政府不但不想法调整和加强
农业生产,反而不断征调大米以供它对外进行武装干涉和侵略。当军队用米量大增时,一些
米商和地主又趁机囤积居奇,哄抬米价。
    不断暴涨的米价使得人们怨声载道。8月3日,淤积已久的怨愤终于爆发了,骚乱首先
由西水桥村的渔妇们发起。这天傍晚,村里那口古老的大钟“当当”地敲响了,沉滞凝涩的
钟声似乎在诉说和发泄无米下锅的渔妇们心中的哀怨和愤怒。她们300多人不约而同地奔
出家门,涌向米店,要求降价出售大米。老板一看这么多人,吓得紧闭大门,并偷偷派人去
叫警察。愤怒的渔妇们见老板不理她们,便开始砸门。厚厚的木板门在妇女们的撞击中开始
摇晃。可就在这时,警察赶来了,他们拼命地吹着哨子,用枪托和皮靴驱赶着人群。渔妇们
更加怒不可遏,她们似乎已忘了为什么到这儿来,多日来的愤怒与委屈像山洪一样爆发了。
她们转身与警察对打起来。已被饿得面黄肌瘦,奄奄一息的她们也不知哪来那么大力气,竟
然打倒了数名警察。
    然而,警察的援兵源源不绝地赶来,皮鞭在人群里呼啸,枪托在渔妇们头上飞舞。她们
已有多人受伤,仍不肯罢休,似乎已经豁出去了,什么都不顾了。最后,一名警察朝天空开
了枪,才把这次骚乱平息了下去。
    西水桥村的抢米消息第二天传到了对岸的渔村东水桥。那里的妇女们仿佛是受到了某种
启示似的,800多人当即来到当地一家大米店,这个米店已囤积了1000多袋大米,正
准备运往外地高价出售。渔妇们起先是和平地与老板交涉,要求他不要运走大米,就在当地
卖。也许是西水桥村抢米的失败使老板有恃无恐,他态度强横,瞪着眼说:“米是我的,我
爱卖给谁就卖给谁!你们有什么权力管我?!”他的老婆、那个一身肥肉胖得像猪似的女人
更恶毒,只听她扯着公鸭似的嗓子吼道:“去死吧,你们!嫌米贵就别活了!”听到这话,
妇女们压抑着的怒火再也控制不住,不知是谁高声了一声:“跟他们废什么话,抢啊!”这
一下像是在油锅里扔了一个炸弹似的,渔妇们一拥而上,老板、老板娘和店伙计被她们推到
一边,1000多袋大米很快被一抢而空。等伙计带着警察赶到后,只看见坐在地上嚎哭的
老板夫妇。
    富山县的抢米风潮很快波及全国。此时的日本,民众的不满情绪早已犹如浇满了油的干
柴。富山县的渔妇们的行动,无疑等于在上面点着了火。8月11日,大阪市民和工人暴
功,捣毁或抢光了250多家米店;次日,米商最集中的神户几万市民发生暴动,几家最大
的米店被捣毁。有个大奸商叫铃木,不但被烧掉了大米总店,连住宅也被愤怒的市民们一把
火烧掉。名古屋的市民喊出了“打倒寺内内阁”的口号。在首都东京,虽然警察当局加强了
戒备,在各米店、工厂和富人住宅前加了岗哨,仍然有几万市民进行游行示威,并试图捣毁
米店,8月中旬。“米骚动”达到高潮。随后,各大城市的暴动相继被镇压下去,但在广大
农村地区,“米骚动”继续持续着。
    1918年日本这场“米骚动”波及了全国四分之三的地区,参加的人数在1000万
人以上。一部分海军水兵也参加了暴动。这次风潮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使他们看到了人
民的力量。当时的寺内内阁在这场骚乱中倒了台,新上台的原敬内阁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
降低米价,惩治奸商。人民的斗争终于取得了部分胜利。
    … 
  北极星书库||ebook007
 
新经济政策



    一个美国青年来到克里姆林宫前,路上的人们以惊异的眼光注视着他。很快人们就得知
他就是受列宁热情邀请而来的美国商人阿曼德·哈默。
    当时23岁的哈默已是在哥伦比亚医学院就读的、独一无二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19
21年6月,他克服种种困难来到苏俄,原本想帮助医治当时流行的斑疹伤寒,但大规模的
饥荒所引起的灾难却使他大为震惊。他立刻用100万美元购买了100万普特小麦,用船
运到苏俄销售。
    列宁知道这件事后,热情邀请哈默前来。在办公室里,列宁用英语和哈默交谈着,他问
起哈默在苏俄旅行的印象。哈默告诉他说自己刚在饥荒地区和乌拉尔地区呆了一个月。列宁
听到这里,脸色露出忧郁的神情,缓慢地说:“是的,饥荒。我听说你本来想做些医务救济
工作,当然这种工作很需要,不过,我们最需要的是美国商人,需要的是美国的资本和技
术。”列宁顺手从桌上拿起一本《科学的美国人》杂志,一边翻,一边说:“瞧!这是你们
人民做出的成绩。这就是进步的含义,高楼大厦,发明,发展机械来代替人的双手。”他放
下杂志,“我们是个落后的国家,资源丰富而未经开发。你们和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美国可
以在这里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而我们需要美国的
技术和方法,以及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
    哈默谈起访问乌拉尔区的印象,认为俄国的物资人力都很充足,许多工厂的状况比他预
计的要好。列宁点点头。“不错,内战使一切陷于停顿,现在我们必须从头做起。我们刚刚
制定出的新经济政策就是要求重新发掘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的工商
业承租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它将为你提供很好的机会。”
    哈默怀着极大的兴趣听列宁谈新经济政策。
    十月革命胜利后的苏维埃俄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帝国主义列强惊恐万
分,正在进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英、法、美、日各国以及德国,都派出军队入侵苏俄,进行
直接的武装干涉;国内的反动势力也纷纷叛乱,企图一举颠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在这种
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布尔什维克和苏维埃政府带领着人民,经过近3年的浴血奋斗,到19
20年10月,终于打败了国内外的武装,粉碎了敌人的阴谋,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但是,新的政权面临着更为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治理战争留下的巨大创伤。饥荒成为广
大农村地区的灾难,农民迫切需要苏维埃政府经济上帮助他们,要求城市供给他们布匹、靴
子、钉子、犁和其他工业品,要求改善生活。而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